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19932

主题

西北

青甘大环线:天之涯,地之角

[复制链接] 查看:4954 | 回复:23
发表于 2020-10-7 10:53 11 只看该作者
路上雅丹 | 南八仙
看了水上的雅丹,继续北上在 青海 省的边缘,更是存在一大片陆地上的雅丹~


南八仙,地处青臧高原 柴达木盆地 北缘.它是由一列列断断续续延伸的长条形土墩与凹地沟槽间隔分布的地貌组合,被地质工作者称为雅丹地貌。


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它是由一列列断断续续延伸的长条形土墩与凹地沟槽间隔分布的地貌组合,被地质工作者称为雅丹地貌。


柴达木的雅丹地貌,是7500万年前第三纪晚期和第四纪早期的湖泊沉积物,由于地质运动抬高而脱离水体,期间的盐和沙凝结地壳被西风侵蚀雕塑而成。


它们广布于柴达木 西北 部,是世界最大最典型的雅丹景观之一,分布面积达千余平方公里。因其奇特怪诞的地貌,飘忽不定的狂风,由于地形奇特而生成的诡秘瑟人的风声,再加上当地岩石富含铁质,地磁强大,常使罗盘失灵,导致无法辨别方向而迷路,被世人视为魔鬼城,迷魂阵,别具一格。


这里的雅丹林总面积约2.1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3260米,是迄今国内发现最大的风蚀土林群。
南八仙是一个英雄的名字为后人所敬仰,1955年地质队员的脚步声震醒了这片亘古荒凉的土地,使它焕发了生机..有八位南方来的女地质队员,为寻找石油资源进入这里,挥洒着青春的风采。一次她们在迷宫般的风蚀残丘中跋涉测量,返回途中,铺天盖地的黄沙笼罩了荒漠。她们在这被称作"魔鬼城"的地形中迷失了方向,仅有的标志也被掩埋.干渴饥饿向她们袭来,第三天,当寻找她们的队员发现他们时,她们却永远长眠在这亘古的荒原。地以人名而生,为纪念八位光荣的女地质队员,在她们牺牲的地方被称作“南八仙”。


地貌辽阔,可以择一处停好车辆再往里走走,分分钟就能拍出荒漠大片


发表于 2020-10-7 10:54 12 只看该作者
一部电影带火的石油小镇
过了当金山口,来到了 甘肃阿克苏 塞自治县,1954年成立 阿克塞 哈萨克族自治区(县级),驻地在“ 博罗 转井”,1955年改名自治县,所谓“ 博罗 转井”是蒙语“青色台墩”之意,也可以想象此地海拔很高,由于不宜住居,在以后40多年的时间里,牧民的生活条件依然艰苦,吃水难、行路难、看病难、上学难等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博罗 转井这个县城驻地被废弃,一座县城被遗弃后,并无人留守,再无利用价值,足见其偏僻与落后,自此也就默默无闻了。


十多年后,机会来了,咸鱼也有翻身之日,这座被遗弃的小镇2014年被《九层妖塔》拍摄组相中,在此地拍摄了一段离奇故事:一个石油小镇受不明怪物袭击,一夜之间被夷为平地。而这座被遗弃的小镇还不足以衰败到显得经历了一场灾难,经拍摄组成员的一番“打砸抢”似的加工,使其变成了残垣断壁,满目疮痍,唯有当年的政府办公大楼被保留下来,拍摄完成后,那些道具,如被炸毁的坦克,坠毁的飞机,残废的蜘蛛人、失去轮胎的吉普,倾翻的客车,烧毁的炼油厂等还散落在原地,炼油厂的墙上还用红漆写着大大的“安全生产”的标语,真是煞有介事,此景最先不知被谁发现,拍了照片在网上一发,并取名“石油小镇”。



至此“石油小镇”一夜走红,网红蜂拥而来,一发不可收拾,此景门票一个人20元,无售票厅,无服务中心,就两个本地人堵在路口,交了钱就放行,反正也是路过,我们也去打卡拍照,凑个热闹,一小时看完还有时间多余。



