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19105

主题

合肥

环巢湖岸边次要景点一圈游

[复制链接] 查看:22363 | 回复:96
发表于 2023-3-9 15:59 21 只看该作者
洪家疃村

在长临河老街门口照了相,本来想到六家畈吴家花园门口照相,但张师傅开车走错路了,他虽然专业驾车带客多年,却习惯用导航,不记路。走错路到了不在巢湖岸边的黄麓镇洪家疃村。

黄麓镇,因地处西 黄山 脚下而得名,位于 巢湖 北端。北面是 肥东 县的长临河和桥头集,西面是 巢湖 中庙镇,东面和南面是 巢湖 烔炀镇。这几个镇都有3个以上景点。原名桐荫镇。镇1914年始建,1940年至1945年,这里沦陷,农村普遍种植鸦片,招徕湖广、沪杭客商,镇上商业畸形发展,有京剧院、道戏院各一座,鸦片馆十余家,赌场内摊、宝、牌、色俱全,时有"小 上海 "之称。(不是说有点 上海 的繁华现代,是说镇发展很快,而且旧 上海 滩三教九流,黑社会黄赌毒,不正之风,黄麓也都有,而且比周边地区严重)由于集市繁荣,导致成为敌伪顽私地方武装争夺的场所,常有战争发生,商民安全,时感威胁。

这个镇在周边算比较小的镇,人口只有2万多人。黄麓镇的景点有 巢湖 岸边的观光道, 芦溪 湿地,洪家疃古村,张治中故居、相隐寺、黄麓师范、竺城寺。镇大部分地方属于江淮丘陵区。镇上有国有上市公司富煌钢构,有 合肥 建工学院城市建设学院(二本)有当年张治中创办的黄麓师范(现为中专,只能培养幼师,民国时期 中国 80%以上人是文盲,初中毕业的人可能 比如 今一本毕业的人比例都少。一个村里能有中专师范是很了不起的),镇上还有专门生产书画用纸笺,复原古纸笺工艺的私人企业掇英轩。

洪家疃是 合肥 一处古村落,有清代民国年间建造的江淮传统民居几十栋。地处典型的江淮丘陵地区,村子被山、岗和冲所包围。村子的门口有一座大塘,村子北面耸立着五座青翠的山峰 大 黄山 (西 黄山 )、二 黄山 、团山、窝子山和战山。村子的东面就是张治中将军创办的黄麓师范学校( 安徽 省第一所乡村师范),村中还有张将军创办的黄麓学校以及张治中将军故居( 安徽 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发表于 2023-3-9 15:59 22 只看该作者

巢湖市

洪家疃村形成于明初,最早的居民主要是庄氏家族,后来到了清乾隆年间,乾隆制造文字狱,庄家人受到牵连,举族逃离。洪氏家族成为这里的大家族,村改名洪家疃。后来村中张氏因为读书人多而兴旺起来。貌不惊人的她是"九龙攒珠"古村落,这在村口的大塘里藏有玄机,仔细看,这口叫"清水塘"的塘埂处有数个出水涵洞。有意思的是,这些涵洞都对应着一条巷道。这些巷道一侧都修有阳沟。民居分布在巷道间的狭长地块上。进入农家你会发现,民居的天井都修了阴沟,与巷道边的阳沟是连通的。当地村民说:"如遇到大雨,汇集的水经由巷道的阳沟直入池塘,活像九龙戏水。"这一现象被当地人形象地称为"九龙攒珠"。

