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国外

我的Sea2Summit——单骑欧洲13国之——纵贯波罗的海三国(第3话 拉脱维亚的礼物)

[复制链接] 查看:34408 | 回复:32
发表于 2020-6-23 19:22 21 只看该作者

EEP-依依pi 发表于 2020-6-23 12:23 但他的车还是很厉害的,只是需不需要这么厉害的车,就再说了 ...

32000人民币自组一辆Gravel,不香吗?用什么内变速,直接电变。国内成品Gravel,美利达喜力7000才17800,换个一万的轮组,美滋滋,捷安特的REVOLT ADV 0,才22800。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20-6-26 10:09 22 只看该作者
奎木狼123 发表于 2020-6-23 19:22 [32000人民币自组一辆Gravel,不香吗?用什么内变速,直接电变。国内成品Gravel,美利达喜力7000 ...

santos 荷兰最好的旅行车啊,就是贵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20-6-26 20:01 23 只看该作者

荷兰新人 发表于 2020-6-26 10:09 santos 荷兰最好的旅行车啊,就是贵

说的就是它贵。皮带加内变速注定便宜不了,越是小众的东西,成本就越高。
发表于 2020-7-1 07:25 24 只看该作者
支持支持。。。。。。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20-7-13 16:37 25 只看该作者
邢台厚朴 发表于 2020-7-1 07:25 支持支持。。。。。。

谢谢谢谢
发表于 2020-7-13 16:39 26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EEP-依依pi 于 2020-7-13 16:42 编辑

【纵贯波罗的海三国】第2话——人烟稀少的爱沙尼亚


我和Koen在塔林耍了一天,我们就分道扬镳了。次日,Koen在塔林搭乘渡轮前往赫尔辛基,再从北欧骑回荷兰——结果他只在芬兰待了一天,就被高消费吓得次日搭乘渡轮回到欧洲大陆(据说荷兰人是西欧国家当中最爱节约的);而我则打算一路向南,纵贯波罗的海,进入波兰之后再作打算。


Koen中午给我发了条信息,自嘲其反社会人格在排队上船时一览无遗——他带着亮橙色的Jasmine一路插队高歌猛进。难道正如他为自己闯红灯后给自己找的托辞,“单车就是你的护身符,骑上它,大家都得让着你(with a bike, you can do whatever you want)”?


真是艺高人胆大。


爱沙尼亚很小,如果走直线,从塔林到拉脱维亚沿海地区的边境,只要200公里左右。由于第一次连续骑行好几个月,事先也没做功课,在时间和路程分配上没有什么意识,我就先绕道至内陆,发现无聊了,才转向往沿海骑,硬是绕出了300公里。



爱沙尼亚地不广人更稀,在爱沙尼亚内陆骑了好几天,就只和两个人说过话。


第一天下来,唯一一次和哺乳类动物的互动,就是被一条狗追。这大概是我见过最丑的狗子了。狗子追我的劲头,说明它身体非常健康,其五官却没有长在应有的位置上。脸上的毛发也别具特色,有点像是烧焦了的鳌拜。看到狗子的那一刻,我本想定睛看清楚这是什么动物,结果我们彼此对视了三秒,好像都同时意识到了什么,它就拼了命的追我,我则求生欲爆棚地踩。


这在西欧几乎不会发生。西欧人怕担责任,会死死拉着自己的狗往路边靠,我们这些通过的人则连声道谢。


想想其实自己也挺犯贱的——在英国的时候天天抱怨,离开了就时刻怀念。


我怀念每天都会遇到友好但又保持适度社交距离的陌生人,怀念每天都有人和我天南地北地侃(英国人其实并不高冷),怀念英式冷笑话。现在,告别了朋友,踏入一个语言不通、人口稀疏的国境,才意识到,我口中无聊的英国,是多么的舒适和熟悉。


但我要的,就是离开这种舒适和熟悉,和拥抱居无定所、前路渺茫的彷徨——这是一种长途旅行才会有的迷茫和彷徨。十来天的短途旅行,再怎么迷茫,每天要骑到哪里,大概还是知道的。



爱沙尼亚的路标很清晰,除了能看到EuroVelo的路标之外,还能看到进城和出城的标识。


EuroVelo是欧洲骑行网络,起于1995年,至2019年已发展了17条路线。EuroVelo的骑行网络有长途和短途,长则上万公里,短则一千出头,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选择。EuroVelo提供的路线也会和某些国家的骑行网络交叉重合,例如英国Sustrans的国家骑行网络,和EuroVelo的大西洋线就有所重合。


我并没有提前做太多功课,很多信息都是在我抵达、甚至是离开当地之后,才得知的。但直觉告诉我,如果完全跟着EuroVelo的标识去走,应该会比较平淡。我选择路线的方式比较传统(lǎn),大概就是打开谷歌地图看看地形,然后看心情想去湖边还是山里(爱沙尼亚没有山,所以我就尽量找湖)。
  