发表于 2020-10-7 10:54 13 只看该作者
西出阳关无故人
本不知有阳关一地,只是读了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句,才知道在某个遥远的地方有这么个关隘,再往西就是黄沙漫漫的西域了,要不是现代交通工具,可能一辈子也到不了那个地方。



行程离 敦煌 还有约60公里的地方,我们到了必看景点阳关,阳关是 中国 古代陆路对外交通咽喉之地,是 丝绸之路 南路必经的关隘。位于 甘肃敦煌 市西南的古董滩附近,始建于汉武帝元鼎年间,有在河西“列四郡、据两关”的记载,两关即阳关和 玉门 关,因在 玉门 关之南,古人称山之南水之北为阳,故名。王维所写的那个阳关已不复存,由于从 西北 而来的漫漫黄沙,不断地吞噬和埋没,只是一片被黄沙掩埋的遗址,仅剩下一个高耸的残缺的烽火台见证了阳关的兴衰,让后人凭吊。多数资料转载:宋代以后,因与西方和陆路交通逐渐衰落,关遂废弃。而据 巴黎敦煌 石室写本载:阳关,东西二十步,南北二十七步,右在(寿昌)县西十里,今见毁坏,基址见存。可见唐时阳关已毁,仅存基址。阳关虽不复存,而王维的一首古诗使阳关这个名字家喻户晓,这首诗写的很美,美到使人穿越,他其实是在离阳关约二千公里外的 咸阳 渭城所写,硬是把阳关给拖了进来,成了千古写阳关的第一奇诗,后无人超越,诗的前两句:“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小学老师教导我们,写文章要先交代时间、地点、人物,这没问题,可诗人话锋一转,“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诗人一下就把我们带到了千里之外的阳关。


从景区门到遗迹可以选择坐观光车也可以选择乘坐骆驼,一进来江宝就对骆驼离不开眼,价格也不贵,有小盆友同行的可以体验一把


这里的夕阳一绝,本来进景区的时候还是乌云密布,没想到随着太阳的低落当它落下云层后,就毫无保留的散发出了它的光芒






太阳落下的地方刚好是平地,这里的古建筑刚好夕阳交辉相映,古色古香极有味道



发表于 2020-10-7 10:55 14 只看该作者
艺术瑰宝 | 莫高窟
莫高窟,位于 敦煌 市东南25公里处的鸣沙 山东 麓断崖上,前临宕泉河,面向东,南北长1680米,高50米。据载前秦建元二年(366年),僧人乐僔路经此山,忽见金光闪耀,如现万佛,于是就此驻足,在岩壁上开凿了第一个洞窟。此后有禅师相继在此建洞修禅,称为“漠高窟”,意为“沙漠的高处”。北魏、西魏和北周时,统治者 崇信 佛教,石窟建造得到王公贵族们的支持,发展较快。隋唐时期,随着 丝绸之路 的繁荣,莫高窟更是兴盛,回鹘时期发展到了史上顶峰,此后至元,莫高窟渐趋衰落,仅以重修前朝窟室为主, 新建 极少。元朝以后,随着 丝绸之路 的废弃,莫高窟也停止了兴建并逐渐湮没于世人的视野中。直到 清康 熙四十年(1701年) 敦煌 建县后,这里才重新为人注意。

莫高窟的窟室分布高低错落、鳞次栉比,上下最多有五层,其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现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藏经洞的发现,世界为之瞩目,洞内发现5万余件古代文物,并衍生出了一门专门研究藏经洞典籍和 敦煌 艺术的学科—— 敦煌 学。


莫高窟是集洞窟建筑、彩塑、绘画三位一体的综合性艺术,窟有大有小,最大的第16窟达268平方米,最小的第37窟大不盈尺,窟外原有木造殿宇,并有走廊、栈道等相连,现多已不复存。一个中等大的洞窟,就按十个平方算,因工作场地所限,当年数人要耗时三年才能凿成,还要用壁画装饰洞壁和洞顶,还要塑像,所以完成一个洞窟费用很高,并不是每个信徒都承受得起的,如是出现了“供养人”一词,即无力独自开凿洞窟者,可参股出资开凿或维护,再根据出资的多少,可在壁画上画个像彰显功德,最著名的是一个扫地婆的画像,其穷一生扫地所得供养了一窟,该窟给了她一尺见方的壁画,此故事告诉人们,不问出身,在供养佛窟上人人平等,这与捐钱建庙者被记入功德碑异曲同工。


