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肥宅快乐水 于 2023-4-8 13:20 编辑
记忆中七月的厦门…… 迎面吹来四月的海风
七月的厦门,寄出的明信片上写着:厦天的风
四月的厦门,春风和煦、万物生长
脑海中的厦门,坐在晓风书屋读一本书
眼前的厦门,是拥挤的人群和热烈的氛围
时光回到八年前,带一本《逃离》只身前往福建
放眼当下,直升机轰鸣、国歌洪亮、起跑枪声回响
八年前,借村上春树的笔,了解到马拉松运动。恰逢读书所在的城市举办半马,21km的距离,对我来说是个遥不可及的梦
八年后,我站在厦马的赛道上,带着破三的夙愿
八年前在厦门青旅,屋内贴满了店老板在世界各地骑行的照片,羡慕又仰慕
八年来我迈开脚步,熟络着自然的纹理与城市的脉络
八年前店老板告诉我,不再骑车了。我问为什么。老板说,对一项事物的兴趣,很难超过三年——每人都如此。
三年10000公里的跑量,意味着每年3000多公里,每周休1天,需要每天跑10公里。而10000公里是公认的破三“门槛”。
三年来,路跑从最初越野跑的佐料,变成习惯。哪怕封控期间、新冠阳性,乃至受伤时,都难以忍受三天不跑。成为习惯,得以从日常繁忙的事物中逃离。跑步时或思考、或放空,内啡肽稀释着工作与生活的压力。
三年来,路跑又不断刷新着体验——来自一双新的跑鞋,来自一个陌生的跑步环境,来自一场跑步活动,来自与朋友们聚跑的每一个夜晚。新鲜感在厌跑期间提供着动力,避免机械式地重复劳动。
跑步时有过心流的体验:仿佛整个世界的花都开了。马拉松是一个积累的过程。科学训练,成绩进步很快。可我没有课表,盲人摸象;有时急于求成,训练过量,导致受伤。能力衰退、计划打乱,得不偿失,伤痛也反反复复。只得奔赴康复医院,买来理疗设备,借阅跑步指南,观看训练视频。
有人说,对事物的体验简单,若深入很难。就马拉松成绩来说,每一个10min的进步,需要每公里配速提高15s,难度陡然上升。同样的节奏会让肌肉适应,水平则维持不变。想要进步,就要打破惯常,尝试不同的跑法:间歇、节奏、LSD、法特莱克。
“取法其上,得乎其中。”赛前,每个参加过厦马的跑友都告诉我:天气湿热不好跑。我明白,如果目标是破三,留给厦马的至少是255的能力。
路跑与越野跑难以兼得。看似相辅相成、交叉融合的一条线,赛季来临,也会分叉成两条平行线。不得不做出取舍。
八年前,前往福建的火车上,车厢里的小女孩喊出“闽江之星”,如同太平洋海面上望到的自由女神像。《逃离》中有个母亲寻找车厢里小女孩的场景,“打开被褥,仿佛她藏在里面”。
《逃离》中记忆颇深的一句话:重要的不是发生了什么,而是发生的方式。八年后,厦马冲线的我,尽力而不尽人意,能否心甘呢?
八年后厦马的终点,计时器的成绩定格为3:32
每场马拉松成绩,都如同一盒巧克力。永远不会知道下一场的用时。
“没有深夜痛哭过的人,不值得谈人生”。破三,从跑友口中的小白蜕变为“大神”。而对跑者自身来说,破三只是开始。从300到250,再到240,直至逼近大众跑者的极限。
对于赛后的倦怠,村上春树诗意地称之为“跑步蓝调”。“正是不想跑,所以才要跑”。应对“蓝调”最好的办法,是报名下一场比赛。
八年前的暑假,开往厦门的火车上,同行的小姐姐在翻阅《平凡的世界》。关于此书的印象,只剩下孙少平与孙少安,还有故事开头的那辆黑色沃尔沃轿车。
八年后的春天,坐在厦门北站的广场上,精神的失落与肌肉酸痛杂陈。我打开笔记本电脑,记录下这一段段过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