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20946

主题

哈尔滨

生机盎然的精神家园——湖南之南的寻遗之旅

[复制链接] 查看:45095 | 回复:14
发表于 2020-12-26 15:16 1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夜晚把我拉起来,给我思绪百感。
近一周的自驾活动,
让我结识了一群有意思的伙伴。
朝夕七天后,我爱上了他们,
然后我们又不得不分开,回归生活。

充满幸福的小失落萦绕心间,
生活是继续的,我是性情的。

能够握紧的就别放了,
能够拥抱的就别拉扯,
时间着急的,冲刷着,
剩下了什么?
争不过朝夕,又念着往昔,
时间是让人猝不及防的东西。

我去寻找时间冲刷后的痕迹,
有你们在的这几天里,
陪伴,让此行变的美好而又神秘。


让我的记忆,
随着游记传达到同行的每一个伙伴那里。
有缘再见,后会有期!


时间是友,亦是敌。
可以积累,也可以磨灭。
这里只是游记形式的记录,
一个轻松的旅行


不知道大家怎么去看待 中国 传统文化逐渐被现代生活取代的问题,悲观么?遗憾么?心痛么?
其实我们新的生活中所经历的一切,在未来的某一天也会变成历史。
有些东西就是会被淘汰或变成神话,然后成为了历史的记忆放在博物馆里。
所以见证才更为珍贵。

发表于 2020-12-26 15:17 2 只看该作者
2017BMW中国文化之旅——湖南站


注:游记根据本人爱好调整了部分线路顺序。



2017年7月,
我第一次踏上 湖南 的土地。

BMW 中国 文化之旅” 湖南 非遗探访活动,随着广场上的 城步 吊龙舞开始拉开了序幕。



湖南 丹口镇下团村是一个群山环抱的苗族村寨,舞龙之俗早在唐代就盛行于苗族群众中,千百年来,这个村每逢春节或重大喜庆活动都要举行舞龙活动。
吊龙舞无论从取材、扎制、造型、舞蹈、音乐等方面都很具有民族特色,表演壮观,异彩纷呈。
城步 吊龙舞即 城步 苗乡吊龙舞,目前已列入 湖南 省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湖南 株洲炎陵 县境内保存着华南地区面积最大的原始森林, 炎陵 县因 炎陵 而得名。
炎帝陵祭典分为官方祭祀和民间祭祀两种。
民间祭祀连年累月不断,历代以来香火鼎盛,绵绵不绝,延续至今。
“炎帝陵祭典”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录、“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十大根亲文化盛事”、 湖南 省“十大最具魅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炎帝陵祭祀方式包括文祭、物祭、火祭、乐祭、龙祭,
这天有幸亲自目睹了声势浩大,神圣庄严的祭奠仪式。
仪式的过程中,充满敬畏,没有跑来跑去的拍照,
只有祭奠后的高香三柱,没来及撤走的猪头一个。(不雅猪头照被删了)

小插曲:
祭奠中我站的有模有样,像小时候参加升国旗仪式时一个守纪律的孩子般,
祭奠结束后,
我半边被太阳烤得滚烫的脸提醒我给它一点温柔,
于是我伸手摸了摸自己的半边脸颊,
好嘛!
我被蚊子咬了!!!
是的,我就这样,
血祭 炎陵 了。










发表于 2020-12-26 15:18 3 只看该作者


我的游记好像很多都出现了小 狮子 ,我觉得以后我可以出 狮子 的合集了。


虽然这是一个一线工作者的身影,
但是我修图的时候,竟然在想的是:我的腰好像没有他柔软……




这是 湖南 的一个小古村落,
郴州桂阳 县,因村南上有一寺庙而得名“庙下”。
庙下村始建于北宋祥符年间,距今有1000多年的历史。
村中民居大多建于明清时期,是当年 桂阳 郡的一个比较大的村落。