由于莫高窟的建在砂崖上,不适宜石雕,所以佛像多是木胎泥塑,就是用木头做骨架,用稻草做肌肉,用泥做脂肪和皮肤,再用颜料勾勒涂抹,造型浓丽丰肥,婀娜多姿,慈眉善目,风格更趋中原化,比那些木雕和石雕更具人性,生动活泼,有呼之欲出的感觉。


一般一个洞窟中以佛居中,两侧侍立弟子、 菩萨 、天王、力士,还有的记不住名字了,等等,第96窟是莫高窟最高的一座洞窟,其外附岩而建的“九层楼”是莫高窟的标志性建筑,高33米,其实它仅是一个九层的遮檐,也叫“北大像”,正处在崖窟的中段,与崖顶等高,巍峨壮观,遮檐由木构造,漆土红色,檐牙高啄,外观轮廓错落有致,檐角系铃,随风作响,其中有 弥勒 佛坐像,高35.6米,由石胎泥塑彩绘而成,是莫高窟少有的石胎佛像之一,容纳大佛的空间下部大而上部小,楼外开两条 通道 ,既可供就近观赏大佛,也是大佛头部和腰部的光线来源。


莫高窟的壁画颜色鲜艳,行笔流畅,题材丰富,著名的《反弹琵琶图》就是出自此,然其他多为“经变”画,即把佛经中的故事转变成图画,使人们更直观的理解深奥的佛经,其代表作有《五百强盗成佛图》,说西域有个国度,有五百强盗作乱,被国王派大军征剿所俘,遭受酷刑,被挖去双眼,放逐山林,佛以神力吹香山妙药使五百强盗眼睛复明,强盗皈依佛法,剃发出家,隐居山林,参禅入定,最后成佛。在漫长 丝绸之路 途中,遇到强盗出没是常事,此图可以为西出的商人壮壮胆,渲染太平,应起到一定的安慰作用。其中第61窟有《 五台山 图》,是莫高窟最大的壁画,高5米,长13.5米,绘出了山西 五台山 周边的山川形胜、城池寺院、亭台楼阁等,把真实的人间景象绘入佛画之中。


当然,莫高窟是一座壁画的博物馆,满墙满壁的经变画,经讲解员一说,似乎看懂了,一出洞,早忘了,唯有各种姿态的“飞天”的画面,挥之不去,时常浮现在眼前。


佛教把在天上飞行的神叫“飞天”,在莫高窟壁画中常有出现,而道教称“天仙”,之所以能如此接受飞天,是有我们平 常熟 悉的“天女散花图”的铺垫,把飞天直接翻译成了天女,如是飞天过处,朵朵香花飘落,颇有“天花乱坠满虚空”的诗意。有的飞天头有圆光,戴 印度 式五珠宝冠,脸型修长,鼻梁端正,眼圈清晰,为小字脸,上体半裸,腿部修长,衣裙飘曳,巾带飞舞,横空而飞,四周天花飞落,姿势自如优美,他不仅丰富佛学,而在其在艺术上的成就也不可小觑,是 中国 写意画的代表作,如西方画天使时要画上一对翅膀才能理解他能在天上飞,如鸟一样,而我们的飞天,脚踏祥云,身后彩带飘扬,没有翅膀,也没谁怀疑她在天空飞翔。



参观莫高窟的门票分为两类A类和B类,其实也就是观看的洞窟数不一样,每个团队数陪一个导游带领参观,洞窟内绝对不允许拍照,估计是怕毁坏洞窟里的壁画。


发表于 2020-10-7 10:56 15 只看该作者
鸣沙山 月牙泉 | 且听风吟
鸣沙山和月牙泉是一对孪生兄妹,也是必看的景点,离 敦煌 市仅五公里,门票120元,一进景区,就是一个骆驼休息坪,一队队的骆驼整装待发,主人在招揽游客,一人100元,好像很少有游客能抵御在沙漠中骑骆驼的欲望,以至一队队骆驼来往于鸣沙山的骆驼小道上,一般是五头一组,川流不息,形成了鸣沙山的一道风景线。


