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55967

主题

广西

骑车旅行日记(1996年,连载)

查看:80504 | 回复:161
发表于 2020-4-22 03:53 显示全部帖子
骑车旅行记(24)

灵   渠

1996年2月24日          严关——新坪乡田林村

清晨,我刚起来穿好衣服,丽丽回来了。她一钻进帐篷就诉苦:昨晚一直没睡,太冷。住的也是还没完工的新房,两面透风,被子太薄,冻得她缩在被窝里偷偷哭。后来是同住的主人(妹妹)女儿问她:“你冷不冷?你要是冷咱们合盖一条被子吧。”丽丽说:“冷!”于是她俩合盖一条被子睡。被子不是很大,“一会儿脚露出来,一会儿胳膊露出来,还是很冷。”丽丽说着又想哭。
我赶紧安慰,让她钻进睡袋再睡一会儿,把所有的三条睡袋都给她裹上。我在帐篷里记了一下日记,10点左右,我钻出帐篷,不由眼前一亮:太阳出来了!多少天来地上第一次出现了物体的影子!我赶紧告诉丽丽,她把头伸出帐篷一看,高兴得叫起来!
我们精神大振,立刻收拾,把所有湿的东西拿到门口太阳底下晒。太阳真好,晒得人暖洋洋的。自2月15日以来这场近10天的寒流终于过去了!
在小卖部买了6个小面包,又要了几杯开水,然后边晒东西边吃饭边看地图。
从地图上看,我们现在距兴安县城大约25公里,路上要经过有名的秦始皇修的灵渠。
早就从书本上读到过灵渠,知道它是一条把长江流域的湘江和珠江流域的漓江联结起来的运河。只因它太远,太偏僻,压根没想到自己有朝一日会有机会来看它。而现在它就静静地躺在距我们只有十几公里的地方,正等着我们去看呢!

11点钟收拾好晒干的东西出发。出发没多久,我就开始留意公路边有没有灵渠,以免错过。
   果不然,走不多久,路边出现一条宽七八米的大渠。堤岸全部是用大大小小的天然鹅卵石堆砌成的,不是那种用水泥建的现代沟渠。渠水很清,缓缓地流着,看上去有些古色古香。我怀疑这就是灵渠,于是拦住公路上一个骑自行车的小伙子问。他戴着一副眼镜,很有文化的样子。他先说这就是灵渠,犹豫了一下又说这是灵渠的一个支渠。不管是主渠还是支渠,我都要仔细看。于是招呼丽丽推车下公路,一起沿着渠岸走。我不让丽丽说话,自己开始调整思绪进入秦朝。刚酝酿好情绪,那个戴眼镜的小伙子又骑车赶回来了。他说他仔细想了想,这不是灵渠,而是人工修的一条引水发电的渠,引的水也不是灵渠的水。小伙子一个劲向我们表示歉意,并说前面到兴安县城后就可看到真正的灵渠了。
小伙子走后,丽丽马上打趣地笑我白怀了半天古。我自己倒并不泄气,反正今天一定会见到灵渠。
很快到了兴安县城,远远就看见宽大的十字路口一座高耸的石碑,顶上是秦始皇的雕像。秦始皇头戴两头垂着珠帘的皇冠,一手按剑,一手平指,好像在发布命令,一副不可一世的样子。围着底座还塑着三个人的雕像,或捧书,或持剑,但不知各是哪一位秦朝的名臣名将。
我们仔细看了一下这些塑像,然后进街,先在一个小店耐心地吃了砂锅米饭,然后才不紧不慢地去看灵渠。
灵渠从城中流过,有几十米宽,水不深,清清的,两岸是青石垒成的堤,上面种着树,绿树成荫。堤上不断有方便人下到水边的台阶,台阶上有不少洗衣服洗菜的妇女。灵渠隔不多远就有一座让人过河(渠)的仿古亭子桥,油漆得古色古香,还起了各种富有诗意的名字(如《沧浪桥》)。
我沿着渠岸慢慢走,尽力想像当年修建这条运河时的情景……当年这些水也是这么缓缓地流吗?这些土、这些石还是当年的土、当年的石吗?当年又是用什么样的简易工具修的灵渠?……修建灵渠的劳工后来回家了,还是留下一部分来维护这条运河?现在的兴安城里有多少他们的后裔?……几千年了,这条运河伴随了多少代人的生活?……多少船夫、多少纤夫撑着篙、拉着纤、喊着号子经过这条运河呢?……他们知道后人怎么想像他们吗?……他们知道我千里迢迢特意来这里吗?……运河荒僻偏远,没有那么多的诗人、文人来这里,也就没有留下什么诗篇……可今天我来到了这里啊……我看到了这两千多年前修的灵渠啊……
顺着灵渠,我们一直走到江渠结合部的坝闸枢纽处。这里游人不少,看上去大多是港台游客,附近停着几辆豪华旅游车。照了几张像后,我们又参观了旁边的“四贤祠”,里面有主持修建灵渠的秦朝史禄、以及曾对灵渠进行大规模维修的汉代马援、唐代李渤、鱼孟威的塑像及简介。最后我在灵渠展览室里那个仿真灵渠模型前站了好一会儿,彻底搞通它的原理才离开。(丽丽一直默默地在一旁等我。)

