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14797

主题

山难启示录:白银黄河石林越野赛的思考

查看:20510 | 回复:40
发表于 2021-5-26 16:04 显示全部帖子 | 只看本帖大图
海恩法则: 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

172人参赛,21人遇难,遇难人数占比12.2%。
有人把主要原因归结于天气,因为这是黄河石林越野赛的第四届,前三届都顺利进行。但是,这次并不是意外,前三次没有重大事故只能说是幸运,或者说是侥幸,或者说,之前也出过小的的事故,但由于影响不大并没有得到重视。这就是海恩法则。
如果只是单体事故,或者是1-2人事故,还可以认为是个人的原因,但是20多人的集体遇难,就绝对是系统性的灾难。整个系统,肯定出了问题。更何况,遇难的人中,包括前三届的冠军、国内越野界的大神——梁晶,以及众多经验丰富、夺冠多次的越野界选手,此次堪称“众神的陨落”,是中国越野界的一大损失。
如果说,少数几个人不懂得自救、不了解天气或者失温带来的后果、乃至不了解线路,那么这么多大牛级的选手(并且多人不是第一次跑这个线路)全部遇难,就说不过去了,而遇难者的共同属性是,跑得较快,位于前面的梯队。
前六人中只有,张小涛一人幸免。下面是关于他的描述(红色字体):
张小涛说,途中他已经萌生了退赛的念头,但已经跑过了半山腰,下山的路途更远,所以还是硬着头皮打算坚持到山顶的打卡点。
“最后一次摔下去,再没有力气爬起来,整个身体已经僵硬。我用组委会配发的保温毯把自己包起来,后来就失去了意识。”张小涛的随身GPS显示,这个地点位于33公里处,他昏倒了两个多小时(后来的记录显示是2个小时40分钟左右)。
“等我醒来的时候,已经是当地一个村民的窑洞里了,村民是牧羊人,他正巧路过搭救了我。他把我湿衣脱了,用被子把我包起来,旁边还生了柴火,后来我才慢慢恢复了意识。”
可以看出,失温是一个迅速的过程,并且选手在下撤和冲顶之间进行了权衡,最终张小涛认为到山顶比下山更容易,而如果到达CP3,即使没有补给,有工作人员也是能够提供帮助的。
但事实是,跑在最前面的梁晶在CP3附近的草甸被发现,他可能已经到达了CP3,但没有得到有效帮助(此时CP3是否有工作人员不确定),于是他选择了一处相对低洼的草甸等待救援,可能和张小涛的做法类似。不幸的是,由于距离远没有被及时发现,以及身体状况的承受能力不幸遇难。前6人之中的4人经历应该介于梁晶和张小涛之间,并且剩下的10多名遇难者在张小涛后面,应该是在冲顶或下撤途中失去知觉倒下,或者报团取暖自救并等待救援。
20多名遇难者并不是自身能力的问题,假如恶劣天气晚到一个小时,那么前面的这批人可能已经通过CP3到达CP4,那么遇难的可能就是中间的人,遇难人数只会更多。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最终有4名选手到达了CP4,但不属于第一梯队。CP4的摄影师等不到人,往CP3走,到了CP3又继续往前走了2公里。
微信图片_20210525202013.png

下载积分: 驴币 -1



微信图片_20210525202018.png

下载积分: 驴币 -1



可以说明几点:
1、到达CP4的人不是第一梯队的,可能恶劣天气发生时他们所处的位置相对较好(最近的报道说其中一人在小屋里躲了一个多小时);
2、第一个到达CP4的选手告知上面有十六七人失温;3、从CP4到CP3的距离不远并且不难走,要不然摄影师同事不会能走到CP3并走出2公里,下方线路图也可以看出CP3到CP4有五六公里,并且通过查看3D地图,CP3到CP4属于缓下坡;4、CP3的情况不明,不知道有没有工作人员,这一点非常重要 微信图片_20210525204903.jpg

下载积分: 驴币 -1




猜测一下,假如CP3有工作人员并及时给出预警,那么从CP4(可以通车)开始救援,将极大提高救援的效率。
即使CP3没有工作人员,第一个到达CP4的选手已经说明有十多人失温,那么此时(14:37)开启从CP4的救援依旧不迟。而实际上的救援依旧是从CP3开始的,消防官兵到达CP4开始救援的时间是19:00
微信图片_20210525203503.png

下载积分: 驴币 -1




另外,早在上午11点,摄影师就向景区给出了预警。

微信图片_20210525203507.png

下载积分: 驴币 -1



那么处于关键位置的CP3,是否给出了预警呢?到达CP4的选手都知道上面(CP3附近)有人失温,那么CP3的两名工作人员呢?


