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33515

主题

石家庄

行走山西七——大同文庙和帝君庙

[复制链接] 查看:16893 | 回复:143
发表于 2020-4-1 12:49 91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北海龙吟 于 2020-4-8 14:50 编辑

行走山西七——大同文庙和帝君庙



发表于 2020-4-1 12:49 92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北海龙吟 于 2020-4-8 16:26 编辑

  杏坛再向北为敬一亭,敬一亭与其说是亭,不如说是通往明伦堂的一座过殿(或者叫穿堂屋)。穿过这座过殿即进入了大同文庙西路(即府学)的第三进院。不过敬一亭的门一般不开,去明伦堂须能走东侧的便门。

  敬一亭的名字来源于嘉靖皇帝撰写的一篇箴言《敬一箴》。据《明史》记载,嘉靖五年(1526)“颁御制《敬一箴》于学宫”。世宗还亲注了宋儒范浚《心箴》和程颐视、听、言、动四箴,颁赐大学士费宏及內阁大臣等。《敬一箴》及“五箴注”是世宗阅箴有得而作。由于费宏、张璁等人的阐释也具有了治政意义。按张璁的解释,范浚《心箴》与程颐“四箴”成为一体;范浚《心箴》举其纲,程颐“四箴”列其目。明世宗所著《敬一箴》,及注以上“五箴”,都是发明心学,“特明尧舜之治见于天下,使尧舜心法之秘、道统之传再次深切体现矣。”因此,敕工部于翰林院盖亭竖立,以垂永久,“服膺圣训”。敬一亭,初建于明嘉靖二十年(1541年),是嘉靖皇帝下诏令专建的,名称也是皇帝亲自命名的,此后各地学宫纷纷将这篇箴言刻成石碑,建亭供奉,所建之亭遂称“敬一亭”,成为文庙标志性建筑。

  敬一亭本属“堂”或“殿”式建筑,嘉靖皇帝却偏把它取名为“亭”,究竟是这位皇帝一时糊涂还是别有特殊用意,这恐怕是永远成了历史之谜。



行走山西七——大同文庙和帝君庙

发表于 2020-4-1 12:53 93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北海龙吟 于 2020-4-8 14:51 编辑

行走山西七——大同文庙和帝君庙



发表于 2020-4-1 12:53 94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北海龙吟 于 2020-4-8 16:30 编辑

  通往明伦堂的东便门其实不是门,是三间过廊。位于文庙中路建筑和西路建筑间的过道里,过道的尽头即文庙后门。走到这儿可以说我们的大同文庙之行已经接近了尾声。



行走山西七——大同文庙和帝君庙

发表于 2020-4-1 12:53 95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北海龙吟 于 2020-4-8 16:56 编辑

  明伦堂院为四合院形式,北面的五间正房是明伦堂,南面的五间过堂是敬一亭,东西厢各有三间厢房,厢房两侧是连廊,分别与敬一亭和明伦堂相接。整个小院严谨而庄重,又比一般的四合院宽大的多。整个院占地1100多平米,仅中间的空地就有约500平米。



院子里的西厢房

行走山西七——大同文庙和帝君庙



发表于 2020-4-1 12:53 96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北海龙吟 于 2020-4-8 16:52 编辑

  明伦堂,五开面,长约20米,宽约12米,里边是一间大堂,在我去参观时,明伦堂里正在讲“国学”课,我没有上前打搅。只在院里拍了两张照片就退了出来。



行走山西七——大同文庙和帝君庙





发表于 2020-4-1 12:53 97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北海龙吟 于 2020-4-8 16:00 编辑

行走山西七——大同文庙和帝君庙



发表于 2020-4-1 12:54 98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北海龙吟 于 2020-4-8 16:56 编辑

文化庙的后门

行走山西七——大同文庙和帝君庙



发表于 2020-4-1 12:55 99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北海龙吟 于 2020-4-8 16:57 编辑

从外仙看文庙后门

行走山西七——大同文庙和帝君庙

发表于 2020-4-1 12:55 100 只看该作者
行走山西七——大同文庙和帝君庙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