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55516

主题

北京综合

风起云涌古北口,降龙伏虎蟠龙山--古北口古镇至蟠

[复制链接] 查看:5339 | 回复:36
发表于 2019-10-18 14:45 1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客舟听雨 于 2019-10-18 14:47 编辑

古北口,一个闻之令人动容的地名,是一个脑海中一直笼罩在千余年的历史的刀光剑影之中有着神奇传说离奇故事的地方,曾经的硝烟战火似乎远远没有散去,一直弥漫在这片土地之上。却又在生活中离得其实很近。





历史上,自宋代以后(据说古北口关建于唐代),无论是中原农耕民族的政权还是游牧民族在民原建立的政权,无不重视此处的关隘建设与守备。
由于密云怀柔连续发生山林火灾,上周驴友出行多不顺利。有消息说,要6月1日以后才能放开爬山。
因此决定本周利用京津冀旅游年卡出行。感兴趣的,首选古北口古城(含古北口长城)、蟠龙山长城(同属古北口镇)。征询了老夏意见,最终确定去蟠龙山长城。
约好乘9:10发车的密25路,在密云西单商场出发,在古北口公交站下车前往景区。天气预报竟然很准,昨天还是晴空万里,今天一早就是阴沉沉地。



沿途密云水库时不时在车窗外闪露半张清秀的小脸,一树桃花,犹如对镜帖花黄的女子。


1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2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9-10-18 14:45 2 只看该作者


一座庙宇在窗外闪过,不知是何去处。


车过古口隧道,下一站是古北口站,按网上景区的提示,应当在这一站下车。拐进一条行走巷,原来是古北口古镇,这儿就近进入的,还是古北口古镇景区。


穿过街道,途经三眼井。

发表于 2019-10-18 14:45 3 只看该作者

支巷子口一块牌子,是杨令公庙。


庙门两侧,大字书写着威镇边关,庙门两侧有一幅对联,上联为“杨氏全家做事忠实不二”,下联为“专祠一座表扬英勇无双”侧面的墙上,着气壮山河,从网络搜寻的资料,此“气壮山河”是该对联的横批。

发表于 2019-10-18 14:45 4 只看该作者

庙内正殿的牌匾题“真正无敌”四字,所以此庙又称杨无敌庙。殿前门柱上一幅对联,“节使若逢曹武穆,将军定作霍骠骑”(360百科及杨凤民网文皆作苏武牧,不知为何),正门两侧的对联为“何须纸笔舒中愤,自有公平在世人”

只是杨令公及其子嗣一直镇守在山西雁门关、大同附近,为何会在古北口立有杨令公庙呢?并且燕云十六州早被石敬瑭割让给契丹,杨令公的庙也不应当立于此地呀?

院内两块汉白玉石碑,仔细搜寻,碑体上并无碑文,只在北面碑额上有“碑阴题铭”四个大字。



发表于 2019-10-18 14:45 5 只看该作者

杨令公庙建于1025年,此时统治古北口的当于契丹国。原来杨令公死后,辽人将其首级带回辽国,后葬于南京(现北京)。为笼络燕云十六州的汉人,建杨令公庙,以示对这位忠心勇猛无常的敌方将领的敬慕。因此,有人据此推测,杨令公庙,很可能是杨令公的葬身之地。

不过,杨令公墓有数地之争,一曰五台山,二曰河北保定唐县,三曰河北香河(还有河北丰润县说)。而较为可靠者,可能是香河,根据《杨氏祖谱 嫡长內谱》载:

杨延昭为莫州刺史,驻守在今天的任丘、献县及霸州一线。在此期间,他密派数名家将潜入辽境,从古北口将其父骨灰盗回。在返至香河县以南时,因辽军追赶甚急,遂躲入一片枣树林中,情急之下,只得将骨灰秘密掩埋。


离开杨令公庙,又遇药王庙,内有观音庙、龙王庙。皆建于北门外城墙之下。快速游览一遍,出发奔长城而去。

发表于 2019-10-18 14:45 6 只看该作者

在北门外及药王庙内,往北可见山上的长城,耸立在巍峨的高山之巅,高入云天。



南侧也是一道长城,自西沿河向东,数座敌楼分布于河岸边的峭壁之上,迤逦东去。



发表于 2019-10-18 14:45 7 只看该作者

两道长城隔河谷相望,查地图,那条河就是潮河,密云水库的两大支流之一。

一时不解,这长城的走向如此奇怪,是何原因?是怎样相连成一线?

穿过高大的北门下的券洞。此北门于1933年被日寇拆毁,2012年重建。北外有拴马石。



正好有景区的值班村民在北门内侧的全城口处值守,于是向其打听。原来北侧的长城叫戚继光长城,南侧的是古北口镇古城,与古城相连的长城是徐达长城。


又问:北齐长城在何处?答曰:古城城墙往西有一段,往东也有一段,大致是石砌的长城。

又问知蟠龙山长城需要向东去,在长城上行走大约一个半小时可以到达。

今天的目标是蟠龙山长城,因此暂且放下西段的北齐长城。

其实,北门外西侧,有一段较为古老的石墙,疑为北齐长城的一部分:

发表于 2019-10-18 14:45 8 只看该作者

原来此处果然有两道长城。在北门内侧(南侧)东边沿山路登城。潮河依着山势,蜿蜒流淌,水面清浅,绿波涟涟,在远离战争的年代,山青水秀,静谧幽远,真是人间仙境。




这段墙应该经历了太久的年代,饱经沧桑,顶部已经看不出墙垛痕迹,城墙内部的填充的夯土出露地面;但仍可以看出墙体高大,雄风不减。

发表于 2019-10-18 14:45 9 只看该作者

随着墙体向东延伸,隔着中间的小山头,远处的长城已经遥遥可见。那段长城呈土黄色,不知是否夯土长城?如果是夯土长城,是明早代长城,还是北齐长城?--截至目前所见到的北齐长城,多是毛石垒砌的长城,倒还没有见到夯土长城。


那段长城自北侧延伸过来,即戚继光长城涉过潮河水,折向东南而来,与脚下的这段长城会合。

发表于 2019-10-18 14:45 10 只看该作者

继续沿古城城墙向东前行。东段的城墙毁损得更为严重些。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