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56091

主题

广东

电动车旅行干货:十年骑行经验分享

[复制链接] 查看:167922 | 回复:316
发表于 2022-1-20 19:44 81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uzhaoxin 于 2022-1-20 19:45 编辑


68,楼主拍的照片,为什么从后半段开始,一会十分清晰一会儿相当模糊,啥原因?



    谢谢你的提问!


    后半段照片时而清晰时而模糊的原因,我也在寻求之中。前半段我都是用尼康卡片机照的,然后用电脑储存及传输。后半段因网络条件传输不易,我改用手机拍照,以方便传输。但手机的屏幕小,当时看不出其效果好坏。现在放到电脑上看,模糊的照片不少,真是后悔莫及。其中大多数是远处景观,本来是应该用相机的长焦来拍的,手机可能勉为其难了;少数近景照片也模糊,我估计是手抖原因所致。这二点与我的手机质量及摄影技术低也有关。我的看法不一定对,非常期盼大家帮助指导。


    不过,照片在我看来只是行程记录而已,不必去追求完美。我不会因一张照片拍得好高兴半天,也不会因一张照片拍不好而闷闷不乐。我只关注骑行的过程及其当时的内心感受,愈是简单一些,快乐就愈多一些。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22-1-20 19:46 82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uzhaoxin 于 2022-1-20 19:46 编辑




69,非常羡慕老先生的毅力与身体。期待您的新旅程,再次出发还是小电车么?感觉电摩应该更舒适些......



    在上一帖的第二部分“十年坐骑使用报告”中,已经对我的4 辆电动车作了对比分析。电动摩托车与小电车相比,其动力、续航的优势自然是不用多说的,在骑行舒适性方面,配置良好的电摩优势更加明显。但是,用质量可靠、物美价廉的普通小电车旅行更加平民化、接地气,能充分享受骑行的挑战性及其乐趣,比较符合本人的爱好和自身条件。有句老话说,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所以,我再次出发还是选择小电车。谢谢你的关注!





发表于 2022-1-20 19:47 83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uzhaoxin 于 2022-4-7 16:24 编辑

70楼主根本不会选坐骑好吧,他对电动车缺乏必要了解。实在搞不懂,他要保留踏板骑行功能的同时,却选择小轮车,小轮子骑不动这是起码知识吧,你背个大包裹连人体重都200斤了,如果没电或者要助力,你骑个小轮车多费劲?明明应该选快递那种大轮子(类似自行车)的电动车。还有个好处,电机离地高,越野的时候电机离地越高,越不容易被水浸没。。。。。。作为一个已经号称骑电动车10W里的老手,在装备方面连起码的知识都弄错了,真是让人无语。



    谢谢你的坦率意见!


    任何事物都是有所质疑才能有所进步。关于旅行电动车的配置选择,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正常得很。我一直关注电动车论坛的讨论,对各种类型电动车及电机、电池的优缺点也有一定的了解,并形成了“没有最好的,只选合适的”基本认识。你说“踏板骑行大轮子较好”的意见很有道理。不过,我个人的具体情况有所不同。在前面的第“9”问,已说明了我选择小电动车的4个理由,其中,由于住家的电梯空间狭小,长度不能超过1.5米就是一个硬约束,所以就无法选择大轮子的电动车。


    在电动车的选择与配置问题上,以后我可能会发帖谈谈这方面的个人体会,欢迎你参与讨论。





2人点评 收起
  • suzhaoxin 这位网友说得也有道理,但个性较急,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可以谅解。 2022-5-18 15:48
  • kerrigan 这就是喷子,人家怎么选择肯定有这样选择的理由,你一句话就把别人十年的经验否定了。。。人家走南闯北几万公里都过来了,用得着你在这里指指点点说三道四的。。。典型的键盘侠! 2022-5-14 13:48
发表于 2022-1-20 19:49 84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uzhaoxin 于 2022-1-20 19:53 编辑

    71就电动车旅行,楼主四处发贴,看过一点便索然无味,有经历但文笔略逊,其实是对事物的视角和心境有关,叙述太平直,和内心和呼应太少,直言勿怪。

    作为分享的目的,是让人读的,希望能得到认同和共呜。一个好的旅行贴,如果遗弃了途中的那些精神的顿悟和联想,再辛苦的码字也就徒劳了,楼主类似贴发了多篇,感觉只能叙述小电车也行罢了,这十多万里的丰富经历,可惜沒能在贴子里精采呈现,所以文笔略逊的说法不无道理。
    至于我,这些年一直晃着,主要工具还是两轮,读万卷书,更走万里路,走过的地方和里程,估计你今生无法越及,只是沒有分享的欲望而已,抱歉。



    谢谢你的直言指导!

