搜索

19933

主题

华中

穿越千年,发现另一个长沙

[复制链接] 查看:14524 | 回复:30
发表于 2019-9-16 16:02 11 只看该作者
西周文化街

从千古情剧场走出,流连于炭河古城。炭河古城跟炭河里遗址隔街相望,虽名古城,却不是传统的遗迹,而是现代的西周文化主题公园。在这里,不是我们穿越到三千年前,更像是西周的炭河,一不小心,在三千年后醒来, 时光在此复活,却也变换了模样。

妲己幽魂鬼屋、妲己魅惑、姜太公呼风唤雨法术馆这些结合了现代科技的体验项目跟古老的故事结合,散发出别样的味道。行走在古城,感受西周风情,偶遇一场穿越快闪,穿着古装的姑娘小伙走向人群欢呼,跳舞,恍若无人。彩楼上,幸运的接住绣球的小伙,正在跟貌美如花的姑娘拜堂成亲。

长沙,我还没有见过哪个景区有这样多的游人,可是,刚开业不久的炭河古城,却吸引着无数长沙长沙周边的游人。他们已经习惯了长沙的古老,却被这样新鲜的风情吸引,在这里互动,体验,然后以最放松的姿态真正走进三千年的时光。


































发表于 2019-9-16 16:02 12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19-9-16 16:03 13 只看该作者
穿越西汉,天心阁城墙的渊源

天心阁

天心阁位于湖南省长沙市中心地区东南角上,城南路与天心路交会之处的古城墙上,“潇湘古阁,秦汉名城”,自明代以来,就被视为古城长沙的标志。

一座雕栏飞檐的角楼,高高地立在老城墙上。沿着城墙的青石路往下走,双手抚摸上城墙上的青砖,想要一寸土地一块砖瓦地去嗅遍历史的痕迹。

长沙筑城,始于西汉高祖五年。刘邦立汉,封重臣吴芮为长沙王,置长沙国,都长沙,始筑土城。明洪武五年,长沙守御指挥使邱广修复加固,其长为8.5公里,呈南北长、东西窄条状,共设九座城门,大大增强了长沙城池的防御能力。后至1924年原国民政府下令拆除长沙古城墙修筑环城马路,以市政公所总理曹典球为首的一批文人提议保留天心阁下这段城墙作为文化遗迹得到认可,拆除后的长沙古城墙仅保留现今天心阁这一段,长251米,高13.4米,存南、北两月城,是我国古代城防工事现存实例中极为罕见的,对研究古代军事城市防御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也是古城长沙为数不多的文化载体和历史遗址。

这段城墙,承载着老长沙的曾经。曾经的长沙,在一场惨痛的大火中消失。在这里慢慢行走,触摸着古老的砖墙,或许能听见来自西汉的回声。




















发表于 2019-9-16 16:03 14 只看该作者
穿越大宋,岳麓、城南的书香

岳麓书院

大宋年间的长沙,书香四溢。北宋的岳麓书院,南宋的城南书院,在如今,都以各自的方式长存。岳麓山下的岳麓书院,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学府之一,传统的书院建筑依旧被完整保存,每一个院落、每一块石碑都能闻见宋时的书香。

岳麓书院门口时,正好下了一场雨,虽然阻挡了游人前进的脚步,雨敲打着砖瓦,却似乎让人回到了大宋。固然,宋时的建筑很难留存,事实上,岳麓书院经历过多次战火,曾七毁七建,现存主要建筑是清朝遗构。然而,建筑之外的书香,却从北宋传承到如今。

雨中的岳麓书院,很容易就走进。喜欢这样的氛围,安静,心静。书院并没有特别大,也并不是第一次来,却一直在书院中流连,直到晚上关门,才惊呼时光的流逝。

经历了千年的时光,岳麓书院一直薪火相传,从传统的书院转为近代学堂,今天的岳麓书院湖南大学传统国学的教学、研究基地,依旧延续着最初培养人才、研究学术的功能。在这样的书院里学习,吸收千年的养分,想想都是美的。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9-9-16 16:04 15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19-9-16 16:04 16 只看该作者
城南书院

妙高峰下的城南书院,随着时光的流逝,已经慢慢的变成“千年学府、百年师范”的第一师范,从这里走出了***、何叔衡、任弼时。在文夕大火中重生的学校,如今,依旧书声朗朗。

“长与流芳,一片当年干净土;宛然浮玉,千秋此处妙高峰。”第一师范外,妙高峰巷口的牌坊上刻着的对联带着我回想城南第一名胜时的风景。牌坊边上,悄悄伫立的,是遗留下来的城南书院,大门紧锁,不得而入。不知这几栋房子是什么时候留存下,也不知为何会荒废,却不得不回想起城南书院的曾经。

城南书院曾经与岳麓书院齐名,张栻和朱熹曾在此讲学论道,经历了几度兴废,最终演变为湖南第一师范,掀起一个时代的狂潮。

第一师范里早已没有当年的建筑,却依旧印刻着千年的记忆,也传承着自南宋而始的教育思想。走进第一师范的校门,正值暑假,没能听见读书声,却可以不害怕打扰到学生,自由自在的在校内闲逛,感受厚重的人文,也呼吸年轻的气息。






































