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北京综合

轻轻拂去厚积的尘埃,小心揭开历史的一页——北京密云古北口营城、上营城、小

查看:7688 | 回复:48
发表于 2020-11-17 11:08 显示全部帖子

                                                                                                   

再至古北口

当我站在古北口营城西北角城外,站在大花楼上,俯视脚下的古北口营城,满眼的萧瑟秋色,满眼的苍凉破败。只是,却不掩古城的气势雄浑。古城地跨南北两山,东西横亘潮河南岸与蟠龙山之间,北当宽阔平漫的潮河河谷的垭口,东西据守一片河谷,一城当关,万马莫入。虽不敢高枕无忧,却是数千年重兵必守之处。

这段墙正处于营城的西北角,很短的距离内,分布着三座台子,西北角上是一座角台,南侧与东侧不远各有一座附墙台。

(距离起点0.73km 当前海拔262m)

 

西北角台从墙顶外侧看,荒草簇堆,荆棘蔓生,甚至识别不出台子的形状。

(角台,距离起点1.04km 当前海拔263m)

 

2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20-11-17 11:08 显示全部帖子
但从墙顶南侧看,才发现这座台子着实敦厚高大。

 

从南侧仰视,更是雄峙在山峦之上。

 

角台南侧不远,是另一座台子,典型的附墙台,或者说马面。这座台子与角台相比,逊色不少。
(距离起点1.12km 当前海拔247m)

 

发表于 2020-11-17 11:08 显示全部帖子
角台东侧的附墙台,顶部也明显高出两端墙体。
(距离起点1.52km 当前海拔262m)


这座台子内侧塌了个洞。

 

发表于 2020-11-17 11:08 显示全部帖子
这样的附墙台或角台,分布得极为密集,据独善其身老师统计,大概有近30座。

这座残台,是南门北侧上方的台子,在上方看,在荆棘遮掩下,只露出一角砖柱,其实在下方仰视,也尤其高大雄壮。

关于南门,其实应当算是西门。由于营城踞山而建,呈不规则形状,所谓南门,其实是蓉城内东北西南走向的通道,在此处位于西南而已。

(距离起点1.28km 当前海拔233m)

 

下图是5月1日从南门附近仰拍的照片。

 

发表于 2020-11-17 11:08 显示全部帖子
后来从东门向西望,见西墙北段所在的山坡上,墙体内侧有座高大的墙角,不知对应这段的哪一座。

 

城依山势,在崖顶的边缘盘绕,下临幽深的崖壁与潮河河谷。河谷上方的崖壁,明显是人工铲削的痕迹。

  

发表于 2020-11-17 11:08 显示全部帖子
西北角台旁边,有台阶通往城内。这台阶,通往何处?

(距离起点1.04km 当前海拔263m)

 

后来沿墙体外侧下行寻找南门时,返程走了一段墙体内侧,见到这段古老的石径,初以为是墙体内缘,后来感觉不对,这比墙顶的高度低了很多。结合上方的台阶,很可能城内兵营通知往这座角台的道路。

(距离起点1.35km 当前海拔232m)

 

发表于 2020-11-17 11:08 显示全部帖子
角台内侧,还有一个转折明显的方形砖砌体,这会是什么?

(距离起点1.04km 当前海拔263m)

 

已经记不清来古北口几次,其实还有很多东西没有弄清还有很多的谜没有解开。探索本没有止境,来过多少次已经不重要。

 

大花楼是烽火台还是敌台

就像营城西北角台西侧的这座空心台子。

长城遗产网标识为密云18号烽火台。

(距离起点0.71km 当前海拔252m)

 

发表于 2020-11-17 11:08 显示全部帖子
但它与其他空心敌台并无二致,唯一的楼门开在南侧,高悬在高高在台基之上。楼体高大坚固,比空心普通敌台几乎高了一个楼层。

 

楼的门框处,保存着质地良好的木梁,木梁两端有门框或门轴孔。这木梁,是曾经修复更换过的吗?——古北口营城曾经修复,但修复了哪些部分不明。从墙体外侧的整体状况判断,这座楼很可能是保存着原貌。

 

发表于 2020-11-17 11:08 显示全部帖子
楼的北侧,是宽阔平漫的潮河河谷,以及平坦的潮河冲积平原。

 

虽然潮河东岸曾经修筑有城墙(原墙已不存,现为复建的景观墙),从古北口关(铁门关瓮城)直至古北口营城之下,冬季一旦结冰,潮河就失去了屏障的作用,越过铁门关以后,游牧民族的铁骑,可以利用河谷快速南下。

 

发表于 2020-11-17 11:08 显示全部帖子
潮河南岸的这列小山岭,往西一路走低,在接近潮河关城堡(疑为《四镇三关志》所说的潮河新营)附近,有多个低矮垭口,可以轻易攻入京师,如入无人之地。

 

而且,古北口一带的城与堡砦,皆在潮河之北,在这一线设烽火台,烽火又向何处传递?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