   

    用电动车骑行祖国大地,是我退休生活的主要内容。看到骑友图文并茂的帖子,我十分欣赏与羡慕。但也深知自己不是这方面的料,所以我2012—2015年都是只骑行不发帖。2016年骑行西藏之后,我已经67岁,身边的骑友都鼓励我把这几年的骑行经历写出来,文笔不好也无所谓,于是才有了8364网发表的骑行日记。但对于欠缺写作功底的我,发帖码字的确比骑行还累,我只求把自己骑电动车走过的路和看到的东西直观地记录下来,绝对不敢苛求文笔生动之类。对此我也有自知之明,曾与网友多次说过:“我的帖子仅限于写实的骑行记录,图文比较呆板单调,谢谢你能耐心看下去并给予鼓励!”

   

    不过,一个骑行帖子的价值,不是看它的文字功夫怎么了得,而是取决于骑行者在骑行过程中对目标的追求和付出的努力程度,及其对后来者提供的信息帮助。你评价我的帖子“文笔略逊”,已经很客气了。我不会写“途中的那些精神的顿悟和联想”,贴子里也没有什么“精采呈现”,但愿有人看就行了。如果你看过一点便索然无味,说明我的帖子还存在很多硬伤和待改进之处。人老了,急不来,慢慢改吧。






6人点评 收起
  • dizhenghuanqiu 苏老,我觉得你做的已经很好,各人口味不一样,我相信不少和我一样都喜欢你这种简单直白的口味,少些无病呻吟的矫揉造作。 2022-7-5 10:05
  • kerrigan 不是每个人都有作家的文笔,人家怎么写你就怎么看呗,还嫌别人文笔不好。。。人家这是游记又不是小说。。 2022-5-14 13:52
  • suzhaoxin 回复 kerrigan 我的多篇骑行日记,有经历而无文采,对此批评老苏也有自知之明。鼓励我前进还是那句老话: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2022-5-18 16:18
  • 盘坡 老大哥的修养体现在平和回复的文字当中!这么多人都不着急,这人怎么就急匆匆的来捣乱,也号称走了很远的路,看来是白走了。 2022-5-13 09:09
  • suzhaoxin 回复 盘坡 一个开放的网站,应该有不同的声音。8264网积极鼓励各种户外方式的共存和发展,做到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老苏在其中受到多年的熏陶,也能兼听不同的意见。该网友的本意是希望我的游记写得好一些,而不是来捣乱的。对 ... 2022-5-13 20:18
  • 老汉拉车 不必理会这样的言论,建议这类人去看小说家的小说去,或者看那些自媒体公司的户外片去 户外独行,风餐露宿,哪里有那么多风花雪月、奇闻异事。可以亲见亲历祖国山河之壮美,但更多的是旅途劳顿艰辛! 2022-5-7 15:56
  • suzhaoxin 回复 老汉拉车 哈哈,你的意见很好,谢谢了! 2022-5-7 17:06
  • 阿黛拉呀 再说“精神顿悟”,要知道人生中真正的困恼能在旅途中荡涤那就是庸人自扰,如果一趟远途就能大彻大悟那这个人的人生经历也太浅薄轻于鸿毛了。遇到美景赞一声好,何必为赋新词强说愁,又不是少年不知愁滋味? 2022-2-7 14:59
  • suzhaoxin 回复 阿黛拉呀 谢谢你的理解!这番话的意思我也很想说,但笔力不足无法用文字表达出来。 2022-2-8 23:38
  • 阿黛拉呀 不写出来谁知道你的传奇?最起码爷爷的游记让我的电动车之行被众多否决下有了可能。这就是讲述者的力量,哪怕你“读万卷书,更走万里路,走过的地方和里程,估计你今生无法越及”但是你不愿意分享,你孤芳自赏也就罢 ... 2022-2-7 14:50
  • 阿黛拉呀 回复 阿黛拉呀 再说“精神顿悟”,要知道人生中真正的困恼能在旅途中荡涤那就是庸人自扰,如果一趟远途就能大彻大悟那这个人的人生经历也太浅薄轻于鸿毛了。遇到美景赞一声好,何必为赋新词强说愁,又不是少年不知愁滋味? 2022-2-7 14:57
发表于 2022-1-20 19:54 85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uzhaoxin 于 2023-3-31 17:16 编辑

72,最后一问:怎样才能骑电动车走得更远?



    (1)勇于实践探索


    如何骑电动车走得更远?从技术装备角度可以提供一些思路,但最终还是要由本人的骑行实践来回答。路是一段一段走的,每一次成功的骑行体验,都会不断坚定你骑电动车远行的信心。我2012年第一次远行选择了可折叠电动自行车,主要考虑其轻便,骑不了的时候可以方便搭车,这其实也是对电动车远行自信心不足的表现。经过几年骑行锻炼,我对电动车的性能和骑行特点有了较充分的认识,对骑行途中遇到的困难和应变措施也心中有数。到2017年第二次骑电动车进藏的时候,便尝试骑没有脚踏功能的小电车,也顺利完成了预期的计划,这说明我对于骑电动车远行已经信心满满了。


