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19927

主题

西北

秦岭穿越: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

查看:66899 | 回复:77
发表于 2020-8-30 10:50 显示全部帖子 | 只看本帖大图
本帖最后由 香山红叶111 于 2020-8-30 14:54 编辑

        首先表明一个态度:我走熬太徒步穿越不是主要目的,观景拍照才是我的唯一。可能的原因一方面本人喜爱陕西的人文风光,至今为止到过陕西所有的景点,旅游出差会议算起来不下十几次;另外一方面,就是去年带队南北穿越景区线路,秦岭风光吸引了我再次前往的理由。这次来到秦岭不为别的,就是为了山顶的遍地的野花,为了看高海拔不同气候的林带分布,为了看看铺天盖地的云海和跑马梁的风。        自从2017年看见熬太事故报道以后,熬太线路的风光一直留在记忆的深处,走一走秦岭,看一看南北分水岭的气候演变,感受一下高海拔徒步的艰辛。这种想法一直挥之不去,我要去秦岭,我要去秦岭,我一定要去秦岭。。。。
        三年来看过不下20多篇熬太穿越的帖子,一年四季的,商业也和半商业的,多人AA和单人SOLO穿越的,速穿的,没有走之前已经对熬太各段线路的情况了如指掌,对风险准备和风险控制做到心中有数;同时也认识了熬太穿越的各路大神,其中著名的熬太穿越户外大神如西安唯一、西安宁姐和胡子哥。
      游记开始前,首先感谢唯一、宁姐和胡子哥的帮助,完成了这次秦岭熬太徒步之行,同时感谢一路相伴的开心和周洲小伙伴,也祝福相遇三天的林姐一路走好,愿天堂没有疾病,愿天堂也有心中的熬太,在这篇游记中我也会发出一下你珍贵的镜头,如果你的家人有幸看到这篇游记,我相信一定会珍藏作为纪念的,林姐是一位开朗热情的好驴友,虽然没交流几句话,但从你和别人交谈过程中可以感受到你对大自然的热爱强于生命。
DSC_0013.JPG

        按照惯例,还是要简短的介绍一下徒步线路背景资料的。鳌太线,是驴友们的称谓,即纵贯秦岭两个主峰鳌山与太白山拔仙台之间的一条主脉线路。太白山的主峰拔仙台是中国大陆东半壁的最高峰,海拔3767.2米,第二大高峰是鳌山(也被称为西太白)标志塔海拔3476米。鳌山以爬升难坡度陡,沿途没有补给点著称,太白山则以路线绵延、景色绝妙著称。从鳌山穿越到太白山直线距离40余公里,实际距离超过170公里的鳌太线,成为中国五大最艰难的徒步线路之一 。(实际熬太线我们只走72公里)


      秦岭穿越是中国十大艰险户外线路之一,鳌山穿越太白更是秦岭穿越第一的顶级线路。鳌山--太白两山之间的直线距离为40多公里,穿越行程在170公里以上。整个穿越中,海拔高度由起点太白县的740米,一路上升至鳌山标志塔3475米,再经太白梁3523米,最终到太白山主峰拔仙台3767米 。
这条线路穿越的难点,不仅在于需要长时间穿越无人区且得不到补给,途中需翻越海拔在3400米以上的高海拔山峰多达十几座,且气候多变、路况复杂,整个穿越过程大都行走在冰川遗迹形成的石海之间,遇到恶劣天气就十分危险。
何谓鳌太,就是鳌山和太白山的简称,都是秦岭中部相对高的山峰。秦岭山脉是横亘于我国中部的一座巨大山脉,我国南北自然地理及气候的分界线,也是长江、黄河两大水系的分水岭。鳌山到太白山一线,为秦岭山脉海拔最高的一段主脊,沿途动植物种类非常丰富,石海遗迹遍布,终年云雾缭绕,气象万千,风云变幻,猝不及防……他还是宗教的源头,人类信仰的灵魂。
        记住:宗教的源头,信仰的灵魂,因为每一个人可以没有宗教,但不能没有信仰。
      
