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28785

主题

成都

梦回茶马,去见那远方的风 (上篇2 初入古道) 古道蔓草一曲东风破

[复制链接] 查看:14829 | 回复:36
发表于 2021-7-28 12:03 21 只看该作者

冷箭竹


高山杜鹃含苞待放,就等繁花季了

发表于 2021-7-28 12:03 22 只看该作者

高山杜鹃

高山杜鹃

云杉

发表于 2021-7-28 12:03 23 只看该作者

青冈叶

接骨草


1903年——1908年间,英国植物学家威尔逊为了收集中国西部的植物标本和种子,曾多次穿越茶马古道,到汉源、雅安、荥经和宝兴地区。



尔勒斯特·亨利·威尔逊(Ernest Henry Wilson)是英国著名植物学家,第一个打开中国西部花园的人。


1899——1919年,他五次到中国收集植物,其中四次到中国西部。


他将1万份植物标本和1593种植物种子带到西方,为西方的现代文明和东西方科学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贡献。


1903年是他第一次到汉源。


在长达十余年的考察期间,所到之处,威尔逊拍摄了许多珍贵的照片,详细记录了100多年前四川的自然风貌和人文景观。





1903年,威尔逊第一次到汉源的时候,碰到了背茶包和盐包的茶马背夫。


他称了他们所背负货物的重量,通常为200磅,最高达到了317磅(240斤),令他非常吃惊,欧洲的苦力人承受不了这样的重量。
晚上他住在驿站,在日记里记载着这是他见过的旅店中最黑暗、最潮湿、最肮脏的,只有一支蜡烛,他无法理解人们在这样的黑洞中怎么生活。
后来他还住过条件更差的背子房,和跳蚤折腾了一宿。



威尔逊从四川各地带走了丰富的本地特有植物标本及其种子。


如果有一天,你在遥远的国度看到了这些植物的身影,请记得它们的老家在中国四川。


下图为威尔逊日记记载的四川西部采集植物的部分品种举例:








但是,威尔逊并不是一位和平的学者,而是屠杀大熊猫爱好者。


1913年,威尔逊将他猎杀大熊猫的事迹写在了他的著作《一位博物学家在华西》里,还写道:“(大熊猫)是中国西部最值得狩猎家去追寻的猎物。”


威尔逊只是自法国人戴维在宝兴发现大熊猫并介绍到西方后,引发了西方人对大熊猫的猎取热潮,列强纷纷来到宝兴区域只为枪杀和捕获的众多俄国人、美国人、英国人、德国人中普通一员。


到1949 年间,猎杀、盗捕猖獗,至少有 16 只活体大熊猫被运出中国。至少有 70 只大熊猫被制成标本,存放在西方各国的博物馆中。还有数量无法统计的大熊猫,被剥去皮毛高价贩卖。








山里还有活化石“珙桐”林,但是我们没能走到那片区域。





发表于 2021-7-28 12:03 24 只看该作者

我们面对北方行进,正对着的就是大相岭,要一直迎着它走。
大相岭古名邛崃山,因为汉源古称笮都,所以也叫邛笮山。


后来改叫大相岭取自诸葛亮南征。大相岭在秋冬积雪,每当天晴的时候望过去像座白玉石做成的大山,邛崃霁雪是汉源名景。

千秋积雪压邛崃,万里罡风吹不开,

绝塞西当银世界,筹边东拓玉楼台,盘头不减青松影,岭外谁招白鹤来,我忆当年行部处,苍茫云海共徘徊。————清 杨楫(此诗写的就是邛崃霁雪)
大相岭是荥经和汉源的界山,也是大渡河和青衣江的分水岭,平均海拔3千多米。
荥经过凰仪堡到大相岭垭口,大相岭垭口下到羊圈门,再顺山势往下走,就是汉源清溪古城。

1931年,我三爷爷参加了南京中央政治学校在康定招收特招生的考试,考上了中政校的高中部。他们一行十二人,就是从这条路翻越大相岭到雅安,再继续步行到成都,成都步行到重庆,坐汽轮到武汉,最后到达南京求学。

————大太阳


发表于 2021-7-28 12:03 25 只看该作者
从羊圈门到荥经的路线


原始道路已经被山洪冲毁了,要翻过大相岭,得在这个河谷中穿行,边走边寻找道路。


翻过大相岭后走到凰仪堡,再继续沿着荥河河谷,就能到荥经县(雅安辖)再到雅安市。


我们一直走到大相岭脚下的河谷,就是图中的乱石滩,寻了个避风的地方歇息,垫垫饥肠辘辘的肚子。


发表于 2021-7-28 12:03 26 只看该作者


Viki:“那个老婆婆当年为什么怀着身孕还要去运货物呢?”