但是作为过来人,劝大家还是别去骑这个骆驼了,所谓的观光线其实就带着走一圈,这一圈上还有各种收费的项目, 比如 帮忙拍照,山地摩托车。因为进入鸣沙山太早,沙漠的气候 会晒 的让人崩溃,所以一般都是临近夕阳的时候才进景区,而被骆驼这么一走完,整个光线都没了,自己爬到某个山坡上,等着夕阳的落下,它不香么?




鸣沙山是位于 敦煌 市西南的沙漠,东西长40公里,南北宽20公里,海拔1600米,以沙动成响而出名,其实沙粒在风中流动而鸣响的自然现象世界各地随处可见,只是他的两个沙丘环抱了一湾清澈的泉水而鹤立鸡群,该泉水又弯弯酷似一轮月牙,故名“月牙泉”,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成就了这一世界奇景:“山有鸣沙之异,水有悬泉之神”。鸣沙山仅约高115米,要爬上去可也不易,沙粒松软,爬一步退半步,景区设置了两处钢丝绳梯,能帮助登顶。如体力容许,还是爬上去再回头欣赏,月牙泉的景色尽收眼底,妙不可言。


月牙泉长约150米,宽约50米,其源头是党河,依靠河水的不断充盈,在四面黄沙的包围中,如悬在沙上,泉水清澈明丽,且千年不涸,令人称奇。可惜的是,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河和月牙泉之间已经断流,只能用人工方法来保持泉水的现状,不是杞人忧天,想看的还是趁早,他的面积真的在不断变小。月牙泉边有亭台楼榭,柳树成荫,芦苇成行,沙山环绕,在夕阳残照之下,分外迷人,只是其水面如镜,悄然无声,似带点恐池中水再流失的惆怅,但愿她 天长 地久。


有一抹霞光,倏地扩散到整个天空,透过云层,某一刻似乎还有些神圣的意思,沙尘也不知何时就停了。四周的沙山就是最高点,上面零零落落站着几个人,远远看去就像一队蚂蚁,云霞的绚烂惹得他们高声尖叫,那些声音在沙丘上萦绕,回荡不止。

发表于 2020-10-7 10:56 16 只看该作者
嘉峪关关城 | 天下第一雄关
西域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沿着古老的 丝绸之路 往西,雄伟壮丽的天下第一雄关,
这里是明时万里长城的西起点,古时出了嘉峪关就是茫茫戈壁,告别了中原故土进入蛮荒之地,如今的嘉峪关,坐拥最苍茫的风景,散发着迫人的气势,让这条苍茫古道依旧流光溢彩。

这里号称“天下第一雄关”,城关两侧的城墙横穿沙漠戈壁,北连 黑山 悬壁长城,南接天下第一墩,是明长城最西端的关口,历史上曾被称为河西咽喉,因地势险要,建筑雄伟,有连陲锁钥之称。嘉峪关是古代“ 丝绸之路 ”的交通要塞, 中国 长城三大奇观之一(东有 山海关 、中有镇北台、西有嘉峪关)。


明初,宋国公、征虏大将军冯胜在班师凯旋途中,选址在 河西走廊 中部,东连 酒泉 、西接 玉门 、背靠 黑山 、南临 祁连 的咽喉要地——嘉峪塬西麓建关。明代东部的 吐鲁番 日渐强大,常引兵进犯 河西走廊 各城,嘉峪山隘口为必经之地。自建成嘉峪关后,这关便为西部国防重地,对保障河西地区的安全起着重要作用。 明正德十一年(1516年)十一月,满速儿汗入寇肃州,游击将军芮宁阵亡,全军陷没,嘉峪关失守。