       由于一个共同的秦岭愿望我们从五湖四海、天南地北,火车、飞机、汽车、自行车和驴,走到一起来了,虽然之前谁都不认识,一个共同的名字驴友,在8月9号下午17:30相聚在一起。向着目的地出发,经过三个小时我们来到了一片小树林,天色已经黑下来了,气温下降的厉害,卸包、加衣、取出头灯,悄悄的向小树林营地走去,为的是不惊扰当地的宁静,和谐的月光通过树林枝桠间照射下来,帐篷很快搞好,牧高笛的帐篷确实不错,内外账相连,杆子自动伸开,不到两分钟加上地丁防风绳不到5分钟完成。
       烧水、做饭、洗脸、仰望星空。。。。

3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0-8-30 11:11 显示全部帖子
10号早上7点拔帳起营,两队合一队,雾气很大,空气中弥漫着山林特有的清香,阳光、鸟鸣,溪流快速的从身边流过。。。
DSC_0013.JPG

DSC_0014.JPG

山泉甘甜可口过了小溪就和另外一条上山的路汇合了,大家照样的跟着,沿着山间小道攀登,由于爱好摄影的缘故,每次户外都是一个人一个队,前面跟不上,后面队又跟不上我,走走停停,看见好的风景就拍下来,所以本文大多是背影和风景照片
DSC_0027.JPG

这个位置有条向左的岔路,从谷歌地图上看可以走到山顶汇合,走到这里前面人走了,后面人没有跟上来,根据经验和布条选择右边上山
DSC_0045.JPG


DSC_0035.JPG



DSC_0029.JPG

小路是这样的
DSC_0021.JPG

秦岭的果实大多不认识,好看 不敢吃


DSC_0022.JPG

花是蓝色和紫色的,特别美观

DSC_0026.JPG

云海笼罩着塘口村
DSC_0024.JPG

保护牌



发表于 2020-8-30 11:13 显示全部帖子
按风光来说,鳌太只能算一般般。
当然,每个人对风景的定义不同。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20-8-30 11:17 显示全部帖子
可以加下微信不,有事请教
发自8264小程序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20-8-30 11:49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香山红叶111 于 2020-8-30 14:56 编辑

这天应该是黄道吉日,艳阳高照,风和日丽。进山的队伍不止3支,前后相隔3小时左右,队伍大小不一,西安的几个知名领队都在这几天带着队伍进山,我们一致选择这天进山,按照天气预报可以看出应该是三天晴2天雨,走的快碰到一天雨,可以说孔明借东风,早算着呢。由于都不是很熟悉,交流的机会不多,各地方言交流也有点困难,我的口音特重,自认为标普不错,实际运用起来都听不懂,唉,不说话,听别人聊天也是一种享受,长知识,一路拔高,信号还可以,到了这棵大樱桃树边接了几个电话,同时给家里报平安,从此6天信号全无。
光溜的的樱桃树
十点左右第一段爬升结束,来到丁字路口,又是一个判断问题,前面人不见影子,后面人还在半山腰,等也不好昂叫没人,这时才想到出发时放下的对讲机,带上多好,领队说人少不用带,一个对讲机200多克。没有办法还是经验吧,山势的走向和我们到大梁的方向决定向左,走了大概十几分钟看见前面大梁才感觉路线是对的,试着昂了几声,对面山腰几百米远处传来队友的回声。没错,经验和冷静为自己开了一个好头。到了山腰一个叫什么药铺的位置,见到几个先锋坐那里烧水,补充能量,我委婉的和领队说出自己的想法,由于大家是第一次走这样的线路,前队要把握速度,尽量保持大家在可视范围(这种建议其实对于速度快的人是一种折磨,有时真的不现实。但对速度慢的人来说是一种莫大的安慰,知道大家都在等他,一种团队精神。所以长线考验领队的能力和队伍控制力)



