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19933

主题

西南

318,捡起失落的风景与故事

[复制链接] 查看:11681 | 回复:28
发表于 2021-1-20 10:50 11 只看该作者
   


  雍仲苯教沙拉寺 摄影:火山岩军拥村信奉雍仲本教,村中央的苯教寺庙成为全村人的信仰中心,人们闲暇时都喜欢在此转经或小憩。我所知的怒江流域,除了上游的索县、巴青、丁青一带为苯教信仰区域外,中游几乎都是藏传佛教的统治区,在东坝一带存在苯教信仰是比较罕见的,而这世代相传的信仰薪火恰又折射出这一带在历史上交通的闭塞。


发表于 2021-1-20 10:50 12 只看该作者
   


  西饶家族古民宅 摄影:火山岩向村民打听我找到了建于清末的西饶家族古民宅,可能是老房子的缘故,这座宅子的体量并不大,与藏区其他地方的民居规模无甚区别,从一个侧面说明村里那些规模巨大的民居是近年富裕之后在现代化建筑工具的参与下才兴建起来的;同时也说明网上流传的东坝民居宣传片是在西饶家族古民宅取了景,同时又到其他规模宏大的民居取景后拼接起来的,以至于在我寻访的时候,一度不相信西饶家族古民宅就是我要寻找的民居。


发表于 2021-1-20 10:50 13 只看该作者
   


  西饶家族古民宅的雕窗 摄影:火山岩

西饶家的女儿扎西措姆接待了我,得到允许后进入参观。西饶家族古民宅的典型之处,一是天井,二是雕窗。天井是采用了汉地建筑结构,而雕窗图案则融合了藏、汉、纳西风格,说明东坝民居是多民族建筑技术交流和融合的结果。


发表于 2021-1-20 10:50 14 只看该作者
   


茶马古道 图源网络在历史上,为了生存,处于滇藏茶马古道上的东坝人毫无选择地走上了马帮之路,长期往来于丽江,昌都和拉萨之间,开阔了视野,善于经营者藉此发家致富,西饶民居的创建者是一位马锅头,他修建这栋屋舍时借鉴纳西与汉族建筑的优点,对传统藏式建筑进行改造,才有了这栋流传至今的建筑瑰宝。

「你看着很年轻呀,看起来跟学生一样」。我对扎西措姆说。「还年轻呀,都30岁了」。她感叹道。「你应该上过大学吧」?我问。「嗯,我从西藏大学毕业,藏文秘专业」。她回答说。「藏文秘」?我疑惑地问她。「就是藏语的文秘专业」。她解释道。「那你在哪里工作呢」?我问。「在芒康县城的社区工作」。她答道。「现在放假了」?我问。「家里气候暖和,回来休产假」。她说。
藏区教育经过多年发展,许多学生有读大学的机会。如今在乡镇一级经常可以接触到大学毕业生,正是这些有文化知识的新一代成为推动藏地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力。
发表于 2021-1-20 10:50 15 只看该作者
   


  大雪纷飞的东达山口 摄影:火山岩

离开东坝,重回318国道,不多时天色大变,乌云压顶。经左贡时大雨倾盆;翻越海拔5008米的东达山时大雪纷飞,冰天雪地;过觉巴山,在如美跨过澜沧江后天色漆黑;翻越拉乌山时又遇上能见度不足一米的大雾,可谓凶险之极!小心翼翼地驶过拉乌山,转而月明星稀,一片爽朗;过芒康,翻过宗拉山,沿海通沟直抵金沙江;过朱巴笼,深夜抵达巴塘。
发表于 2021-1-20 10:50 16 只看该作者
   
4


凤都护殉节处 巴塘事变

4月17日在巴塘探访「凤都护殉节处」未果,时隔一个月后再度经过巴塘,我想再也不能错过了。



巴塘 穿城而过的巴久曲 摄影:火山岩

5月18日清晨我先是找到巴久曲,根据地形判断沿河而上必定抵达鹦哥嘴,进而找到这处摩崖石刻。又向当地老人打听,由此明确了前去的路径。
发表于 2021-1-20 10:50 17 只看该作者
   


