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6789

主题

非洲

惊艳纳米比亚|鲸湾港-十字角-红泥人部落

[复制链接] 查看:20821 | 回复:33
发表于 2021-6-4 14:28 21 只看该作者

     十字角海狗繁殖地旁边葡萄牙航海家迪奥戈·康的登陆纪念碑。




发表于 2021-6-4 14:28 22 只看该作者

     迪奥戈·康(葡萄牙语:Diogo C?o)是葡萄牙探险家,1482年仲夏他沿非洲西岸进行了两次航行,成为了第一个发现并深入非洲第二大河刚果河考察的欧洲人,也是第一个到达西南非洲的鲸湾的欧洲航海家。


     迪奥戈·康于15世纪中叶(1450年左右)出生在雷亚尔城(一说埃武拉)。他是王家骑士阿尔瓦罗·费尔南德斯的私生子。他进行了两次重要的航行:


     第一次航行(1482-1484)

     迪奥戈·康是第一个发现并驶入非洲第二大河刚果河的欧洲人,也是首先对赤道和鲸湾之间的非洲西岸进行探险考察的航海家。约在1482年仲夏,葡萄牙国王若昂二世继承恩里克王子遗志,重启航海探索事业,派遣第奥古·德阿赞布雅为首的船队前往黄金海岸建立殖民据点,迪奥戈·康即是该探险船队中一艘船的船长。他们后来在黄金海岸一个金矿附近建立了米纳堡。接着,康从米纳堡继续南下,考察了非洲西岸赤道以南的地区。船队绕过赤道附近的洛佩斯角,最后发现了非洲第二大河刚果河的河口。康在这里竖起一块石柱,并刻上了葡萄牙国徽、若昂二世和自己的名字,以及发现的日期,声明已代表葡萄牙国王占有了这片土地。这块石碑目前已被发现,但仅剩下了一些碎片。接着,康派遣几个水手驶入刚果河,溯流而上不远到达了刚果王国,并与该国建立了联系。考察完刚果河后,康继续向南航行,到达今天安哥拉(葡属西非)海岸的圣玛利亚角,并在这里竖立了第二根石柱后返航。在返航途中,他还发现了几内亚湾内的火山岛安诺本岛。他于1484年4月初回到了里斯本,受到若昂二世的重赏,并被封为王家骑士。4月8日,又被赐予可享受年俸。4月14日,又被授予家族纹章。


     第二次航行(1484-1486)

     1484年-1486年,迪奥戈·康进行了他的第二次非洲西岸航行,同行的可能还有德国地理学家马丁·倍海姆。他在此次航行中再次考察了刚果河,并且在离第一次航行更远的地方竖起了两根石柱。一块位于黑角,最后一块石柱位于克罗斯角(即Cape cross,十字角),这可能是他第二次航行的终点,此次航行又将欧洲人已发现的非洲西岸向前推进了1400公里。

     迪奥戈·康第二次航行主要目的是为了寻找传说中的基督教国王长老约翰之国。他猜测长老约翰的国家就在沿刚果河而上的马塔迪地区,并期望能与该国建立联系。但他们最终未能发现长老约翰的国家,于是在1485年10月或11月,康和他的同伴们在马塔迪的耶拉拉附近一处瀑布边的石头上刻下了一行留言,以证明他们以到达了此地。

     石头上写着:“Aqui chegaram os navios do esclarecido rei D.Jo?o II de Portugal - Diogo C?o, Pero Anes, Pero da Costa.”(葡萄牙国王若昂二世的船到达了这里——迪奥戈·康、佩罗·阿内斯、佩罗·达科斯塔)。

     关于其往后的命运,一种权威说法是,他死在了克罗斯角;另一种说法是他回到了刚果,并将一名当地使节带到了葡萄牙。他所竖立的四块石柱目前均已被发现,其中,竖立在圣玛利亚角的和克罗斯角的石柱上分别标记着1482年和1485年。克罗斯角的那块石柱目前保存在基尔,伫立在原处的是一块花岗岩制成的复制品,其余的目前则保存在里斯本地理协会。


     是夜,在大西洋的咆哮声里酣眠无梦。




发表于 2021-6-4 14:28 23 只看该作者
     6月24日 十字角-卡曼杰博


     清晨从十字角出发不久,荒漠上突然出现一只粽鬣狗——我听说过鬣狗的这一个种类,但却是第一次亲眼目睹。原本想斑鬣狗已是外表丑陋的动物了,不曾想粽鬣狗更甚。

     关于鬣狗(Hyena)的简述:

     外部特征: 体长约0.85~1.7米,身高约0.6~0.92米,体重约22~64公斤;体型似犬,长颈,前肢长后肢短,躯体较短,颈后有长鬣毛,具粗壮的前臼齿,裂齿发育,臼齿退化,颌部粗而强,能咬开骨头。

     生活习性:食肉;群居群猎,母系社会体系,等级森严,但群居前提下可独来独往,单独捕猎;善奔跑,可达50~60公里/小时;咬合力平均为460公斤,大于狮子的360公斤;机会主义者,掠食其他肉食动物的猎物。

     分布地区:非洲、阿拉伯半岛、印度次大陆。

     寿命: 约12年。

     种类:4种,斑鬣狗、条纹鬣狗、棕鬣狗(海岸寻食螃蟹和鱼等)、土狼(食蚁)。




     下午我们来到卡曼杰博,造访辛巴族红泥人村落,下边是一组人像照片:


发表于 2021-6-4 14:28 24 只看该作者

     据说1600年代,辛巴族从安哥拉高原南下迁徒至纳米比亚,一度成为当时最为富庶和强大的游牧民族之一。




发表于 2021-6-4 14:28 25 只看该作者

     如今几百年过去了,他们依旧停留在原始状态,生活在远离现代文明的偏远村落中,维持着从前的生活方式和习俗。




发表于 2021-6-4 14:28 26 只看该作者

     辛巴族的特别之处是将赭石磨粉,以羊油拌和,然后将其涂抹在身上,据说可以防蚊虫叮咬与防晒,并且这被视为是美的象征,这也是辛巴人被称为“红泥人”的由来。




发表于 2021-6-4 14:28 27 只看该作者

   只是现代文明太过诱人,如今的辛巴人也在传统生活与现代文明之间挣扎,为了保存本民族的独特传统,他们选择在未被侵扰的边远环境中过活。




发表于 2021-6-4 14:28 28 只看该作者

     辛巴人的生活型态:

     ①辛巴族以畜牧种植为生,除了雨水丰沛的雨季,过去男人常年外出放牧狩猎,女人留守。如今,辛巴族的男人外出打工养家,女人们则在家里。




发表于 2021-6-4 14:28 29 只看该作者

     ②辛巴人无图腾崇拜,他们崇拜祖先和火,这二者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发表于 2021-6-4 14:28 30 只看该作者

     ③一个村子就是一户人家,而一个家族则结成一个部落;家族制是唯一的社会制度保障,家族长老,确切的说是长老团,掌管著一切,包括判定惩罚、经济规划与行政命令。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