嘉峪关由内城、外城、城壕三道防线成重叠并守之势,壁垒森严。与长城连为一体,形成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一百里一城的军事防御体系。嘉峪关初建时,是一座6米高的土城,占地2500平方米。现存的关城总面积33500余平方米,由外城、内城和瓮城组合而成。嘉峪关内城墙上建有箭楼、敌楼、角楼、阁楼、闸门等共十四座,关城内建有游击将军府、井亭、 文昌 阁,东门外建有关帝庙、牌楼、戏楼等。




关城周长733米。关城正中有一官井,旧有亭,今已废。西门外套筑一道凸形城墙,构成一个 罗城 ,这就是外城。外城比内城高2.7米。外城正中大门额刻“嘉峪关”三个大字。门顶原有城楼,与东西二楼形制相同,三楼东西成一线。民国十三年(1924年)城楼被毁。西面 罗城 砖砌,东、南、北有土筑围墙,连接长城。城外有城,迭门重城,成并守之势。东瓮城外有 文昌 阁、关帝庙、戏楼,城内靠北有游击衙门府一座,都是清代建筑。新 中国 成立后,关城曾多次维修加固,保存完好。




这里不光地理位置重要,还相传了很多感人故事。古时有一对燕子筑巢于嘉峪关柔远门内。一日清早,两燕飞出关,日暮时,雌燕先飞回来,等到雄燕飞回,关门已闭,不能入关,遂悲鸣触墙而死。为此雌燕悲痛欲绝,不时发出“啾啾”燕鸣声,一直悲鸣到死。死后其灵不散,每到有人以石击墙,就发出“啾啾”燕鸣声,向人倾诉。古时,人们把在嘉峪关内能听到燕鸣声视为吉祥之声。将军出关征战时,夫人就击墙祈祝,后来发展到将士出关前,带着眷属子女,一起到墙角击墙祈祝,以至于形成一种风俗。


发表于 2020-10-7 10:57 17 只看该作者
悬臂长城 | 凌空倒挂
悬臂长城距离 嘉峪关市 区约11公里,距离嘉峪关关城约7公里,因筑于约四十五度的山脊之上,形似凌空倒挂,因而得名“悬臂长城”。 悬臂长城是嘉峪关关城的北向延伸部分,是嘉峪关古代军事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始建于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为就地索取的砾石、黄土夯筑而成,现在只存750米,经1987年修缮,由漫道、垛墙、墩台组成,在首尾各增修一座墩台,共有三座墩台。



不高的砖基石碑上刻着“悬壁”二字。长城从山下漫道往北直上山头,可以看见两个墩台。沿漫道而上,虽只有四百多个台阶,但也足以使人心生踟蹰,然而只要登上山顶,放眼望去,关外大漠的荒凉尽收眼底,仅有极少的片片绿洲点缀其中,显示出这里还有生命在与恶劣的自然环境进行顽强的抗争。


悬壁长城军事防御体系区有悬壁长城、水门。景区还有古代兵器展览等内容。



这个景区规模不大,主要看点是长城的险峻和寸草不生的恶劣环境,显示古代戌边将士不怕困难保家卫国的精神。


发表于 2020-10-7 10:57 18 只看该作者
天下第一墩
嘉峪关长城第一墩于1539年由肃州兵备道李涵监筑,因墩台耸立于西长城尽头、讨赖 河北 岸高达82米的悬崖峭壁之上,因而又被称为讨赖河墩。




我们看到第一墩的时候,原来的壮丽长城,如今只剩下高约7米,底部呈不规则正方形,南北宽和东西长均为14.5米,夯层15CM的黄土夹沙夯筑墩体,并不起眼。没想到,走到大约离墩体200米左右的时候,一条长长的铁梯出现在眼前,铁梯之下便是曾经浪涛滚滚的讨赖河沿岸。




沿着楼梯慢慢下去,穿过淡季没有人烟的“讨赖河客栈”,一条吊桥从讨赖河的那头连接到这头,现在水流不大,但是,河底离河岸至少有几十米深,宽度也有几十米宽,站在岸边向下望,让人胆战心惊。
此时,便莫名地对监筑长城并选址于此的人产生深深的佩服,这种用天险作为关口的设计有着“一人当关,万夫莫开”的作用。


