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24516

主题

西安

束河古镇的国宝级皮匠李能章

查看:5264 | 回复:4
发表于 2022-6-22 14:59 显示全部帖子

束河古镇的国宝级皮匠李能章


2004年春节自驾车来滇西旅行,在丽江束河古镇遇到了号称“丽江最后的皮匠”李能章老先生,我们在他那里收藏了老先生亲手缝制的手工藏靴和皮包。这次出发前,我已经计划好去束河古镇看望李能章老人。

李能章老人是一位极具代表性的传奇人物,他代表了丽江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代表了即将消失的丽江最后的手工匠人,代表了茶马古道上一代人的生活经历。想要了解茶马古道的悠久历史,知晓丽江的前世今生就必须去拜访李能章老人。

按照预先的安排,早饭后我和阿澍搭车去束河古镇,希望能再次见到李能章老人。
一别三年,束河古村已经扩建成了一个偌大而陌生的景区。原先的田野老屋都消失了,代之以水榭园林、新铺的石板路和新修的仿古建筑。大片的新建筑挡住了我的视线,模糊了我的记忆,四处张望去,竟然找不到去李能章老人家的方向。

凭着依稀记忆,我们穿过青石板街道,在村边打问一位拉架子车的当地人。他指着远处的石桥让我们去那边打听。过了石桥我们又向一位妇女打问李能章老人的住所,这位背着背篓的妇女非常热情地把我们引领到了李能章老人家的大门口。
我们走近虚掩着的两扇木门,推门进去,一眼就看见坐在屋檐下正在纳鞋底的李能章老人。
我叫了一声“李老伯”。
老人抬起头来看我一眼,放下手中的活儿问:“你是?”
我走近凑到他眼前说:“我是西安的,三年前在你这里买过一双藏靴和挎包。”
老人把帽子向上推了推,拍拍手上的皮屑,笑着说:“对,你是西安的,快坐下。”他随手拉过来一个凳子让我们坐下。然后问我:“那个女的呢?还有那个买藏靴的?”我大声地回答他说:“他们都没有来,他们让我代问您好。”
我十分感慨老人惊人的记忆力,南来北往的这么多人,他还能记得我们。
阿澍问我那个女的是谁。我说是王领导,那年来这里她还穿了老人家的纳西族妇女服装拍照呢。

李能章老人的背更驼了,他从衣袋里掏出纸烟分发给我们,阿澍见状赶紧拿出西安带来的好猫烟递给了老人。老人说他今年已经83岁了,身体还好,每个月还能在政府那里领取一百多元的退伍津贴,明天要去县里开会,纪念长征70周年。

我问老人家您还当过兵?
老人家放下手中的活,弹去烟灰说道:“嗯,也不算正式当兵,1951年9月初政府派我们一些熟悉茶马古道的人去给解放军带路,我们从丽江出发,走路三个月到达拉萨。因为我参加了和平解放西藏的事儿,对革命有功,政府总是忘不了我们这些人。”停了一下他又说道:“上个世纪50年代初,刚刚解放的云南还穷的很,许多地方的老百姓苦的连吃的都是问题。但是为了和平解放西藏,云南也是出干部、出民工、出粮食、出骡马、出物资,参加抢建兵站、马站,架设溜索、电话线,我的任务就是当向导。”
我好奇地问老人:“你们去拉萨走的哪条路?”
李能章老人说:“走中甸、奔子栏、德钦、盐井、昌都林芝…这么一路上去,那时候年轻,感觉带路的任务很光荣,浑身都是劲。”

我们转过话题,老人说他和小儿子住在一起,儿子不愿意学习皮匠手艺,嫌不挣钱没前途,跑去镇子里给游客牵马当导游。
老人不大的院子收拾的井井有条,干净而温馨。一排屋檐下的门框木柱上挂满了老人亲手缝制的全皮藏靴、麂子皮挎包、獐皮小袋和豹皮藏帽。在我们的赞叹声中,老人好像突然想起了什么,他站起身来,一边往屋子里走一边说道:“你们喜欢藏服,我这里的衣服都是年轻时自己做的,你们穿上拍拍照吧,也好有一个纪念。”说完老人颤巍巍地将柜子里包裹的藏袍拿出来两身,亲自给我们穿上。

老人一边看我们拍照一边说:“过去我的这些东西都卖的好,马锅头去拉萨都要带上一些,后来公路修通了,卖的就不多了,再后来有机器了,我的手工的就卖不动了,机器的便宜嘛。唉,现在就是游客买一点,搞旅游,政府不让我停下来,现在我还能干,再过几年恐怕就干不动了,人老了眼睛也不行了。”

我们和老人聊了许久,不知不觉已到晌午时间,我们邀请老人去石莲街的农家乐吃便饭。吃罢饭老人主动要求带我们去逛逛鲜为人知的小村古巷道。

安静的古村小巷狭窄悠长,粗糙的石板路曲折蜿蜒,古街老巷处处流露着曾经的沧桑和古韵。巷子里的石板路上镶嵌着三溜磨砺铮亮的石板条,这些青石板路承载了古村悠久的历史,带着人们的想象力屈折延伸去了遥远的地方。