看完灵渠,打算去资源县。别人告诉我们,直接从兴安去资源,要翻大山。山上前几天寒流时下了大雪,路很难走,公共汽车已经停开。丽丽昨晚有些感冒了,身体状态不好,于是我们决定绕个弯走平坦一些的公路。
离开兴安时,为了彻底解决夜晚寒冷问题,我们特意在一个军用品商店咬咬牙买了一床绿色的双人军用棉被(140元)。又一人买了一双军用布棉鞋(在桂林地摊上买的棉鞋早开线掉底了)。军品样子虽不好看,但结实、保暖。
晚上天快黑的时候到达田林村,在一个路边小卖店里买了四包方便面,两个鸡蛋,然后就在小卖店堆满柴禾的灶房里用蜂窝煤炉子做了一顿热乎乎的饭。灶房很大很宽敞,征得店主人的同意,我们就在灶房里打地铺过夜。
丽丽对小卖店男主人翻来覆去的盘问有些反感:“身份证上不都写着的吗?问了又问!”
夜里很暖和,多少天来的头一次。一方面是因为在有门有窗的屋里睡,另一方面是我仔细设计了地铺:在屋里依然支起帐篷,然后把防雨蛇皮布对折后铺在最下面,上面再并排铺上两人的防潮垫,最后再把三条睡袋都展开依次铺上(三层褥子)。当然更主要的是有那床双人军用棉被,又大又厚,非常、非常暖和。以往睡觉都是刚躺下时较冷,要过一会儿睡袋才能慢慢暖热,可今天一躺下就觉得暖呼呼的。
     “今天晚上可以用两个字来形容。”我说。
     “哪两个字?”丽丽问。
     “天堂!”
     “对!天堂!!”丽丽毫不犹豫地表示赞同。
1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0-4-25 05:14 显示全部帖子
骑车旅行记(25)