其实,CP3有很多次的机会避免以及减轻伤亡:
1、提前报告山上情况,中止比赛
2、报告山上人员情况,指导救援,以及动员CP4的力量——但结果是CP4的人一直在等待,最后主动到CP3了解情况

我们知否应该指责参赛者,比如装备是否合适?是否应该风险自担?
当有人在鳌太失联的时候,指责他们违法穿越,浪费社会资源;当有人在秦岭“光鹿跑冰”失联的时候,指责他们没有到相关部门报备;当有人在参加正规比赛遇难的时候,指责他们没有敬畏之心、装备不足,指责他们自私、要钱不要命...
而当你在参加旅行社跟团游不买东西的时候,他们指责你贪图小便宜,报低价团;总有一天,当你在人山人海的景区里被拥挤、踩踏的时候,他们还会指责你吃饱了撑的,偏要去凑热闹...
什么是叫内卷,这就叫内卷。
覆巢之下无完卵,在上天眼里,我们都是蝼蚁;在我们自己眼里,我们就是自己的整个世界。
作为一场比赛,选手追求轻量化并尽可能减少负重,这无可厚非,就像奥运会运动员选择更舒适的鞋子,选择阻力更小的泳衣,选择更趁手的球拍一样。但是,如果不能相信主办方提供的装备以及天气信息,我们还能相信谁。
但是,鉴于目前的情况——大多的赛事及活动组织方的不专业,我的建议是,不要完全相信任何组织及个人,做更充足的准备,保证足够的冗余
当风和日丽的时候,一个没有经验的小白甚至都能走下来鳌太,而当天气恶劣的时候,即使是经验丰富的户外达人可能也只能做到自保也无法帮助他人。这也就是鳌太容易出事故的原因——一群小白因为运气好完成了打卡,其他人看到后就欣然前往——这就是幸存者偏差。
因此在做准备的时候,我们要按最坏的打算,保证装备冗余——装备可以用不上,但不能要用的时候没有。
以我个人的例子,所有的登山活动,包括一天的短途,头灯、雨衣、葡萄糖、救援绳都是必须要带的。虽然我确定有些东西99%不会用上。
案例1:在去年的一次秦岭太白山活动中(6月底),由于一名队员走得慢,我和他被困在海拔2400-2500米的地方(南天门下铁甲树的路上)。这是一次轻装活动,但是我依旧带了睡袋、羽绒衣裤,以及炉头和气罐。我把睡袋给你队友,我穿上羽绒衣和羽绒裤,并点着了火,一夜没有受到寒冷的威胁。
装备的冗余是必要的。同时,我们要选择最稳妥的方案,比如,在下撤时,选择最安全的线路,而不是最快的。
案例2:去年我另一次秦岭的经历,蒿沟上鹿角梁,在7月份突然降雨,道路泥泞,温度下降非常快。距离鹿角梁营地大概半个多小时的地方,一名队员越走越慢,并且说自己有点困(此时已经算高海拔,可能有高反症状),而由于后面几名队员走得非常慢,我有时候需要等待他们半个小时之久,此时我也已经有点发抖。因此,考虑到当时的情况,我选择了就地扎营——这是一个非常不适合的露营地,地面非常不平坦,并且我们4个人挤在一个帐篷里。而进入帐篷之后,确保了暖和,同时可以开火做饭,体能以及状态都恢复正常。
也就是说,在重装徒步中,如果发现有失温迹象,比如发抖(这是失温的前兆),就要考虑就地扎营,一旦进入了帐篷,就确保了基本的安全,不管风雨多大,小小的帐篷就是一个避风港。不要激进,不要激进,不要去赌
当然,我说的这一点是针对徒步登山的情况,和此次的黄河石林越野赛并不相同。越野赛毕竟是竞技类比赛,选手并不会轻易放弃,并且越野赛并不能要求选手有非常高的野外求生能力,而选手也不可能带上全部所需的装备——像重装徒步一样。选手应该有随时退出的条件——这对组织方的准备要求很高,换句话说,假如这次没有恶劣天气,只是一名选手在CP2到CP3之间骨折了,应该怎么办,是否会得到及时的救助?——而这种情况可能在前三次就出现了,只是后果不严重——我只是说可能,这就是一开始提到的海恩法则。

