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33504

主题

石家庄

汉江一衣带,襄樊两座城

[复制链接] 查看:28549 | 回复:245
发表于 2020-2-3 11:20 1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 只看本帖大图
本帖最后由 北海龙吟 于 2020-2-3 13:43 编辑

汉江一衣带,襄樊两座城



  襄阳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汉江中游平原腹地,湖北省辖地级市。汉江穿城而过,分出隔江相望的南北两座城区——襄阳和樊城,两城历史上都是军事与商业重镇。建国后两城合二为一称襄樊市,1983年襄阳地区并入襄樊市。2010年12月更名为襄阳市。现辖3个区(襄城、樊城襄州)、3个县级市(枣阳、宜城、老河口)、3个县(南漳、保康、谷城)和3个开发区(襄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襄阳经济技术开发区、襄阳鱼梁洲经济开发区),总面积1.97万平方公里,人口559.1万(2013年)

  汉江(古称汉水)是襄阳的母亲河,汉江有一条很小很小的支流名襄水, 发源于襄阳城南扁山西麓的泉水坑处(今尹集凤凰村太山庙),有数孔泉眼,终年涌水不断。泉水沿宋家包北侧,经转子山、管路口北流,汇摩旗山东麓杨家岗流出的泉水,继续北流,经麒麟店汇孙家冲所流溪水,进入营盘,汇虎头山冲所流溪水,东流经琵琶山、真武山、羊祜山、郑家山,绕岘首山向南流,于观音阁旁注入汉水,长约14公里,流域面积仅30平方公里。

  襄阳位于汉江南岸,襄水之北。古人称山之南,水之北为阳,反之为阴。襄阳位于汉江南岸,城北无山。只是城西、城南有山,以山或汉江取名城不能称其阳,只能称其为阴。所以襄阳的名字只能是以襄水得名,《汉书·地理志》篇记载:襄阳“位于襄水之阳”,《水经注··沔水》篇中得到证实。此篇中记:“沔水又东,和檀溪水。水出县西柳子山下,为东鸭湖,……溪水自湖两分。北渠即溪水所导也。……又北,径檀溪,谓之檀溪水。溪水傍城北注,……西去城里余,北流注于沔。一水东南出……,城在襄水之阳,故曰襄阳。是水当即襄水也。”《襄阳县志·山川》中有:“襄水即今襄渠”,“襄水则凡西南诸山之水,由长渠入汉者借是也”。光绪年间的《襄阳县志·山川》也载:“今檀溪已涸,而襄水不改,城西南诸山之水,皆归渠入汉”。这些史料清楚记载了襄阳城南确有襄水和明确的地理位置。这就明确的证明襄阳的名字是因襄水而得名,并早在西汉时就已经出现。

  历史上的襄水水量充沛,1950年代还可以行船,河水“每岁夏秋泛涨,民地万余亩田辄为泽国”(《襄阳县志·城防》)。南北朝时张邵已于两岸筑堤,防治水患,后来历朝沿袭疏浚,加固堤防,修筑桥梁方便民众通行。种种举措使得襄水化害为利,涝则排水、旱季灌溉,到明代襄水基本功能成为水利设施,改称襄渠,清代沿用,后人俗称南渠。此襄水之名渐渐为人淡忘。以至说到襄阳只知有汉水,不知有襄水。




注:题头照片来源于网上,在此对原作者表示感谢
1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0-2-3 11:20 2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北海龙吟 于 2020-2-7 12:08 编辑

  襄阳城区分3个区,以汉江为界,江南的是襄城区,江北是樊城襄州二区。其中的樊城是襄阳的主城区,樊城不仅有80万人口,占到襄阳市区总人口的70%。还是襄阳市的主商业区、火车站、汽车站也都在樊城,堪称襄阳市的经济、交通、信息、物流中心。樊城还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因公元前827年周宣王封仲山甫于樊而得名,距今已有2800多年的历史。历史上的樊城商贾云集,市场繁荣,素有“南船北马,七省通衢”之美誉。樊城地处汉江北岸,它和南岸的襄阳一衣带水,隔江相望,自古即为一对姐妹城。解放后,樊城和襄阳合并为一个城市,自1949年至2010年襄阳市很长时间叫樊市(襄阳樊城各取一字)直到2010年12月,才改为襄阳市。

  虽说樊城的历史长达2800年,虽然现在的襄阳城樊城区才主城区,虽然襄阳的火车站、汽车站都设在樊城区地界内,机场也距樊城区更近,来襄阳旅游的游客不论食宿还是游玩主要是以襄城区为目的地。这是因为历史上自东汉刘表莅襄作荆州牧治始,襄阳始终是州、郡、府、县治所在,故历史上襄阳的名气远大于樊城,襄阳市内保存下来的名胜古迹也主要集中襄城区的襄阳老城内,就连郊区的主要旅游景点——箸名的古隆中、新兴的唐城影视基地也都在襄城区,位于江北樊城区的名胜古迹只有一座米公祠,名气还不大。“襄阳旅游”主要是襄城区旅游,主要是襄阳老城和古隆中两大景区的旅游。所以我文中的襄阳特指襄阳老城。