进 入 大 山

1996年2月25日         田林村——车田湾小学

早上起来,丽丽问我,她的脖子是不是脏成一道一道的了。我一看,果然黑白相间,十分明显。“我早就猜着是这样了。”丽丽并不太在意。
在灶房里做了早饭,米饭炒菜,临走时,又给主人一家照了两张像,并记下地址邮编,以便日后寄来。主人一家很高兴。老板娘送我们一些自家做的米花糖及青菜。由于昨天丽丽拉肚子,也不知是因为着凉还是因为水土不服,老板娘听说了,特意给她拿了包茶叶。“煮水时放点这种茶叶,要不山里水让人肚子疼。”主人的女儿又塞给我们两个大桔子。大家高高兴兴地分手。
昨天傍晚及今天上午公路都是沿着漓江上游走。两边是高高的山,长满松树、桔树和竹林。公路上没车也没人,非常幽静,只听见风吹松林的声音。江水可真清,蓝蓝的,像“液体蓝宝石”(我的形容)。丽丽说:“像是用颜料调出来的。”我本打算取一些江水来喝,被丽丽阻止。她怀疑这水不正常:“肯定是河床的石头特殊,泡出颜色来了。可千万不要喝。”丽丽的家乡也有一条河,可惜被造纸厂污染成了“酱油汤“,以至她从没见过这么蓝的河水。
沿途的风景已是明显的山区风格。山间的房屋常用松树皮做顶,很别致。田埂上则是用剖开的竹筒架接起来搭的引水小渠(我们管它叫“栈道水渠”)。小河中常见用装满石头的竹筐做桥墩的小桥。这种小桥很好搭,但经不起山洪冲击,估计是一年搭一次吧。出田林村不久,我们见到唯一 一座用多根钢丝绳拉起来的一座吊桥。这座吊桥是永久性的,桥面距水面有几十米高,山洪冲不到。建这座桥是附近村民集的资。桥头立着一块石碑,写着全村270人每人捐资78元,并注明凡今后出生的小孩或因结婚迁入的人口,每人都要补交78元,以做为此桥的维护费用。

中午在一小山村的路边小店吃“粉“。小店里坐着男女老少许多人,其中有一个非常清秀的老奶奶,边烤火边和别人聊天。大概因为很少见到外乡人吧,她总爱和我们搭话,可语言又不通,惹得周围的人直发笑。那个长得和她同样清秀的小孙女急得一个劲拽她:“人家听不懂嘛。“但是丽丽很乐意跟老奶奶说话,耐心地给她解释遥远的北方是个什么样子。当然也常常是所答非所问,同样惹得周围的人发笑。
下午开始爬坡。路是柏油路,也不算特别陡,可是太长了,绕啊绕,总也到不了顶。好在中午吃饱了,不饿,慢慢爬吧。山上长满了青翠的毛竹。远处山头上有许多积雪,大概也是因为那场寒流吧。山上不断有流下的涧水,大概有几十条吧,它们汇成小溪,成为漓江的源头。
半山腰上遇到一片小钨矿区。照例全是个体开采,东一个窝棚,西一个窝棚,挖出来的矿渣也到处乱堆。我们走进一个窝棚看了看,里面到处是拉扯的电线,和以前我们在内蒙看到的个体金矿、煤矿、粘土矿一个风格。
走走停停,下午5点30分,终于登上了坡顶。坡顶有很多积雪,路旁边的松树头上都披着白。站在山顶望去,远处的山是雾蒙蒙的。看了坡顶竖的牌子才知道,这就是有名的南岭中的越城岭。时间不早了,不敢久留,照相留念后,开始下山。
考虑到下坡会很长,路上又净是融化的雪水,车闸有可能打滑,于是我给丽丽做示范,在车闸不灵时怎样降下身子用脚蹭地来刹车。可惜丽丽试了几次都不行,还差点摔着。无奈,为了安全,只好我骑车在前面走。遇到坡太陡、弯太急时,及时通知丽丽提前下来推着走。
下山时遇到一个林场,路边到处是一堆堆剥光了皮的粗大的松树干,绵延好几公里。
下山后到中峰镇吃了个快餐,每份4元,米饭随便吃。又走了一会儿,到田家湾小镇时天已黑了。我们在镇口路边选中一个带遮棚的废煤房,正准备在遮棚下搭帐篷,路上走过来一个矮个女青年。她问了我们的情况后,热情地请我们到她任教的小学校里去住。
路上我们知道她叫姜红英。从一些细节可以看出,她很善良。领着我们往学校走时,她拦住两个女学生,让她们跑去通知她丈夫准备招待客人。两个女生通知完后跑回来,她又给她们手里塞糖。去学校路上有一段小上坡,她非要帮丽丽推车,说丽丽太累(丽丽看上去确实有些疲惫)。到学校后,她热情地给我们弄火烤,关心地问我们吃没吃饭,又特意洗香菇给我们烧汤喝。我和丽丽都感觉她是真热情而不是客套。
她丈夫姓刘,中专毕业。现在辞了职,承包了学校小卖部,兼修无线电。还准备做生意,干一番事业。从谈话中可以感觉出夫妇两个都很朴实。他们有个小男孩叫刘姜,四岁了,好奇心极强,把我们的傻瓜相机摆弄来摆弄去,能动的地方都动了。家里还养着一条小黄狗,很可爱,懂事,老跟刘姜闹着玩。
晚上就住在学校一间教师宿舍里。“真是进入山区了。山里人热情好客。”我和丽丽一致得出结论。
丽丽身体不太好,早早就睡了。我先是翻看了一下宿舍里的旧报纸,又写了日记,然后才睡。

