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 蔡家宅 建筑 在古色古香的民族特色中,蔡家宅 建筑包涵着浓郁的南洋风格。屋宅的前檐雕刻着飞翘的龙头,门窗木雕是精致的传统技艺。立柱花栏又有西式的立体花盘和古 罗马 人像雕塑。屋顶既保留 海南 民居的飞檐翘脊,又有机地揉合西方的方、圆、孤形线的图案浮雕。 院内前、后庭和上、下楼都有走廊楼梯相连,遇到下雨天,足不湿鞋可以走遍宅院内的每一个角落。紧密衔接的环廊具有挡风遮光蔽雨的功能,因此一年四季,大宅内清爽宜人,和煦如春。 此外,蔡家宅是个固若金汤的安全建筑。大门外侧的楼梯间暗藏着射击孔,可有效地防止盗匪侵袭,屋内的人无后顾之忧。蔡家宅的厅堂和庭院内,嵌铺着彩色花纹地板砖,虽然历经70多年的岁月沧桑,依然光鲜如新,完全可与现代的瓷砖媲美。这些精美耐磨的地板砖都是建屋的主人从南洋用船运回来的。片片瓷砖,都是从异国他乡远渡重洋而抵达留客村的,凝聚着主人的一腔心血。留客村约有400年的历史,共有176户,居住着蔡、莫、余、朱、陈、韩、王、卢、周、覃十个姓氏。其中旅居印尼、 新加坡 、 马来西亚 、 泰国 、 香港 、 澳门 等地的华侨就有1000多人。清末,留客村的青壮年男子大都从村口的古渡口乘船经万泉河漂洋过海当“番客”出外谋生创业。 因为是近中午时分,就我和漫徒两人参观,没有其他游客,门也没有开,就在外面逛一圈。历史背景 蔡家宅的主人蔡家森有四兄弟,父亲早逝,家境贫寒,蔡家森带着两个弟弟跟随“去番”的热潮,前往 印度尼西亚 谋生。他们历尽千辛万苦从事橡胶种植和船务航运,经过多年奋力打拼,蔡家兄弟成为当地赫赫有名的富商和印尼“番客”中的侨领。像很多从 海南 出去的“番客”一样,发家致富的蔡家兄弟心中牵挂的第一件事就是回到家园盖祖屋,衣锦还乡,耀祖光宗。1934年,蔡家森回到 琼海 留客村,和兄弟们一起盖起了蔡宅。蔡家宅每幢宅院的厅堂都设置了供奉祖先牌位的“公阁”。蔡家宅的“公阁”很高,每次烧香祭祖时要用梯子上下。 豪华富丽的蔡家大院只热闹了几年。1939年日军侵琼时,蔡家兄弟又撤回印尼,家屋只剩下不肯离开故园的老母亲和照顾她的仆人。蔡家森的母亲去世后,这座豪门宅院在孤寂中开始了无尽的守望,成为一座空宅。直至上世纪八十年代,在海外的蔡家后人才从国外回到故园的大宅中拜祭先人。蔡家宅现在由蔡家的后人委托村民韩新元看管。蔡家大宅代表着一段历史,也代表着一种建筑文化,充满着神秘和传奇色彩。 |
乐会古城今 琼海 市的历史源头,始于唐代建立的乐会县。《乐会县志》(林大华主编)记载:“唐太宗贞观5年(631),析琼山县南境成立容琼县;唐高宗显庆5年(660),,即容琼地改名乐会县。 开车经过万泉河,来到乐城岛。明清和民国时期的乐会县治——乐城 元朝大德4年(1300),乐会县迁治到现在的乐城岛上。 当时在乐城岛建立县治具有三大优势:一是便于防御贼寇的侵扰。王文河、符熙之乱导致县治搬迁,确保安全便成为县治选址的重要条件。乐城四面环河,有天险保障,利于防卫。二是便于利用河道通联四方。交通状态是建治的重要因素。在古代,水路是重要运输 通道 ,舟楫是主要交通工具。乐城岛地处万泉河水路枢纽,驶船顺流东下可 达博 鳌港,溯流西上可达嘉积重镇和乐会县西部山区,交通优势得天独厚。