当灾难发生之后,各种质疑已经开始。很多人呼吁给马拉松及相关赛事降温。然而,我认为,类似的户外运动,堵不如疏,而普通人对户外运动的认知更是低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大部分人只是在奥运会或类似比赛中为获奖的运动员而欢呼雀跃,私下里却对各类户外运动嗤之以鼻:
跑步、爬山都是伤膝盖的,马拉松是封路的,广场舞是扰民的,参加足球培训是因为足球运动员收入高,滑雪是极限运动——大概只有散步,是最好的运动。
而国内的马拉松产业确实发展很快,但是,专业度的发展却差的太远,这是一种畸形。对于户外活动,堵不如疏。
堵只会带来更大的风险——当鳌太封了,就开始寻找其他更隐蔽的登山口,以及夜间开始和结束,这反而带来了更大的风险。参考美国当年的禁酒令。
产业化带来专业化,一直的堵带不来产业化。目前需要的是专业的行业标准和规范,优秀的组织方,以及救援的产业化,特别是救援的产业化。
当很多人在说救援成本的时候,有没有想过救援的专业性。目前的救援大都是民间救援,力量非常有限。假如本次越野赛能够在2个小时内进行及时的救援,那么遇难人数可能极大降低,甚至为0。哪怕不是那么专业的救援,只要及时,都能避免此次系统性的灾难,毕竟一名路过的牧羊人都直接救了6人,还有四五十人在放羊的临时住所里得到了庇护。但实际情况是,此次当官方救援人员赶到的时候,实际上都已经晚得太久了——他们当然是辛苦的,但是却没有带来作用。
当有人置身事外指责的时候,认为自己假如一辈子不上山就和自己没关系的时候,却不知道,救援可能和每个人有关,这涉及到社会救援,参考大舜”号轮船事件
1999年11月24日“大舜”号轮船沉没 282人遇难。以下摘自相关的报道
大舜号是新中国海难历史上,最惨烈的事故之一,共有290人死亡,仅有22人靠自救幸存。解放军海军虽出动军舰救援,但因缺乏专业设备最终没有成功。
大舜号在惊涛骇浪中左摇右摆,随时可能沉没。乘客们唯一的希望,就是获得其他船只的救援。
经过长达8个小时的等待,“大舜”号仅仅等到了海军686舰和救援船“烟救13”号。“烟救13”号是拖船,686舰是一艘补给船,都缺乏海上救援设备,眼睁睁的看着船只沉没。
海军686舰军官说:当我们接近大舜号以后,就在我们眼前一百米左右。大舜号眼看着沉没了。沉没以后,当时海边上漂起来一些救生筏、萍果、拖鞋,还有一些衣服什么的,一些杂物、木板什么的。
686舰战士说:看到海上漂着到处都是东西,也有救生艇,很多东西,不知道人在哪儿,反正过去慢慢找,摸索着找。结果看到一个救生艇,向救生艇靠近,发现上面有人,于是打皮缆过去。他们看不到!当时他们非常紧张,没有注意到这个皮缆。然后我们打了多少根皮缆,最后……把他们拉进来。
在离海岸数公里的地方,沉没花了数个小时,而在这么长的时间内,由于缺乏专业的救援船,其他船只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沉没,而生还的22人都是青壮年,靠自行游到岸边或救援船边,自救成功。
时隔20多年,如果再发现类似的事件,我们的救援能力怎么样?
只有经过实战的锻炼,才能提升救援的能力,只有产业化,才能获得专业化的发展。而救援能力将会在地震、山洪等社会救援中发挥作用,这并不是和我们没有关系。
那么有多少人能够承受救援的成本?其实这是另一个产业的问题——保险业。购买保险包含救援,那么救援成本就会由保险公司买单,也就是说,一天保险的价格提高1-2元,就会覆盖直升机救援,这样的话,问题就迎刃而解。在尼泊尔,直升机救援是非常常见的(当地的登山产业非常发达),甚至出现了骗保的发生。而国内目前的情况是,各种专业户外保险包含的救援只是限于救护车,并不包含也没有能力包含山地救援。

为什么高端的户外装备品牌大多是国外的?为什么运动员的康复治疗首选美国?为什么中国的足球不行?因为中国的足球注册运动员远低于德国等国家。明年就是冬奥会,而我们的冰雪相关爱好者也远低于日韩,这是绝对人数,更不用提人口比例了。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愿每一次的灾难都能带动系统性的进步。而不是仅限于善后处理,追责,或者取消类似的赛事。现在是一个拐点,事情有两种发展方向:
1、追责直接或间接负责人,取消、推迟、停办各种赛事,采取更严格的赛事审核机制(尽量不批),划定更多的禁区,采取更严厉的罚款机制。然后过段时间,没人记得;
2、追责直接或间接负责人,复盘这个赛事过程,建立规范、严格的赛事标准和行业准则,鼓励救援产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普及不同的户外项目知识,提高各运动的专业水平。

