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101692

主题

帐篷

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想拉个横幅(讲讲帐篷)

[复制链接] 查看:35602 | 回复:46
发表于 2020-3-28 11:26 1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 只看本帖大图
本帖最后由 kaiyue1989 于 2020-3-28 12:18 编辑

帐篷就是方便移动的房子,随拆随走,随搭随住。帐篷的起源早于人类文明,原始人就会搭帐篷。人类进入文明时代,定居为主,定居的房子不能随拆随走随搭随。但,还有游牧文明,还要行军打仗,逃荒避灾还是要用帐篷,而人类进入文明时代至今没有一年没有发生过战争,帐篷伴随了人类整个文明进程,至今军队班排一级使用的帐篷,跟原始的帐篷没有本质区别————塔帐。

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想拉个横幅(讲讲帐篷)



现代户外运动兴起之后,铝杆骨架帐篷发明以后,塔帐迅速沦为配角,而铝杆迅速成为户外帐篷主流,必然有充分理由,我试着分析一下。

帐篷使用述求三点最核心:抗风、防雨、空间

我自从接触过塔帐之后,到现在依然是塔帐爱好者。但,我曾经的一些关于塔帐的言论,觉今是而昨非。曾经我认为塔帐抗风强,理论依据是三角形原理,我认为要折断一根撑塔帐的登山杖肯定比折断一根铝杆更费力的多,但我忽视了木桶原理,帐篷抗风性能的实现两个基础要素——支撑杆、面料。曾经我将目光都集中在了支撑杆要素上面了,而忽视了面料要素。一顶帐篷抗风性能由这顶帐篷最薄弱的一点决定,而这最薄弱的一点会在哪里呢?


我现在做一个假设,两款帐篷,一款金字塔、一款最基础的双杆交叉帐篷;同样的占地面积和形状(等边六边形或方形),同样的面料,同样的做工,同样的地钉点数量级位置分布,同样的风绳点分布。

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想拉个横幅(讲讲帐篷)

设定了这个前提之后,找不同点 :因支撑杆不一样,形状也就不一样。

然后,同一个方向,同样风力吹。
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想拉个横幅(讲讲帐篷)


现在分析两种结构受力分布;金字塔是三角形,属于硬抗,在与三条线和三条线的连接点,只要一条线或一个点崩,这个结构分崩离析。在风力的摧残下,整个结构的应力将会集中在一点一面上,最终一面还是集中在一点上,下图中红圈的一点。也就是平常我们讲的,搭塔帐全靠地钉点拉。


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想拉个横幅(讲讲帐篷)

双杆交叉是蛋壳,有两套对抗风力的东西,一个是帐杆受力后形变更流线型,一个的固定点硬拉,两个结合。

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想拉个横幅(讲讲帐篷)

回到前面提出的前提,设定的几个相同条件,然后风力不断加大,那套系统更先崩溃?

塔帐依靠的面料强度,地钉点也是缝制在面料上的;铝杆骨架帐篷是利于铝杆形变结合面料强度。之前设定了前提,铝杆作为变量,有一个临界点——面料应力大于铝杆应力,面料应力小于铝杆应力。

之后问出问题:之前条件不变,在已知铝杆应力条件下,面料需要多少强度,这款金字塔的抗风性能会强于这款双杆交叉铝杆帐篷?




防雨不提,再说空间。显然,塔帐的空间利用率低于铝杆骨架帐篷。

结合帐篷面料的发展历程——越来越轻薄,再看帐篷的三大基础诉求抗风、防雨、空间,铝杆骨架帐篷迅速成为主流也就不难理解了。其实,帐篷面料越来越轻薄的真正推动力的因为铝杆的发明并越来越成熟应用。



塔帐不会消失,依然具备顽强的生命力,依然会有很多人喜欢塔帐。
4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4人点评 收起
  • 阿美咔叽范 我也不懂这些理论啊,但以前实践过一次。在小五台山中台顶上搭交叉杆的帐篷,,三个人都没搭起来,风大杆子刚要撑起来就被拍地上了。连续三次拍地上就不敢搭了。再硬搭杆子指定断了。MSR新出的帐篷用的新款弹力杆子, ... 2020-4-8 08:20
  • 小二上茶 牧老大 2020-4-5 14:13
  • 小哆啦 顶帖支持 2020-4-3 15:35
  • 驴火蛋花汤 楼主对这么多年玩了不同帐篷,心得颇丰。小提示一下,塔帐的受力分析,别忘了塔尖,按力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成对的理论,塔尖受力是所有地钉拉绳受力之和,那里才是受力最大的部位。 2020-3-28 17:08
发表于 2020-3-28 12:12 2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鹅唐吉坷德 于 2020-3-28 12:16 编辑

很佩服你们,即是户外行业的从业者,又是户外爱好者,同时还是户外装备的发烧友。玩装备玩到追根溯源,玩到基础理论,玩到思维飞起来,玩到自己要动手。放到学校里,保证年年都是三好学生一级的学霸。早些年就排斥A塔之类的帐篷,然后被圈子里一群比我年轻的小伙伴按在地上各种摩擦洗脑。根据我的疑问逐条的给我解决我所认为的A塔缺陷。先是短途尝试,上海周末都是三天两夜的短途徒步。漏风,他们是用大一号的铝箔垫。华东地区的防蚊虫,又弄了个内帐。只要时间充足,把地钉打的好一点,帐篷还是蹦的挺有型的。至于防水问题,我没遇到下雨,他们据说也有整套的办法。就这样,后来长距离重装我也用了。就那一次,最后我还是放弃了A塔。孤身一人的长距离户外,我忽略人类最基本的恐惧心理。我住A塔睡不着,完全没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总觉得不完全封闭的环境我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恐惧,担心,害怕。这些只是我个人看法,A塔这么多人在用,或许这是很多人更高层次的追求吧,而楼主的层次显然更高。
发表于 2020-3-28 12:14 3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hjan 于 2020-3-28 12:21 编辑