EuroVelo 13也叫铁幕线——冷战时期东西欧的分界线,起于芬兰,止于保加利亚,途径俄罗斯、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德国、捷克等20个国家。我也是事后才知道的。


下面两张图分别是进城和出城的标志,简洁明了。




下面几张图几乎承载了我对爱沙尼亚大农村骑车的大部分回忆——不是碎石路,就是土路,或者是草……





出城之后,一整天下来,只见过几百米的水泥路,拍了个视频吐槽。



偶尔还会碰到烂路,好在不长,顶多三四公里,也没有什么奇怪的动物,有时离开烂路之后还可能会进入长草路段,顺便把轮胎上的泥巴弄掉。




进出城之际,运气好的话,也会遇到笔直的林荫小道。唯一不变的是,鬼影都冇只。



我想象中的爱沙尼亚,是比较落后的农业国——眼前景象也貌似印证了我的想法。

   
但事实证明,我的看法还停留在苏联时期。


爱沙尼亚自摆脱俄罗斯的影响、逐步欧化以来,经济发展很快,金融和IT行业也开始崛起,目前是欧盟欠债最少的国家之一(不像某些国家,看似发达,其实一屁股债)、经济自由指数在2017年排名世界第六。农业已经几乎私有化了,其GDP占比已经从1991年的15%降到2000年的3.3%。


不过,现在的经济腾飞并不能代表其文化历史的绚烂。从下面几张图来看,爱沙尼亚还是很朴实的,对林业和农业情有独钟。



(很带节奏感的风吹麦浪。)




(这就是陪我去看流星雨的那几位。


与其邻居北欧三国相似,爱沙尼亚也鼓励露营和采摘蘑菇(北欧是采摘各类莓果)。


爱沙尼亚政府还做了一个网站叫RMK(爱英俄三语,其APP的英语信息不及网站的丰富),上面可以找到爱沙尼亚森林的各类信息:哪里的森林有什么树种和菌菇、森林管理的规划、木材的贩售等等,以及我最感兴趣的露营信息——毕竟活着要紧。


得到官方的鼓励和大力支持,爱沙尼亚人自然就对露营相当热衷。如果没有特殊说明,或者是私人经营的付费营地,爱沙尼亚的大部分营地都是免费的,而且设施相当完善,网上关于露营的信息也很齐全。


RMK上的露营信息还真的事无巨细,在网站的地图上点击某个营地,里面就列举了该营地的地点、停车位、水源(是否饮用)、厕所、篝火许可、蘑菇密集度、亭子或桌子数量、垃圾回收方式。


虽然在爱沙尼亚,在公共区域未经许可的露营并不非法,但考虑到私人领地意识的增强(跟风西欧,好的不学,尽学坏的),为了避免误闯私人领域,到网站上看看野营的信息还是必要的。




(掀开干厕所盖子的那一刻,味道永生难忘。)



离开塔林的头天晚上,就有了这次旅途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野营——没有洗澡,没有充电设施,更重要的是没有任何费用。和家人朋友报了个平安,他们也很欣慰我终于不那么菜了。


我就像刚占领了城堡的侵略军,先在营地溜达了一圈视察环境,选了一个自认为是风水宝地的点扎了营,再把车锁好,然后把车的座管取下来,就钻进帐篷。少顷,营地来了辆车,我本以为他们只是来这扔个垃圾,结果人还留下来不走了,大声功放非主流音乐,估计还开了瓶酒一起嗨。


也许是因为头一次在欧洲野营,我的安全感降至负值,内心开始各种演戏:


“还好我把座杆拆了下来,要是你们这些小混混对我不利,我就拿Brooks B17砍你们。”


“还好我把车锁在了树上,想要拿走我的车?先把这棵树拿下!”


……


我还没演完,人家就已经结束了派对,驱车飞驰而去。


真正对我不利的,是后继来的、看似毫无杀伤力的一家四口。


这一家子抵达营地时,已经是晚上十点了。天还微亮着,但差不多到就寝时间了。这家俩孩子在营地玩耍并大声喧哗,其父母以更大的音量训斥、并“嘘”他们不要影响他人休息。我躺在帐篷里哭笑不得,但已身心俱疲,眼皮打架,迷迷糊糊快睡着了。


然后,我猛地醒了。


在离我帐篷很近的地方,我的邻居正阖家唱起了生日快乐歌…… 看了看表,都十一点了。请问之前的管教和训斥呢?!这么快就放弃尝试了吗?我一脸无奈,只好假装他们是唱给我听的。




昨晚熊孩子大闹营地的时候,我听到他们在捣鼓这口井。我还奇怪,为啥没水他们还能捣鼓这么久。因为此前试了几次,都没水出来,我就放弃了。结果发现水是有的,缺的只是耐心,连续按压一分钟就能泵水出来了。那一刻我觉得他们简直是小天使。