希望21个生命带来的是行业更好的未来。人类的发展离不开冒险精神、开拓精神以及创新精神。如果没有大航海,没有工业革命,没有电气革命,没有飞机,我们现在还在承受着地主的压迫——而地主本身,都不能天天吃得起白面馍。
向21位选手致敬,他们值得留下名字,迄今为止还没有看到他们的名单;
向牧羊人朱克铭致敬并表示感谢,于他自身,可能是举手之劳,而于其他人,则是救命之恩。
4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1-5-26 16:34 显示全部帖子
当有人在鳌太失联的时候,指责他们违法穿越,浪费社会资源;当有人在秦岭“光鹿跑冰”失联的时候,指责他们没有到相关部门报备;当有人在参加正规比赛遇难的时候,指责他们没有敬畏之心、装备不足,指责他们自私、要钱不要命...而当你在参加旅行社跟团游不买东西的时候,他们指责你贪图小便宜,报低价团;总有一天,当你在人山人海的景区里被拥挤、踩踏的时候,他们还会指责你吃饱了撑的,偏要去凑热闹...
发表于 2021-5-26 17:51 显示全部帖子
在8264里,我看到的第一个公开看懂那两篇文章的人!
我不信那么多”大神“看不懂,为了洗地谈装备?
发表于 2021-5-26 21:13 显示全部帖子
整体观点是对的
细节有些不对

比如牧羊人不是正巧路过搭救
人家牧羊人早就看天气不对躲在窑洞里了
后来救了五个先后到来的参赛者后又主动出去几公里搜索
找到他往窑洞方向走了一段
然后回窑洞叫了另一个恢复比较好的参赛者一起把他救回去的
怎么到他口里成了牧羊人正巧路过搭救呢


另外遇难者除了梁晶具体的姓名也不详
更无从知道水平是否是所谓大神级别
3人点评 收起
  • fbs001 梁晶,曹朋飞,吴攀荣,还有黄关军,梁晶越野积分中国第一,亚洲第一,世界第八,其他人你去搜吧,无一小白 2021-5-27 11:46
  • 漫歌 CP2打卡的前六名就活一个,就是你说的那个牧羊人朱大爷架回来那个,已经倒地失去知觉二小时四十八分钟了。 发自8264手机版 m.8264.com 2021-5-27 08:20
  • 莫华 关于牧羊人的介绍,我是直接引用当事人的描述 关于其他遇难者的水平,除了梁晶,还有:残运会冠军黄关军、路跑大神曹鹏飞、50公里越野冠军收割机黄印斌、深圳名将吴攀荣等精英跑者,确实有不少大神啊 2021-5-26 21:30
发表于 2021-5-26 21:30 显示全部帖子
dafengchui 发表于 2021-5-26 21:13 整体观点是对的细节有些不对比如牧羊人不是正巧路过搭救人家牧羊人早就看天气不对躲在窑洞里了 ...

关于牧羊人的介绍,我是直接引用当事人的描述
关于其他遇难者的水平,除了梁晶,还有:残运会冠军黄关军、路跑大神曹鹏飞、50公里越野冠军收割机黄印斌、深圳名将吴攀荣等精英跑者,确实有不少大神啊
发表于 2021-5-27 07:52 显示全部帖子
“堵不如疏”是正确的。但是按照中国的国情,这是绝对不可能实现的。为了位子,为了帽子,为了稳,堵起来才是省心省力。
发表于 2021-5-27 08:20 显示全部帖子
dafengchui 发表于 2021-5-26 21:13 整体观点是对的细节有些不对

CP2打卡的前六名就活一个,就是你说的那个牧羊人朱大爷架回来那个,已经倒地失去知觉二小时四十八分钟了。

发自8264手机版 m.8264.com
发表于 2021-5-27 08:35 显示全部帖子
观点基本正确,可是细节还是不少问题。我没记错的话,那摄影师本来就是个越野跑者
发自8264小程序
发表于 2021-5-27 09:21 显示全部帖子
欣赏美图。。。。。。
发表于 2021-5-27 09:52 显示全部帖子
写的最细的一篇了。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