此外,乐城一带文化昌盛,是富庶的鱼米之乡,经济环境和人文环境优越,适宜建治。 乐城建治草创之初,不设城墙。明朝隆庆6年(1573),由乐会知县张纲操持,用石料筑起城墙,开东、西、南三个城门。城墙周长372丈,城内面积约183亩。清代对城墙进行修缮,用红色厚砖取代了石料。城墙 将乐 城岛分隔成城内和城外两个部分。 城内形胜当首推阴 阳山 。《乐会县志》记载:“阴 阳山 即今县治。平地突起,山形奇偶相生,土石相半。”乐城岛在万泉河下游,地势低洼,常遇涝灾。为防洪水,历 代县 署都建在岛上地势最高的阴 阳山 上。明朝洪武2年(1370),知县王恩恭主持建设县署,竣工后初具规模,设有堂宇、门厅、吏舍、县仓等。民国时期,县政府、法院、国民党部都设在县署旧址上。 除了县署,城内还有儒学、城隍庙、书院、万寿官、捕衙等建筑设施。县儒学又称孑1庙(圣殿),建于元朝廷佑3年(1317),以后历代又不断扩建,有圣殿、大成殿、尊经阁、明伦堂、戟门、棂星门。大成殿左侧是名宦祠,祭祀在乐会县担任过知县等职的14位政绩卓著的官员,其中有“廉干有为,创公署,兴水利”的知县王思恭,“性廉明,尤乐造就人才,捐金创书院”的知县何斋圣等。大成殿右侧是乡贤祠,祭祀王宗佑等6位乐会籍的历史名人。 城内景致最佳处是泮池。泮池碧水澄明,《乐会县志》记载说:“泮池,县城内,广五十丈,袤二十丈,不假开凿而成。其水涟漪,四时不竭,诚天然泮池。邑八景‘泮沼回澜’即此。”日军侵琼期间,强迫百姓挑土填为操场,此景被毁掉。 城外是商贸市场和民居。乐城的集市形成于元末,称县门市。明朝隆庆年间废县门市,在城南门外设 朝阳 市。万历年间废 朝阳 市,复设县门市,并增设南门市、北门市。清代废三市,复设 朝阳 市。 朝阳 市东西走向,约长300米,从东往西是东门街、客行街、鱼行街,中间向南有新街、米行两条小街。旧时街道狭窄,民国时期进行“割街”,街道两旁的商店各割出一米长的地面,拓宽街道,并铺上灰色砖块。当时,乐城西门渡口舟楫密布, 朝阳 市商贸云集,是乐会县进出口货物的重要集散地。 乐城是乐会县的文化发祥地。县学官就建在阴 阳山 上。明朝万历年间,学宫改建为安乐书院。清朝光绪年间,乐城东门外三圣庙故址建起乐会县官立高等小学堂,为全县小学教育之始。乐会县立初级中学和乐会县立简易师范都是在乐城建立的。 乐城还有许多革命遗址,蕴含着丰富的红色资源。清末民初迁建城外的城隍庙素来香火旺盛,四时香烟缭绕。这里也是乐会县共产党人的发轫之地。1926年3月,乐会县第一个中共支部——县农协办事处支部在城隍庙诞生。6月,乐会县农民运动军事政治训练所也在城隍庙成立,该所是培养乐会县革命骨干的摇篮。乐城西门村有乐会县革命创始人、乐会县党政军组织主要创建人王绰余的故居遗存。 水运兴则乐城兴,水运衰则乐城衰。民国时期,乐城逐渐走向衰落。上世纪二十年代,海榆东线公路建成通车,以后水路运输业逐渐萎缩,乐城的交通优势变成了劣势,不可避免地被边缘化了。清朝宣统年间, “城南厢 朝阳 市商民错居,铺户260户。”至1949年,仅有商铺20家。1950年4月26日乐城解放。27日,中共乐会县委书记兼县长 吴忠 带领县党政机关从中平仔进驻乐会县城。