  鹦哥嘴 摄影:火山岩

从茶马古道街而上,经温泉度假村,过道路施工区,大约5公里后抵达鹦哥嘴水电站,便可远望左上方崖壁上的摩崖石刻群。


发表于 2021-1-20 10:50 18 只看该作者
   


凤都护殉节处 摩崖石刻 摄影:火山岩

沿山道攀援而上,近距离观察崖壁上尚留存许多斑驳的藏文和佛菩萨像,说明此地的摩崖石刻年代已很久远,「凤都护殉节处」和「孔道大通」这些汉文石刻应该是后期人们抹掉原有石刻后复刻上去的。抚摸着「凤都护殉节处」几枚苍劲有力的大字,我陷入对历史过往的无限慨叹之中。

清末英俄两国觊觎西藏,其中尤以英国为甚,藏地分裂的迹象开始显现,「藏事岌岌可危」。1903年有人向清廷奏曰「川藏危急,请简员督办川边,因垦设屯,因商开矿」,清廷遂谕令四川总督锡良「查看情形,妥筹具奏」,由此清政府开始实施「经营川边,固川保藏」的国家战略,在川边试行屯垦、练兵、开矿、招商等新政。


发表于 2021-1-20 10:50 19 只看该作者
   


金沙江东岸海拔仅2500余米的巴塘 摄影:火山岩

在上述历史背景下,处于金沙江东岸的巴塘因海拔较低、气候温和、土地肥沃,且位于川藏交通咽喉,被首选为试办屯垦、开启新政之地。


发表于 2021-1-20 10:50 20 只看该作者
   


1903至1904年杨赫斯本率英军侵入西藏 图源网络

1904年6月,英军在杨赫斯本(又译荣赫鹏)的率领下攻入拉萨城,强逼西藏地方政府签署《拉萨条约》,此事件更令清政府感到「经营川边,固川保藏」的紧迫性,遂采纳「经营四川各土司,并及时将三瞻收回内属,以为藏援」的策略,决定把驻藏帮办大臣移住察木多(今昌都),并令新任驻藏帮办大臣凤全在进藏途中「就近妥筹经边各事」。凤全与巴塘事变的过程凤全,字茀堂,满洲镶黄旗人,举人出身。同治十二年入川为官,先后署理开县、成都、绵竹、蒲江等多地,为人清正廉洁,刚正不阿。光绪二十二年,四川总督鹿传霖奏曰「凤全性情劲直,办事勤能,治盗安民,立志向上」;光绪二十九年,时任四川总督岑春煊以「明决廉能,胸有经纬」奏请将凤全以道员留川补用;光绪三十四年,清廷任命凤全为驻藏帮办大臣。

得到任命后,凤全仅带100名警察兵于光绪三十八年八月从成都启程入藏;十一月初留下50名警察兵在打箭炉(今康定)训练新募土勇,自带剩余50名警察兵经营官(今新都桥)、雅江、理塘,十一月十八日抵达巴塘,本应继续赶路前往察木多上任的凤全却停驻巴塘达三个多月,在此期间在当地推行几方面改革:一,招募垦夫,推行屯垦;二,在当地招募土勇,积极练兵,加强当地守备;三,限缩寺院僧人数量,强令超额僧人还俗。

凤全在巴塘推行上述政策,让巴塘的土司、丁林寺的上层以及大小头人们担心会危及自己的统治,由此矛盾迅速激化,造成对立。丁林寺的喇嘛们利用凤全卫兵身穿新式军装、头戴大盖帽、配带洋枪的新式装束,散布谣言「凤全非大皇帝所派钦差,是洋人所派,将收我土地畜牧财产,傀送洋人」。当地信徒听后群情激愤,社会局势陡转即下。

二月二十一日至二十二日,七村沟群众在丁林寺僧人的唆使下杀死垦夫,破坏垦场;二月二十八日,当地僧众焚毁法国天主教堂,残杀教民,围困凤全的钦差行辕;二月二十九日凌晨凤全转移到正土司罗进宝的官寨;三月一日,受正土司罗进宝和副土司郭宗扎保的欺骗,凤全动身返回打箭炉,一行50多人行至巴塘城东鹦哥嘴红亭子时遭遇僧俗3000多人伏击,凤全一行全部遇难,史称「巴塘事变」。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