兜转间来到村中最开阔的地方——池塘。
池塘位于庙下村的正中前沿,用青石砌成半月形,又名鲢鱼塘。
造型依照阴阳八卦图样式围成,起着村中辟邪驱恶的作用,以护村庄人丁兴旺。

沿着池塘边走一圈,在池塘的阴影里发现一窝小鸭子们在休息乘凉,
一片绿色大自然的味道。


发表于 2020-12-26 15:19 4 只看该作者



功与名,
事业与信仰,
堆满了这间小小的房间。



房间的主人,一位可爱热情的大爷,他说:这房子是祖宗留给他的。
我们到来之前,
他坐在不大于他屁股的小木凳上挑选着烟叶。
我们兴致勃勃的要尝尝,
他在挑好的最好的那撮烟叶子里拿了一片,满眼兴奋的说:“这就是中华!”
然后转身到屋子角落的菜墩旁,唰唰的切着烟丝,
随后在里屋拿了几张写满字的纸片,熟练的卷了起来。
大爷高估了我,给我卷了一个粗粗的大烟卷递给我,最后让我用口水粘合一下烟卷。
我点火抽的一瞬间……觉得,烟卷确实太粗了。
卷烟瞬间变雪茄。



我们在这里逗留了一根烟的功夫后,准备离开。
大爷默默的坐回被烟叶包围的方寸间,
安静又包围住了这个小房间。



这个人口不多的小村子,是孤独的吧?
大爷看着我们的时候始终笑呵呵的,
走的时候,大爷说,给你们带点走吧!
我说不了,谢谢您。

可爱热情的大爷是我此行的一位过客,
像递给我那支大烟卷里的第一口烟,
塞满了整个喉咙,
却温暖的停留在我的记忆里。



村中看精致讲究的雕花窗棂,看斑驳的门楣题字,
眼前的村子,
他们一直不变下来的是不是也是一种失去?



好奇的想,
这个女孩子是妈妈还是姐姐呢?







湖南 人爱吃辣,到处都有着晒干的辣椒。





小女孩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在我后面偷偷的跟着我,
我转身的时候看到了这两个小家伙,她们看我停下来,抬着头笑嘻嘻的看着我。



村口不远有个高角穹顶的大戏台,戏台历史追溯到乾隆年间,正对着村子的祠堂。
戏台前两侧砖墙上书有对联:“玉槐窦桂种鸡山根深枝茂;让水廉泉生石洞源远流长”。
此联为庙下开村的典故。
据说整个村子的人都有着唱戏的天赋,
尽管日月更替,但咿呀咿呀的唱腔依然在庙下村萦绕,
从来不曾因为现代文明的冲击而消沉。
唱戏,在庙下村,就是一种生活方式。



穹顶的书画,
已经看不 清原 本的面目了。
美好的东西,
终究熬不过时间。


发表于 2020-12-26 15:21 5 只看该作者



阳光不偏不正的打在那扇偏门上,
在我盯着的那一瞬间,
似乎门被打开,
进入那旧时不曾衰败的景象间。



村中的祠堂现在作为村中商议大事小情的集会场所,
走进祠堂,内心多少有些伤感,
常理说,
这里应是村中最具有希望和凝聚力量的场所,
对联和五彩旗,空着的牌位和大字报,
已分不清的黑和白,
时代的更迭在这所祠堂里都留下了痕迹,
眼前凌乱的,破旧的,
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愿景还存在在这里么?







我凑到最后排等待看戏的两位大爷面前,
嬉皮笑脸地举着相机说:
“拍张照片?”
两个大爷闻声看看我,微微端正了下身体。
“看这里,笑一笑”
然后一个大爷咧歪了嘴,一个大爷嘟起了嘴。









小家伙穿了一个肚兜,露着小屁股,
没拍到肉肉的小电臀,哈哈。



村中的小孩大都蹦蹦跳跳的穿梭在人群间,
只有他没有和任何人交流,默默地坐在那个阴影下的门槛上。
他没有发现我拍他,我就大胆的往前近了两步,
最终被他发现了,他没有走掉,而是低下了头。



