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28741

主题

成都

周末出逃Vlog 6| 成都网红店的鼻祖,绝对是这家百年茶馆!

查看:6861 | 回复:21
发表于 2020-5-29 09:39 显示全部帖子
关于牛肉夫妻出逃记
我们是一对爱旅行,爱吃,尤其钟爱牛肉的小夫妻~
旅行定制师&;设计师的组合,彼此都不满足平凡生活,
想要从压抑的城市森林出逃到世界的犄角旮旯。

这是牛肉夫妻的第35篇原创文章


Vlog
无奈视频大小的限制,想看高清视频的小主请戳👇链接或移步牛肉夫妻出逃记同名微博和B站哦!
https://v.qq.com/x/page/c0726gbpdlr.html


说起有关茶的网红店,在 成都 火得一塌糊涂的奈雪的茶、喜茶、皇茶、唔哩小九...大多都是装修精致,小白砖、低饱和度或鲜艳色彩的ins风装饰,高颜值,几乎清一色的年轻人光顾~店里没有个精致的背景墙和打卡小景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网红店。


这一期牛肉夫妻想挖出一家老 成都 网红店的鼻祖,它从骨子里散发出来的那种气质绝对是带有历史的厚重感,不可复制的。

说起茶馆文化,是除了川菜、麻将之外的 成都 城市名片之一。泡茶馆可以说是老 成都 最典型的休闲生活方式之一,吸引着外地甚至外国朋友前来品尝。我和牛肉小姐作为资格 成都 人,小时候经常跟着爷爷奶奶光顾,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20-5-29 09:39 显示全部帖子
外国朋友也爱茶文化
我们身边有一位非常爱喝茶的外国朋友Alina,虽然来 中国 已经六七年了,但依旧对 中国 茶文化感兴趣。Alina是四年前和我做英文助教的搭档,而且她的中文说得可溜了。



前些天在她家做客时偶然聊到了茶馆,她跟我们说起了一家特别想去的老茶馆。看了看图片,发现原来就是 双流 彭镇 的观音阁。去年茶馆老板还因为出镜中央台支付宝广告而火了一把。茶馆里延续着蜂窝煤炉子、老虎灶这些几十年前常用的炉具。在这里主角是一位坚守传统的店家和伙计,还有一帮对镜头见惯不惊老爷子。有人说这里至今保存着 四川 老茶馆的风貌和传统。带着好奇,我们和Alina决定去一探究竟。

发表于 2020-5-29 09:39 显示全部帖子
鱼米油麻之乡彭镇
老茶馆离 成都 并不远,就在 双流 彭镇 的一条老街上。 彭镇 建于明朝,因为物产丰厚,被世人称作”鱼米油麻之乡“。


周末早上的老街并不算热闹,路边的蔬菜小摊贩们卖力的吆喝着自家的生意。





十字路街口的餐馆已经过了早市的高峰,稀稀拉拉的坐着几位食客。沿着老街走着,偶遇好多小狗小猫。


路边尽是刀铺、铁铺等等,仿佛穿越回二十年前老 成都



老街不长走到底,最热闹的一处就是今天的目的地观音阁老茶馆。我们到时茶馆门口的梧桐树下已经坐满了茶客。

发表于 2020-5-29 09:39 显示全部帖子
观音阁老茶馆
老街不长走到底,最热闹的一处就是今天的目的地观音阁老茶馆。我们到时茶馆门口的梧桐树下已经坐满了茶客。


老茶馆是一栋老旧的平房,据说老房子的年龄都有一百岁了。好像从民国初期这里就开始经营起了茶馆生意,那个时候 成都 街道516条,而茶馆就有518家,可见这种因茶而起的文化早已融入 成都 人的生活。



百年前的一场大火, 彭镇 的其他建筑几乎都化为灰烬,只有它被完好的留存了下来。当时的人们都相信是受到了观音的保佑,因此取名为观音阁。


茶馆里的酒坛子看上去也好些年生了。


灰瓦盖顶,青苔肆意地长在瓦片上。


走进茶馆,老式穿斗房的木梁、木柱已经有些歪斜,斑驳破损的墙面露出里层的竹篱笆。茶馆正面的墙上依旧留存着画像和语录,仿佛时间仍然停留在那个打着鸡血的红色年代。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20-5-29 09:39 显示全部帖子
Alina问起这个算盘怎么打,牛肉小姐只会上下拨弄的手法,已经完全忘记了算盘这东西怎么用,对于现在年轻人而言,这样的旧物唯一的用处可能就只有拍照了吧。


我们找了一个老茶馆的包厢入座(很神奇,居然还有包间),在老茶馆喝茶本地茶客一律1元,对游客就是喝茶10元,拍照10元或者喝茶➕拍照10元。非常合理!