    从易到难,由近到远,是人们认识事物和学习的一般方法。电动车骑行也是如此,需要循序渐进,夯实基础。有位网友给我作了一段很到位的总结,“看完苏老2019年的川藏新藏游记后,意犹未尽特意去看了苏老前期帖子,看得出苏老为出行是做了很多很详细的准备,为了测试小电车可否远行专门跑了几趟几百公里补给丰富的周边省份,检验了小电车的能量也检验了自己身体的适应能力。即使后期数趟长途骑行,也是从人口稠密补给方便的东部中部省份再慢慢转战环境较恶劣的西部。老先生再一次为户外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好榜样:一是心动不如行动,二是行动前必须做万全的准备尽最大能力减少不必要的危险,三是先易后难循序渐进。”



    (2)善于学习总结

   

    电动车旅行日积跬步,以至千里,这不仅仅是骑行里程的叠加,而且是经验的积累和技术的长进。例如,你如果注意观察电车显示屏在骑行过程中的细微变化,并做好相关的记录,那么你很快就会知道车子跑了一段路程后,电池还有多少电?还能继续跑多远?进而就可以告别半路上没电抛锚担惊受怕丢面子的烦恼了。我在骑行过程中,比较注意观察和记录车子在不同路况的电池电耗与续航能力,逐渐知晓使用环境对电池效率及充电的影响。我多年骑行中收集的经验数据大体是:差路的电耗要比好路约高1倍左右,爬长陡坡的电耗要比平路约高3倍左右。高原低温对电池充电以及电耗的影响约为-10% 。这些来自实践的理性认识,对我的长途骑行帮助很大。


    另一方面,学习他人的理论和实际经验,也是成长的重要途径。我在电动车论坛潜水较深,从中学习到不少关于电动车技术方面的知识。至于Candid、 e-bike-samtf等人用电动车骑行的帖子,我都反复阅读过,从中获益良多。从他们对车子的配置、负荷、电池、充电、测试、维修等环节,以及充满艰辛的骑行过程,我领悟到严谨的科学态度和骑行的勇气与毅力,是骑电动车远行成功的关键所在。因此,善于学习总结,不断积累骑行经验,也是骑行进步的基本功,只要你在实践中用心领悟,不用天长日久,菜鸟也会变成老司机,自然而然就能得心应手,跬步以远。


   

    (3)注意出行安全


    安全问题在这里无需赘言,一句“安全是回家最近的路”就可以一通百通了。长途骑行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注意骑行安全、人身安全、财物安全,电动车旅行才能走得更远。特别是那些距离较长、难度较大的线路,沿途环境对骑行人的体能消耗与体质要求,各种恶劣天气对骑行的困扰,不同路况对骑行安全的影响,这些特殊性都需要在实践中慢慢感受和体验,自我摸索门道,确保路上安全,才有成功的喜悦。

   

    一位网友跟帖送给我一个公式: “基本的投入+时间+经验+追求的心=走遍中国!”这个公式也很有道理。走得更远不一定需要强大的车子,但必须要有一颗强大的心。这颗强大的心来自于对电动车骑行的兴趣和历练,也来自于对他人经验和理论技术的心领神会。只要勇于实践探索,善于学习总结,注意出行安全,你就一定能骑电动车渐行渐远。



    如果你经过一段时期的电动车骑行实操,能吃苦耐劳,注意安全,善于学习和积累经验,又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工作的话,那么,你就义无反顾地迎接青藏高原骑行的挑战吧。老司机祝福你!





2人点评 收起
  • 老汉拉车 我认为安全是第一位的,没有这条其他都是零。 我打算退休后自己改装个电动人力三轮,带厢的,晚上能睡里面。 2022-5-7 15:57
  • suzhaoxin 回复 老汉拉车 赞同安全第一。期待你的电动人力三轮,早日平安启程! 2022-5-7 17:13
  • xzocean 看完老哥的“十年骑行经验分享”受益匪浅,很有价值,我也已经准备的差不多了,不过这个疫情感觉此起彼伏,有可能会常态化了,不知如何应对。 2022-2-8 00:40
  • suzhaoxin 回复 xzocean 看来只能边走边看,随遇而安了。 2022-2-8 10:22
发表于 2022-1-20 19:56 86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uzhaoxin 于 2022-1-26 06:56 编辑

72,最后一问:怎样才能骑电动车走得更远?


(据说文字中有敏感词,正在审查中)



    已审查通过




发表于 2022-1-20 19:57 87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uzhaoxin 于 2022-1-20 19:57 编辑



电动车旅行干货:十年骑行经验分享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22-1-20 20:02 88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uzhaoxin 于 2022-1-20 20:03 编辑




=============== 本文终。再见!===============








2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22-1-20 20:03 89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uzhaoxin 于 2022-1-20 20:04 编辑




。。。。。。




发表于 2022-1-20 20:27 90 只看该作者
滨湖公园 发表于 2022-1-20 16:01 祝福苏老:新年快乐!身体健康!家庭安康!万事喜乐! ...

谢谢!同禧同乐。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