今天在这个戏台上将有三场好戏,
分别是三种不同的戏曲类型,
花鼓戏,傩戏,湘剧。
好戏开场,人群又开始聚拢过来。





踏上戏台的石阶,我进到了演员的后台,
演员们都聚集在这不大的空间里,
头顶拼命旋转的风扇对房间的空气没有什么改变。
他们画着浓重的妆,穿着层叠的戏服,
登台之后却依旧神采飞扬。

我们都是好同志,
在各自不同的岗位,
努力的工作,
为自己的人生演出一场好戏。




发表于 2020-12-26 15:22 6 只看该作者





长沙 花鼓戏是劳动人民创造的一个民间小戏剧种。它形成于清代,流行于湘中、湘东和洞庭湖滨,是一个艺术风格独特、群众基础深厚、地方色彩鲜明、生活气息浓郁的地方小戏剧种。
目前已录入 湖南 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湘剧是与川剧、汉剧、豫剧、秦腔、赣剧、粤剧等剧种享有同等声望和影响的地方大戏。
它拥有一千出左右的传统剧目。



梅山傩戏是 湖南冷水江 市民间举行祈福、求子、驱邪等傩事活动时搬演的娱神和自娱戏剧。
目前已录入 湖南 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探访昆曲

晚上我们落脚 郴州 市, 郴州 市有一个苏仙岭观景台,去的晚了,观景台关掉了,遗憾了。


湖南 昆曲,又称湘昆。
据传,在明末清初之时,清兵南下,血洗 扬州 ,殃及姑苏, 苏州 的昆曲艺人为避战乱,来到 湖南桂阳 传艺,因此昆曲流入了 桂阳
清末民初,昆曲在各地普遍衰落,而在湘南的 桂阳 一带,湘昆仍然受到观众的欢迎,形成了一个独立完整的地方戏曲剧种。(一般的昆曲为3度,而湘昆有5度。且湘昆扎根于湘南本土,因而有着明显的山野气息。)
昆曲进入 湖南 ,对众多的地方戏曲产生过深远而直接的影响,目前 湖南 昆曲团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主体。


说起昆曲,
我很想提一下家乡的特有演绎——二人转。
那年,我闺蜜过生日,说要去看二人转,
我说我不看!俗!
后来……我就坐在场子里笑的前仰后合,边跟着大家吃瓜子,边拿着塑料小手拍激烈的啪啪鼓掌。
这次活动说要看昆曲,我偷偷滴想我就是一个俗人,这等艺术,恐是欣赏不了吧!
然后,我饶有兴趣地观赏完了整场演出,所以……哼哼,我啥都能看。

PS:二人转,听不懂 东北 方言的人感受不了其中的乐趣,小伙伴可以不要勉强,昆曲还是不涉及这样的问题哒。


《扈三娘》



《牡丹亭·惊梦》:“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儿闲寻遍,在幽闺自怜。”





一场精彩的演出,
都是团队协作的结果,
台前的幕后,
还有那么一群尽职尽责演绎的人。


发表于 2020-12-26 15:23 7 只看该作者
布袋戏、皮影戏、木偶戏


吹拉弹唱一场戏,就在那只容下一人的角棚中,一人的方寸间—— 布袋 戏。
布袋 戏剧目滑稽戏居多,看着特别亲切,是最常看到的民间戏曲表演。
邵阳 布袋 戏是 中国 现存唯一的原始 布袋 戏。
拿着老人自制的小人偶,合影以纪念。

邵阳 布袋 戏已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最早看皮影戏的时候是在 西安 ,印象深刻。
传皮影戏起源西汉,目前 中国 皮影戏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目前皮影戏创新了操作技法,多人多点操作可以让布后的皮影表现的更灵活生动,一个孔雀舞者婀娜的跳舞形象在皮影戏人的手里鲜活了起来。



旋转跳跃我闭着眼……呃,
其实这是木偶戏中的托棍木偶,我称为人偶合一。
传木偶戏"源于汉,兴于唐",
现木偶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有单人的,也有多人的。



