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39979

主题

大连

旅顺太阳沟的深秋(2020)

[复制链接] 查看:23839 | 回复:81
发表于 2020-12-6 09:31 11 只看该作者
??


清代建起的近代城市雏形

据考古发现,在距今5000年前,就有先民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生息繁衍。在战国末期旅顺口区属燕国辽东郡,正式被列入国家行政区划。此后,在漫长的岁月里旅顺口的名称也多有变更,曾有过“将军山”、“马石津”、“都里镇”、“狮子口”、“旅顺口”等不同的名字,但唯一不变的是,这里一直是各个朝代的兵家必争之地,史称“登津之咽喉,南卫之门户”。

对旅顺口老城区影响最大的人物,就是李鸿章,在旅顺口漫步,走到哪里都绕不过李鸿章。自光绪皇帝裁撤了水师营之后,李鸿章就开始在这里筹建北洋海军基地。1881年至1894年,李鸿章曾8次视察旅顺口,在这里修军港,筑船坞,建海岸和陆路炮台,开办水雷、鱼雷和管轮学堂,设置海军公所。

旅顺口的炮台众多,第一座炮台始建于1880年,设计者是德国人汉纳根。此后,炮台就像雨后春笋一样,在这块并不辽阔的土地上疯长,汉纳根又先后设计了威远炮台、蛮子营炮台、老虎尾炮台等。在短短6年时间里,北洋海军光是在南部的海岸线上,就先后修筑了11座炮台。光有岸防炮台还不够,1889年,李鸿章下令在北部山岭修筑陆防炮台,到甲午战争前夕,在旅顺口北部山岭上,已经筑有17座炮台,炮台已经可以说是旅顺口一种另类的土特产。

旅顺大坞在全国都赫赫有名,可以说是19世纪的建筑奇迹,当年它被称为“东方第一大坞”,是北洋海军停泊维修军舰的地方,大坞建成时,停泊在旅顺口的军舰已多达25艘,可以想象当时的壮观场面。在修建大坞的同时,还建了一条千余米长的军港防浪堤,旅顺人管它叫“坝沿儿”,经历了百年的风雨,这条堤坝至今仍坚固如初,成为旅顺口的一景。

港口的建立,也需要许多的配套设施,旅顺口当年一下就修建了两座灯塔,分别是老虎尾灯塔和老铁山灯塔。灯塔和舰船,在当年都属于舶来品,有了它们,这个古老的港口,才真正进入近代史。老铁山灯塔坐落在老铁山西南的海边,整个灯塔由英国人承建,但内部构件却是由法国人设计制造的。巨大的灯罩完全是用手工打磨的水晶制造而成,用煤油作光源,转动部分则靠机械传动,在1893年灯塔建成的时候,属于世界先进水平,被誉为“世界十大灯塔”之一。

列宁认为,近代城市应具备三个特点:一是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二是有两万以上的人口,三是有街道、路灯、自来水等基础设施。当时的旅顺口已经具备了后面两条特点。1888年,在距市区不远的八里庄,有一眼深井龙引泉,北洋海军当局又为龙引泉安装了引水管线,于是这里就拥有了中国最早的自来水工程。在自来水管线之前,还有一条电话线穿过旅顺口。那是1884年9月,李鸿章下令架设了山海关至营口、旅顺口的电话线,这是整个东北地区的第一条电话线。几个月后,又架设了一条旅顺口至凤凰城边门外到当时朝鲜国都的电话线。于是,在中国电信史上,就有了邻国间的第一条电话线。在旅顺口人打上了电话,用上了自来水的时候,不远的大连,还是一个名叫青泥洼的小渔村,难怪有很多老人都有“先有旅顺,后有大连”的说法。

在10多年的时间里,旅顺口被建成了一座北洋重镇,也具备了一座近代城市的雏形。

俄国人建设的欧式新市街

还没等李鸿章进一步发展这座北洋重镇,战争说来就来了,中日甲午战争后,旅顺口落入了日本人的手中。然而,获胜的日本人还没有站稳脚跟,俄国就联合德国、法国上演了一出“三国干涉还辽”的好戏,没动一枪一炮,将太平洋(601099,股吧)舰队开进了当时号称世界五大不冻港之一的旅顺口,旅顺口就此转手成了俄国的租借地。随后俄国人又把“关东州厅”和远东总督府设在了旅顺口。一时间,小小的旅顺口,成了俄国在远东的政治和军事中心,可见俄国人对旅顺口战略地位的重视。

1898年,面对着刚刚驻扎下来的旅顺口,俄国第一任军政长官、陆军少将苏鲍季奇想把李鸿章时代留下的老市街拆掉,在此基础上建设欧式的新市街。但是苏鲍季奇的设想还没有实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私生子、亚历山大三世的兄弟阿列克谢耶夫前来上任“关东州厅”长官。他来旅顺后,马上否决了苏鲍季奇的方案,主张离开龙河以东的老市街,在龙河以西的太阳沟海边建造一座崭新的欧式城市。