看看牛肉小姐和Alina聊得正嗨,他们其实在讨论盖碗茶的喝法。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20-5-29 09:40 显示全部帖子
虽说盖碗茶大家都喝过,但关于它的摆放还是相当有讲究的~即使小小茶盖的摆放都能有不同的解释。 比如 在茶盖上放一个东西,代表着喝茶的人会离开一会儿,茶馆伙计看到了就不会给你收走。茶文化有很多好玩的点,大家一定看我们的视频喔~


对于老茶馆里难得一见的画面,Alina特别的新奇,想留住每一瞬间。其实不光Alina,对于我和牛肉小姐来说老茶馆里的好些旧物都仿佛来自童年的记忆:老藤椅、老茶桌、老茶杯、蜂窝煤炉子,它们都是时光的见证。




茶馆正中间的老虎灶在城市里太少见了,灶上放着的茶壶轮流烧着水,热气腾腾。


地上沟壑般凹凸不平的“千脚泥”诉说着茶馆的历史。石缸里盛满了来自深井下的清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用这清水泡出的茶也就把 彭镇 的人们聚在了一起。掏耳朵,也是老茶馆里经营着的营生之一,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试试喔!茶馆伙计话不多但手脚麻利的忙活着。


说起老茶馆里的茶客们,他们才是这里真正的主角。大多都是上了年纪的老爷子,把茶馆当做了另一个家。每一位老茶客都有自己的位置,如果谁今天没有来,大家伙都会热心地询问。


一根烟杆,两壶茶是标配,除了一日三餐其余时间都会泡在这里。日月更替,他们享受的是一种氛围,上至国家大事,小到家里的鸡毛蒜皮,都会成为大家谈论的话题。


2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20-5-29 09:40 显示全部帖子
也有内敛的老爷子默不作声,只是静静的注视着人来人往的厅堂,抽一口烟、饮一口茶。我们的还担心到访打扰到了这里的清静,幸好他们并不介意。



面对镜头丝毫没有不适应和生疏感,有的甚至整整衣领,点上一根长烟,摆好造型让你拍。


心情好还会主动要求说来上几张特写。真是多么有趣的一群人,说他们是老茶馆里的灵魂不足为过。



发表于 2020-5-29 09:41 显示全部帖子
茶馆掌舵人
在我知道的茶馆里,能让茶客和拍摄者关系如此融洽的其实并不多。这样的一种默契是靠着一个人二十年不变的尽心维护,他就是茶馆老板强哥。因为来之前在网上看过关于强哥的介绍,所以当他从我面前飘过时一眼就认出来了。连忙顺口喊了一声:强哥!因为实在太好认了,反戴的帽子➕大耳麦➕一件蓝色褂子下的光膀子,说着一口地道的 成都 话。



中文超溜的Alina也和强哥热络地聊了起来。茶馆于他实在是太熟悉了,生在这里,长在这里,最初茶馆是集体所有,属于供销社系统。为了避免成为城市变迁规划中的牺牲品,他在1995年接手了老茶馆,这一照料就是20多年。



茶馆承载着儿时的一份特殊记忆,就想把这份纯粹给坚守下去。最开始的经营也遇上过许多困难,但好在都坚持下来了。不管刮风下雨每天早上四点起床生活烧水,五点不到就开始迎客。一杯盖碗茶、一支老烟杆、熟识的围坐在一起打打长牌,这就是老茶客们在茶馆这二十多年未曾变过的生活方式。他不愿去打破改变他人的习惯,因为他的这份执着,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了 四川 的茶文化。


强哥领着我们到了茶馆对面的小院子,这是他的落脚处。院子里散发着藏香味,一个亭子被几盆盆景包围。强哥除了茶还有一个爱好就是拍照。因为茶馆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摄影朋友。他也慢慢迷上了记录,整了一套装备跟摄友们交流学习。再加上对老茶馆和老街道的了如指掌,知道哪里的光线好、什么样的造型适合拍摄,基本上就是半个摄影家了。而且他还有自己的一套理论,别只为了拍照而去拍,拍不好也别去怪自己的装备不到位。拍照和经营茶馆都是需要用心感受。


热情的强哥说走带你们去看看一些秘密拍照基地~哇,强哥居然这么热情(一定是牛肉小姐和Alina的脸卡给刷的),我们对这突如其来的宠幸惊呆了。

发表于 2020-5-29 09:41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牛肉夫妻出逃记 于 2020-5-29 09:41 编辑

竹编小屋

走出茶馆跟着强哥,茶馆隔壁是一个剃头匠的理发铺。洗头、剃头、刮脸、掏耳朵,这也是一门正在逐渐消失的老手艺,在 成都 市里恐怕很难得寻找到这样的理发之地了。



继续沿街走着,脑中想象着百年前走在街上的人们一定都是长辫长袍的装束。好想有一台时光机穿越回去。经过一家老照相馆。

我们停在了一个竹编小屋门口,一进门就看到好多干竹条散落在一角。墙角处的天窗透进了光。



强哥做起了模特,恰到好处的光线把他手臂上的肌肉线条给突显了出来。操着一口地道的 成都 话,一直在教我们怎么利用光线拍照!


2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20-5-29 09:43 显示全部帖子
油纸伞小屋
离开了竹编室,又钻进了街对门的另一家店铺里。这是一个两层楼的建筑,至少也有几十年的历史了。强哥强烈推荐的拍照打卡点。牛肉小姐试了试,效果...👇



上到二楼,被挂满屋顶的油纸伞吸引,她们是喜欢的不得了。




这是我唯一的出镜机会,大家走过路过千万不要错过~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