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28741

主题

他山户外

为什么登山时你总觉得走了很远?

查看:46383 | 回复:15
发表于 2019-12-18 15:30 显示全部帖子
微信图片_20191218150610.png

下载积分: 驴币 -1


上周末从九峰山回来,很多朋友反映活动前给的线路数据有误,数据说上山8㎞,下山8㎞,全程只有区区16㎞,自己平时每次跑步都有超过10㎞,为什么九峰山这趟走下来感觉非常累?腿脚酸软,感觉身体被掏空。认为九峰山全程至少有25㎞,有的朋友甚至认为至少有30㎞。

由于我们没有用专业仪器精确测量九峰山的路程,回来后,根据水平距离、垂直高度、勾股定理、一路上的坡度、路况、线路的曲折程度等,认认真真算了几遍,发现不可能有25㎞或者30㎞。

但就这样说,很难让大家信服。已经被掏空的身体和酸痛的腿脚,无时无刻不在大家耳边一遍遍地重复:“我不信,我不信,你们这群骗子。

好吧,我们就举个栗子。

我们可以把登山比作爬楼梯,目前办公建筑、酒店建筑标准层高一般控制在3.6-3.9m范围内,为了方便计算,我们就算层高4m,走楼梯上1层楼算10m的行走距离。(刚去楼道看了,一般没这么长,为了方便取整数)

假设,现在有两件事摆在我们面前,一是逛街,从青年路九龙广场逛到太古里;二是爬楼,从1层走楼梯上100层(假设成都刚建成一座摩天大楼)。

问题来了,你觉得做那件事更累呢?——都知道爬楼更累,而且比逛街累好多倍。

但我告诉你,这两件事中行走的距离很接近,几乎一样,你信不信?

爬100层楼,上1层行走10m距离,总距离是1000m;

从九龙走到太古里,也是1000m。

聪明的你应该已经看出来了,为什么在登山过程中大家总感觉路程比实际距离更长,因为我们用来衡量距离的参照物是日常生活中平路上的行走。登山相较于日常散步或开车,运动量大太多,坡度陡,路烂,需要调动全身更多肌肉,需要保持平衡,需要集中注意力,需要大得多的体能输出,这就让人在登山的过程中感觉时间过得异常缓慢。
但逛过街的都知道,逛着逛着一下午就没了,逛着逛着一天又过去了。

于是就会出现,当我们咬紧牙关登上100层楼一览众楼矮的时候,我们坚定地相信自己走了5㎞、8㎞、甚至10㎞,而真实情况却是只走了1㎞。

上面其实我们忽略了一点——垂直爬升高度。讲这么多,不是要让大家以后好好测量距离,而是要明白,判断一座山的攀登难度的依据,除了全程的行走距离,主要看海拔高度、垂直上升高度、坡度、路况、天气等这些因素。矮山,坡度缓,走几公里也没多累;高山、坡度陡,路况复杂,走100-200m就需要休息。

九峰山,从山脚红房子到山顶垂直爬升约1800m,相当于爬450层楼,目前的住宅楼写字楼也就30-40层,登顶九峰山相当于连续爬了35层的写字楼13次,实际情况是比爬楼更难,因为登山路况更复杂,也没有扶手,会受天气影响。450层楼,每上1层行走距离为10m,就是4500m,考虑到上九峰山的路曲折,全程没什么平路,坡也很陡,从侧面印证上九峰山单程约8㎞这个数据相对靠谱。

赵公山,东线从山脚龙凤村到山顶垂直爬升约1400m,相当于爬350层楼,登顶赵公山相当于连续爬了35层的写字楼10次。350层楼,每上1层行走10m,那就是3500m,走过赵公山东线的朋友都知道,全程几乎没有平路,就一直在往上爬,这也从侧面印证赵公山东线单程约4-5㎞这个数据相对靠谱。

虽说大家心里感觉的数据不准确,但类似赵公山、九峰山这种强度,能一天登顶来回,作为一名户外新手,已经算是非常厉害了。

以后大家发朋友圈,除了展示特别长的行走距离外,还可以写上垂直爬升高度、山顶绝对海拔,坡度、路况、天气等信息。

这样更严谨更有格调,也算是进阶了吧。


他山户外LOGO-1.jpg

下载积分: 驴币 -1
1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9-12-18 15:32 显示全部帖子
忘了说,还有一个因素,就是天气,上周登九峰山雾大,因为看不到远处,让人觉得走了很远很远
发表于 2019-12-18 16:09 显示全部帖子
感谢楼主的分享
发表于 2019-12-18 16:51 显示全部帖子
支持精彩分享!!!!
发表于 2019-12-18 16:52 显示全部帖子
学习一下
发表于 2019-12-18 19:21 显示全部帖子
我是杨帆帆 发表于 2019-12-18 15:30

上周末从九峰山回来,很多朋友反映活动前给的线路数据有误,数据说 ...


分析得好,高山的100米的海拔高度有时候要耗掉更多的时间。
发表于 2019-12-19 09:52 显示全部帖子
读书时,叫mgh,单位“焦耳”,上升时需要多做的基础能耗理论数字直接就可以算出来。作为生物,下降控制平衡也同样需要多做功,换算到平路行走的能耗,感觉走了30公里其实是在情理之中。因为消耗的东西和给你带来的体验,甚至花的时间,就是接近相当于你在平路上搞30公里。
1人点评 收起
  • 我是杨帆帆 所以登山不能只看公里数,更要看垂直爬升高度,海拔,路况,这次很多朋友以为8公里很简单,结果被虐了,haha 2019-12-20 16:58
发表于 2019-12-19 10:04 显示全部帖子
分析得好,很精辟!
1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19-12-20 16:53 显示全部帖子
独自跳舞1419 发表于 2019-12-19 10:04 分析得好,很精辟!

谢谢
发表于 2019-12-20 16:58 显示全部帖子
云中月2007 发表于 2019-12-19 09:52 读书时,叫mgh,单位“焦耳”,上升时需要多做的基础能耗理论数字直接就可以算出来。作为生物,下降控制平衡也同样需 ...

所以登山不能只看公里数,更要看垂直爬升高度,海拔,路况,这次很多朋友以为8公里很简单,结果被虐了,haha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