发表于 2019-9-16 16:05 17 只看该作者
穿越明清,潮宗街麻石的街巷

长沙新地标万达广场的后面,隐匿着一条潮宗街潮宗街原名朝宗街,因临城门朝宗门而名,又因旧时街口聚居着许多挑河水卖的脚夫,终日街头淌满河水,“朝”逐渐演化成“潮”。潮宗街长沙最古老、最长、保存最完整的麻石老街,今存400米,街宽仅9米,于清代雍正年间铺设。清时的麻石路,在三百多年的流转中,不知道走过了多少人,发生过多少故事。 如今,当走进潮宗街,麻石路依旧,两旁却已经是断垣残壁。触手可及的前方,便是现代的繁华,古老的潮宗街正经历着变迁,不是时光的慢慢流转,而是街道的重新建设。

不知道这个承载着百年记忆的潮宗街,这条清时的麻石路会以什么样的姿态归来,或许会成为修葺一新的文化街区,或许,会成为长沙新的风景。只是现在,已经看不见寻常的生活,走在街道上,思绪复杂,喜欢老街上的烟火气息,却知道,在城市的包围下,潮宗街终将退却,然后换一个模样转身。

短短的一条街,连接着连升街、梓园巷、九如里,在街巷中来来回回,不忍离去。潮宗街教堂在这里伫立;九如里的公馆,大门紧闭;梓园巷的民国旅馆及戏台,也藏在高高的院子里。这些承载着长沙记忆的建筑,等待着下一次的绽放。只希望,在街道转身之时,能够留下清时的麻石街;下一次抵达时,这些建筑依旧在。






































发表于 2019-9-16 16:06 18 只看该作者
穿越民国,马益顺公馆的风情

长沙马益顺捌玖公馆

在知道马益顺捌玖时,原以为只是复建的公馆,有着公馆的形,也便叫着公馆的名。毕竟,遭遇过文夕大火的长沙,地面文物毁灭到几近于零,能留下的老建筑屈指可数,又何来可以吃可以睡的民国公馆?

然而,走进后便惊喜的发现,这就是名副其实的老公馆。公馆角落里赫然挂着不可移动文物的招牌,马益顺85号、87号、89号,三栋老公馆各自承载着属于自己的百年记忆。新设计的中式庭院将三栋私密的老公馆联合,形成一个整体的空间。

老公馆原本已经荒芜在时光中,是现今的主理人Andy与周夕筠发现了它们,调查他们被荒废的原因,然后跟政府沟通,邀请强大的专家顾问团,古建专家柳肃教授、梁小进教授(左宗棠第五代外孙、文史研究员)、陈先枢先生(湖南文史馆馆员),在顾问的指导下进行可逆的修复。

三年的准备与修复,荒芜的公馆才得以找回原本的模样,以一种新的方式重生。陡峭的楼梯,依旧是往日的模样,刻满了曾经的印记;修复外墙的八角砖,是从被拆的老房子附近捡来;茶室的枕木是从猴子石大桥附近废弃的火车站回收;鲜红亮眼的红色小门,原是一个美丽的错误。

这些修复的经历,化为亲历者与人诉说的故事,也成为公馆今生的记忆。前世,公馆只为达官显贵开放;今生,它却可以成为每个有缘人旅途中的家。

当走进公馆,距离民国,便只差一身旗袍。在公馆,不仅可以睡,还可以吃,可以喝,可以漫无目的的发呆。无论干什么,都可以很民国。八角楼是会客的私密场所,是咖啡馆,是西餐厅,也是酒吧。午后,和闺蜜晒着暖暖的阳光,喝着咖啡吃着甜品,谈谈人生,谈谈民国的诸多传奇。

慵懒的下午,吃一顿精致的西餐,放下碗筷,拿起刀叉盘,通过舌尖感受民国的新潮与格调,也犒赏自己的味蕾;惬意的晚上,品鉴私藏的威士忌,沉醉不知归路。

在公馆,体验民国的生活方式,走出公馆,也发现一个民国风情的老长沙。因了公馆的渊源,特意来到位于白果园程潜公馆,才知道,白果园原是民国时期长沙的公馆区,有包括程潜公馆在内的十大名人公馆、***年轻时创办的《湘江评论》印刷处。




































发表于 2019-9-16 16:07 19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19-9-16 16:07 20 只看该作者
白果园

和闺蜜走进白果园,长居长沙的闺蜜竟然惊叹,原来这里竟然藏有一个小民国,不由得停住了脚步,在各个门前驻足,想象民国时的模样。

程潜公馆位于街口,红石砖外墙,青瓦屋顶,跟一般的公馆不太一样,依旧散发着民国味道。程潜公馆如今已经作为湖南和平解放史事陈列馆对外开放,出示身份证便能免费进入。公馆内详细的记录着和平解放前前后后的故事,等待后人揭开。

公馆内外,繁花似锦,眼前的景象像极了此行长沙的心情,美好,意犹未尽,还有未曾认识的人,未曾挖掘的故事,未曾深入的长沙,等待着下次的到来。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