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西藏

藏东南,穿过时光与你相遇 2020秋季滇藏线、岗日嘎布冰川、丙察察路书

[复制链接] 查看:38200 | 回复:106
发表于 2021-4-8 11:41 71 只看该作者
表面 融水 冲刷出了一条条的“河谷”,两旁是起伏的“山峰”,看上去就像一个缩微版的藏东山区。


前方是一片冰瀑,它像一堵银色的城墙横在冰川上,上面耸立着许多冰塔,像是城墙上的垛楼,又像是一些神秘文明的纪念碑,正召唤着我们。我期待着走入其中,攀爬这堵墙,到达上面的第二台阶。




发表于 2021-4-8 11:42 72 只看该作者
随着距离越来越近,冰瀑的细节越来越清楚,它比远处看起来更为高大。走到它的脚下,眼前是陡峭的冰壁,上方是奇异的冰塔,耸立在天空下,回头可以俯瞰走过的冰川。

这里海拔超过了5000米,我们已在冰川上行走了五公里多,爬升了400多米高程。






发表于 2021-4-8 11:42 73 只看该作者
坐在冰瀑下避风休息,本想飞航拍器,但刚飞到接近冰瀑顶端的高度,航拍器就发出了强风和负载过大警报,连高度都无法维持,直接掉到了冰面上,还好没有水平移动太远(后来回到低海拔地区后,一切又恢复了正常,也许是海拔与气温的关系?)。

试着往冰瀑上方攀爬,这里虽然陡峭,但有一些缓冲地,借助冰爪和登山杖,并不太困难,但小Q说时间太晚了,天黑在冰川上行走太危险,于是放弃了爬上去的念头。现在想来,还是有些遗憾,穿行在冰 塔林 里应该是美妙的体验,而那上面的第二台阶,一定有不一样的景色。



发表于 2021-4-8 11:42 74 只看该作者
休息之后开始返回,下坡明显比上坡滑,如果没有冰爪和登山杖,恐怕要一路摔着跤下去。回程我们走的路线与来时不同, 融水 和冰洞更多了。



发表于 2021-4-8 11:42 75 只看该作者
冰川 融水 坠入蓝色的深渊,往里面扔石块,好几秒后才听到回声。


回程时天色暗得出奇地快,到达冰湖时已经接近天黑,这时候才感到小Q的谨慎是明智的。如果继续爬上那座冰瀑,那么回来就要在冰川上走大段的夜路了,既危险,也会有很大的身心压力。


发表于 2021-4-8 11:42 76 只看该作者
已看不到其他游客的踪影,估计接送游客进山的车辆也下班了。好在我们都没有太累的感觉,打算再徒步五六公里到公路。

云雾已经散去,风也停了,太阳最后的余晖映照着天空,星星渐渐地显现出来,越来越多。

前方出现了一些浮动的亮光,是一队藏民牵着马走来,一聊,竟然是来找我们的。路口的看门人告诉他们还有一辆车停着,他们怕出事,就进来找人了。

仁龙巴冰川竟然也有了类似景区的管理机制,这是我没想到的。牵马的藏族人问我们要不要骑马,我们以为他们是好意,就让小Q去骑,而我依旧选择徒步。

大约五分钟后,就回到了下车租马的地方,那些人向我们要100元骑马费,而之前完全没提到。

我们问是否还可以租车出山,他们就开口要300元车费。“嫌贵?那你们自己想办法”,帐篷里一个中年男人冷笑着说。

这是看我们没有灯,体能可能也透支了,乘人之危?其实,五公里路算什么,我们体力还好,完全可以走,而且我其实备着两个头灯。我从包里掏出灯,不紧不慢地装上电池,准备出发,那些人看到头灯的一刻都傻了,最后还是接受了总共100元的车费+所谓骑马费。

游客多的地方,总会遇到很多这样败坏的藏族人。你满足了他们,就滋养了他们的贪婪之心,把他们往远离信仰的道路上又推了一把。即使贫穷,也不能是获取不义之财的借口,没人希望看到一个消灭了贫困却失去了灵魂的 西藏

察隅 方向的下一个乡镇很远,而且不知住宿条件如何,我们决定还是先返回然乌,好好休息一晚。

于是第三次来到然乌湖边的木屋,每次住到这里,似乎都会被勾起许多思绪,晚上和小Q聊了一些话题,有关青春、旅行、朋友与记忆。回首往昔,总是引起“要珍惜时间啊”的感叹,就像《死亡诗社》里的那句名言“Seize the day”。
发表于 2021-4-8 11:43 77 只看该作者
从雪域到热带
一早起来,阳光明媚,天蓝得透彻。然乌湖平静地像一面镜子,倒映着秋天的森林。




经过来古冰川的岔路口,才发现去来古冰川的那一天,不知何时起,竟已变成有些遥远的过去。

旅行中每天接触的新事物多,仅仅十天,就足够产生了一种距离感。

记忆的距离,似乎更多取决于新鲜事物的密度,而非单纯的时间长度。就像开始一段新工作、新恋情,或者搬入新居所的时候,每一天似乎都很长,几个星期就像过了很久。而一旦熟悉了,时间就加速匆匆地过去,记忆也被压缩得没有存在感。即使每天忙碌,如果缺乏新的体验,回头看也是想不起什么的。