1人点评 收起
  • ppgou 哈哈!这是红桦树,不是樱桃树。树皮揭下来有一层白色的蜡粉。秦岭有很多这样的树,秋季非常好看。 2020-9-24 11:10
发表于 2020-8-30 11:54 显示全部帖子
1299502890 发表于 2020-8-30 11:17 可以加下微信不,有事请教

公开信息,我们做到了一个普通驴友能够做到的最大帮助
发表于 2020-8-30 12:03 显示全部帖子
DSC_0060.JPG

药农的棚子

发表于 2020-8-30 12:12 显示全部帖子
cphnf99 发表于 2020-8-30 11:13 按风光来说,鳌太只能算一般般。当然,每个人对风景的定义不同。 ...

南方人对于高一点点的山都爱的要命
发表于 2020-8-30 14:48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香山红叶111 于 2020-8-30 14:51 编辑

半小时后,后面的人赶上来了,领队帮他们续满了热水,大家分享了各地带来的零食和小吃,我带来的饼干和牛奶糖大家感觉味道还不错,当然爬山刚开始,巧克力现在还不准备开封,要到最需要的时候才能吃,这个地方水源很大,很冰,老实说比农夫么事泉好喝,干了几杯山泉后,大家出发,领队前面开路,付领队(我们一般把走在最后收队的叫付的)收队,由于一眼望见大梁(实际上还不是)所以理论与实际还是要结合在一起才能形成整个真理意识,在看谷歌地图时你会轻而易举的规划处整个线路,好像很牛的样子,但是来到秦岭你最好还是谦虚一点,慢慢看,与你想的和记忆的不对了就要更正。 DSC_0052.JPG

这种棚子小时候上山看庄稼防野猪看见过,半夜起来或躺床上将一种叫“棒子”的竹器敲响,赶跑吃庄稼的野生动物,村民的环保意识和保护动物意识还是蛮强的。
DSC_0072.JPG

中午的太阳很毒,紫外线一直没有注意,回来后发现一层老皮给干没了。
DSC_0074.JPG

药农的衣服,生活在秦岭深处的人民确实很辛苦,离开家人来到十万大山寻找各种中草药。像党参,三七等。

DSC_0075.JPG

进入小树林,路边有水源
DSC_0079.JPG
DSC_0080.JPG


DSC_0082.JPG

云朵洁白无瑕
DSC_0081.JPG


DSC_0088.JPG


DSC_0090.JPG

政府设立的警示牌,政府尽到了本身应该担负的责任,每一个户外人都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不破坏环境,不留下垃圾,安全走出来,让不为人知的秦岭风光大放光彩,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吧,
DSC_0071.JPG





发表于 2020-8-30 15:22 显示全部帖子
过了警示牌,又是一段拔高,这一段最磨人,随着海拔的升高,每往上走一步,都得付出比平时多十倍的努力,不时的用双杖顶住身体站着休息一段时间,缓解一下负重,有时看到路边的石头合适就坐一下,这段时间大家走的很慢,几个人走在一起,没人说话,默默的跟随,太难了。 DSC_0103.JPG

这个包至少有50斤,最重的一个包,上车前我试了每个人的包,唯一的最重,林姐的最轻,我的第二轻也有35斤
DSC_0044.JPG

累不累看表情就知道,胡子哥背了一个大西瓜上去,准备到拔仙台庆祝穿越成功的。
DSC_0037.JPG


DSC_0133.JPG


DSC_0139.JPG


DSC_0092.JPG

我的200多的徒步鞋虽然比不上他们1000多的登山鞋,但是上山轻便优势还是显示出来,不过到了第四天下坡和过草地就看出来了,低帮的不行,裸关节受损,摩擦力不够打滑。所以安全起见还是高帮登山鞋好(出发前犹豫选择把登山靴放家里)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