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55508

主题

北京综合

西山古迹何其多——中峰庵-阿巴泰茔-满井茶棚

查看:7051 | 回复:14
发表于 2021-3-9 19:54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唐朝国庆 于 2021-3-9 19:59 编辑



满井茶棚

阿巴泰族茔

中峰庵

  周日,为庆祝三八节,跟随领队山后老刘走了一条北京西山的户外线路。从三家店入山,走中峰庵古道、卧牛台、阿巴泰祖茔、满井茶棚、转马台、一片石到八大处。总公里数达到二十多公里。这条线路大部分较熟悉,但中峰庵与阿巴泰祖茔尚属首次目睹。

  周日空气质量超好,一早爬起来,乘“夜”字头公交赶到三家店。因为带口罩,领队山后老刘没认出我,正要给我发微信,扭头惊诧,我就裹在人堆里,跟领队第一次握手。

  古街三家店在大明朝成制,初由三家店铺而得名。一行队伍穿过古街的民房,来到山脚下的水泥防火道,从一条急升的小道开爬,距山巅数米远时,走上一条向东逶迤的小道,路上狭窄,铺满了落叶。这是通往深山古刹中峰庵的唯一道路。古道悠悠,起起伏伏。初春的阳光,穿过幽静的山林洒在路上,林静草幽,人走起来很舒适,古道沿山腰兜兜转转,连绵不绝。突然,我发现不远处的密林里,出现了房舍及一通古碑。

  队伍来到一处开阔的场地,这里有百平米的山林平地。我绕过灌木深处,找到三开间的古刹遗址,眼前残垣断壁,古刹只剩东西立墙坚挺。从切面来看属民间建筑,建材简陋、施工工艺一般。存有大殿柱石的地基,被无名居士洒扫过,一尘不染。唯一立在大殿遗址前的一通古碑犹存,过去细看却字迹泯灭,只匆忙读到落款为顺治二字,属于清初。

  我又问:这是哪里?

  同行的队友拿出导航软件看,说:龙王庙?!

  我开始以为这里是龙王庙,后来在卧牛台下歇脚,领队山后老刘特地告我:刚才看到的,是中峰庵。

  传解放初期,古刹尚存镌有“隆恩中峰庵”的石额。中峰庵北依峻岭荐福山,南临悬崖峭壁。地处位置极其隐秘,只有东西古道能通,南北均被险要的崖壁阻绝。古刹临崖一侧有两株长势良好的古柏,挺直繁茂,森森然,自生一派气象。我立在古柏下,待赶路的汗水稍褪去,放眼远方的平原,视野开阔,云蒸霞蔚。回来查阅《老北京的故事——中峰庵》,其对碑文解惑详细,兹转录如下:

  《中峰庵建山门为前殿三宇碑记》工部都水清吏司郎中林维造撰文,太仆寺少卿仍管工部营缮司郎中事李迎篆额,中书舍人黄维宁书丹:去都城四十里许西山之麓,有庵曰中峰。登临眺览,百里在望。石景山峙于左,浑河绕于右,南则良涿为朝拱,北则本山为砥柱,蓊葱幽邃,若椅若屏于重重环卫中吐出胜境,而庵基焉,故以名地,遂以名庵也。溯庵之创,盖有年矣。止正殿三楹,供大士菩萨三尊,又玄帝金身一尊。传自万历年间善士郑君者发心虔造,未遑启建宝殿,暂祀于大士左柁梁下,遂至数十载,并无发心想因缘有待也。岁甲申三月,寇陷都城。谷君生讳起龙者,浙江馀姚人氏,素行信心奉佛,因避寇至此。越诸山贵刹,皆流离失散,独此中峰相守如故,似不知有贼寇之患,悉大士、玄帝覆护之灵。唯帝尚无正殿,谷君徘徊踌躇,与住持商曰:“盍无即将山门盖殿,请帝以居,岂非正位乎?”住持联芳暨其孙幽玄咸曰:“善!”而谷君不肯自私其善,拉诸善信共成圣事。乃住持联芳助木植砖石。于是,聚材鸠工为前殿三宇,崇帝于正中。庄严色相,整葺倾圯,俾庵焕然一新。早暮焚修,祝圣寿于万祀;永绵香火,昭福德于无疆。更有奇者,本庵前有隆恩宝刹,于嘉靖乙酉季春重修,复于万历乙酉季春重修,今此盛举亦是乙酉,亦是季春,岂非奇乎?是今日之善果已预定于两周甲之先矣,而帝灵之赫弈,何可言耶?是为记。时顺治二年岁次乙酉季春吉旦。

  碑文简洁易懂,记载因中峰庵地势隐秘,还是躲避兵燹的地方。但是,凡古人居住过的地方,道路都错综复杂。中峰庵也一样。下山走的土道异常艰难,难在经久不通人,酸枣刺丛生,牵绊刺扎,新买的速干裤也面临考验。

  队伍前头带路的老田大哥,年过耄耋,精神抖擞。一直带着队伍来到一处泉眼,泉眼上方的高处有一水窖集水,下方是一根白色的管子通出水来。再往下有数亩菜地,泥土肥沃。泉水涓涓不绝,清澈干净。几位当地的居民带着大小不等的塑料罐,正蹲着接水。古籍记载,旧时大西山的泉水丰沛,可惜水脉被帝都七十年代的军事工程破坏殆尽。

  老田大哥跟我说:泉眼附近有一古墓。

  我立刻心生好奇,因为老田大哥记不清墓主人叫什么,一会说叫阿尔泰,又一会说叫阿拉泰。我心想:不会是以前去过的那几个太监墓吧?

