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37770

主题

苏州

庐山游记(下)

[复制链接] 查看:5129 | 回复:4
发表于 2019-12-1 19:13 1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 只看本帖大图
庐山游记(下)
作者:泥鳅


第二天,计划是游玩三宝树、黄龙潭、乌龙潭、如琴湖、庐山会议旧址、花径等

景点。

先是观日出,早晨546分,还是这辆私家车,把我们带到含鄱口景区门口,下

车步行到含鄱口观景台(约15分钟)即到。

平台上已是人山人海,各自都找到拍摄的位置,等待日出(预报647分日出)。





庐山游记(下)





旭日东升

庐山游记(下)




集体照

观日出结束,回到停车场,上车继续一天的游玩。

三宝树、黄龙潭、乌龙潭、一路走到底是水坝,再往回走到三宝树集合上车。



庐山游记(下)



一颗银杏树,两颗松树,叫三宝树

三宝树是因三株特殊的古树而得名的,两棵柳杉,一棵银杏。因这三树在黄龙寺

山门前,"庙堂之宝"的称誉,故名"三宝树"

据树下巨岩上所刻"婆罗宝树, 僧昙诜手杆"十字来看,已有一千六百多年。昙诜

为大林寺创始人,东林寺高僧慧远的弟子。

由黄龙潭沿林间石阶上行约300米即到三宝树。此处浓荫蔽日,绿浪连天,三棵参

天古树凌空耸立,二棵是柳杉,各高40余米,一棵为银杏,高约30米,主干 数人合

抱不拢,形同宝塔。三宝树相传为千年古树,树下石碑上镌有"晋僧昙诜手记"6字。

宝树已被重点保护。

庐山游记(下)



石刻

庐山游记(下)



黄龙潭的水量不足

黄龙潭在庐山三宝树景点下方,有匡庐瀑布群中以俊美纤柔为其特征的瀑布--

龙潭瀑布。从三宝树到黄龙潭瀑布,只要很短的间隔。

黄龙潭瀑布以秀、幽见长,大约不是正午时分,黄龙潭瀑布是不太会遭到阳光照

耀的,因而,潭边瀑下之石块崖壁上,青苔遍及,把小涧打扮得一片绿色,衬托着飞

流而下的洁白通明的瀑布,更使黄龙潭显得分外幽静、深秀和清凉。

乌龙潭位于庐山东谷山冲底头 ,两山夹峙,中为一线幽涧,树木交翠,绿荫掩映。

乌龙潭原由三个大小不一的潭渊组成,古书中记载:"乌龙潭凡三潭,中、上两潭

皆高数十百丈,下潭稍平夷。"至今,只见一潭。潭水分五股从巨石隙缝中飞扬而下,

短而有力,象是一把银锻的竖琴,在日夜拨动着琴弦。


枯水期,看不到气势蓬勃的瀑布景象。

庐山游记(下)



三宝树到黄龙潭的路上,看无心(前)与同乡阿呆(后)玩的多开心



私家车把我们带到中共庐山会议旧址。

庐山会议旧址、庐山抗战、庐山大夏(国民党军官训练团旧址)由东向西一排。

庐山会议会址位于牯岭东谷掷笔峰麓火莲院河西路504号。原是蒋介石在庐山

创办军官训练团的三大建筑之一,于1937年落成,名庐山大礼堂。解放后改名"

民剧院",外表壮观,内饰华丽。

庐山游记(下)




旧址

庐山游记(下)



聂荣臻、朱德、叶剑英

庐山游记(下)




国民党抗战纪念馆

庐山游记(下)




国民党军官训练团旧址

私家车最后把我们带到了如琴湖。在湖的对面就是仙人洞。

庐山游记(下)



笑逐颜开,秋色的如琴湖也是那么美哉

在湖畔,可以看到花径的大门。大门旁书"花径",两旁刻有"花开山寺,咏留诗

"的对联。里面有书法家胡献雅书写的巨幅石刻"白司马花径"。草地上有座伞状红

顶的圆亭,这就是花径亭,在花径亭中的石刻板上刻有"花径"二字,相传是白居易手

书。这是1929(民国十八年)湖北汉阳人李风高游大林寺时发现的。李风高在此石

刻迷失了一千多年之后,重新发现了它很高兴。于是他邀集在庐山上的社会贤达、名

流集资捐款,在此建造了景白亭、花径亭,并补种了五百多棵桃树,再现了昔日的

桃花胜景,亦使花径称为文人雅士的聚会之所。景白亭,系一尖顶方亭,坐东朝南,

木石结构,铁瓦飞檐,亭前立陈三立撰《景白亭记》石碑,详细记述了建亭的始末。




庐山游记(下)



如琴湖

庐山如琴湖,因湖面形如乐器小提琴,所以故名:“如琴湖”