1952年7月,乐会县委、县人民政府迁至嘉积镇,与琼东县合署办公,接着迁治于中原镇。县治搬迁后,乐城的商贸业加速萎缩,至1953年只剩下商铺10家。 乐城建治时间长达652年,经历了元(末)、明、清、民国四个朝代和新 中国 建国初期。今天,乐城阴 阳山 上盖起一栋防洪楼,同时也是村委会办公地点。从县城建置到一个行政村的巨大变化,勾划出了乐城由盛到衰的历史轨迹。今天放眼乐城岛,使人倍感世事沧桑。古城墙早已倒塌,荒凉的蔓草掩盖着昔日的城桓和城楼门拱的遗址。西门即阜成门的石匾铺在西门村口的石道上,被人们行走磨损得凸凹不平。阴 阳山 山上山下,长满青苔的断碑残柱,石雕、 石台 ,还有元砖明瓦等故治遗物,躺在野草灌木中,与荒烟夕照为伴。行人寥寥的灰砖街道默默无语,仿佛将无数乐城的繁华往事深深埋藏起来。 历史的脚步声已经远去,乐城寄希望于今天和将来。市政府已经做出开发建设乐城古迹旅游区的规划,乐城大桥动工建设在即。枯木逢春,乐城将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扬帆,乘风破浪,重现当年气象,谱写新的历史篇章。乐会古城位于 琼海 市 博鳌 镇乐城村,距今已有700多年历史。 整个乐城岛就是乐城村的范围,在万泉河下游、 博鳌 水城 上游,一个3平方公里的四面环水渔村。乐城不单有完整的热带植物群落,分散在其间的村落里,历史的遗迹隐约可见。 新旧石碑叠加一起,差评!石碑背面简介 |
城隍庙信仰城隍庙目前古城内遗存建筑有有:城隍庙,青石砖古道、 古县 衙立柱、古城墙等,展现了曾经辉煌的历史。 公元660年(唐高宗显庆五年),首设乐会县,始建县治于今天的烟塘镇。 1300年(元成宗大德四年)12月,乐会县城迁至乐城岛。 1940年, 日本 军队入侵 海南 ,在 博鳌 登陆后,首先就进驻作为县治的乐城。日军强迫村民把城墙拆毁,扛抬城砖在岛上分东西南北筑起了5座高达数丈的炮楼。好端端一座古城,被日军拆成残垣断壁,这是古城遭受的第一次浩劫,也是最惨重的一次。 1957年,乐会县与琼东县合并为 琼海 县(后为 琼海 市)。 1958年,大跃进搞大炼钢铁,地方官员强令村民拆砖建高炉,再次破坏了古城的建筑。 作为古 代县 衙所在地,乐城曾经有过码头桅杆林立船来人往,城内商云集店铺连绵成片的繁荣景象。但随着县城的迁址和岛上大部分年轻人纷纷外出谋职,繁华一时的古城又回到了它开阜前的祥和与宁静。 眼下的古乐城,已然成为岛屿中的村庄一个———乐城村。 乐城原建有长约372丈的城墙,将整个县城围个严严实实,东南 西北 各辟一门,以抵御倭寇入侵。但如今,700年过去了,县衙已成一片高梁地,店铺已被开辟成水田。城墙也只余下一小段,淹藏在农家屋舍之后。当年的繁华已不见踪迹,唯一能觅到其脉搏的是一条依然古朴的街巷。 2009年初,乐城通往 朝阳 镇的桥梁开通,结束了出入乐城村只能走水路的历史,也把乐城的经济带动了起来,原来的老房子被新楼房取代了一部分。走在老城街道上,两边的楼房新旧交错。其实看似 新建 的楼房,后院却还是就旧时的样式。青石砖古道,两旁房子都在翻新或重建,再过几年,古村镇不在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