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33500

主题

石家庄

行走山西八——大同关帝庙

[复制链接] 查看:11253 | 回复:66
发表于 2020-4-9 22:57 1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 只看本帖大图
本帖最后由 北海龙吟 于 2020-4-10 09:59 编辑

行走山西八——大同关帝庙


  关帝庙也叫关庙为供奉关羽而建,它已经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座关帝圣殿,就是那方水土的民俗民风的展示;一尊关公圣像,就是千万民众的道德楷模和精神寄托;一块青石古碑,就是一个感天动地的忠义教案。

  关羽(161-220年),字云长,东汉末年蜀国名将,河东解良(今山西运城)人。人送外号美髯公关羽早年在家乡杀了徇私枉法的县令,逃亡到河北涿州,靠贩粮为生。因桃园三结义,成了刘备的二弟,跟随刘备辗转各地,曾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文丑颜良、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与张飞一同被称为万人敌。被封爵汉寿亭侯,为刘备五虎上将之首。刘备入川后,关羽留守荆州

  关羽一生勇武忠信,功勋卓箸,但他也有个致命的弱点,过于自大,这为他的最后命运埋下了伏笔。建安二十四年,关羽北伐围困襄樊,先是擒于禁,斩庞德,水淹七军,威震华夏,曹操曾想迁都以避其锐。后曹操一边命徐晃、张辽火速援曹仁,一边与东吴结盟,孙权派吕蒙白衣渡江偷袭荆州,关羽腹背受敌,败走麦城被杀。关羽去世后,逐渐被神化,被民间尊为“关公”,历代朝廷多有褒封,在这种形势下就诞生关庙,最初有关羽事迹的地区会建关帝庙,到后来已经没有了地域限制清代埸奉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崇为“武圣”,与“文圣” 孔子齐名。全国乡以上级别的辖区都建有关庙,据说仅山西就建有2000余座大大小小的关庙。甚至很多人家里都供奉有关像,逢初一十五供奉,足不出户即可祈求美好愿望。

  





2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3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20-4-9 22:57 2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北海龙吟 于 2020-4-10 15:27 编辑

  大同关庙位于大同鼓楼东街上,西距鼓楼约250米,大同城的中心点——主十字架上的四牌楼直线距离不过300米稍多,属大同城核心地带。关庙距帝君庙不远,沿帝君庙西侧的小街向北走,见十字路口即鼓楼东街,路口西北角就是关庙,这段距离步行只需3、4分钟时间。如果从鼓楼方向 来这更简单了,顺鼓楼东街向东走就是了。如果从九龙壁方向去关庙,则需沿和阳街(即东大街)向东走100多米,到都司街向南拐即可。


行走山西八——大同关帝庙




发表于 2020-4-9 22:57 3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北海龙吟 于 2020-4-10 15:11 编辑

鼓楼东街,正前方即鼓楼

行走山西八——大同关帝庙

发表于 2020-4-9 22:57 4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北海龙吟 于 2020-4-13 16:30 编辑

  关帝庙坐北朝南,鼓楼东街路南,正对关庙大门是一个回廊环绕的广场,广场中央有个古朴的戏台子,古戏台坐南面北,正对着关庙的大门。在我国,很多寺庙都有戏台子,它们几乎无一例外的都建在寺庙的对面,所以那么一句话:人间演戏神仙看。在过去,每座庙都有自己固定的“节日”,逢这个节会有戏班子唱戏,吸引了十里八乡无数人前来看戏,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庙会。大同关帝庙的庙会是大同较有影响的庙会之一,

  大同关庙庙会的日子是五月十三和六月二十三。按《明史·礼四》记载,关公生辰五月十三。所以一般的关庙举办庙会都选五月十三。可在关羽的故乡山西运城,当地人一直坚持五月十三只是关老爷磨刀日子,他们认为关羽的诞辰是六月二十二,可到了明代以后,不知为何,运城人又认为六月二十四才是关羽的生日。于是聪明的大同人取六月二十二和六月二十四的中间,在六月二十三这一天举行第二个关庙庙会。据《大同县志.风土》载:“六月二十三,布行祀关公,仪极丰隆,献戏之外,又拌架戏十余出,举国若狂。”关帝庙会因有布行等七十二行为会首,经济实力雄厚,除献戏三日外,尚出花盘,即抬搁,扮戏十多出,沿街演出,观者填塞街巷。且关帝是山西老乡,关羽的忠义仁勇为全民所敬率。为儒释道三教所供奉,为世人钦仰。各行会借此庙会,祈望国泰民安,市场繁荣,仁中取财,义中求利。