一早小伙伴们从 湖南 郴州 出发,
驱车前往三省交汇的 江永 县,
那里有一个景色秀美的小山村,
村里面有一所学校,
学校里有传女不传男的神秘文字,
我们称为-- 江永 女书。

江永 女书是现在世界上唯一存在的性别文字----妇女专用。
女书文字大多由汉文演变而来,官方声称,还有百分之二十不明来历的自制字。


想到达女书园,
要走过一段长长的小路,
小路的两旁种植着一些果树。
在路的尽头连接着一座吊桥,
吊桥两边的景色极其秀美,
灵秀的如女书的文字般,
洋溢着古时女性的温柔。



女书是那个时代女性温柔宣泄情感的一种方式。
看着小展馆里介绍的旧社会体制下女性的传统生活,
生儿育女,尊长思夫,女秀家务……

发表于 2020-12-26 15:28 8 只看该作者



想来:
在这不大的小村庄里,
虽有良田美景作伴,
和现代生活比起来也甚是枯燥,
这时候女人自强又渴望新生活的意识萌芽,
激发开创出可以精神共鸣的女书文字。

女书习俗目前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电影《雪花密扇》就是由女书为题材拍摄的,
电影构图色调都极美,
内容很是一般……不过我还是看了一遍。





得传女书精髓的老师现场为我提了一个如画般的字,不知道大家看的出是什么字么?



苏州 看苏绣,来 长沙 就要看湘绣。
湘绣的传统题材是以狮、虎、松鼠等,特别是以虎最为多见,民间有"苏猫、湘虎"之说。


图上↑图下↓为湘绣的双面异面绣。








花开可要欣赏,然后就去远行,惟有不等花谢,才能记得花红。















发表于 2020-12-26 15:29 9 只看该作者


绣品已不单是花鸟鱼兽,表达的主题越来越丰富。


超爱这种油画风格的乱针绣~~
轻柔的绣线给绣品多了朦胧轻薄的美感,简直美的不像话!!!

桃源刺绣、大布江拼布绣


说湘绣之母就是 桃源 刺绣,
和已发展起来的湘绣比起来,我很喜欢这种艺术形态后的 桃源 刺绣,
是是非非的形象中有那么可爱淳朴美好的感觉。





大布江拼布绣来源于生活来自民间,汇集人们对生活五彩斑斓的情感。
作品多是为孩子准备的实用生活用品,颜色丰富饱满,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






铜官三面环山,一面临水,湘江水域沿镇而过,形成了天然的水上 通道
铜官地貌呈小丘陵状,广阔的地层下面蕴藏着丰富的陶土资源,据说前阵子的洪水淹掉了好几个窑口。

长沙 铜官窑,始于初唐,是釉下彩绘的开始。
目前被列入 湖南 省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长沙 的温度在我去的那几天燃了起来,
让我和这些未完工的胚胎一起感受烧制的酣畅淋漓。
我也终于理解了我邀请南方久居的朋友过年在 哈尔滨 一同去汗蒸的心情了,
他说:我不想汗蒸,因为我天天都在蒸,咱们还是撸串吧。




















发表于 2020-12-26 15:31 10 只看该作者


体验室里摆满了各种游客的作品勾搭着我痒痒的心,
无奈活动没有这个安排,可惜了我一双想抓土的手。









釉下五彩瓷是 中国 首都的 中南 海、人民大会堂、天安门、钓 鱼台 ,乃至国际联合国大厦等重要场所的专用瓷。
醴陵 釉下五彩瓷,它采用自制釉下色料,运用国画双勾分水填色和“三烧制”法,将画面溶于釉下,画面平滑光亮,具有饱满的水份感。
尤其是覆盖在纹饰上的釉,经高温烧成后,变成一种玻璃质落层,瓷化强度高,瓷壁厚度可以做到4MM,通透度高,具有收藏价值。



打了光,看效果。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