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55516

主题

北京综合

看长城||岔道城-羊头山-八达岭,见证多个时期的明长城遗存

[复制链接] 查看:13767 | 回复:45
发表于 2021-6-10 11:42 21 只看该作者
这段双拦马墙,正处于这道蜿蜒向南的山梁侧面,与东侧山梁衔接的垭口处,是防守此处垭口的工事。

还有一个问题是:如果羊头山向东(羊头山西侧也有少量墙体,止于山崖较陡处)是嘉靖二十二年的墙体,为什么是向南而去了?是判断失误了吗?


惊人的发现:一段长城遗产网未记载的墙体,证实嘉靖二十二年墙体的走向

我不甘心这个疑虑得不到解答,尝试在这一带继续寻找。前队的8名队员已经走远,我与虫子还在后面。

行前下载有驴友的多条轨迹,在这座疑似墩台附近,全都折向东去,而没有沿明显的墙体南行。仔细对照这些轨迹,终于在拦马墙体北端不远,找到了折向东侧垭口的路径,被密林遮掩的路径。

这条路径上,与羊头山附近墙体特征类似的墙体,仍然在延续!其走向偏离了向南的墙体,在疑似墩台处,构成又一个三岔结点。

  

发表于 2021-6-10 11:42 22 只看该作者
墙体有足够的残高,对于明早期的墙体来说,可称得上保存状况非常完好。

  

发表于 2021-6-10 11:42 23 只看该作者
墙体有足够的宽度,保持着直立状态,只是顶部被泥土覆盖,蓑草遍地。

  

发表于 2021-6-10 11:42 24 只看该作者
就是说,此处疑似墩台,实为一处不同时期的边墙的分界点,其北侧向东西两个方向延伸,当是修至羊头山的南山边垣。

从两个不同时期的墙体分界点来说,或者从一段边墙的起点,并且外侧有2道拦马墙的设施来判断,这座疑似墩台,可能性非常大

本次的行程,并没有将东段墙体纳入规划——也无法纳入规划,这是一段长城遗产网未记录的墙体,这是一处惊人的发现,证实了嘉靖二十二年自羊头山向四海冶修建的墙体的走向,刷新了长城遗存与长度的记录!于是我们返回正路,追赶队友。


拦马墙向东防守本属于南山边垣的防线,说明此时南山边垣已基本失去防御功能。


三岔结点向南,是嘉靖三十年的墙体

继续南行,才发现这段墙体整体的等级规格比刚才都有明显提高,高大 的墙体,完好的立面,残高有2-3米甚至更,宽亦有2米多。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21-6-10 11:42 25 只看该作者
这明显是嘉靖三十年的墙体,与羊头山处远眺八达岭外的石墙特征相符,与密云没有改造成砖石大墙的墙体特征一致。嘉靖三十年的八达岭,应修至羊头山东南(据称为黄土梁),与南山边垣相接处。

  

发表于 2021-6-10 11:42 26 只看该作者
环顾四周,目力所及,可见至少五个时期的遗存:

1、嘉靖二十二年的南山边垣墙体(羊头山向东越过垭口继续向东延伸,羊头山西侧有少量残存);

2、嘉靖三十年的八达岭长城(未改建成砖石大墙的部分);

3、嘉靖三十五年的南山连墩(南山夯土长城的墩台部分);

4、嘉靖三十七年的南山大墙(南山夯土长城的墙体部分);

5、隆庆三年至万历年间改建的八达岭砖石大墙。

另外,羊头山至延庆257号敌台之间的联结墙体,具体修建年代不详,应略晚于嘉靖三十七年。

而万历年间的八达岭砖石大墙,除了叠压了嘉靖三十年的墙体外,羊城内还包砌着弘治十八年的八达岭城。

弘治十八年的八达岭城下,是否还叠压着年代更古的居庸关塞?


发表于 2021-6-10 11:42 27 只看该作者
绕崖前行

沿山脊继续前行。

  

发表于 2021-6-10 11:42 28 只看该作者
由于两侧悬崖陡峭,墙体略为简单些。


发表于 2021-6-10 11:42 29 只看该作者
下坡处有个小断崖。前队队友都已经通过,我与虫子尝试了半天,未能下降。


发表于 2021-6-10 11:42 30 只看该作者
回退一段,找到一处更容易通过的道路,继续追赶前队。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