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38792

主题

淄博

陟遐涞源 辵巡長城

查看:14574 | 回复:40
发表于 2021-4-6 11:32 显示全部帖子

   


撩亂邊城愁不盡


高高秋月照長城


   ——唐.王昌齡



  “…這些死的和没有生命的東西,可能比它們的創造者的心靈生存得更持久。磚石和骨頭就像月光下的其它萬物一樣,必然化為灰燼,但創造了如同長城這般偉業的心智,則絶不會腐朽和崩溃。”


著名英國皇家地理學會會員盖洛博士,在二十世紀年代初考察長城,用相機和文字,對長城進行了非常精彩的記録和解讀



  長城,沉淀在人類社會深處的一種情結,古老而延續。


天朝有,外國也有;中原民族有,游牧民族也有;古代有,現代也有。


最初,一個氏族群居在一起,組成一個聚落,出于安全需要,在聚落周圍挖壕溝或圍成栅栏防擭外部侵襲。随着部落的融合兼並,國的概念開始出現,大的都邑的出現,出現了城池。城墙也由都邑延伸到國界。天朝最早以國築城墙者,大概是公元前七世紀的楚國的“方城",在當時引領風潮,至今河南境内南召至桐柏山區仍保留好多。


2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21-4-6 11:32 显示全部帖子
  由此掀開春秋戰國時代一大波熱火朝天的筑城大潮,齊國、魏國、趙國、燕國、秦國等,都無一幸免。

发表于 2021-4-6 11:32 显示全部帖子
  秦一統六合,為抗繫北方匈奴南侵,將北方邊境原秦長城、趙長城、燕長城予以修繕巩固,連貫為一,誕生了舉世聞名的西起临洮、北依陰山、東至遼東的“萬里長城”。並且,始皇帝下令將長城以内各國修建的長城逐一拆毁。部分隐藏在崇山峻岭人跡罕至之處的地方長城保留了下來。

发表于 2021-4-6 11:32 显示全部帖子
城池是長城的基础


長城是城池的延伸




发表于 2021-4-6 11:32 显示全部帖子
城,从土从成,成亦声


都邑四周用作防御的高墙


一般分兩重,里面的叫城,外面的叫廓


《説文》“城,所以盛民也”,釋義简洁明了,與《谷梁傳.隱公七年》“城為保民為之也”如出一轍。


《禮記.禮運》:城廓溝池以為固


《墨子.七患》:城者,可以自守也


可見,早先城池包括延伸出来的長城,其本義應該比較單純


发表于 2021-4-6 11:32 显示全部帖子
  古代王朝國都、諸侯封地、卿大夫采邑,都以有城垣的都邑為中心,皆可稱城。但也有區别,《左傳.庄公二十年》:邑曰築,都曰城。天子周城,諸侯軒城。等级分明。至于後来,没有衙門建制的(縣級以上)城墙,只能稱為圍子墙。


周城,四圍齊全,四門齊全。軒城,北西東三面城墙,南无城墙。等級的體現,僭越者是要被杀頭的。


 

发表于 2021-4-6 11:32 显示全部帖子
 漢長城又稱外長城,附属设施是塞外列城。是汉武帝太初年间所修的長城,经過考古工作者幾年的考察發現,漢王朝修建过一条西起新疆羅布泊,北至蒙古狼居胥山,東至吉林省东南部,長達1萬多公里的‘外長城’。是汉王朝修建的、比明長城還要長的“外長城”。

发表于 2021-4-6 11:32 显示全部帖子
  之後,北魏北齊北周、隋朝各代都層在北方邊境與游牧民族接境地帶築過長城,被淹没在時間的流失中。

发表于 2021-4-6 11:32 显示全部帖子
  有明一朝,存續276年,為防御北方韃靼、瓦剌侵擾,自洪武至萬歷,270年間,前後修築長城18次,做為當時天字第一號重大國防工程,比之秦漢,疆界潰缩退後千里有餘。

发表于 2021-4-6 11:32 显示全部帖子
明長城西起嘉峪關,東至山海關,稱為“邊墙”,宣化、大同二鎮之南,直隶、山西界上,又築内長城,稱為“次邊”,總計6700Km,大部分基本完好。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