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55508

主题

北京综合

观点||先有二道关,还是先有本镇口

查看:3623 | 回复:3
发表于 2023-1-11 10:31 显示全部帖子

《四镇三关志》载:本镇口,嘉靖十七年建。二道关通四海冶,来骑自三道关往西南道路宽漫,通众骑,极冲。

光绪版《昌平州志》记载相同,应为同一底本转抄。

《四镇三关志》有载:陵寝之重,以黄花镇为之紧要。

黄花路的关隘,如大榛峪口、驴鞍岭口、磨石口、田仙峪寨、慕田峪关、撞道口、枣园寨、石城峪、西水峪,均为永乐年间建,唯独当陵寝之重的黄花城本镇口,却是嘉靖十七年所建。

嘉靖年间,已经属于明代中叶,为何如此紧要的黄花城,反倒迟于其他关口设立?

检索《明实录?太祖实录》太祖实录148卷,洪武十五年九月,有以下信息:

○丁卯北平都司言边卫之设所以限隔内外宜谨烽火远斥堠控守要害然后可以詟服胡虏抚辑边氓按所辖关隘曰一片石曰黄土岭曰董家口曰义院口……曰神堂峪曰开连口曰加儿岭曰驴鞍岭曰南冶岭口曰黄花镇曰西水峪曰枣园峪曰灰岭口曰贤庄口曰锥石口曰德胜口曰虎峪口曰居庸曰阳峪口曰苏林口曰白羊……凡二百处宜以各卫校卒戍守其地诏从之

由此来看,黄花镇在洪武十五年即已设口,同时设口的还应有亓莲口(史书记为开莲口)、贾儿岭(加儿岭)、驴鞍岭、南冶口、西水峪、枣园峪、灰岭口、贤庄口、锥石口、德胜口、虎峪口、居庸等口。


这些关口,比后来《四镇三关志》的记载相比要少一些,应是后续陆续添建。


那么,《四镇三关志》本镇口的记载肯定错了吗?


《昌平州志》还有一条记载:本镇口堡在二道关。

此处应指二道关城堡。

本镇口的城堡,在本镇口的关外?这个说法有些令人不解。

本镇口与二道关,哪一个先建?

如果先建的是本镇口,岂不是把城堡设在长城防线之外,长城尚未被攻破,老巢却被敌虏给端了,还守什么关?谁建议这种关与堡的设置布局,是想杀头吗?

这个偏差,应当是有原因的。


1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3-1-11 10:31 显示全部帖子
《明实录》记载,黄花镇、西水峪、枣园峪皆设于洪武十五年;根据《四镇三关志》,枣园寨、石城峪永乐年建。但枣园寨、石城峪两口皆不在现在的砖石长城一线,而在北侧莲花山余脉上。向东经鹞子峪外口,接二道关墙。

嘉靖三十年以前,枣园寨、石城峪、西水峪、石湖峪、鹞子峪、撞道口属于居庸东路管辖。

洪武、永乐年间所建的居庸东路防线,应与黄花路的防线衔接,鹞子峪外口(嘉靖二十三年,现今的鹞子峪堡建于万历二十年,是划归黄花城以后新建)接续黄花城的防线。

而此时,本镇口尚未建成。因此,此时鹞子峪外口所接的,当是洪武十五年的黄花城,即现在的二道关一线。

二道关墙,最早应是洪武十五年的黄花城,后曾重修。

而二道关城堡,即是早期的黄花城的城堡。

其实,本镇口内西侧,黄花城村还有一座城堡,那才是设立本镇口以后的城堡。否则,让守卫本镇口的士兵白天上墙守城,晚上到关外睡觉,岂不是找死?

因此,是先有二道关,后有本镇口。

当然,《昌平州志》的描述还是有一点不够准确,二道关的城堡不是本镇口的城堡,是黄花城的城堡。



2023-1-10



发表于 2023-1-11 16:06 显示全部帖子
前来学习
发表于 2023-1-29 22:32 显示全部帖子
很细致,二道关长城,只有当地人更了解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