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55486

主题

北京综合

看山看水||苏家口,影子一般的存在

查看:12597 | 回复:27
发表于 2022-2-21 08:48 显示全部帖子

                                                                                                   

《明实录·世宗实录》嘉靖三十六年五月载:

○己卯,兵部尚书许论言,蓟镇外邻大虏,内护京师陵寝,其形势与他镇异然。而他镇皆设有重关,如大同之三边、陕西固原边、宣府之长安岭、延绥之夹墙,皆据重险。而都城根本之地独无,虏一入边,即闯其门户,漫无限隔。臣早夜思之,惟敕海所之南,山陵之东,有苏家口,实为扼塞之所。自此直抵张家湾,几一百一拾里,内张家湾至通州北塞篱材四十里,有白河水,深没马可据为守;惟塞篱材至苏家口七十里,地形平漫,山□取为虏冲,若密筑敌台,界之以墙,各设兵守之,令提督官率所部边兵与京兵分营其地,庶几可以夹制。即虏溃边而入,必不至如往年直簿都城。已疏入,上命廷臣杂议,又令抚按官相其地之所宜,佥议皆同,诏允,行之。



前述海所,即渤海所。

嘉靖三十六年,大同有三道边墙,陕西的固原、宣府的长安岭皆是重边,唯独蓟镇,地当京师,却仅有一道防线,敌虏突破边墙,即威胁帝京。从苏家口至通州北塞篱材有七十里,地形平漫,无险可守。

许论朝思暮想,夜不能寐,想到只有苏家口为扼塞之所,因此建议密筑敌台界之以墙,从而构成控扼敌虏从黄花成-九渡河向京城进犯的第二道防线。

这道防线,在渤海所之南。

然而,这道防线,在《四镇三关志》中并无记载。

1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22-2-21 08:48 显示全部帖子
明万历年间的《怀柔县志》,也没有提及苏家峪的长城防线。

光绪版《昌平州志》的《昌平州舆地图》上,绘出了这个地名,为苏谷口。但在正文部分并未提及这座关口。

苏家口或苏谷口今名苏峪口,《北京市怀柔县地名志》苏峪口条目下解释:“该地古为重点防御之地,明嘉靖中,有加强该地防御的主张,'渤海所当山陵之北,其间有苏家口,实为扼塞之地。由张家湾北塞离村至苏家口70里,地形平漫, 每为敌冲',故主张'密筑敌台,界之以墙,使京师有重关之险,策之得也'”。被明王朝所采纳。

怀柔地名志引用的这段话,应出自《明史》。

但是,这道防线,能够找到的信息少之又少,长城遗产网没有相关信息,现代的地名志等资料没有相关遗存的记录,民间没有传说,户外的驴友也没有相应的发现。

有一些神秘,有一些怪异。难道,凭空消失了?

这道防线,真的存在吗?

2022年2月20日,上周的雪尚待融化,不方便寻找鹰飞倒仰南侧的墙体,于是趁此闲瑕机会,往苏家峪村走走,寻访这一带是否还有遗迹。

从苏家峪东侧的山立庄,就看到北侧慕田峪-箭扣一带的山岭与长城。

2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22-2-21 08:48 显示全部帖子
可能是由于角度问题,似乎慕田峪的长城位置并不算高。

苏家峪一带,自西向东,由一列高崇的山岭,过渡为低山丘陵。

发表于 2022-2-21 08:48 显示全部帖子
西侧山势雄峻,尚可作为屏障。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22-2-21 08:48 显示全部帖子
北侧的小山,实在低矮,在此构筑防线,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

向东向南,皆是一马平川,京城可期。故许论言“虏一入边,即闯其门户,漫无限隔”,毫无缓冲与防御纵深,置京城于敌虏窥视之下。

此行还能找得到相关的遗迹吗?

先扫码进村,尝试找知情的村民打听一番。

发表于 2022-2-21 08:48 显示全部帖子
问了多位五六十岁的村民,皆不知情。

最后找到了村委会,遇见副书记王学文,给介绍了一番与苏峪口村有关的资料:

1、苏峪口得名于明代一位苏姓的将军。又有村民说将军姓李名苏,今苏峪口王李蔡等四大姓,就是没有苏姓。

2、村中曾有一口古钟,大炼钢铁的年代,砸了铸成犁铧了。

3、村中曾有一座广恩寺,不知建于何时,有山门,二重大殿,西侧有一排偏殿,有碑刻,有一株八九个人勉强合抱的古银杏树。

银杏树毁于贫困缺粮的年代,被杀了换小米了。

杀了那棵银杏的时候,弄不动那棵树,倒在河边,发大水时,被水一直冲到顺义。

这是流经村中的那条河,当年的水量很大。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22-2-21 08:48 显示全部帖子
碑在文革中砸了。

寺院最终拆除于1978年。

4、村西山上曾有与碑有关的地名,碑据说与十三陵有关。但只存地名,没有见过碑。

5、从无长城的传说,也没有相关的遗存,没有墙,没有坍塌的石垄,没有倒塌的墩台。

多少还是有些失望。

离开苏峪口村,继续沿怀长路北行。

苏峪口村一带,其实离西边的山岭挺远,确实不适宜在此修筑长城。

直至蔡家庄北,才有些低矮的丘陵,自西侧山岭延伸过来。

发表于 2022-2-21 08:48 显示全部帖子
如果这一带曾经有一道长城防线,那只能经此这些低山丘陵,向东延伸。


而公路穿过的丘陵之间的豁口,就该是苏峪口。

发表于 2022-2-21 08:48 显示全部帖子
两边的低山上,就该有一些遗存。南山连墩也是嘉靖年间修建,至今保存下来大量的墩台、墙体。为何苏峪口一带一点迹像都没有,一点传说都没有?

直至北侧的岐庄,再向村民打听,仍然一无所获。岐庄也无岐姓。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22-2-21 08:48 显示全部帖子
自嘉靖三十六年,至《四镇三关志》成书的万历四年(刊刻于万历六年),不过二十来年时间,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万历年间的《怀柔县志》也未提及,是成书时,这道防线不存在了?

由地图可知,苏峪口村并不在自黄花城而来的怀九河河谷,而是在怀九河南岸一个豁口内侧。

这一带建立关口的最佳之处,当在怀九河上的峪口(《昌平州志》为谷口),两侧山势较高,有山险略可利用。

而苏峪口这条道,即使堵塞,并未从根本上解决对沿怀九河进犯的敌虏的防御。在怀九河与怀沙河汇流处附近,口头村(圣泉寺)向东或向南,有两条路径,均地势平漫,极为开阔,足以绕过怀柔城的防御,途经顺义,直袭京城!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