嘉峪关一带自古便是“番人入贡之要路,河西保障之咽喉”,其古为西戎地,秦属羌地,汉初为匈奴所占,汉武帝时,属 酒泉 郡,巍晋南北朝时期相继为前凉、西凉、北凉、西魏等王朝所占。唐代,隶属酒泉 县,宋代为吐蕃、回鹘、西夏点领,元代属肃州路,明洪武年间设嘉峪关所,属肃州卫,为西部对外活动的重要门户口岸。明末闭关,放弃西域,自清代以来,改 酒泉 郡为肃州直隶州,后来形势发生变化,嘉峪关逐渐仅作为交通驿站,不再用于军事作用。


现在参观嘉峪关风景区,长城第一墩便成为附属景点,是游嘉峪关的重要风景之一。
讨赖河呈现不规则的S形,河水清悠得如一种碧绿的颜色,不远处,是 祁连山 脉,雪还铺在山脊上,溶化的时候,便成为讨赖河水的一部分。清凉、干净。尤如被时光过滤的陈年往事。长城已破败,故事已远,人物已远,我们仅能从保留下的那段土墩以及这雄浑如天险的讨赖河去发挥想象。
站在观景台上看讨赖河,呈现出一个弯道,宽宽窄窄的,一眼望不到头的样子,像极了那几百年前的峥嵘往事……


发表于 2020-10-7 10:58 19 只看该作者
张掖丹霞 | 美如画
河西走廊 上,这一片彩色的丹霞,将大自然的美表现的淋漓尽致,“色如渥丹,灿若明霞”,光影流动间,它就像是被打落在凡间的颜料盘,层层叠叠,气势磅礴,静静地漫步在栈道上,那远处的风景,是如细雨般沁人心扉的浪漫
七彩丹霞,由于它太过于出名了,我也不过赘诉,在此个人先抛出自认为的精华,观赏性1号(七彩云海台)>4号(七彩虹霞台)>5号(七彩锦绣台)>2号(七彩仙缘台)
一般都是从西门进,乘坐循环景区车,顺序为1-5-4-2






最初了解 张掖 丹霞,是因为在张艺谋《三枪拍案惊奇》里,有这样的场景:小 沈阳 穿着肚兜从色彩奇幻的波浪状岩壁下跑过。那时,我便被背景中的地貌所吸引。后来姜文的《太阳照常升起》、钱雁秋的《神探狄仁杰(第三部)》等影片也纷纷到这里来取景。


“丹霞”是指红色砂砾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形成的孤立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而这些山峰和怪石上的彩色条纹则是由沉积物中的钙、铁离子不断进行氧化还原所形成的。 张掖 的丹霞地貌发育于前侏罗纪至第三纪期间,形成现在这样的地貌,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约两亿年的成果。


张掖 丹霞分南北两大群。北群地势相对平缓,主要以单斜脊为主,以山体纹理、脉络清晰见长;南群以交错层理、四壁陡峭、垂直节理、色彩斑斓而称奇,是 张掖 丹霞地貌的主要分布区。


当我站在这里的那一刻,便再也无法移开自己的目光。这辽阔的 西北 大地,仿佛上帝毫不吝啬地将最绚丽的色彩,全部倾倒在此起彼伏的山体上,浓与淡、深与浅、明与暗,恍若是另一个世界的景象,却又那样真实地展现在眼前。


这里是 西北 的丹霞,可能不像喀斯特地貌那样精巧;也没有“魔鬼城”里听风嚎的神秘,却有最原始的粗犷之美。粗糙的山体表面写满久经岁月的沧桑,可这经年累月的风雪仍未冲刷掉半点的俊美,倒愈加显得大气磅礴。


只要登上观景平台,观看大自然亿万年鬼斧神工雕琢的作品,便会情不自禁地对大自然的神奇力量感到由衷的叹服。层叠的色彩,或如波浪顺着山势起伏,或从山顶倾泻而下,犹如斜铺的彩条布,一圈圈一条条被千年的风层层吹附在山上。