坐落于江西九江市庐山区牯岭街的街心公园。建于1961年,面积约110000

方米,蓄水量约1000000立方米。

湖中有曲桥、亭榭、花径,花径又称“白司马花径”,以白居易曾循径赏花而得

名。是一个山中公园,园门有楹联:“花开山寺,咏留诗人”,门上为“花径”二字。

园内有花径亭,亭中有“花径”二字刻石,相传为白居易所书。还有“景白亭”、“紫、

莉亭”、”花径人工湖”、“花展室“、“动物园”等诸景。园中遍植桃花和各种名花,

白居易的名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就指此地。湖东大林路旁,有著

名的冰川遗迹:“飞来石”。

如琴湖座落西谷,峰岭围抱,森林蓊蔚,环境幽雅。湖心立岛,岛内有许多人工

饲养的孔雀,所以名为孔雀岛,曲桥连接,上缀水榭,形成绿水青山,相映成趣,临

立岛上纵览四周妙处横生。


《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



暮色苍茫看劲松,
乱云飞渡仍从容。


天生一个仙人洞,
无限风光在险峰。

                               -----




庐山游记(下)




泥鳅、红尘、侠客

庐山游记(下)




仙人洞口

仙人洞是一个由砂崖构成的岩石洞,是因大自然不断风化和山水长期冲刷,而逐

渐形成的天然洞窟,高7米,宽12米,深14米。洞顶为参差如手指的岩石覆盖,

形似佛手,故又名“佛手岩”,洞外石上“佛手岩”三字乃南宋宝佑三年(公元1255

年)所刻。洞中幽深处有两道清泉自洞顶沿石而降,滴入天然石窖中,叮咚有声,

悦耳动听。这便是《后汉书》上记载的千年不竭的“一滴泉”。泉下有池,用石板石

柱围成石栏,柱上刻的“山高水滴千年不断,石上清泉万石长流”对联正是其写照。

直至清代,佛手岩才成为道家的洞天福地,改称“仙人洞”。传说八仙中的剑仙

吕洞宾就是在此修道成仙的。洞中央有座石制殿阁“纯阳殿”,造型精致,小巧素雅,

内置斜跨青牛,身背宝剑,银发皓首,气宇轩昂的吕纯阳(吕洞宾)塑像,充分体

现了道俗对这位八仙中最有影响的人物的崇拜和景慕。两旁有两副对联:“称师亦称祖,

是道仍是儒”、“古洞千年灵异,岳阳三醉神仙”。洞右边有一栋斗拱彩绘、飞檐凌空的

殿阁,名“老君殿”,是道教始祖李聃的殿堂。

由仙人洞左侧拾级前行,松杉挺拔,并列两旁。前有一个石砌的月亮门,门楣

上镌刻着“仙人洞”三个大字,左右刻有对联:“仙踪渺黄鹤,人事忆白莲”。门外

三尺处即是悬崖。

岩壁间有一巨石凌空突起,形如蟾蜍,故名“蟾蜍石”。巨石隙缝中,有一劲松

插石挺立,是人们喜欢摄影留念的“石松”。石上刻有“纵览云飞”、“豁然贯通”等

摩崖石刻。传为清末民初诗人陈三立所书,有画龙点睛之妙。锦绣谷中云雾腾起时,

石松飘忽隐现,如临仙境。立于石上极目远眺:阳光下,江河蜿蜒,丘壑万态,田

畴如画,雾岚翻滚,云飞脚下,如离石而飞起。

仙人洞北有一小路与锦绣谷小道相接,两旁尽是悬崖与竹林,名为“仙路”。

循“仙路”前行,可欣赏路旁悬崖上的诸多摩岩石刻,著名者有“竹林隐寺”、“

云海”、“天在山中”、“同舟共济”等。路边贴近壑谷一段有“访仙亭”、“游仙石

”等名胜,传为明太祖朱元璋派使臣访恩人周颠仙人之地。其中,“游仙石”为一

突兀巨石,丹崖悬空,石下万丈深渊,奇险无比,在此纵览锦绣谷全景,气势极其

壮阔。“游仙石”三字和傍山崖的诗“竹林无处访仙居,百尺丹崖悬断石,游踪亦

是未除。”为明嘉靖七年(1528东莞钱全志所作。过“访仙亭”沿“仙路”前行,

便到“新访仙亭”。据传民国时候,蒋介石、宋美龄、马歇尔曾到此亭赏月品茶,

闲坐亭中看奇峰吞月,星斗闪烁,悠然自得。

过仙人洞,经中美军事谈判旧址,来到了天桥。

庐山游记(下)



脚不停留总是好运连连

庐山游记(下)




夫妻“天桥”见真情

庐山游记(下)






最后的留念

庐山是历史风景区、政治风景区和避暑风景区,三重关系,所以庐山再不好看

(指看不到雄、奇、险、秀。其实是走得太近了,体会不到这种感觉吧啦),人们

还是蜂拥而至,这就是庐山的魅力吧。

庐山,靠双脚走是很累的,但队员们有个共同的心声----爽。

庐山太大了,最好是包车到景点门口,玩好以后再转下一个景点。这样人不会

感到疲劳,比较适宜。

苏驴这次是第四次庐山之驴,乃留下点遗憾,待下次再玩九奇峰、香炉峰、汉

阳峰、三叠泉等。

庐山游记(下)







返回可爱的家乡---苏州

再见,庐山。

1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9-12-2 10:35 2 只看该作者
欣赏美景顶贴支持
发表于 2019-12-2 17:10 3 只看该作者
顶帖支持 感谢好友分享
发表于 2019-12-4 09:44 4 只看该作者
支持精彩分享!!!!
发表于 2019-12-6 09:59 5 只看该作者
若识庐山真面目,须你身入此山中,谢谢精彩分享!!!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