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19476

主题

株洲

『酃仙』这些地方你都去了那些?

查看:16990 | 回复:21
发表于 2021-3-30 09:44 显示全部帖子

                                                                                                   




罗霄山川之独秀,上古帝君瘗酃中;

古邑繁仙隐何处,转瞬沧桑浪淘沙。

                                ——寻仙记



  炎陵地处湖南省东南部、罗霄山脉中段、井冈山西麓,面积2030.24平方公里,东西宽50.49公里,南北长50公里周长约500余里,俗称五百里山水。境内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549座,其中1500米以上197座,有山就有仙,县志有记载的仙、庙、寺118座。通过几年的实地寻找和发现,数量远远超过县志记载的,下面排名不分先后列举十大名仙!


1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21-3-30 09:44 显示全部帖子


  人在谷为俗,人在山为仙,"仙"是中华民族本土宗教、道教修练的目标;道家认为平凡自然人通过修道、行道,得道成仙而正果。"仙"也是炎黄子孙、龙的传人,中华民族人们心目中的人文极终,所谓"父望子成龙,子望父登仙"。人间社会自有仙,各领风骚数百年。所谓人仙者,就是那些人间高智慧、英明救世界的慈善家。他们为人类为社会作出巨大贡献,累功积德,舍我得道!




发表于 2021-3-30 09:44 显示全部帖子
  


一、金紫仙


        金紫峰又名金紫仙、云秋山,海拔1360米,坐落于湖南省炎陵县鹿原镇(原东风乡)的湘东南名山,位置独特,有"脚踏四县"之说,金紫仙乃七十二崟之首山名山也。即南岳衡山七十二峰之祖山,金紫仙三峰鼎立,各有赐名,即金紫、金花、金燕。传说玉皇大帝生有七个公主,其中有三仙姑、四仙姑、七仙姑怜悯众生都私自下凡之后,因触犯天条律令,被责罚凡间再修,造福后人,其精魂而化成三座金山,即名金紫山。他们渡人间有缘之人,同时保护炎帝陵的和谐平安。因为金紫仙的仙是公主身份,所以有显示他们的特别灵能。



发表于 2021-3-30 09:44 显示全部帖子
  


二、铁瓦仙


  铁瓦仙又称团苍山。为唐朝皇帝敕封,前清乾隆版《酃县志》记:团苍山,在县东七十里,海拔1700多米,为邑脉分支处,团苍山因石岩突悬约数仞,云木郁葱,四面缭绕,升高望远苍苍焉,茫无涯际,故名团苍。


       铁瓦仙是一座道观,旁崖而建,相传为紫衣禅师修道栖身处,正殿屋顶原有铁瓦800多块,每片铁瓦上都拓有捐献香客的名字,有的还拓有捐瓦缘由、时间等等。如今仅存34块。其中最大的铁瓦为宋朝浙江信士王陵昌敬75厘米、宽45厘米、重12.5公斤。后来修缮用的只有青瓦,残存下来的铁瓦,文物专家解释,屋顶盖铁瓦,因这里山高风大,铁瓦仙因此得名。



发表于 2021-3-30 09:44 显示全部帖子
  


三、朝阳仙


  朝阳仙位于朝阳村,以前的倒坑村,朝阳村取名朝阳仙,距炎陵县城53公里。朝阳仙坐落乌石坳山顶,坐西朝东朝阳也,香火旺盛,有紫气东来,夺山川之环,聚接凉伞之辅之说,同年代的还有杉木仙。


       县志记载孟里人倡建,年代不详,但丁卯年,(1807年)重修,距今212年。每年的农历九月十九供斋。仙有房三间,中间是主殿,供奉着13尊菩萨。细看两边是近代加砌的,朝阳仙尚存各朝代记事碑13+,部分被毁严重!因裸露屋檐下风吹日晒,部分字迹已经模糊。


       某朝代,村里人请江西的木匠和石匠来重修朝阳仙,石匠满山找遍没有发现大的石料,后面烧香、焚纸、宰公鸡求菩萨指点。果不其然,后面石匠在找的过程中踩到一块杉树皮脚一滑,滚出好几米,起来一看旁边就是一块被埋大半截的巨石,就这样石匠利用这整块石头造了整座仙!



发表于 2021-3-30 09:44 显示全部帖子
  


四、婆婆仙


  在神农谷北部的瓜寮,有一座山,山顶上有两块石头,在一块巍然屹立的巨石上面又重叠着一块大石头,两块石头像是从天外飞来,又好像是谁有意堆叠。两块石头微微向前倾斜,一眼望去,随时有倒下来的危险。这里就是有名的婆婆仙。


      据县志记载,清嘉庆年间,有何姓为首倡修庙宇。咸丰六年,统领言秀山带官兵扎营于此,在庙中塑了一个婆婆神像。所以飞来石又叫婆婆仙。曾有唐骆宾王诗和官员墨客所出的词章都耐人欣赏。