现在规划的已经很好了,不像多年前,几乎没人的景区还可以让我们找到没多酷酷的照片点



在这里,无论在什么角度,眼前都是一张张如明信片般精美的景象。点状的,线状的,面状的;粗糙的,精细的,顺着视线层层向上交错铺展。



张掖 丹霞,俯瞰是画,平视处处亦是各色交织的风景。光影雕刻轮廓与色彩,若用镜头记录下来,恐怕无法将眼前全部壮丽景象复制,图片的边框远不够装下这炫目的色彩,这巧夺天工的构图。



在这里,一日之中,一年四季,无论晴雨早晚,景各有千秋。山石高下参差、疏密相生,群峰林立,组合有序,有曲有直的大地肌理相互碰撞,红绿相间的色彩在广袤的 西北 大地上晕染开来。



张掖 丹霞的美,如画般绚烂,如梦般神秘。我们穿行其间、饱览盛景也许只需要4、5个小时,而大自然却用了亿万年,才终于缔造出这片火红奇迹。



发表于 2020-10-7 10:59 20 只看该作者
平山湖大峡谷 | 新晋网红打卡地
甘肃张掖 市市区 东北 56公里的甘州区 平山蒙古 族乡,有一座神奇的峡谷。在这片五彩斑斓的土地上,富有传奇色彩的 平山 湖大峡谷,似耀眼的明珠。是 张掖 地貌景观大观园中最美的景观之一。亿万年风琢雨雕,大自然鬼斧神工,将这片约150平方公里的大地镌刻成一幅无与伦比、摄人心魄的山水画卷。


这里描绘了一幅奇异绝伦的高原自然和人文画卷,当你踏上这块圣洁的土地,犹如真正回归大自然,进入一个神奇的世界。这里游玩体验方式有多种, 峡谷的一般游览顺序是坐游览车到1号观景台,然后再步行至2号、3号观景台,接着坐探险车走绿色路线到峡谷谷底位置开始徒步骆驼车道,当然也可以选择乘骆驼。当走到12号吉祥神树时要注意,这是一个岔路口,一条是刺激但运动量大的路线,有一线天和云梯,另一条是纯栈道的养生路线,不过最后目的地都是4号观景台,在那里再乘坐游览车返回峡谷入口处。



众多的标签标榜着这里,“摄影家的新天地,酷车族的竞技场,旅游者的香 巴拉 ,影视人的 好莱坞。”景区被《 中国 国家地理》及中外知名地质专家和广大游客誉为“比肩 张家界 ”“媲美克罗拉多大峡谷”“丝绸之路 新地标”。


远眺景区,数十公里逶迤起伏的山脉被染得火一样鲜红,富有鲜明的韵律感和生动的层次感。地貌以层错交替、岩壁陡峭、气势磅礴、造型奇特、色彩斑斓而称奇。


有彩塔、彩屏、彩湖、城堡、火海、刀山等多处奇观,具有“裸露”、奇、险、地貌类型齐全等特征,怪石如林,似物状景。


褶皱形成的阴影像山水画的各种技法,纵横交错的 石林 像宫殿和城堡一样神秘,让人不由惊叹,这种苍凉和壮美,正体现了西部特有的风韵和气势。


走进景区,步入迷宫一样的峡谷,置身于纵横交错的沟壑,路倚山壁蜿蜒,峰随地势峥嵘, 石林 犬崖交错,仿佛海市蜃楼,又如仙山琼阁。


成林的群峰,犹如世界建筑大师巧夺天工之作,让人目不暇接,林立的楼群、雄奇的宫殿、忠实的将军、出海的神龟、扬帆的大船等,人鸟兽塔,惟妙惟肖。


景区以大峡谷、 石林 奇观、戈壁雪山、原始森林、自驾越野、运动攀岩、民族风情为一体,集科学价值 和美 学价值于一身,人在景区走,如在画中游。







现代交通快如风,千里之遥一日还。在那并不遥远的地方,有个 平山 湖大峡谷,人们走过了她的身旁,都要回头留恋地张望……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