  现在,每年正月关庙广场也要举行新春花会,成为大同的传统节目之一。




行走山西八——大同关帝庙

发表于 2020-4-9 22:57 5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北海龙吟 于 2020-4-12 13:29 编辑

  我们看到的戏台子十分古朴,一砖一瓦,一梁一柱都透着岁月的年轮。可实际上它并不是原来的关庙戏台,而是2009年从原来的皇城街北口处移建过来的戏台。

  寺庙前搭建戏台,大致始于元代。戏台是演戏用的,庙前的戏台是为了给庙中供奉的神仙献戏用的。古时的人面对灾难无力抵抗,只能向供奉的神灵敬歌献舞,求助于神灵保佑。戏曲即由原始的音乐舞蹈逐步发展而来。元曲成熟后,寺庙前建戏台也就逐渐成为定制,几乎是有庙必有庙台。大同关帝庙的始建不晚于元代,《大同县志》所载:“关帝庙在鼓楼东街,创建无考,元泰定年间,敕降封号,紫石小碣,今不存。明景泰、嘉靖、隆庆间,相继増修。”可见大同关庙的创建是在元“泰定”以前,而最初的戏台是露天乐台(露台)。《大同县志》又载:“明庆隆间,代恭王心许石头照璧,后作搏(陶)照壁,工将竣,壁忽自动,状如挥扇,恭惧跪神前,才稍平定。王自是,事神益谨,每年加修葺,至今乐楼后,砖壁尤存。”从上述记载看,关庙戏台是明代恭王加修的“照壁”,加修房顶应该也是那个时候。清道光年间重修时,又增砌了一次石边。

  曾经的关帝庙戏台规模十分宏伟,台基长宽各五丈,飞檐大柱,五间大房,椽前作元宝形歇山顶,后作硬山。最引人注意的是台子里面那面当作后墙的陶制“龙鳞照壁”。这座规模宏大,造型极佳的戏台,经历了六百多个风雨春秋后,在1959年时因屋顶塌毁而拆除。大同关帝庙元代戏台是大同盛演元杂剧的产物,它的拆除实在可惜!据说现在全国保存下来的建于元代的戏台只有六座,都在山西晋南。



毁于1959年的原大同关庙戏台子,此戏台长宽各为5丈的,现在移建过来戏台子长9.70米,宽6.12米

行走山西八——大同关帝庙





发表于 2020-4-9 22:57 6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北海龙吟 于 2020-4-12 11:29 编辑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戏台是由皇城街迁建过来的的。皇城街是大同的一条南北向老街,位于武定街东侧,现大同代王府那个位置,南口正对箸名的大同九龙壁。皇城街戏台位于皇城街北口处,戏台坐北朝南,与南口的九龙壁遥遥相对,是用于酬龙祈雨的戏台。据姚滨考证,这座戏台大概建于清顺治年间。姚滨先生在《代王府、九龙壁、皇城戏台考》(《大同今古》1995年第4 期)介绍:“戏台平面呈凸字形,前台长9.70米,宽6.12米,高1.85米;后台长8.60米,宽3.52米;前台为巻棚歇山顶,后台高出前台,为硬山顶。飞檐挑角,古朴典雅,具有典型的明清建筑特色。……后台两侧有一伸出的石槽(尿槽),此是专供演员扮戏后,不便出台,在后台解手专设的。”

  皇城戏台台口上高悬一木匾,匾上阳刻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演真楼”。匾的右侧有纵向“□□癸卯□賓建立”字样,紧挨一列的下面是“督工字號”四字。匾的下沿由右至左,列六家字号:“廣恒泰、義盛店、時中號、廣盛店、義全泰、萬泰店”。匾的左侧有“孫山□書”三字。(□是残缺无辨认或笔者没有辨识的字)。因皇城街一带明代时是代王府所在,皇城街戏台所在的位置是现在的代王府主殿承运殿所在,而代王府毁于清初,所以皇城街戏台只能是清以后所建,又因民国时已不在使用干支记年。匾上的“癸卯”和“督工字號”说明此戏台是清代时的某癸卯年,清代共有五个癸卯年:康熙二年(1663年)、雍正元年(1723年)、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道光二十二年(1843年)、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晋商史料全览•大同卷•大同清代商贸业绩》一文中提到:“光绪十六年(1890年)《重修上华严寺碑记》大同粮行南永顺店、北永顺店、万通店、万泰店、广盛店、义庆店各施钱10吊。”张焯所撰《云冈石窟编年史•清代记事》:1861年辛酉(清咸丰十一年)的《重修大佛寺碑记》中提到“时中号……各施钱伍佰文。” 两通碑文中记载的“万泰店”、“广盛店”“时中号”可能就是匾上的“廣盛店”、“萬泰店”、“時中號”。匾上的“癸卯”年号最大可能是1843年,即道光二十二年。