       传说很久以前,山坡下有一个村庄,住着一胡姓人家,胡老汉是个草药郎中,膝下有一女名叫娇苏,父女两相依为命。后经人撮合,一位年青猎人愿意上门,做了胡家的上门女婿。谁知好景不长,胡老汉不久便病逝了,年青猎人被官府抓去服苦役,娇苏一人在家,孤苦伶仃,终日痛哭,那凄凄切切的啼哭声惊动了南海观音菩萨。观音从东海的乱石堆上选了三块巨石,一路上用赶山鞭把石头赶上了瓜寮山。观音刚把两块大石叠好,就听见有人走动,原来是娇苏思夫心切,寅时就上山来了。观音怕泄露了天机,就化为一阵清风走了。胡娇苏来到巨石前,一直等到天亮还不见老汉身影,就自己爬到巨石上面眺望。因为第三块石头还未叠上,娇苏望呀望,只能看到两省四县,再远就看不清了。娇苏看不到亲人,十分悲苍,痛哭不已。哭呀哭,把一个年青媳妇哭成一个老太婆,最后老太婆也无影无踪了,只见巨石上长着一棵胡椒树(俗名山胡椒树)。有人把地下掉的籽实拾起来,用牙一嚼,又香又辣,辣得直流眼泪。于是说,这棵胡椒树就是胡娇苏的化身。还有人说,娇苏生前跟父亲学过草药,会治病,胡椒籽是留给乡亲们治病的草药,所以附近人家有什么肚痛脑热,便到巨石下面拣几颗胡椒吃下去,或泡茶喝,病就好了。




发表于 2021-3-30 09:44 显示全部帖子
  


五、青台仙


  青台仙位于笔架峰东岭山涧,《酃县志》记载的八景之一"青台霁岚",历史悠久建造年代不详,仙观殿遗址依山体巨石而建,前有坪地百余平米巨石洞内有清泉。入口是一道圆形拱门的断墙,有记事碑数块,拱形的门柱和石头堆砌建成的残余石墙在岁月风雨之中被侵蚀着,门口几颗斑驳虫蛀的古树也略显苍凉。



发表于 2021-3-30 09:44 显示全部帖子
  


六、大富仙


  大富仙位于炎陵十都镇原深垄村的柑子窝,距县城约26公里,坊间流传此仙与大院的铁瓦仙、婆婆仙是三兄妹,铁瓦仙是老大,大富仙排名第二,婆婆仙为幺妹,三仙遥遥相望,各护佑一方平安。


        大富仙又分为上、下仙。有碑文记载,上仙“明正统间(1436-1449年),尹以安建,久圮。”按年份推算已有570年的历史了。上仙独一间,有菩萨五尊,神台用麻石凿刻,雕有祥云图案,殿外户对上有青石雕刻“大富仙”铭,左右分别刻有“咸丰元年辛亥岁桂月吉□,溪山主尹户六和堂 ”。殿外有石砌灯炉(塔)。下仙,咸丰元年(1851年)尹作鸿率里人重建并置佛堂,新创下仙“紫云山馆”。紫云山馆下仙坐北朝南,共有房五间,一主殿一副殿二侧间一厨,分东西通门,有菩萨两尊,对联一副,近代记事碑两块,右有坪地十余平米。由于近年失修,屋顶多处漏水,主殿墙壁有坍塌迹象。但历经五百余年还能保存得如此完整的仙宇,已经很罕见了。



发表于 2021-3-30 09:44 显示全部帖子
  


七、天河仙


  天河仙位于炎陵北门垅,北枕青台,东眺梅岭,群峰众壑,排闼送青,名字有道家的仙字,即是庙宇,又是学堂!有进德、修业二斋,康熙五十六年教谕彭之昙建,为训导署,乾隆二十七年,训导孟文宗重修之,咸丰五年寇毁。又名“云汉学堂”。《酃县志》记载,天河仙始建于清朝中叶,旧址上原建有真武寺(祠),是酃县八景之一“天半晓钟”的所在地,当时山中真武寺(祠)“清夜钟鸣,响彻云际,若从天半飞来”,如天籁之音,故称“天半晓钟”。同治年间有一长老名普济于此讲经,盛极一时。


        雍正元年的“天河仙公田碑”,该石碑为青石质地,长2米,宽1米。碑文记载曰“湖广衡州府酃邑正堂□□记录在案,前任知县□□捐俸购买吴、陈二姓田五亩二方,以供天河仙真武寺香纸、油灯之用……


乾隆三十年(公元1765年)碑文记载曰:“……吾天河仙乃通邑发脉之所……结笔峰(笔架峰)而榜掛梅岭,带洣水而襟连湘山……云秋(金紫仙)之胜亦未能甲于此者也……”

       这里还曾是毛泽东同志指挥『接龙桥战役』的主要阵地之一,有数条战壕,尚未发掘。



发表于 2021-3-30 09:44 显示全部帖子
  


八、风雨仙


  风雨仙位于龙溪茶垅羊桥山顶,清同治本《酃县志》其卷三《山川》中记载:羊桥山,县南十五里。海拔1544米,相傅为风雨神灵所棲,岁旱祈雨辄应,树旁二竹不生笋,年深不枯。”尚存有几块石碑。刻着有“ 嘉慶六年歲在辛酉季秋月立 ”。


风雨仙祈雨据说十分的灵验,常常是求雨的人还没有回到村子里,及时雨已经下起来了。或者是遇到久雨成涝急需天晴的时候,村里人也会到风雨仙去祈求天晴。同样的非常灵验,不等祈求人回到家已经是雨过天晴了。


        站在风雨仙前远眺,座座山峰绵延,伸向远方。胸中自有“山高人为峰,一览众山小”的豪迈。那群山环抱中的炎陵县城像是绿色汪洋中点缀着的颗颗明珠,历历在目。神农大道旁的雄森和华苑广场,高楼大厦清晰可见。若非亲眼所见,任谁也难以想象,在千山万壑之中,却能找到这样一个山头,远眺酃城尽欢颜。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