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20226

主题

北京

内蒙古行记|辽庆州塔与阿斯哈图石林

[复制链接] 查看:7517 | 回复:21
发表于 2021-6-4 14:56 1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7月8日霍林郭勒-阿斯哈图石林-热水

     上午从霍林郭勒出发,听从配以林志玲娃娃音高德地图的安排,沿霍白路西行至白音华工业园区,然后转X506线南下——其中有30公里的土路完全处于原始状态,遍地是坑,颠簸难行。

     面对恶劣的路况,我摒弃凝神小心驾驶,终于翻过山口离开X506线,进入X218线,直见海拔陡降,不多时居然出现了水泥路——总算逃过来了。

     这时已进入赤峰市境内,只见群山连绵,我基本判定由此再度进入大兴安岭。上图是从山口下来后遇见的第1个村庄巴根吐,该村所处的河谷地带出现大面积的农田,种植各种庄稼,说明已进入畜牧业与农业并存的过度地带(事后查阅资料获悉,巴根吐以北约3公里即是金界壕遗址的所在地)。



     误打误撞,不经意间居然在路边看到金界壕的牌铭介绍,旁边就是现存的一处堡址。

     金界壕即为金长城,始建于金太宗天会年间,从公元1123年开始修筑,直到1198年左右才最终完工,是规模宏大的军事防御工程。金界壕巴林右旗段从巴林右旗东北部入境,呈东北-西南向延伸。巴林右旗境内全长54公里,经常兴、巴根吐、红卫、必图、荣升、海清等6个嘎查向西南入林西县境内。共有6座堡址,203个马面。



   从巴根吐村向前又行驶十多公里,即将抵达路牌所指示的索博日嘎镇,只见前边的空地上突兀地矗立着一座雄伟的白塔。冥冥中,我已判定这是一座古塔,可能我潜意识里认为现代人不大可能在如此偏僻的地方斥资修建这样一座塔。



1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2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21-6-4 14:56 2 只看该作者

     在走进去一探究竟之前,我已通过网络搜索了解到这是一座位于辽代庆州城内的佛塔,保存完好,塔身雕刻精美。

     冒着炎炎烈日,我们翻过夯土城墙走近佛塔。这座塔的名字叫释迦佛舍利塔,俗称白塔子,据资料记载重熙十八年(公元1050年),辽兴宗为其母章圣皇太后祈福所建,属辽代皇家佛教建筑。


2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21-6-4 14:56 3 只看该作者

     关于这座塔的历史、现状与出土文物,有兴趣的读者可以搜索《神秘的契丹文明真的已消失殆尽?赤峰辽庆州白塔告诉你事实是这样》一文,这篇文章的作者已有比较详细的介绍。

     站在这座释迦佛舍利塔前,望着那生动的石刻,听着那叮叮作响的铁马,我有强烈的穿越时空之感,很难想象,契丹时期的佛塔居然能够如此完好的保存至今——即使它周边曾经繁荣的庆州城,如今除了城墙残址,再找不到任何痕迹。它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奇迹,“辽代塔寺艺术之精华”,“契丹民族建筑之瑰宝”,这样的赞誉之词端的是名实相符。

     继而,我了解到在索博日嘎西北方向约13公里处的王坟沟,就是辽庆陵的所在地,埋葬着辽圣宗耶律隆绪、辽兴宗耶律宗真、辽道宗耶律洪基等三代皇帝。我原想去前去探寻,但查阅他人游记才意识到去那里已看不到些许遗迹了,于是作罢。

     午后继续驱车,前往阿斯哈图石林。



发表于 2021-6-4 14:56 4 只看该作者

     我知道阿斯哈图石林已经很多年了,那时我们到木兰围场游玩,有的人会继续北上前往这片石林。这次总算有机会前来,了却一桩心愿。


发表于 2021-6-4 14:56 5 只看该作者

     阿斯哈图是蒙语,意思是“险峻的岩石”,现已改名叫克什克腾石阵。

     它位于大兴安岭的西南部余脉段,属第四纪冰川时期反复扩张与退缩的冰川在花岗岩山体上留下的综合作用遗迹。

     


发表于 2021-6-4 14:56 6 只看该作者

     塑造阿斯哈图石林地貌的成因无疑与冰相关,这一点是确凿的。但究竟是冰川作用结果,亦或是在气候严寒地区常见的寒冻冰融作用结果,目前尚在争议中。

     我个人认同阿斯哈图石林是冰川作用的结果。在距今约200万年地球进入大冰川期,全球有1/3以上的大陆被冰雪覆盖,我们称之为第四纪冰川。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21-6-4 14:56 7 只看该作者

     在第四纪冰川时期,阿斯哈图石林一带的花岗岩山体被厚达数百乃至上千米的冰盖冰川所覆盖,岩石被冰川的重力所压缩,其后随着冰川消融与压力释放,花岗岩渐渐反弹形成层状纹理,裸露于山巅。在冰期结束的过程中,冰川不断切割和搬运花岗岩山体;在冰期结束之后,四季与昼夜巨大的温差使花岗岩山体崩裂与坍塌,加之强劲西风的侵蚀,共同塑造出这片奇异的石林地貌。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21-6-4 14:56 8 只看该作者

     出于丰富文化内涵的需要,自然景观常往民族文化方面靠拢,故而这处石柱被称作拴马石,据说成吉思汗曾将战马拴在此处。我个人环绕它一周,倒认为它像一个靴子,若把它称作上帝之靴,会不会更为贴切?



发表于 2021-6-4 14:56 9 只看该作者

     上图被景区管理方命名为鲲鹏,我个人见到它的第一眼,觉得像极了在非洲常见的埃及雁。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21-6-4 14:56 10 只看该作者

     这一处被称作试剑石。如果思绪只停留在试剑石这样的形象比喻上我觉得实在可惜。置身其间,手抚石壁,着实令人赞叹:原本一块巨型垂直节理发育的花岗岩,在重力作用下齐整地断成两个完美的截面,大自然这样的手法实在不可思议。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