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55516

主题

北京综合

试看今夕知何夕 颇觉新年胜旧年

[复制链接] 查看:18642 | 回复:120
发表于 2023-1-4 14:39 11 只看该作者
很可能是先修好了城墙,再造城楼,这才发现,城墙跟大街并不垂直,而城楼要正对大街,只好跟城墙扭一个角度。于是就造成了这种视觉错觉。这是当年建造者事先没想到的问题,也只好如此。现在看来,城楼跟城墙平行更好些。因为人总是跟城墙或门洞垂直了观看,不会考虑大街。

卫星俯视图,城楼方向和城门方向有一个夹角,可能是城楼要正对东大街与西门迎恩楼相对应,而城墙因地势修建与东大街形成不垂直的夹角。所以在下面看城楼一边高一边低是斜的。


发表于 2023-1-4 14:39 12 只看该作者
箭楼上悬挂的“天下苐一關”横额巨扁,是1919年制作的复制品,原匾是由明成化年间书法家萧显书写。据说,萧显书写的巨匾,现收藏在山海关城楼内。


发表于 2023-1-4 14:39 13 只看该作者
游客甚少,基本算专场游览。


上城墙进入楼内,询问城墙上服务员得知,因文物保护二楼已多年未开放。木柱上分别写的是:雄关名中外,长城壮古今。顺便说一下,和服务员聊天想上二楼看看,服务员说上面失修危险,咱也不好意思给人家添麻烦,放弃吧。继续聊得知受新冠影响,三年来景区不景气,服务员目前月工资仅1500元。

巨幅匾额下悬挂着万里长城山海关古建复原图,可一览山海关长城全貌。

“天下第一关”匾额的"第”字的字头从“竹”字头改为“草”字头,据说是为了减少笔画,减轻分量,从而使“关”字显的更为苍劲有力,两端平衡,被称为最苍劲有力错别字。关于“天下第一关”匾额的来历有很多传说故事。


发表于 2023-1-4 14:39 14 只看该作者
相传五百多年前,明成化皇帝亲自降旨,要在山海关城楼上挂一块题为“天下第一关”的大匾。当时镇守山海关的兵部主事接到圣旨后,马上派人爬上箭楼,量好尺寸,请木匠做了一块长一丈八尺,宽五尺的巨匾。匾做好后,兵部主事亲自到萧显家拜访,请萧显为巨匾题字。萧显是两榜进士出身,当过福建按察司佥事,其书法闻名天下。晚年因辞官归里在山海关赋闲。起初萧显没有答应题字,但在兵部主事的几番请求下最终点头答应,他说写这么大的字还是头一次,所以不能急,也不能催,要好好酝酿一段时间才行。眼看二十多天过去了,兵部主事见没有任何消息,于是又派人给萧显送上几匹绸缎和几支大型湖笔。很快送礼的人回来说:“萧老先生每天起早贪黑地在院里耍一根长扁担。又过了二十多天,兵部主事发现仍然没有动静,于是又让亲信给萧显一些上好的徽墨盒宣纸,送礼人回来禀报说:“萧老先生正在屋子里吟诗,说再过一月就可以写了。可是,兵部主事第二天接到了新任蓟辽总督代皇帝要来山海关视察山海关挂匾事宜的一份急信,预计三天内到达。兵部主事得到消息后,马上让人抬着那块木匾和一坛子墨汁赶往萧家。到了萧家,兵部主事就把兵部传来的急信之事向萧显叙说了一遍,萧显不敢怠慢,立刻行动起来。他提笔在匾前一边走,一边端详,一会儿点头一会儿大笑。忽然,萧显凝神屏气开始动笔。萧显落笔如高山坠石,起笔如飞燕掠食,笔随身行一会儿功夫,就写好了“天下第一关”五个大字。大家凑前一看,字体雄厚可“下”字缺了最后一点。萧显看着大家疑惑的神情,说最后一笔要等挂匾之后再写。第二天上午,兵部主事一边命人把大匾挂在箭楼上,一边在箭楼上宴请萧显。酒过三巡以后,萧显来到城楼下,让书童马上研墨,他随手抓起一块擦桌布,手中一团,饱蘸墨汁,用尽所有力气朝箭楼上的匾额甩去,墨布刚好落在“下”字的右下角,补上了那一点。萧显为何要这么做,我们已经无从得知了。不过“下”字的最后一点,看起来还真像是后来加上去的。

箭楼各个屋檐的羌机脊上,有许多形态各异的小兽,分别是骑凤仙人为前导接着是:天马、海马、狮子和吼。这些异兽都是古代传说中的瑞兽,他们不但有消灾解祸的作用还是吉祥的象征。


发表于 2023-1-4 14:39 15 只看该作者
城墙上坡道口有一门神威大将军炮,炮口直对着城墙外。据介绍这是明崇祯十六年(1643)铸造,炮长2.7米,最大外周长1.1米,口径0.1米,重2500公斤,炮身铭文清晰,系国家一级文物。


发表于 2023-1-4 14:39 16 只看该作者
第一关广场右侧登城楼马道的对面,就是山海关长城主题邮局~长城驿站。


发表于 2023-1-4 14:39 17 只看该作者
这是一幢独立的古色古香的古典园林式三开间平房,中间门厅上的横匾是中国长城学会副会长、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题写的“长城驿站”,门柱上楹联:长城万里驿使来,山海一关鸿雁飞。


发表于 2023-1-4 14:39 18 只看该作者
门前有个立式绿色大邮筒。可惜今天未营业,无法购买邮品盖天下第一关纪念章邮寄。

【晓月亭】楹联:牙板声声谐鼓曲,丝炫阵阵啭莺喉。


发表于 2023-1-4 14:39 19 只看该作者
【兵部分司】通俗地说就是古代的一个军事衙门,不过它并不是个行政性办事机构,而是军事与行政相结合的决策部门,可以全权负责山海关地区。山海关兵部分司署自明朝的宣德九年(公元1434)设立之后,至大明朝灭亡,二百多年的时间里,共有90位分司署主事在此办公,里面不乏有大名鼎鼎的明朝高级军事将领和文官。明朝的中央政府下设“六部”,即: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兵部的主要职能是掌管明王朝的军务,负责武将的选用、军队训练、兵籍、军械、军令等。到了明代第五位皇帝明宣宗在位时,因山海关外形势吃紧,于是特地批准在山海关设立全国唯一的兵部分司,官职为六品,办公地点就在山海关镇东楼的北侧。

【兵部分司】楹联:利市兴文济山海,维边护远固关津。


发表于 2023-1-4 14:39 20 只看该作者
通关文牒是古代社会中出使他国的官员(使者)凭证,曾被称为符、节、度牒、路证等,是证明使者身份的重要依据。当然,在现代社会通关文牒的叫法早已被护照取代,但是在古代社会,经济通讯不发达的情况下,通关文牒是通过关戍时的通行证,并且每到一国还需要加盖该国的印玺,以证明使者曾经来过这个国家,其作用当真不可小觑。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