汉江一衣带,襄樊两座城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20-2-3 11:20 3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北海龙吟 于 2020-2-11 18:42 编辑

  襄阳古城位于湖北省襄阳市襄城区,这里雄据汉水中游,自古即为七省通衢,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襄阳的历史始于春秋时期,楚文王为控制联通中国北方和大西北的两条主要陆路——荆襄大道和夏路,以及汉水中游的主要渡口建立的北津戍(即屯驻军队和贮存军需的基地)。襄阳城则始筑于西汉高帝六年,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东汉年间,刘表莅襄,以襄阳作为荆州牧治所,从那以后,襄阳古城历为州、郡、府、县治一直使用到唐代宋时将原土城改为砖城。现在的襄阳古城即以宋代古城为基础。
  襄阳城地处汉江南岸,三面环水,一面靠山,易守难攻,
作为军垒被历代兵家所看重襄阳城墙总长为7322米,共设有六座城门,即大北门、小北门、长门、东门、西门和南门。城垣上设置垛堞4000多个,护城河最宽处250米,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古城建筑防御体系之一,也是中国最完整的一座古代城池防御建筑,自古就有“铁打的襄阳”、“华夏第一城池”之说。是我国现存保存最好的的十大古城之一。


襄阳古城的代表——临汉门,本照片来源于网上,在此对原作者表示感谢


汉江一衣带,襄樊两座城





1人点评 收起
  • 独自跳舞1419 我对襄阳的印象来自于《神雕侠女》里的郭靖守城!从襄阳的历史沿革来看,这真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谢谢楼主的分享,涨知识了! 2020-2-7 09:51
发表于 2020-2-3 11:20 4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北海龙吟 于 2020-2-11 18:54 编辑

  襄阳城区的主要景点有昭明台、北街旅游街、古城墙、临汉门、夫人城(古城墙的一段)汉江老码头、荆州古城门、荆州古治、襄王府、仲宣楼、老铁桥、长门遗址米公祠等等。除米公祠地处汉江北岸的樊城区之外,其它景点全部集中在古城内,老铁桥、长门遗址则位于古城东北角,故来襄阳旅游的自助游游客大多选择在古城内住宿。我也不例外。

  我是晚上10点多到的襄阳,为第二天旅游方便,我选择入住的酒店是永丰园宾馆,永丰园宾馆位于古城旅游步行街——北街中段,北街和县街、马王庙街三条街巷路口处。选择这里住宿最大的优点是方便。宾馆地处北街核心地段,楼下就是小吃一条街,出门往南走100来米即昭明台,往北走400米是临汉门,转古城非常方便。不但转市里方便,去市郊的古隆中和大唐影视城也挺方便,昭明台南100多米是东、南、西、北四条街交汇的十字街口,即襄阳老城的主十字街口,这里也是现在的襄城区的中心,襄城区几乎所有的公交车都在此设站,不论去古隆中还是大唐影视城,或者火车站、机场大街都 很方便。缺点是条件有限,环境乱一点。



永丰园宾馆位置及游览路线示意

汉江一衣带,襄樊两座城





发表于 2020-2-3 11:20 5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北海龙吟 于 2020-2-5 10:09 编辑

  说到襄阳,最箸名的建筑当属昭明台。昭明台也称钟鼓楼位于襄阳古城中心,北街入口处,为襄阳标志性建筑。昭明台跨北街而建,建筑面南为高台基重檐歇山顶式三层阁楼,底层为青砖筑台,中有条石拱砌券洞,洞高4.5米,宽3.5米。台上建三檐二层歇山顶楼房5间,高约15米,东西各建横房4间,台南有鼓楼、钟楼各一。建筑巍峨壮观,史载:“楼在郡治中央,高三层,面南,翼以钟鼓,为方城胜迹。”古誉为“襄阳十大景观之一”。“城中第一胜迹”。清末襄阳名士、光绪版《襄阳府志》总编纂王万芳在晚年作《襄阳好》十首,歌咏了襄阳十处景观,其中列为第一的就是昭明台:“襄阳好,第一是萧楼。”萧楼就是昭明台,因梁昭明太子姓萧,故口头称之。



汉江一衣带,襄樊两座城

发表于 2020-2-3 11:20 6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北海龙吟 于 2020-2-5 09:32 编辑

  昭明台是为纪念昭明太子萧统而建。萧统(501年―531年5月7日),字德施,小字维摩。南兰陵(今江苏武进县)人。南朝粱武帝萧衍的长子,梁简文帝萧纲、梁元帝萧绎长兄,母为贵嫔丁令光。