琢磨了下,只靠思维实验难解。
自然环境中可变量因素太多,各种案例只能作为不同情况下的孤证存在。
想得到完全客观的实证结论,恐怕只能进行可重复性实验,同条件风洞多次测试了。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20-3-28 12:34 4 只看该作者
不难理解,不同类型的帐篷各有优缺点,抛开重量而言有多少人还会选择塔帐?再轻量化大行其道的,与享受户外生活的宗旨背道而驰!也可以说明不同作用类型的旅行,选择合适自己的装备才是最好的。长途户外穿越轻一点终归是好的!
发自8264小程序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20-3-28 16:37 5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忘却自由的龙族 于 2020-3-28 16:41 编辑

估计这话题一开始讨论就会出现一大帮张口闭口“风洞,风洞”的高级知识分子来喷了 无风洞不结构 任何敢于脱离风洞只靠思考只靠理性分析来谈结构谈受力的注定要被歧视哦对了 还有“流体力学”
可是我就奇怪了 国内这么多独立开发帐篷的怎么我就没见一个拿出“风洞” 拿出“流体力学”实验数据来支撑销售的呢?人家拿不出这些东西也没耽误做帐篷啊,张口闭口风洞流体力学的喷子们手里的帐篷难道都是有风洞流体力学实验数据的?拿出来给我们科普一下好不啦!求知若渴啊!!
2人点评 收起
  • summer1019 国内这么多独立开发帐篷的也并不需要拿出“风洞” 拿出“流体力学”实验数据来支撑销售,首先行业标准没有这么要求,其次法律也没有细化到如此程度,所以对于一个品牌商来说,复刻或简单改进国外已经实践了很多年的结 ... 2020-4-1 14:45
  • shjan 因为,风洞测试,有点难。 我所知道的DAC有专供帐篷测试使用的风洞,做测试是有条件的。首先是必须是使用DAC帐杆的帐篷才有资格,另外还有一些附加条件,可能还需要不少费用,总之挺麻烦。 必须是使用DAC帐杆的帐篷 ... 2020-3-28 19:47
发表于 2020-3-28 16:40 6 只看该作者
5263铁哥 发表于 2020-03-28 12:34 不难理解,不同类型的帐篷各有优缺点,抛开重量而言有多少人还会选择塔帐?再轻量化大行其道的,与享受户外生活的宗旨背道而 ...

疫情让你们吃饱喝足
发自8264小程序
2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20-3-28 16:46 7 只看该作者
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想拉个横幅(讲讲帐篷)

不知道还记得这个不 几年前我提出来的 看来有些想法有点类似疫情期间闲着没事活动活动脑子挺好的 思考不知道能不能帮助减肥
1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0-3-28 17:05 8 只看该作者
shjan 发表于 2020-3-28 12:14 [琢磨了下,只靠思维实验难解。自然环境中可变量因素太多,各种案例只能作为不同情况下的孤证存在。想得到完全客观的 ...

4年前还是再QQ户外群里,大甲虫就用风力模拟软件模拟过受力情况。
发表于 2020-3-28 17:08 9 只看该作者
kaiyue1989 发表于 2020-3-28 11:26 [帐篷就是方便移动的房子,随拆随走,随搭随住。帐篷的起源早于人类文明,原始人就会搭帐篷。人类进入文明时代,定 ...

楼主对这么多年玩了不同帐篷,心得颇丰。小提示一下,塔帐的受力分析,别忘了塔尖,按力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成对的理论,塔尖受力是所有地钉拉绳受力之和,那里才是受力最大的部位。
发表于 2020-3-28 19:47 10 只看该作者

忘却自由的龙族 发表于 2020-3-28 16:37 [估计这话题一开始讨论就会出现一大帮张口闭口“风洞,风洞”的高级知识分子来喷了 无风洞不结构 任何敢于脱离风洞 ...

因为,风洞测试,有点难。
我所知道的DAC有专供帐篷测试使用的风洞实验室,DAC出资建设的,这个真的比较豪。做测试是有条件的,首先是必须是使用DAC帐杆的帐篷才有资格,另外还有一些附加条件,可能还需要不少费用,总之挺麻烦。而这个测试数据,更多是对理论研究上帮助更多,属于科研性质较多一些。
必须是使用DAC帐杆的帐篷这一点,手杖搭建的塔帐就先被PASS了。

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想拉个横幅(讲讲帐篷)




1人点评 收起
  • 手艺宅 经常看到这张图,能讲讲它抗风的原理吗?或者设计者老王能讲讲吗? 2020-4-8 07:21
  • shjan 回复 手艺宅 从老王公司门口的照片框里翻拍下来的。说是早年间The North Face Solo 12的设计原型测试,估计主要是顶部风斗测试,DAC风洞,正面12级迎风。老王当年参与过设计工作,纪念照吧。 2020-4-8 11:35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