行走山西八——大同关帝庙





发表于 2020-4-9 22:57 7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北海龙吟 于 2020-4-12 11:31 编辑

  始建于道光年间的皇城街戏台子原在皇城街北口处,皇城街是一条已经消失的老街,它长约300多米,位于阳和街北侧,正对九龙壁的地方。在清代以前,那一带是座规模宏大的王府,即代王府。它占据了大同城几乎整个东北城。

  崇祯十七年(1644年),闯王李自成攻克太原,大同总兵姜襄投降大顺。代王府成为大同总兵署。顺治二年(1645)五月,清军攻大同,姜襄降清。顺治五年(1648)姜襄跟随吴三桂反清复明。多尔衮率兵镇压,姜襄利用城高墙固之利死守大同9个月,终因弹尽粮绝,部将杨振威反叛,大同城这才告破。多尔衮入城后,屠城(杀人数以10万计,原有20万人的大同城活下来的人不足万人)、斩城(削低城墙五尺)、火烧总兵署,将大同府治移至阳高县,赫赫有名的大同城变成了一片废墟,此事史称"戊子之变"。

  4年后,总督马之先、总兵彭有德、知府曹振彦(曹雪芹的高祖)等人上疏朝廷,大同才复城移治。而此时的大同城,已是一座人烟稀少,荒废不堪的荒城、孤城,后来只好从周边移民入城,迁入人口。于是在原代王府中轴线上形成了一条新的街道,人称皇城街。而皇城街戏台子就在这条街的最北头,它坐北朝南,与阳和街南侧的九龙壁(原代王府幸存下来的唯一建筑)遥遥相对。大同市民之所以要建这个戏台子,是为干旱年祈雨,给龙王爷演戏用的。



行走山西八——大同关帝庙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20-4-9 22:57 8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北海龙吟 于 2020-4-12 13:15 编辑

  民国时期,大同城历经多次战火的考验,皇城街戏台有幸的保存了下来。1966年,皇城街戏台列为大同市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大同市政府准备重建明朝的代王府,武定街以东、阳和街以北,数十万平米范围内的民居全被拆迁,地处规划中的代王府中心位置的皇城街戏台子也在拆迁范围中。有关部门将皇城街戏台子迁至了鼓楼东街上的关帝庙前,于是原来的皇城街戏台摇身一变变成了关帝庙戏台,这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戏台子。它的历史虽不是很悠久,却也是老态龙钟,饮饱经风霜。

  

戏台子上的“演真楼”匾


行走山西八——大同关帝庙






发表于 2020-4-9 22:57 9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北海龙吟 于 2020-4-12 17:06 编辑

  看过古戏台,我们再来看关帝庙。

  关帝庙坐落在鼓楼东街的路北,与古戏台隔街相望,位于一条南北轴线上。关帝庙属神祠建筑,俗称大庙,庙前的街道因此也名大庙角街。关帝庙面积不大,不算门前的广场占地8000多平米,在这8000来平米的土地上布局紧凑的分成了东中西三路,共四进院。南北中轴线上依次建山门、过殿、主殿、春秋楼,两侧有春风楼、时雨楼、名将祠、财神庙、奶奶庙。西侧设有跨院,院中植桃树,建有邀月亭、武侯祠、结义照壁、结义堂。东侧绿树掩小路,曲径通幽,温馨雅静。

  大同关庙也是三门殿式山门,是三间悬山顶门房,中间,门上高悬牌匾,上书“关帝庙”三个大字。门房两侧各有一座便门,再两边是八字形影壁墙。门前有铁狮分立两旁,左右竖旗杆一对。

  和绝大多数寺庙一样,关庙的正门也不开,游人进庙须走东侧的便门。



行走山西八——大同关帝庙



发表于 2020-4-9 22:57 10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北海龙吟 于 2020-4-12 16:20 编辑

  大同关庙现实行免费参观,游人甚至可以直接入园(文庙、帝君庙等景点虽然免费,但游客需要在门口凭有效证件领票才能入园。关庙不须领票,直接入园)

  关庙的游客不多,不象华严寺那样呜咩呜咩的,这样更好,可以随心而欲,我喜欢。



行走山西八——大同关帝庙

1人点评 收起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