我们又回到了岗日嘎布山脉的东段,这座山脉横亘在青藏高原东南沿,是喜马拉雅山脉的延伸。最高峰是若尼峰(白日嘎),海拔6882米,在然乌 湖南 方。整个若尼峰山区附近有20座海拔6千米以上的独立山峰。

在这段公路上,可以看见好几座6000米级雪峰,景色出乎意料地美。





发表于 2021-4-8 11:43 78 只看该作者
岗日嘎布的南方,就是低海拔的 南亚 丘陵与平原了,一直延展到 印度 洋。

翻越海拔4800米的德木拉山口,沿着桑曲河谷一路南下,随着海拔降低,路边的植被也越来越茂密。昨天在仁龙巴冰川上看到的 融水 ,也会汇集到这条桑曲河,然后汇入 察隅 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最后到达 印度 洋。



察隅墨脱 是我国仅有的两个位于喜马拉雅 山南 麓的县城,这里是一片非常奇妙的所在,在气候上,是 中国 降雨量最大的地方;在地貌上,是罕有人迹的亚热带原始森林,与滇西、缅北、 印度 东北 的山地森林相连。这片地区在历史上一直处于各大文明的外缘,居民被视作野人,即使今天,这里也依然保留着遗世孤立的生活,很少进入人们的视野。

极低的知名度、不便的山地交通,使得这片广袤地区得以保存着非常原始的面貌,充满了神秘感。但因为政治因素, 印度 占领的藏南地区和几个 东北 邦都 不允许 中国 人进入, 缅甸 北部局势也很不稳定,有很多外国人的禁区。我们只能在 察隅墨脱 ,以及 云南 的独龙江、 片马 等地,一瞥这片处女地的风貌。

这里的民族文化也与 西藏 腹地很不一样, 察隅 的僜人和 墨脱 的珞巴人,无论哪方面都更像 云南 西北 部的其他少数民族(怒族、傈僳族、独龙族、纳西族等)。僜人和珞巴人的大部分人口都生活在 印度 占领的藏南地区,也和 印度 东北 邦、缅北的少数民族有很多相似点。

因为这些原因, 察隅墨脱 ,就成了 西藏 境内极其“另类”的存在,从 西藏 腹地去那里,会体验到自然景观和人文风俗的大幅变化,感受到站在另一个世界大门前的奇妙。



发表于 2021-4-8 11:43 79 只看该作者
察隅 县城的海拔只有2300米,这里距离南面的 缅甸 边境,最近只有十多公里。 缅甸东南亚 的最高峰——海拔5880米的开卡博峰就在南方不远处,只是公路 和县 城都在狭窄的河谷底部,所以看不到。

沿着 察隅 河边的公路继续往下游行驶,五十多公里后就是 察隅 河与贡日嘎布河的交汇处,这里的桥头有一个边防岗亭,过桥是一个三岔路口,往南十几公里就是中印实控边界,岗亭的警察说那个方向禁止通行,只允许往北去下 察隅 镇。

山谷的远处就是印控藏南地区了。


以前到下 察隅 ,要在 察隅 县公安局办专门的手续,现在只需要到这里的岗亭登记,出示身份证和边防证就可以。

这里的海拔降到了1400米,从德木拉山口下来,半天时间降低了3400米的高度!从雪山之间穿越到了热带田园。

岗亭旁的小丘上是郁郁葱葱的丛林,凤尾竹摇曳着曼妙的身姿,林中传出昆虫的鸣叫声,有种到了 泰国缅甸 的感觉。


在去下 察隅 的路上左转,穿过一片密林中的山路,就到了山坡上的沙琼村,村口有一个挂着“僜人部落”牌子的山门。

僜人,也叫僜巴人,以前是丛林中的原始部落,大部分在 印度 占领的藏南地区,在那里叫作“Mishmi”人。在我国因为人口太少,只有一千多人,未被认作一个少数民族。不过,他们却是这片土地上真正的“原住民”。

僜人的文化习俗与珞巴族、独龙族很像,都曾是丛林中的狩猎部落,住在简易的木屋中,拥有类似的生活方式,信仰原始的万物有灵论和巫术。

不过,这一切在沙琼村已成为历史。这里现在完全是一片“新村”,整齐划一的新房屋,干净的水泥道路,穿着现代服装的村民,看不出多少民族特色,想到这里寻找原始部落的踪迹,恐怕是要失望的。

在纪录片《 丹巴 河谷竹叶刀》里,还可以看见藏南地区米什米人的传统样貌。片中的人们并不愿改变祖先的生活方式,或者只愿意接纳一些“让生活更便捷”的现代成果。然而,哪些该接纳,哪些不该,也许才是真正的现实问题所在。




发表于 2021-4-8 11:44 80 只看该作者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