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37225

主题

广州

三清仙境,龙虎问道,解谜悬棺——记2021年3月游历江西道教名山

[复制链接] 查看:17106 | 回复:47
发表于 2021-11-11 14:16 31 只看该作者
  嗣汉天师府  


发表于 2021-11-11 14:16 32 只看该作者
  


天师府是从第四代天师开始的生活起居之所和祀神之处。原称“真仙观”,建在龙虎山脚下,天师府原系宋徽宗赵佶赐予三十代天师张继先的私宅,崇宁四年(1105)始建于上清镇关门口,元延佑六年(1319)由第三十九代天师张嗣成迁建于今址,即上清长庆坊,在今上清镇西。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赐白金15镒(360两),在今址上清镇中心重建。后又经十多次修建,现存木构建筑均为清乾隆、嘉庆和同治年间旧物。  



天师府建筑工艺群,整个府第由府门、大堂、后堂、私第、书屋、花园、万法宗坛等组成,在布局和风格上保持了道教正一派神道合居的鲜明特色,是我国私家园林和道教建筑的艺术瑰宝。  





发表于 2021-11-11 14:16 33 只看该作者
道家与道教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



“道家”一词,始见于西汉司马谈的《论六家要旨》,是指先秦诸子百家中以老庄思想为代表的学派,或者指战国秦汉之际盛行的黄老之学。他们在思想理论上都以“道”为最高范畴,主张尊道贵德,效法自然,以清净无为法则治国修身和处理鬼神信仰,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因此被称作道家。



至于“道教”,则是一种宗教实体。顾名思义,“道教”的意思即“道”的教化或说教,或者说就是信奉“道”,通过精神形体的修炼而“成仙得道”的宗教。作为一种宗教实体,道教不仅有其独特的经典教义、神仙信仰和仪式活动,而且还有其宗教传承、教团组织、科戒制度、宗教活动场所。



这样的宗教社团,与早期道家学派显然有所不同,但是道家是“道教”的上游,道家、道教的要本信仰都是“道”,我们绝不能将之妄加分割。





发表于 2021-11-11 14:16 34 只看该作者
道教的发展




东汉至魏晋南北朝,是道教形成和确立的时期。东汉后期黄老道形成实体,太平道、天师道等民间原始教团相继成立。




后经魏晋南北朝数百年的改造发展,道教的经典教义、修持方术、科戒仪范渐趋完备,新兴道派滋生繁衍,并得到统治者的承认,演变为成熟的正统宗教。




隋唐至北宋时期,由于统治阶级的尊崇,道教极为兴盛,社会影响极大,道教的哲学、养生术、符咒法、科仪规章也更为完善。




晚唐北宋以后,道教内部出现一些新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儒释道三教合一思想的出现及以修持内丹术为主的金丹道派开始兴起。




到了南宋金元时期,道教发生变革。在华北出现了全真道、太一道、真大道等新道派,南方出现了金丹派南宗、天心、神霄、清微、净明等新道派,早期的天师道、上清派、灵宝派在教义和道法上也有革新。宣传三教合一,注重内丹修炼,是这一时期道教的主要特点。




明清两代,随着中国封建社会进入晚期,道教发展陷入停滞僵化。近代中国道教承明清余绪,除个别时期,一直处于低谷。




龙虎山正一观大殿



从汉末第四代天师张盛始,正一道历代天师都居此地,世袭道统六十三代,沿守1900余年。他们多次得到封建王朝的崇奉和册封,最高时官至一品,位极人臣,形成中国文化史上传承世袭“南张北孔(夫子)”两大世家之一。龙虎山地区在道教兴盛时,先后建有十大道宫,八十一座道观,五十座道院,十个道庵,其繁荣景象可见一斑。  




发表于 2021-11-11 14:16 35 只看该作者
  这张图特别有意思!




十二生肖,人与人是否投缘,很多人以为是唯心论,但若是放眼研究一下自己周围的朋友生肖,我们会对于中国古代文化愕然,很有道理!




发表于 2021-11-11 14:16 36 只看该作者
  五色平安,祈求一套,唯心?安心!并不是所有东西都能清楚客观解析,有信仰有畏惧,总归是社会治理的良策!这里是花钱的地方,但龙虎山的消费并不太高,算是宗教场所合理的收费标准!