此前提到,在爱沙尼亚内陆骑了两三天,我就只和两三个人说过话。一个是第二天晚上,在营地里碰到的一家五口的男主人。因为下图湖水看起来略脏,我就问他这湖里游泳安全吗。我不确定到底是他对这个问题本身感到疑惑,还是不会英语,他那诧异的表情,让我不敢再多聊一句了。


另一个是,在靠近拉脱维亚的沿海公路旁的一个小商店门口,有对情侣(白人)突然和我说了句“你好”。


还有一个,是一位四五十岁的女骑友,她穿着印满了赞助商logo的春秋季骑行服(大夏天的),骑行服有点不太合身,装备和传统的西欧骑行装备也很不一样(不像是能在某宝买得到的)。我们打了一下招呼,就聊了起来。


她上来第一句话就是:这里骑行老无聊了。


同道中人啊!接下来就是一顿吐槽。


我看她行李不算少,问道:你这是去哪呢?


她说:没想好,我就出来个三五天。你呢?


我:我往南骑,最终要去意大利的吧。   


通常来说,我碰到的白人骑友,会对我的存在比较惊奇,但她没有。她还表示,她以后要去中国骑车,她认识的很多人都去过了,只是因为自己没有组到合适的队伍,所以至今没有成行。


我本想跟她打听一下附近的路况,但看起来她和我一样懵圈。她还说,如果再走两小时都是这么无聊的gravel(这里的gravel确实不属于那种有趣的gravel),她就要回到大路上了。


末了,我问了她一个略微唐突的问题:为什么爱沙尼亚人都不爱微笑或打招呼呢?

她有点诧异。


我补充:哦,我没别的意识,只是出于好奇。因为好像在欧洲某些地方,骑友们都会打招呼。


还好,她的回应看起来不像有被冒犯到:哈哈哈!我们就是这样的!如果你随随便便和爱沙尼亚人打招呼或微笑,他们可能会觉得你对他们有所求,或者有毛病。


我说:嗯。在中国好像也有点类似,几年前我和对面的骑友打招呼,他们都不理我,不过这两年,蛮多骑友会微笑点头打招呼的。


她若有所思:嗯,因为中国人的日子太苦了,所以不爱笑。


我不同意她的解读,但我也没有开口反对或解释。因为成见这种东西是很难解释清楚的,缺乏亲身体验的话,只会越描越黑。而且我作为同样具有成见的一方,也没什么资格去解释。我的成见是,大多数欧洲骑友都会微笑点头打招呼;她的成见是,中国人不爱笑是因为日子苦——这都是我们各自的想象罢了。





只有靠近海边的时候,才发现原来所有爱沙尼亚人都来这了。第三晚的营地有点人满为患,也是免费的,但因为在海边,有淋浴需求,所以淋浴是收费的。我的欧元不够了,这里又不能刷卡,我把所有各种货币的硬币都掏出来了,还是不够,工作人员二话没说,只拿了欧元硬币,就让我进去洗了。同样,整个过程他没怎么说话,也没有微笑。


事实证明,善良友好不一定需要通过言语或微笑来证明。反之亦然。


次日早晨,我烧水泡茶之时,来了个推婴儿车的德国爸爸和我聊天。这位爸爸是来自德国农村的,英语没有城里的德国人溜,但也可以交流了。德国爸爸这次带着两个小婴儿骑游波罗的海(其中一个还在换牙,可能会闹)。他们夫妇俩把宝贝们放在拖车里,每天只骑三十四公里(棒棒哒,这和我“鼎盛”时期的距离差不多呀),很早就要停下来驻扎。我对他们感到敬佩之余,真替他们捏把汗——昨天我刚从村路换到沿海公路,路上的车流可急了,骑行道也非常窄,宝宝放在拖车里真的好吗?大概因为来自西欧,本能对机动车的礼仪比较有信心吧。


我们正好是相反方向来的,交换了一下信息,就各自打点出发了。


十公里后就是拉脱维亚了。   





文末放上一组爱沙尼亚的风光照。当时看似无聊,但现在看起来也挺美的。















点击“阅读原文”可访问RMK的英文网站,获取更多关于爱沙尼亚森林和露营的资讯。


【未完待续】

1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20-7-14 01:01 27 只看该作者
EEP-依依pi 发表于 2020-7-13 16:39 [

【纵贯波罗的海三国】 ...

用上了扁罐!东欧物价好过西欧吗?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20-7-16 00:54 28 只看该作者
胖哥若瑟 发表于 2020-7-14 01:01 用上了扁罐!东欧物价好过西欧吗?

扁罐长罐都挺流行的……

嗯啊!过了爱沙尼亚,后面就比较便宜了
发表于 2020-7-17 11:21 29 只看该作者
感谢分享精彩旅程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20-11-4 18:16 30 只看该作者
您好,我可以转载您的文章吗
1人点评 收起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