1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0-4-28 07:49 显示全部帖子
骑车旅行记(26)

   在打工仔、打工妹家作客

1996年2月26日          车田湾小学——晓锦村

早上,姜红英老师为我们做了一顿丰盛的早餐。言谈中,他们得知丽丽还没有钻过天然的溶洞,于是,吃完早饭后,她丈夫小刘便拿上手电要带我们去转附近的一个大溶洞。小刘姜也嚷着要去,姜红英找出一条粗布带,麻利地把小刘姜绑到她丈夫背上。
溶洞离学校只有几百米,确实挺大,高的地方有十几米,矮的地方也有两三米。丽丽第一次钻天然的溶洞,很高兴。洞里恰好有十几个七八岁到十一二岁不等的山村女孩子,叽叽喳喳也在“探同”。她们蛮有经验的,人手一只蜡烛,还带了好些青竹枝放在每个叉洞口做路标用。这群小姑娘在洞里爬上爬下,很利索,决不是城里的女孩们能比的。
钻完溶洞,又在姜红英家吃午饭。吃完饭,我们准备出发去梅溪。姜红英老师挑了我们路上拍的四张照片留纪念(丽丽有点舍不得),又送了我们好些野山菇,怕我们冷,还要送我们毛衣。走出好远了,她还在向我们张望。