  萧统天监元年(502年)十一月册立为太子。萧统自幼好学,举止大方,爱好佛学。因蜡鹅厌祝一事,父子产生嫌隙。中大通三年(531年),英年早逝,谥号昭明,葬于安宁陵,后世称为"昭明太子"。天正元年(551年),侯景立拥立豫章王萧栋即位后,追尊昭明皇帝。 大定元年(555年),第三子萧詧建立西梁政权,追尊昭明皇帝,庙号高宗。



汉江一衣带,襄樊两座城




发表于 2020-2-3 11:20 7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北海龙吟 于 2020-2-5 10:01 编辑

  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昭明太子是众多太子中的一个,他对文学颇有研究,并招集了许多文人学士研讨儒家文学,主持编撰中国现存最早的汉族诗文总集《文选》,史称《昭明文选》。这部文选共30多卷(今本分60卷,)广集从先秦至南朝梁代初期的文学作品三万多卷,为我国文学保存了重要资料,是我国最早的文章总集。书成之后,影响深远。唐代以后应举进士必须熟读《文选》。以至于有“文选烂,秀才半”之说。更重要的是其书之序中所闸明的选文的标准,第一次划分了我国古代文学与非文学的界限。后世研究(文选)者很多,以至于有“选学”之说。

  襄阳之所以纪念昭明太子,还因昭明太子及其母丁贵嫔与襄阳的深厚渊源。《梁书·昭明太子萧统传》记:“以齐中兴元年九月生于襄阳。”《丁贵嫔传》则记:“高祖八男:丁贵嫔生昭明太子统,太宗简文皇帝,庐陵威王续。”昭明太子的母亲丁令光(封丁贵嫔),祖父在襄阳担任属官,丁令光就出生于樊城,据传出生时紫气满室,神光四射,所以取名为“光”。萧衍齐建武四年(497)任雍州刺史,驻镇樊城,一次登城而望,见汉江边一个女子正在漂絮,头顶上却幻化出龙形的五彩祥光,于是14岁的丁令光被萧衍纳为侧室,齐中兴元年(501)生下长子昭明太子。从这个意义上说,仅凭出生地,襄阳就取得了纪念昭明太子的法统地位。所以,襄阳从很早就有了纪念昭明太子的建筑。



汉江一衣带,襄樊两座城


发表于 2020-2-3 11:20 8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北海龙吟 于 2020-2-5 10:50 编辑

昭明台周边的店铺

汉江一衣带,襄樊两座城




发表于 2020-2-3 11:20 9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北海龙吟 于 2020-2-5 10:57 编辑

  昭明台始建年代不可考。此后楼一度毁坏,南宋淳熙九年(1182年),礼部侍郎齐庆胄镇襄阳时,整理其遗迹,在原址复建,仍名文选楼,陈琪袭《图经》以谬相因作记。对此,乾隆年间的《襄阳府志》和同治年间的《襄阳县志》都作了订正。

  南宋端平年间(1234-1236年)襄阳失守,李阳冰所篆碑刻芜没。淳祐十一年(1251年)京湖制置使李曾伯命都统高达等,率兵收复襄阳后,守臣程士元复建,较原楼稍有迁移,层楼下为街市,此后楼址再没迁移过。到明代,台上增设有花楼,又于台上置钟、鼓,以击钟而报时,故有鼓楼、钟鼓楼之俗称。明嘉靖三年(1524年),副使王佩改题名镇南楼,由鲁铎作记。万历初,知府万振孙在台北面题写昭明楼。崇祯末又毁。

  清顺治中都御使赵兆麟重建,定其名昭明台,并勒碑记之,又在道左立高斋石碑,以示区分。综上,昭明台之名延用最久,襄阳城在解放前曾一度称昭明镇,便是由昭明台派生的。

  抗日战争时期襄阳沦陷,楼毁台存。1954年,在台上新建东西两边厦房。1973年后,因久雨台东南角塌,为行路及安全将台基平毁。1993年底,襄阳市人民政府在原址以北50米处重建,但风格与原貌有所变化,仍定名为昭明台。




汉江一衣带,襄樊两座城




发表于 2020-2-3 11:57 10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北海龙吟 于 2020-2-5 11:07 编辑

  历史上屡毁屡修的昭明台名字也多次变迁,昭明台唐以前叫“文选楼”的,后来襄阳成为唐山南东道治所,此台改为“山南东道楼”,宋时蒙古人攻下襄阳改名为“南平楼”,明初改为“钟鼓楼”,其后又改为“昭明文选楼”、“镇南楼”,明万历间改为“昭明楼”,明末清初此楼为张献忠的起义军烧毁。清代顺治间重建,定名为“昭明台”。民国时期,“钟鼓楼”和“昭明台”两名并称。不算清末名士王万芳称它为萧楼这个非正式名称,一楼还有八个名字,世所罕见。



汉江一衣带,襄樊两座城

1人点评 收起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