发表于 2023-3-9 15:59 23 只看该作者

洪家疃建立以前,一些从"瓦屑坝"来的移民者先在巢 湖北 岸先建成了两个小村--徐家疃和九黄疃。所谓疃,

是"屯"的变音,这两个小村都是早期的民屯,移民者们以此为据点,开垦周围的土地。村庄建成后,产生了一个问题:原来,在西 黄山 地区,山水常常灌流而下,难以控制。下游地区为了保证农业生产,必须在西 黄山 上修筑一个水坝,才能调蓄洪水,保证丰收。徐氏和黄氏一起开往西 黄山 ,与他们同行的还有庄氏。他们来到山区后,选择了面向下游冲田的一个较窄的山口修筑了一个水坝,水坝长150米左右,高差在6米以上。通过这个拦水坝,山水在水坝前形成了一个小小的湖泊。为看护好水坝,逐渐形成了一个村子叫徐家坝,村庄呈正方形,是一个下水系统设计得十分精妙的村子。它位于坝下的缓坡,村庄规划有九条巷子,巷子里修着下水道,巷子前有口水塘。下雨的时候,村庄的水就通过下水道直流入水塘,世人形象地称它为"九龙攒珠"。徐家坝建好之后,在它的东边建起了一个小小的村落,在它的里面,居住着后徐家坝以后的主人--洪氏。洪氏是从 徽州 迁来,按照族谱的记载,他们是唐代 歙县 观察使的后代,又称 桂林 洪。洪氏的村子叫"清水塘",小村前面有水塘,后面有一口井,常年汩汩的冒着泉水,洪氏在这里辛勤劳作。

到了清代初年,突然间发生了一件影响巨大的事情。根据老人的回忆,徐家坝里居住的三支家族之一--庄氏家族突然遭到了一个重大的灾变。一个叫"隆公"的人触犯了朝廷,被满门抄斩。庄姓匆匆的逃离了这个村庄,留下了空空的建筑和房屋的基址。洪姓这个时候得到了迁移的机会。他们来到了村庄中,成为了徐家坝村第二批移民者。洪氏来到徐家坝之后,开始慢慢拓展,逐渐成为村中最大的家族。在乾隆年间,他们建起了洪氏宗祠,也是全村唯一一处祠堂。洪氏在取得了村庄的领导权之后,慢慢的村庄的名称也随之改变--徐家坝改成洪家疃,而原来因为兴修坝而形成的小水库也替换成了"清水塘"。

洪家疃就这样正式形成了,来自东部小村的靠山张张氏家族也随之来到了村庄。张、洪等姓氏慢慢的融合,形成了村庄最大的宗族势力。 除了张治中先生以外,村庄还有十位家族成员在解放前获得少将军衔。另外,获得其他校级军衔者更多。到了近代,洪家疃已经成为西 黄山 脚下第一大村,他们购买道路,兴建商业街,甚至计划修筑运河,来促进村庄经济的发展。

发表于 2023-3-9 15:59 24 只看该作者
张治中故居

洪家疃村中有张治中故居。由故居和桂翁堂组成。桂翁堂坐落在洪家疃村旁黄麓师范校园内。两处房屋是张治中发达以后,于1928-1929年回乡兴建的。砖木结构、小瓦屋面。洪家疃村中心的张治中故居是个好几进的四合院。


在故居门口拍照后离开。村中还有个建于清乾隆年间的洪氏宗祠,上次眼见祠堂破败,濒临倒塌。因为听张治中故居讲解员说洪氏宗祠还没维修,就没拐到那里去。

可以坐 巢湖 H104路到洪家疃和张治中故居。也可以坐 巢湖 H101、H102路公交到达黄麓镇上,再从镇上打车去相隐寺和洪家疃村张治中故居。这里是免费开放的。开放时间:8:30-17:30。(图片是否真实可打电话或实地核实)黄麓镇的详细介绍见这篇游记。 https://www.mafengwo.cn/i/7933630.html 最佳游览时间:3-6月,9-10月

发表于 2023-3-9 15:59 25 只看该作者
红石咀公园

按照导航返回巢湖岸边,去长临河镇南端的红石咀公园。

红石咀公园

红石咀公园是 日本 投资建设的,这一片人工林被叫做中日友好林。我查了下 合肥 地区的抗战历史,从 合肥 城出来一直到巢湖城一路上,所有的乡镇里只有长临河镇没有日军制造屠杀人民惨案或者修建炮楼,建立巢湖水上巡逻队等驻军记载。也许这就是 日本 选择在这里建立中日友好林和红石咀公园的原因。不过目前中日两国还是尽可能要维持睦邻友好,战争苦的只有老百姓,再说如今 日本 就算单独和 中国 作战,日军也不能取得战争胜利, 中国 只要掐断 日本 从海外获取资源的生命线,利用空军优势取得制空权,消灭日军舰队,对 日本 进行大轰炸很容易就可以迫使国土狭小、资源贫乏的 日本 投降。