大太阳:“生活所迫,哪有条件娇气。”
背夫是体力活,以男性为主,但也有一些妇女为了生计,把长发包起来,挽起裤脚,背起一两百斤的货物,和男人们一起去背茶。
路人看到这些有着粗壮小腿的妇女,都以为是“伙计”。
为了生存,别说妇女,连十四、五岁的孩子都在当“背背子”。最小的“背童”年仅10岁,可背两条茶包(30多斤)。
选择不同道路,则背夫们每天走的路程不一样。“大路”日行约30里。“小路”日行约20里。
以“大路”为例,从雅安到康定约500里,以连接点汉源县宜东镇为中转站,背夫分为“长脚”和“短脚”。长脚从雅安背到康定,背完全程约20天。短脚从雅安背到宜东,或从宜东背到康定,背完全程约10天。


这段路,放到今天的地图上,哪怕只是骑行,也只有300公里(雅安到康定的国道, 高速则是270公里)。
但那时的500里,对汽车来说区区250公里,却要背夫一步一步走出来,不是现在沿着柏油大马路去徒步那么轻松。
大雪封山,山洪季,暴雨,严寒酷暑,特别是冬天山里结冰,更难走,很容易滑倒、摔倒。


那些背清油、白酒的,因为摔跤泄露,背夫还要赔偿货物损失。
他们的工钱结算有两种方式:1:报酬计件制,每条1.1元或1.2元,2:实物计件制,与所背货物的重量一致。比如背200斤货物到康定,交货后得的工钱可买200斤大米。
为了多挣些工钱,也为了方便携带,背夫们通常只带加点盐巴的玉米面,在路上的十几二十天每顿只吃玉米馍馍,渴了就在路边的水沟里捧水喝,没有米饭,有浮油的菜汤更是奢望。



到了歇脚的背子房,花1角5分钱过夜,还能再花5分吃上一碗豆花。


用店家免费提供的柴禾蒸好第二天在路上要吃的玉米馍馍。


然后背夫们就可以一起聊聊天,看看谁的肩背红肿,就烧烫丁字拐拐筢子的金属尖压红肿处,若是肩背磨烂了,就敷上盐巴以痛疗痛 。





他们吃得这么简陋,那么负重情况呢?
以背茶包的人为例:将长条茶包层叠摞好,用竹签串起固定,这就算一条茶包。
重的18斤一包,轻的15斤一包。

中等力气背11、12包,力气大的背15、16包。
男的一般背两三百斤,女的力气小背一两百斤(十多条茶包)。这才是真实(史料)
背着两三百斤重的茶包,还要翻山越岭可不容易。就像我们要去登山,需要装备。


“背着背夹子,胸吊汗刮子,手上提拐子,脚穿脚码子”这就是背夫们的基本配置。
拐子:用硬的杂木和铁头做成,呈丁字形状,背夫们休息时用拐子顶在背夹子下方,承受所背物资的重量。杵头为铁制,每杵必放在硬石块上,经年累月,石上留下窝痕,一路都能看到印记。
背夹子:由于负重极重,背负系统是一种特殊设计的背夹子,架子用木条做成,下方有两点支撑,上面宽敞用于放东西,用绳子收紧以后,东西不会轻易掉落。但是取脱相当不方便,需要宽敞的地方,好几个人一起合力才能卸下来,往往卸取一次极耗体力。所以他们在途中休息,背子一律不卸肩,用丁字拐支撑背子休息。

发表于 2021-7-28 12:04 27 只看该作者

参考造型 | 网图


女性方便的时候也只能站立(她们会额外带些竹笋壳),所以站着生孩子实是无奈之苦。
有的正在奶孩子的“女背子”背货的同时还要把吃奶的孩子挂在胸前。
汗刮子:每个背夫都会在胸前挂块圆形篾条,用来路上刮汗。
脚码子:铁打的防滑工具,绑在草鞋底部。一种脚码子有突出的铁钉,用来走冰雪路面,一种脚码子是无钉的糙面,用来走泥泞的道路。放现在来说就是冰爪和登山鞋。



背夫的工具中,另外还有扇单、管签等也很常用。
扇单:用棕叶缝制的扇形工具,雨雪天气用来盖住所背物资,不背东西时用来包拐子、脚码子和其它东西。
管签:通常是1米多长的硬竹片,插在背夹子和背的物资之间,通过增加高度来增加背夹子的容量,放一些食物、草鞋等需要经常取用之物。



他们就这样攀爬在崇山峻岭间,身子弯成弓形,一步一颤地向前行进。官方宣传造型 | 网图 尽管有了装备,但背着沉重的茶包,中途还是需要频繁休息。


基本是上坡走70步,下坡走80步,平路走110步,按这样的频率停下来(会有个带队人喊休息和出发的口令)。
于是大家就杵在丁字拐上,以稳定的三角形姿势休息,歇口气又继续上路。

发表于 2021-7-28 12:04 28 只看该作者

这才是真实(史料)


吃完路餐,山风渐渐吹得猛了,趁着还没日落,我们开始折返。

发表于 2021-7-28 12:04 29 只看该作者

这条翻越大相岭的路从清溪羊圈门出发,来回双程约计20公里,都是羊肠小道石头路。


一路蜿蜒上山脊下河谷,溪流清澈空谷灵秀,报春花儿开满了山岗,各种各样的高山杜鹃含苞待放(我非常期待盛花期),各种植物都欢喜地透露着春天来了的讯息,一切都是城市里看不到的样子!
更多的,是蔓草遍布这荒野古道,总会不自觉想起周杰伦那句:篱笆外的古道上我牵着你走过,荒烟蔓草的年头常常想过以后……


发表于 2021-7-28 12:04 30 只看该作者


快要出古道口的地方有一栋红色外墙的房子,初以为是村民住所,走近一看,原来是座庙。


锁着门,不知道是山神庙还是观音庙。


路边神龛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