每当有人进来,都会有身穿道士服的讲解员给你讲解,是否祈福,随心了!




发表于 2021-11-11 14:16 37 只看该作者
  这题字大有来头!




发表于 2021-11-11 14:16 38 只看该作者
『龙虎山——悬棺之谜』   




龙虎山有202座悬棺,专家考证认为,龙虎山的崖墓悬棺群,距今有2600余年的历史,是古越人所葬。宋理学家朱熹曾发出疑问:“三曲君看架壑船,不知停棹几何年?”无独有偶,原中科院院长、现代考古学家郭沫若也发出了“船棺真个在,遗蜕见崖看”的感叹,表示无法用科学解释崖墓的遗憾。如今龙虎山悬棺的“千古之谜”,已令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为它皓首穷经,欲解其谜。  



尽管是千古之谜,但人们仍然对其事实的存在进行了多种可能实现方案的探索和实践,2006年景区所做的采用最原始的杠杆原理进行吊装演示便是其中最为一目了然的方法。



发表于 2021-11-11 14:16 39 只看该作者
  


道教的死亡观




生老病死是一切有生之物的必经历程,人类如何可以例外?那么,人是否依照本能的运作,像动植物一般顺其自然?



庄子妻死,惠施前往吊丧,却看到庄子鼓盆而歌。惠施不以为然,出言责怪。庄子说出一番道理:人在最初,未生之时,只是荒野中的一股气。有气、有形、有生之后,成为人;活了一生,最后死了,形体消解,回归大气,有如“偃然寝于巨室”,舒舒服服地睡在天地这个大房间里。死者如此快意,而生者为之嚎啕大哭,岂不荒谬?因此我正在为她高兴而唱歌啊! 谁能反驳庄子?惠施不能,我也不能。



若要反驳,就须另立一套人生观,包括灵魂的意义与性质,人生的目的与价值,然后再比较何者更为周全,更能说明人的真相。



庄子的思想背景是“道”,万物由道而生,再回返于道。这是得自大自然生命循环不已的启示。因此,就人的形体而言,不妨与大自然一起运转变化,“人之生,气之聚也;人之死,气之散也。”




道教思想之一就是“贵生”,不是为了以生命换取名利权位,而是为了生命本身即是存在目的,随遇而安,与物俱化,精神摆脱了随着目标与实现而来的一切枷锁,才能真正逍遥自在,高飞远行,开启一个恣意想象又变幻莫测的心灵世界,品尝“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胜境。




发表于 2021-11-11 14:16 40 只看该作者
  


开篇曾经提到的晋人陶渊明的组诗《形影神三首》,身体、影子和心神,某日进行了一场意味深长的对话:



形对自己的影子说:天地山川都能永恒,草木虽然总会死,但春风吹又生,也是另一种生生不息。而人号称万物灵长,却难逃一死,亲朋零落。我只是一具肉体,也不会成仙的法术,既然无能为力,干脆今朝有酒今朝醉吧。




影子回答形:何止是无法长生,即使是在有限的生命力保持健康活力,也是很难办到的。我真想去仙山访求长生不老之道,但因为仙山太邈远而没法到达。自从我和你相遇,我们时时刻刻都在一起,然而这种相伴也很难长久,毕竟你死去了我也会跟着消失。一想到身体消亡之后名声也留不下来,我就内心焦虑。既然做善事贻惠后人,就能被后人敬爱,你为什么不努力一下呢?虽说酒能消忧,但对比贻惠后人,实在是有些拙劣。



影子的思想境界,看来比身体更高一些,但还不如神。神说:天道无私,万物自生,人能和天地并列为三才,都是因为我的缘故。我们三人虽然不一样,但从诞生起就一直依附在一起。不论老少贤愚,虽然都希望长生不老,但人总有一死。像形所说的那样,每天灌醉自己以期忘记烦恼,但饮酒伤身,反而会缩短寿命。像影说的那样做善事贻惠后人,真的能受到赞誉吗?思虑伤生,不如顺应天道,不喜不惧,到了生命应该消逝的时候,就随它去吧。



对生的喜悦与对死的恐惧,是人类产生自我意识之后,最早意识到的一个问题。时至陶渊明所在的晋代,在道家玄风的影响下,进入“神”的阶段,从容逍遥地生活。




神的境界,清净自然!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