出发不久,就到了资源县城。山区的县城不大,有点像平原地区的一个小镇。离县城不远,有一个资江漂流旅游点。我也喜欢漂流,很想看一看他们漂流用的军用橡皮舟。可惜不是旅游旺季,拿库房钥匙的人不在。我不死心,搬了一个旧木架当梯子,从高高的仓库窗户上往里望。橡皮艇很大,看来也便宜不了。
整个下午都在爬坡,比昨天陡多了。又是土路,雪后泥泞,车轮沾满泥,推起来十分费力。爬到一半就走不动了。丽丽身体不好,感冒带拉肚子。我找出黄连素给她吃了。最后她实在推不动车,我就先把我的车推上去一段放好,再下来推她的车。丽丽很好强,不肯空手走,非要跟在后面帮我推。就这样两人一起推一辆,放下,再回来推另一辆。速度自然慢了,休息的次数也越来越多,几十米就要歇一次。
休息时我俩商量,将来旅行是否骑小三轮车更好一些?平路两人轮流骑,坡路两人一起推。而且小三轮车最好用铝合金的,又轻快又不爱生锈。
就这样,推推停停,停停推推,只有四公里的坡路,我们竟用了三个小时!
翻过这道高山后,又饿又累,决定不再走了,就在山下的晓锦村里宿营。村子很小,既没有旅店,也没有饭店。前两天连续的阴雨,地上很湿,没法搭帐篷。
我只好去村边一户人家碰碰运气。院门开着,院里也没有人。我边问“有人吗?”边走进一间敞开门的大木屋,看见几个青年男女坐在一起烤火。
“麻烦一下。我们是骑自行车旅行的,两个人。爬山累了,这儿附近又没有饭店、旅店。我们想在这儿做顿饭吃,我们交钱,行吗?”我尽量说得很慢,怕他们听不清。
“你们是骑单车旅游呀!快请进来烤火!”一个胖乎乎的姑娘马上说,一口南方音的普通话。
我正高兴,刚想回身去喊丽丽,旁边侧屋里出来一位大妈,手里纳着鞋底。“我们家有客人了,你去问问别人家吧。”她的语气并不冷淡,可我的心一下凉了。
那几个年轻人(四女一男)马上用本地土话和大妈说起来,看样子是在劝。说了几句后,一个姑娘转身对我说:
“你们在我们家吃饭吧,没问题。就是我们家没有空闲床铺了……”
“我们自己有。帐篷、被子、褥子,我们什么都有,只要找一块平地就行。”我赶紧说。
大妈不再反对了,于是我把丽丽叫进来烤火。
烤火时,几个年轻人非常活跃,问各种各样的问题,对我们表示敬佩。原来这家男主人已去世,只有女主人一人在支撑。不过,四个姑娘一个儿子都已长大成人。他们都在外面打工(最远的在广州),现在过年了,才回家来聚到一起。
女主人为我们热了许多米酒,里面放了好多胡椒和糖,我喝着味道很怪,不过丽丽连夸:“好喝,真好喝。”
接着女主人开始做晚饭。现在还是过年期间,吃的全是肉:腊肉、鲜肉;猪肉、鸡肉。这里的做法是:先把肥腊肉放铁锅里,炼出油来,舀出多余的倒进油罐,然后锅里再放瘦肉,炒一会儿,再放鸡块,再炒一会,倒进好多水,盖上锅盖煮,再过一会儿,放入姜、味精、酱油、盐,再加几块油豆腐,再煮一会儿就好了。
到7点钟,我们和她们全家围着火塘坐在一起热热闹闹开始吃饭了。想想怪有意思。山里人跑到城里去打工,城里人跑到山里来过年。交谈中,当女主人知道我们是在一个山洞里过的大年初一时,不断同情地啧嘴。
丽丽很喜欢吃腊肉,吃饭时详细询问了腊肉的做法。原来是先把鲜猪肉切成一块块长条,放盆里,用盐、酱油、酒拌着腌几天,然后拿出来挂在灶火上方熏。
吃完了饭,我们问交多少钱,几个年轻人坚决不要,说:“你们要不出来旅行,还到不了我们家呢。这是缘份啊。“女主人一直不说话,站在旁边看着她的孩子们笑。
晚上女主人安排我们住在一个侧间小库房里。没有床,我们就在地上支起帐篷。丽丽米酒喝了好多,非常兴奋,不住说:“        我吃到腊肉了,喝了米酒了,还有……”丽丽还是一个孩子,馋嘴。她在兰州上大专时,兰州的牛肉面、麻辣烫、羊肉串……她都非常爱吃,至今还不断对我提起。我们一起在海南打工时,她也常跟我说:“买这个吧,我没吃过。”“买那个吧,我没吃过……”
看到丽丽今晚那么高兴,我心里自然也美滋滋的,只是有点担心,喝了那么多米酒,会不会加重她拉肚子?

1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0-4-29 19:34 显示全部帖子
戎小捷 发表于 2020-3-12 22:20 骑车旅行日记(3)确定旅行路线1996年2月3日      那马——南宁——路边木场            ...

你想去哪儿就去哪儿,想什么时候去就什么时候去,想看到什么你就能看到什么。你多么自由!你不用怕什么。你是你自己的老板。既是制定计划的司令员,又是执行计划的士兵。自己决定自己的行动,自己对自己负责,这种感觉真好!   

---说得真好
发表于 2020-4-29 19:38 显示全部帖子
戎小捷 发表于 2020-3-13 02:51 骑车旅行记(4)1996年2月4日           木头场——昆仑关早上再去那个餐厅吃面条,男主人出来 ...

如果你把旧照片翻拍贴上来就更美了
发表于 2020-4-30 14:35 显示全部帖子
戎小捷 发表于 2020-3-10 23:38

出 师 不 利[/font ...


