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55514

主题

北京综合

不能错过的京郊秋色:无去来处大觉寺

[复制链接] 查看:5002 | 回复:20
发表于 2021-4-22 11:29 11 只看该作者

无量寿佛殿板壁背后的悬山与南海观音像


发表于 2021-4-22 11:29 12 只看该作者

大雄宝殿后面是大悲堂,里面是大觉寺历史的展览。大悲堂的东南角则是传说中的辽碑:《阳台山清水院创造藏经记》,记载了寺院兴盛时期修缮僧舍和刊刻大藏经之事。它与后院的辽代石狮成了这座寺院仅存的辽代遗迹。


大觉寺八绝之一的辽代古碑


后院的辽代石狮,可惜被岁月毁容了


发表于 2021-4-22 11:29 13 只看该作者

在大悲堂的展览中,有一件不太起眼的文物,那便是大觉寺的契约文书。这批契约上自康熙年间,下到民国初年,一共 128 件。关于这些契约,还流传着大觉寺最后一位僧人,常修的故事。

常修是在上世纪 40 年代来到大觉寺的,烽火连天的日子,寺里的光景并不好,僧人们逃的逃、死的死,熬到解放时只剩了他一人。解放后大觉寺成为了林业系统的驻地,常修也还了俗,在大觉寺边安了家,成了林学院的职工。退休后,他也一直看守着大觉寺的大门,直到 1981 年去世。

80 年代末,北京林学院向北京市文物局移交了大觉寺,1991 年秋天,大觉寺管理处开始对寺庙进行清扫修缮,预备来年春天迎接游客。建国后这座京西名刹终于要第一次对公众开放了。就在工人们对大雄宝殿顶部进行清扫时,发现了顶棚上的一个包裹,打开一看,竟是大觉寺自康熙年间起,到民国初年的契约,包括土地房产的租赁契、典当契、买卖契,以及收租薄等。

原来这就是常修当年小心翼翼藏起来的大觉寺「变天账」,可见作为大觉寺最后的守护者,他还一直有着恢复寺产的想法。当然,这些契约早已失去效力,大时代的变迁中,个人无力改变这座千年古刹的命运。但也正因为他,这些契约文书才得以躲过各种运动保存下来,成为研究中国近代社会的宝贵材料。文革时期,大觉寺也是在他和当地群众的保护下,躲过了红卫兵的破坏。我们今天能看到这样一座保存完整的寺庙,还得多亏他们。无论世事如何变幻,际遇如何沉浮,常修用尽一生的坚守让这绝唱久久回响,他对大觉寺的这份感情也让人动容。


大觉寺最后一位僧人常修保存下来的契约文书


发表于 2021-4-22 11:29 14 只看该作者

绕过大悲堂,来到后院,秋色掩映下有喇嘛塔一座,为迦陵禅师的墓塔。康熙时期,雍亲王出资重修了寺院,同时推荐迦陵禅师为寺院方丈。靠着与雍正的关系,迦陵禅师治下的大觉寺,重振兴胜,地位尊崇,与皇室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白塔后面的灵泉池里有乌龟在游荡,池水中可以看到塔的倒影,非常美。


后院的迦陵禅师塔,此处也是大觉寺八绝之一:松柏抱塔


水之秋


发表于 2021-4-22 11:29 15 只看该作者

后山还藏了很多东西,比如乾隆诗的石刻。其实我们找到的时候也没有多兴奋,毕竟乾隆留下的诗文与书法实在是太多了。比如下面这首写银杏的:「古柯不计数人围,叶茂孙枝缘荫肥。世外沧桑阅如幻,开山大定记依稀。」


乾隆就爱四处题诗,后院全都是他留下的痕迹


发表于 2021-4-22 11:29 16 只看该作者

吃过干粮,晒完太阳。我们又去寺外看了下周吉祥墓塔,出寺门右转上山,走不多时就能在路边看到。周吉祥又名周云端,是明宪宗时周太后的从弟,当时主持着大觉寺的寺务,也是从那时起,大觉寺有了太后家庙的地位。除了这座墓塔以外,在房山区还有一座他的衣冠塔,可谓是地位显赫。


夕阳下的周吉祥墓塔


当年的塔铭现仍镶嵌于塔南壁上,可见墓塔始建于明弘治五年(1492年)


看完塔,太阳也逐渐落到了山峰后面。我们下山时,正看到余晖从山峰的轮廓处射过来,仿佛一道金光笼罩着我们,美不胜收。等到春天我们再来这里看玉兰罢。


发表于 2021-4-22 11:29 17 只看该作者




快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关注我哟^_^




关于阅读,音乐,纪录片,旅行




想吐槽可以直接回复我哦






发表于 2021-4-22 14:23 18 只看该作者
精彩好帖,感谢分享。
发表于 2021-4-22 16:13 19 只看该作者
好文美图,精彩分享
发表于 2021-4-22 16:57 20 只看该作者
精彩出行记录, 如身临其境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