1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2-6-22 14:59 显示全部帖子
我们跟随李能章老人走在光滑清亮的石板路上,好像听到了从远处传来的马蹄声和回响在巷子里的骡铃声。小巷两侧座落着一个个深宅大院,那些剥落了鲜亮油漆后,泛着苍白沉闷的大门,真实的纪录了当年这里的繁华与富足,显示着这里曾经拥有过的气派与阔绰。

许多大门外的墙壁上都挂着 “马锅头故居”、“张锅头故居”、“藏客巷” 等小牌子。我看着眼前这些古老的建筑,不由得联想起茶马古道绵长的历史。李能章老人讲,当年束河古镇非常繁华,整日村子里骡马穿行,货物堆集,南来北往的商人马帮云集在这里,天天像是赶庙会。

我们穿过长长的小巷,来到了村头一潭碧水池边。清澈的水池中有许多红色的鱼儿在水草间游弋,池塘边古老的树木倒影水中,蓝天白云下水面映照着透明。
李能章老人坐在回廊的柱子下对我说道:“这里是龙潭庙,那个水池叫龙潭池,过去从这里北上的马帮们出发前都会先来到龙潭庙上香磕头许愿,然后拿出随身携带的皮囊灌上龙潭水后就上路出发了,千百年都一样,这里的神水会保佑马帮们一路平安的到达拉萨。”

老人指着回廊前的柱子说:“那里有副对联,你去看看。”然后他又指着回廊另一头说:“那庙里也有一副对联,值得你们看。”
我走到回廊前,认真看柱子上的对联。上联写着:“踞全滇之上游”;下联是:“通巴蜀之要塞”。我一边感慨对联的气势磅礴,一边转过身去看回廊后柱子上的对联。上联是:“外控蕃藏”,下联是:“内敝滇西”。我细品着这些文字,不禁赞叹起束河人的文采和气魄。
我问老人这些对联是什么人写的?老人摇摇头说不知道。停了一会儿,他走过去用纳西语问看门人。看门人说这些对联是明朝时丽江第七个进士和先生写的,丽江的纳西人大多姓和。


发表于 2022-6-22 14:59 显示全部帖子
离开龙潭庙,我们跟随老人又转往束河镇。在一处老建筑外,老人抚摸着一根粗糙的木柱,半天没有说话,而是久久的凝望着远方。我站在他身后,猜想他此时一定是想了好多好多,在他八十多年的人生岁月里,有许多美好的往事可以回忆。

李能章老人背着双手边走边说:“束河镇是由几个村子组成的,马帮集中的地方叫“仁里村”。现在村子里那些古老的房子都给外地人租去了,搞的客栈遍地都是。”
老人一直陪我们到黄昏时分,冷清的束河古镇好像没有留下我们的意思,虽然这里有许多驿站客栈。
接到喀什打来的电话,催促我们早点儿返回。
在村边,我拉住李能章老人的手与他道别。
老人笑着说:“你们有机会再来束河。”
暮色中我依依不舍地和李能章老人告别,转身离去。我不知道这一转身,什么时候才能再来,不禁有一些酸楚的味道涌上心头。
前年有一位深圳的朋友去束河古镇旅行,我托他顺路去看望一下李能章老人,他回信说李能章老人已于头年仙逝,享年九十四岁。
我闻听此事,不由得深深叹息了一声,他老人家的离去,使得丽江结束了一个时代。


发表于 2022-6-22 14:59 显示全部帖子
踏着夜色我俩返回了丽江大研古镇,灯光下的四方街,铺满五色花的石板路泛着清凌亮光,街边流淌的玉河发出了哗哗的响声。我从丽江的紫禁城木府前走过,夜色阑珊中凝视这座庄严的建筑,似乎感觉到曾经的边陲重镇掠过了一阵带有边关烽火的萧瑟气息。
有人说过,有多少马帮走过丽江,就会有多少梦想留在古城。同样,有多少游客来过丽江,就会有多少幻想留在老镇。

这些尘封在老街里的岁月,唤起了多少丽江人的记忆?
丽江还在,我们的脚步已经离去,茶马古道边只剩下,一代接着一代的传说。
一张照片,好像带给我一点点儿怀念
窄窄长长的小巷两边 ,老屋依然升起了炊烟。
忘不掉的是什么,我也说不清楚。
想不起当年的模样,看也看不到去也去不了的地方。
放不下旅途上熟悉的片段 ,回头望一眼已经很多年的时间。
透过手指间我看着高原的天空。
我似乎又回到那老街道,靠在你们身边渐行渐远……


发表于 2022-6-22 16:49 显示全部帖子
不知现在还在不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