这是真正的老车友~~赞!
发表于 2020-4-30 15:15 显示全部帖子
戎小捷 发表于 2020-3-13 23:10 骑车旅行记(5)宾 阳 印 象1996年2月5日             昆仑关——春风饭店        ...

文笔很赞,跟看小说一样~~
发表于 2020-4-30 15:37 显示全部帖子
戎小捷 发表于 2020-3-20 01:21 骑车旅行记(10)南国好风光1996年2月10日            垌心乡——平田           ...

赞!发点老照片就更完美了~~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20-5-1 04:01 显示全部帖子
襄阳追风 发表于 2020-4-30 15:37 赞!发点老照片就更完美了~~

谢谢!时间太久,照片不知塞到哪里去了,真抱歉!
发表于 2020-5-1 04:02 显示全部帖子
骑车旅行记(27)

“行啊”大姐

1996年2月27日        晓锦村——梅溪乡随滩村              阴间晴

一觉睡到8点。丽丽一醒就说,她今天肚子感觉好多了。刚收拾好东西,房东已经做好饭,叫我们过去吃。吃完丰盛的早餐(米饭、腊肉、白萝卜条),又给房东一家照了两张相,留好地址,这才道别出发。

今天继续爬大坡,走走停停,休息的时间就写日记。从今天开始,我们把日记本拿出来,放在前车筐里,这样可以在休息时写上几笔。
丽丽记日记很认真,事无巨细,统统记下来。
“大前天咱们走的是柏油路还是土路?”丽丽边写边问。
“忘了。”我边写边答。
“你想一想嘛——”丽丽说。
我仔细想了一下,还是想不起来。
“你真没记性!还旅行家呢。该记的东西都不记,也不知你脑子里都想什么呢。”丽丽皱起眉头自己苦苦思索起来。
“对了,到时候一看大前天拍的照片就知道了!”丽丽忽然高兴地说。
“对了,照片上有。”我也高兴起来,“我早就说过,我只记那些该记的,不该记的我一概不记,照片上有。”
“又吹牛。”丽丽翻给我一个白眼。

山路上很少车辆,也没有什么行人。两边山上小溪叮叮咚咚,还不时能听见一种鸟在叫。丽丽说这是画眉,和几天前我们在一户人家里吃饭时看见的画眉叫声一样。山里有人在伐木头,但只能听见说话声,看不见人。资江不时显现,水也是蓝蓝的。这回丽丽不再坚持江水有问题了。
一辆摩托车从旁边驶过,车上的一男一女小声嘀咕,说我们是“耍把戏的”。这都怪挂在车后的那只扁圆型的皮水壶,它看上去像一只演戏用的皮鼓。丽丽一噘嘴,冲人家驶去的背影回了一句:“你才是耍把戏的呢!”
我想了一下,说:“咱们要真是耍把戏的就好了,可以边走边挣钱,就像海南那些耍猴的、耍狗的。”
丽丽马上反驳:“耍什么?猴子没有,狗也养不起——吃的比咱们还多。”
“……咱们可以训练出一只鸟,跟着咱们飞。吃的又少,一口饭就够。”
“少来!你又做梦了。鸟倒是会自己找虫子,不用你喂。可是,第一,鸟从哪儿来?第二,你会驯鸟吗?”丽丽抢白我。
“还有第三、第四吗?这些有什么难的?“我摆出一副准备狡辩的架势。
“你就能找到麻雀。麻雀遍地都是,谁看你的呀?”丽丽撇撇嘴。
“好,现在来回答你。首先,北京有鸟市,那儿什么鸟都有卖的。第二,我可以学习怎么驯鸟,鸟市里有人教。”
“北京有鸟市?……那好吧,咱们可以试试……驯一只什么样的鸟才吸引人呢?”
我笑着说:“最好能训出一只会偷钱的鸟——人民币、美元、英镑都认识,到那儿一叨就走,再飞到咱们这儿来。”
丽丽笑弯了腰,“那太好了,咱们就不愁没钱旅行了。“
“这叫免费周游世界!我想出的办法,可以申请专利。”
“还申请专利呢,你这叫谋财害——人。先把你关监狱了!”
“不批准专利就是了,干嘛把我关监狱?”我笑着问。
“因为你预谋偷钱——不对,是预谋抢钱。”
“为什么是抢钱?”
“那只鸟是明目张胆地抢啊,又不是天黑了偷偷摸摸去叼。”
“那我就训练它天黑了再去叼……”我有意抬杠。
“天黑了去叼它还认识钱吗?给你叼一堆手纸回来!”(在丽丽老家,人们都是把旧作业本一页页撕下来当手纸。)
我一下笑了,丽丽自己也笑了。
“你还真是考虑得比我周密……”我点着头,做出钦佩的样子。
“那当然,反正比你强。”丽丽昂昂头。
就这么说着、笑着,终于翻过了这个大坡!