  队伍来到一片废弃的红砖营房附近,我们被带到残破的平房后面,在一片枯枝败叶的山坡下,出现了厚厚的夯土层,最下面是一条精美的汉白云横梁石构建,托着厚重的土堆。我立刻仔细看那石构建,做工绝对精雕细琢,条石宽厚光滑牢固,历经风霜雨雪,颜色依然白亮。边上立着一块解说牌。原来这里是大清重臣阿巴泰的族茔。这一片原归炮兵司令部所辖,正因如此,这一片坟茔才有幸保存至今。饶余敏亲王阿巴泰为清太祖努尔哈赤第七子,能征惯战,顺治三年病逝。这和中峰庵石碑的落款时间吻合了,同为大清朝初期建筑。如果说阿巴泰族茔的山林封地在这里一带,那中峰庵也必然与之有联系。

  山坳里的这一大片墓地,规模错落有致,是北京存世的大清皇室墓葬群的典型代表。后来我爬到卧牛台上,回看阿巴泰族茔。它背靠高大重山,南向清泉,左青龙脊,右白虎脊,绝佳的风水宝地。可惜因部队撤离,山深路远文物无有效保护,近期盗洞急速增多。

  领队山后老刘带我走了一处地宫,高高地封土堆下,有一个弧形的拱圈托住,下面是地宫的入口,我下去三五米看到金刚墙前,一个盗洞出现在眼前,成人弯腰能进出,我用手电照过去,盗洞转了弯。我犹豫终没进去,主要是还要赶路。回来案头做功课,有很多阿巴泰的帖子,我看只需记住他为爱新觉罗家族,即可。

徒步队伍横切山腰去小山村,我与另两位朋友爬卧牛台又绕回来与大部队会合,领队山后老刘在重要岔路口等着,还耐心的候着我们吃过路餐,再启程去双泉寺。卧牛台顾名思义,就是以前村民牧牛,山坡上牛儿反刍的地方。

  老田大哥在路过双泉寺的时候,指给我看摩崖石刻的准确位置。一行人马过山坳向满井村进发。“自黑石头村沿翠微山阴而上,过板凳沟而至满井村,遥望道之左隐有一组古建”,满井村得名,纯属因井水满而不溢也不干涸得名。领队山后老刘让我们在这里喘息片刻。

  这里是一处干净的中式小庭院,垂花门紧锁,半开放的院子里建有四角亭,亭中有半米高的八角石凿井圈,启开盖子,井里依然泛光。回来找到一篇《游满井古茶棚》细读:满井村现在大多拆迁了,满井茶棚旧为关帝庙,建于晚清的同治六年,现已翻盖一新。旧时帝都的香客去山里上香,可走西山森林公园爬到狮子窝的普度桥,原有茶棚可供休息,再走八大处公园山坳的宝胜仙桥,过一片石,下转马台就来到了满井。在这里喝香茗休息,再去附近的双泉寺、天台山慈善寺等处赶庙会。从方位来讲,普度桥茶棚为东茶棚,满井茶棚为西茶棚。

  旧时的帝都盛产大碗茶,是用廉价的茶叶沏好一大锅茶水,用大海碗盖好凉起来,温良适口,解暑消渴,物美价廉。西方使用凉来降温,吃冰棍降热量;而国人逆向降温,热天吃热茶,冒汗带走暑气。

  喝足了水,再次启程,我们到了山坡的转马台,据《石景山村落史话之转马台》载:过去上天泰山慈善寺进香的香客,把这里作为小憩和溜马的场所,由此得名。

  一趟徒步下来虽然很疲倦,但大西山的明朝、清朝的古迹让我忘了累。

1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21-3-10 06:59 显示全部帖子
mmexport1615330656697.jpg

下载积分: 驴币 -1



发表于 2021-3-10 06:59 显示全部帖子
mmexport1615108882818-01.jpeg

下载积分: 驴币 -1



发表于 2021-3-10 07:00 显示全部帖子
mmexport1615123246658-01.jpeg

下载积分: 驴币 -1



发表于 2021-3-10 08:18 显示全部帖子
好活动支持。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21-3-10 13:36 显示全部帖子
结伴出游,欢乐多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21-3-10 14:18 显示全部帖子
好文分享,顶贴支持
发表于 2021-3-10 16:52 显示全部帖子
好的帖子,我必须要顶一下,感谢楼主付出的辛劳
发表于 2021-3-11 09:22 显示全部帖子
燕巴虎 发表于 2021-3-10 08:18 好活动支持。

问好朋友,本周末计划去哪里玩耍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21-3-11 09:22 显示全部帖子
遨游天空的大鹅 发表于 2021-3-10 13:36 结伴出游,欢乐多

跟着大队伍前进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