红石咀公园

发表于 2023-3-9 15:59 26 只看该作者

红石咀公园

日本 对华友好的人还是很多,对于这部分 日本 人, 中国 还是应当发展 友谊 和合作, 中国 不主动挑起中日战争,战争对中日两国人民都没有好处。

红石咀公园

只是两国都有一种把对方当仇人或威胁,加以渲染,转移国内矛盾的宣传。 日本 给 中国 带来巨大灾难,自己在战争中也受到重大损失,但是 日本 国内却仍有一些人不能正视历史,美化侵略历史和军国主义,这伤害了 中国 等很多亚太国家的感情,不能不让 中国 人民担心再次 日本 再次挑起战争。

红石咀公园

风景不错。

发表于 2023-3-9 15:59 27 只看该作者

红石咀公园

红石咀公园

漂亮的日式建筑亭子。

红石咀公园

对比下红石咀公园的草坪,你就会发现我对岸上草原工程铺设草坪以次充好的推测还真有可能成立, 日本 在红石咀中日友好林绿化这点上还真是对 中国 认真负责的工程。

发表于 2023-3-9 15:59 28 只看该作者
四顶山

随后到四顶山。

四顶山

四顶山在 合肥 市 肥东 县城南25公里、巢 湖北 岸。海拔174米。因山有4峰,故名。又传说古仙魏伯阳铸鼎炼丹于此,故又称为四鼎山。唐代有人建寺,后方自勉建朝霞书院于此,皆毁。四顶山有"四顶朝霞"景观。山上有洞穴奇石、 朝霞"景观。山上有洞穴奇石、"炼丹池"。池在西峰上,南北长约20米,东西宽15米,深l米多,山泉终年不竭,清澈见底。"仙人洞"长3米,宽1.4米,高2米,可容数人。"伯阳井"又名"蜀井",也在西峰,深不见底,水清味甘。另有"鹦鹉观天"石、"老蚌含珠"石、"棋盘"石、"都御史座"石、"钓 鱼台 "、"天将守门"等自然景观。


四顶山风景之美,以朝霞为最。相传东汉魏伯阳曾在此炼丹,山下留下的丹砂、仙粉,辉映朝霞,放射异彩。四顶朝霞先后被列为"庐阳八景"和"巢湖八景"之一。四顶山上有炼丹池、朝霞寺、朝霞书院、滴芦井等名胜古迹;有青蛙石、鹦鹉石、钓 鱼台 、都堂石等奇石异景。四顶名胜,历来为文人墨客所仰慕,罗隐、李天馥等都留下了赞美诗篇。

发表于 2023-3-9 15:59 29 只看该作者

四顶山

四顶山有许多美丽的传说。相传东汉会稽 上虞 人、《周易参同契》作者、著名道学家魏伯阳曾不远千里,入此山炼丹修道,丹成吞服后,魏伯阳和他的三个弟子纷纷飞天成仙,就连他带来的一条白狗、一只黑鸡也成了仙。这叫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虽人去炉空,然丹气常在,当年魏伯阳在山上留下的丹砂仙粉,映着朝霞,放出异彩。这就是让四顶山名声大噪的“四顶朝霞”奇观。

据说每当旭日东升或夕 阳西 照,霞光四射,满山璀璨。清代庐州府学正朱弦“颇疑其说”,他在写《庐阳八景·四顶朝霞》时,曾亲自登山观察:“一日晨起,徘徊于是螺髻之侧。适当初晴露旦,草木含滋,旭日东升,奇光四射,俯视四、五里许,恍惚涌五色琉璃中,我始悟。”究其原因,皆是阳光、穿水汽、经湖面折射而成的奇观。

四顶山

唐代著名诗人罗隐有《四顶山》诗记其胜:“胜景天然别,精神入画图。一山分四顶,三面瞰 平湖 。过夏僧无热,凌冬草不枯。游人来至此,愿舍发和须。”

发表于 2023-3-9 15:59 30 只看该作者

四顶山

1935年之前,山下六家畈的吴中流先生在山上的第四峰偏北处,建了一座“四顶公园”。抗战期间,国民党高级将领、蒋介石的嫡系张治中曾赋闲乡里,从安全考虑,他携爱女在朝霞书院住了一个多月,赋诗作画,借山水之壮丽,发忧国忧民之情。后来,张治中又在附近建了一所西式结构、小巧玲珑的别墅,取名“朝霞小筑”。只可惜现在都已不存在了。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