下坡路也又长又陡,丽丽捏闸捏得手疼。
坡下就是广西境内的最后一个小镇——梅溪。梅溪真小,一边靠山,一边临河(资江),一条街道、两排房子。我们手中的广西地图已完成使命,想在这儿买一张湖南地图,可惜没有。看看天还早,前面的路也挺平,于是继续赶路。
傍晚到了一个叫随滩的小村子,找了半天,也没发现合适的宿营地。丽丽找到一处桥洞,里面有许多稻草,后来再仔细观察,发现那是人家的猪圈。最后我发现村边靠河一户人家的牛圈后头有一块五米见方的水泥平地,一位妇女正在喂牛。
我试探着问了一句:“大姐,我们是骑车旅行的,晚上想在您这儿(我指了一下那块平地)搭个帐篷住,明天一早就走,行吗?”
“行啊。”她只看了我一眼,就马上同意,再没有更多的话。我本以为她还要“审问”一番,至少会看看身份证什么的。
搭好帐篷天就黑了。等那十几个好奇围观的小孩都回家后,我又去大姐家。
“大姐,我们可以用您的灶做顿饭吗?”
“行啊。”她还是连想也没想就说。
做饭时,大姐在旁边折柴帮我们添火,不小心划破了手。她放下柴,用手从灶旁拈起一撮灶灰就要往伤口上抹。丽丽赶紧说:
“大姐,等一下。我们有创可贴,给您包一下。”
“行啊。”她仍只是说这两个字。
我们吃饭时,大姐捧来一个小陶罐放在灶火口上烤。等我们吃完饭,她从罐里倒了两碗“茶水”(?),默默递给丽丽一碗,又递给我一碗。
丽丽接过来一喝,忽然楞在那里,睁大眼看着我。
我问:“怎么了?”
丽丽说:“你喝!”
我低头小心喝了一口,天啊,原来不是“茶水”,是香浓的米酒!
我和丽丽非常感动,想想没什么礼物可送,只有车田湾小学姜老师给的一包香菇。于是我们把香菇送给她,表示感谢。本以为她会客气一下,谁知她还是不假思索地说;“行啊。”只是,她转身又从屋里给我们捧来了好些桔子。
我们回帐篷收拾准备睡觉时,这位总说“行啊,行啊”的大姐忽然过来了。没想到她不是来看新鲜,而是来招呼我们过去洗脚。她已把热水烧好了。
洗脚时,大姐又给丽丽热了一壶米酒。原来她很细心,吃饭时就发现丽丽爱喝。
晚上睡下后,我和丽丽议论,这个大姐话不多,总说“行啊”“行啊”,可心眼真好!
她看上去大概二十六七岁,可是,为什么只一个人住呢?
刚才吃饭时一个老头进来抽了一根燃烧的柴出去了,他就住在紧挨大姐房子的一个小屋里。他们好像是一家人,可是互相之间又很冷淡。我们也没发现大姐有小孩……
“要不是她单身女人的话,肯定邀请咱们到屋里住了。”丽丽说。
1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