当时的太阳沟还只是一个只有几户人家的小村落,靠海边有一片未开垦的平地。这片平地背依青山,面向大海,正是建设新城最合适的地方。于是,阿列克谢耶夫从他的皇兄那里要到了当时的一笔巨款1200万卢布,作为建市资金。第一个启动项目,就是在太阳沟一带建设新市街。自李鸿章建港筑坞之后,旅顺口又一次热闹起来。

和许多欧洲人惯用的城市设计一样,新市街的建设也是以广场为中心开始的,就是现在旅顺博物馆门前的广场。在此后的两三年里,围绕着广场,陆续矗立起了财政部、军政部、俄军司令部、邮政电信局、地方法院、俄清银行、将校军官会馆等一系列公共建筑。短短几年工夫,一座容纳四五万俄军及辅助人员的欧洲风格小城,在荒地上建立了起来。

现在漫步在新市街的街头,即使离开处于中心的广场,仍可以看见许多有特色的俄罗斯风格建筑。比如医院、学校、银行、旅馆等等,他们以各自不同的神彩,张扬着新市街的欧式风貌。当时的俄国人,想将旅顺口建成东方的莫斯科,可以想见,当年曾有多少俄国建筑师活动在太阳沟,只是这些俄国建筑师设计的建筑多没有新意,大多是希腊、罗马、巴罗克、拜占庭等式样的大拼凑,几乎把各种柱式、穹顶、尖顶、高坡屋顶、半圆形山花和断裂山花都应用到新市街上。

在旅顺口,最经典的建筑是火车站,它在新市街与老市街之间的龙河边上。设计者是俄国人。1900年始建,1902年投入使用,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好在战争对它并没有造成太大的损坏,至今仍然在继续使用。典型的俄罗斯风格的砖木结构的建筑,建筑的平面呈“一”字形,里面的入口处加设门斗,中间顶部为蘑菇形塔楼,突出一种中央体积向上的动感,是火车站建筑的范本。



发表于 2020-12-6 09:31 12 只看该作者
??



发表于 2020-12-6 09:31 13 只看该作者
??



发表于 2020-12-6 09:31 14 只看该作者
??



发表于 2020-12-6 09:31 15 只看该作者
??



发表于 2020-12-6 09:31 16 只看该作者
??




发表于 2020-12-6 09:31 17 只看该作者
??



发表于 2020-12-6 09:31 18 只看该作者
??

那些随着舰队一起来到旅顺口的将军们,他们一上岸,马上就为自己的奢华生活作打算,纷纷先给自己修一座富丽堂皇的官邸,于是,新市街上就有了大大小小的官邸。在这些官邸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斯达尔克中将的平房式官邸、阿列克谢耶夫的别墅式官邸、康特拉琴科少将官邸、关东防区司令斯特赛尔的官邸等等,俄国官吏和俄军将领的官邸,也成了旅顺口一道特别的建筑风景。

俄国人早就料到,迟早要和日本有一场厮杀。占领旅顺口之后,他们一边在太阳沟建设欧式城市,一边以清军原有的炮台为基础扩建要塞工程,像我们所熟知的东鸡冠山北堡垒,就曾是清军的炮台,后来被俄国人扩建为堡垒,据说当时修筑堡垒的水泥都是从波罗的海运送过来的。可以想象,当年小小的旅顺口,有6万多中国民工在工地上忙碌着的热闹场景。

日本殖民统治时期的续建和改造

1905年,发动了日俄战争的日本人,将旅顺口从俄国人手中抢夺了过去。

当时的新市街已初具规模,日本人沿用了以前的大坞和灯塔,以及很多公共建筑,但还有一些半拉子工程,日本人基本上按照原来方案继续进行建设,当然也加进了日式的一些元素。在日本人长达40年的殖民统治时期,新市街的功能,经扩建、改造,得以完善。在公共建筑上,虽然参进了日式元素,但以欧式为主调的风格没有改变。改变最大的是民宅,大部分都是纯粹的和式风格,典型的“日本房”。无论是公用的,还是民用的,日本人还没有修建一座地标性的建筑。

日本人在旅顺口修了一些纪念碑、塔。直到今天,在旅顺口白玉山主峰,令人注目的还是那座炮弹形的高塔。这是1905年夏天,由日本联合舰队司令东乡平八郎和日本第三军司令乃木希典提议,在白玉山顶峰为阵亡的日军官兵修建的一座“表忠塔”,塔身全部是由从日本运来的花岗岩石块筑成的,塔顶还有一块铜制的碑,碑文是由东乡平八郎和乃木希典共同撰写的,里面记载了日俄旅顺要塞争夺战的概况。“表忠塔”后来改叫白玉山塔,历经了百余年的风风雨雨,几度被提上拆除的议案,后来终究被保留了下来。



发表于 2020-12-6 09:31 19 只看该作者
??



发表于 2020-12-6 09:31 20 只看该作者
??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