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25494

主题

上海综合

牛仔行摄 || 天平红叶甲天下--苏州天平山觅秋韵

[复制链接] 查看:5624 | 回复:23
发表于 2021-5-13 12:26 11 只看该作者
天平山 【宋】 杨备

久厌城居适野情,搘筇蹑屐傍山行。

人间多少险巇路,纵是天平还不平。

发表于 2021-5-13 12:26 12 只看该作者
走进天平山庄,凭栏楼阁,曲径通幽,是苏州园林中山地园林建筑典范,也是苏州园林中唯一一座由皇帝题名的园林。

发表于 2021-5-13 12:26 13 只看该作者
千百年来,天平山作为范氏家族的祖地,留下来大量范氏家族生活的古迹。这些古迹主要集中在了离古枫林不远的天平山庄。整个山庄主要由咒钵庵、来燕榭、范参议公祠、高义园和白云古刹五个部分组成。

发表于 2021-5-13 12:26 14 只看该作者
范仲淹(989年-1052年),字希文,谥号文正,祖籍苏州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范仲淹一生居仁由义,力行所知所学,为百姓,为社会,为国家"诚意 "、"正心"做实事,在古人所谓立德、立功、立言"三达德"上达到了非常高的境界。他的好友韩琦曾称赞他"前不愧古人,后可师来哲",而金代元遗山则称颂其"在布衣为名士,在州县为能吏,在边境为名将,在朝廷又孔子所称谓大臣者,求之千百年间,盖不一二见"。现代人一般把范仲淹定位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改革家、慈善家,其实,无论用多少个"家"来描述,说的都只是表面现象,并不能真正从实质上概括范仲淹的一生。范仲淹是一个儒家学问的大成就者,他在政治、军事和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成就是他实践儒家学问所取得的成果。

发表于 2021-5-13 12:26 15 只看该作者
范仲淹在文学上颇有造诣,尽管作品不多,但多为精品。他的诗词多即景抒情,意境开阔深沉;他的散文多披露时弊,发表政见。范仲淹的词现存仅有5 首,但均为上乘之作。与同时代的其他词人相比,他的词最明显的特征就是能够突破唐末五代词的绮靡风气。这五首词,有的写边塞生活,有的写羁旅情怀,或苍凉悲壮,或缠绵深婉,对后来的苏轼、王安石都有一定的影响。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渔家傲》)”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苏幕遮》)”

发表于 2021-5-13 12:26 16 只看该作者
千古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出自范仲淹《岳阳楼记》。这两句话,概括了范仲淹一生追求的为人准则,表达了他宽大的胸怀和强烈的责任感,成为无数仁人志士用以自勉的著名格言,至今仍是激励人们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


发表于 2021-5-13 12:26 17 只看该作者
范仲淹纪念馆、范文正公忠烈庙、范仲淹祖祠、祖茔、家庙、范仲淹诗文碑廊、“先忧后乐”牌坊等纪念性建筑物与范氏后裔手植的红枫、银杏交相辉映,由此演绎成了一代先贤的风骨之地。

发表于 2021-5-13 12:26 18 只看该作者
天平山的红枫,学名枫香,叶呈三角状,植株较其它几处高大,粗壮挺拔,主干高达10层楼房,要两三人才能合抱。近些年来,天平山风景管理处又栽种了2000多棵“接班枫”,与古枫林形成一片,时至深秋,交相辉映,景致更为壮观。这些枫香树,由于树龄不同,地势不同,长势有强有弱,又受山体阻挡,所接受的寒气不一样,其叶的色彩变化有先有后,有深有浅,甚至出现绿丛中一株红。更有趣的是:在一棵树的大小枝叶上呈现出嫩黄、橙红、赭红、血牙红、深红等自然景观,似如鲜花争艳,为树冠之花,人称“五彩枫”。

发表于 2021-5-13 12:26 19 只看该作者
天平山的美是次第绽放的。有的银杏已一片金黄,而有的才慢慢变色。

生命之美,莫过于在前行的旅程中发现不同的风景,在不同的风景中发现更好的自己。佛家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生命中,一山一水,一溪一泉,一草一木,一物一景,都是大自然的恩赐,都可以给我们带来许多心灵的感悟。

发表于 2021-5-13 12:26 20 只看该作者
打卡苏州网红街--银杏大道府前街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