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19127

主题

合肥

肥东县石塘镇和包公镇游记

[复制链接] 查看:9741 | 回复:155
发表于 2023-10-18 15:11 61 只看该作者
张劲夫故居

张劲夫故居

三进正房的正中间是长辈所住的堂屋,客厅左边的那间卧室就是张劲夫的父母生前所居住的。

张劲夫故居

张劲夫生平介绍。他活了101岁,2015年才去世。

张劲夫故居

张劲夫生平的介绍

张劲夫故居

厢房里还有过去留下的犁、石磨、独轮车等。

张劲夫故居

发表于 2023-10-18 15:11 62 只看该作者
张劲夫故居

在张劲夫旧居的客厅前拍照留念

张劲夫故居

张劲夫旧居
地址: 肥东 县包公镇大张村内
门票:免费,参观前需联系管理员
联系电话:13339107521
交通方式:建议自驾,从 合肥 市区乘坐地铁2号线,三十埠站下,三十埠北公交站乘坐D105路或D129路到石塘客运站公交站下,步行到石塘公交站换乘D202路到大张站下

发表于 2023-10-18 15:11 63 只看该作者
肥东县包公镇大张村张氏宗祠

从来张劲夫旧居门的村干部那里了解到了大张村张氏宗祠的位置,张氏宗祠就在张劲夫旧居北面大约100米,从张劲夫旧居介绍牌旁边的那条路可以到张氏宗祠的东墙外。马蜂窝网行程卡的位置是错的,标的是 肥东 另一座张氏宗祠。大张村的张氏宗祠目前没有人看守,是在村里一个小型食品加工厂的院子里。我们征得工厂看门大叔的同意,才得以入内参观。

张氏宗祠

张氏宗祠目前连县保单位都不是,祠堂也成了危房,看门大叔劝我不要靠近。他告诉我张氏家族内部不团结,所以重修祠堂和申报文物保护单位的事拖了几十年都没有进展。张劲夫在世时怕别人说他为家族谋私利,自己也不便主动提出。现在想再维修祠堂耗费的钱财可就多了。

院子里放养着兔子和大鹅,我刚像靠近祠堂拍照,一群大鹅就向我靠过来,鹅和狗不同,土狗遇到生人多半只叫不咬,还不会攻击比自己强大的动物,鹅则是遇到生人不管打得过打不过都要啄人,我贴近拍照的计划就这么被一群大鹅阻止了。

张氏宗祠

大张村张氏宗祠建于明末清初,祠堂正门上挂着光前裕后的匾额。20世纪30年代宗祠被改建为大张村的小学,持续办学几十年。那个时候,祠堂宽敞漂亮,院子里还种有牡丹、天竺等植物。在1960年代期间,祠堂被破坏,现在已经年久失修,至今也没有修葺。

据《张氏家谱》记载:张氏始祖张太位于明朝洪武年间从 江苏 句容 县迁至浮槎山一带,之后在此繁衍生息。

洪武大移民时期, 合肥 内部的移民来源地也存在内部差异,苏南移民大多定居在 肥东 , 皖南 移民定居 庐江 和巢湖沿岸居多,江淮分水岭一带很少, 江西 移民在 庐江 、巢湖、 肥西 占比要大一些。北方祖籍的移民在 长丰 和 肥东 较为多见。对于辣椒的接受度和米饺、米线的喜爱, 肥西 和 庐江 就要比 肥东 和巢湖高一些。对面条的接受度和蒸菜的喜爱, 肥东 和巢湖就要比 庐江 和 肥西 高一些, 长丰 的居民吃面食就要多一些。明朝初年外地移民占到庐州府总人口的70%左右,大部分 合肥 土著的祖先都是洪武年间的外地移民后裔。

发表于 2023-10-18 15:11 64 只看该作者
张氏宗祠

祠堂的门厅前可以看到二十幅左右的雕刻于明末清初的小幅砖雕,有花草、人物等图案

张氏宗祠

张氏宗祠

张氏宗祠

发表于 2023-10-18 15:11 65 只看该作者
张氏宗祠

张氏宗祠

有些砖雕图案似乎是金榜题名骑马游街的新科进士图案

张氏宗祠

张氏宗祠

肥东 包公镇张氏宗祠
地址: 肥东 县包公镇大张村内
门票:免费,参观前需联系守门人
联系电话:13339107521
交通方式:建议自驾,从 合肥 市区乘坐地铁2号线,三十埠站下,三十埠北公交站乘坐D105路或D129路到石塘客运站公交站下,步行到石塘公交站换乘D202路到大张站下

发表于 2023-10-18 15:11 66 只看该作者
肥东县包公镇阚集黑洼水库

从张氏宗祠出来,下一站去包公镇南部的黑洼水库。包公镇多丘陵, 合肥 地区难得一见的羊群在这里可以看得到。

黑洼水库

黑洼水库

照片中的小湖就是黑洼水库了,水库建于1956-1958年,目前灌溉着包公镇境内的4000多亩农田。水库现在是这附近的一处游客露营地。照片中这位似乎在用抖音录视频的中年女士不知道她是道士还是玩摆拍。她用的茶几和茶具也比较精致。远处的山就是南宋初年金兀术曾经率军驻扎的太子山群峰。

黑洼水库

肥东 县黑洼水库
地址: 肥东 县包公镇南部太子山下,原阚集乡境内
门票:全天免费开放
水库无人管理
交通:只能自驾前往

发表于 2023-10-18 15:11 67 只看该作者
肥东县包公镇解集

参观完黑洼水库

参观完

在黑洼水库拍完照,去下一站,包公镇西部的黄氏宗祠,途径包公镇府所在的解集社区。解集最早是明朝洪武年间迁移到这里的解氏家族建立的村庄,清代是一处乡村集市。用张师傅的话说,不过是一处小集镇而已,只不过包公镇府设在这里,其实规模和集镇差不多。过去这一带都归石塘镇管。

肥东县包公镇国土资源规划建设管理所

肥东县包公镇国土资源规划建设管理所

包公镇府所在的解集社区。下午参观完孟氏宗祠后,张师傅开车带我找住宿地,顺便逛了整个镇,镇上只有2条小街,2家饭店,像样的住宿地都没有。

发表于 2023-10-18 15:11 68 只看该作者
肥东县包公镇板桥村黄氏宗祠

到达黄氏宗祠。早年,黄氏一族在今包公镇文集万松处曾建有一祠,香火旺盛。然而岁月沧桑,祠遭兵燹。族中贤俊累议修葺,终无成。乾隆元年1736年,族人黄越三创议改建宗祠,约族贤40余人计议。议定为首者出银若干为资本卜基选材,后选购今包公镇板桥社区一风水吉地为祠址。

此地距石塘桥8华里,由石塘东郊北上,穿青春村,右转越过状若凤凰的小河。该处有岘山为靠,左凭虎山,右拥龙山,占“青山龙虎”之势,更兼祠前河流,当合“绿水凤凰池”之意。

祠堂始建于乾隆三年1738年,乾隆十一年1746年才基本完工,次年1747年正式开祠。初时,黄氏老祠堂占地四五亩,族人请来 婺源 的工匠精心建造,木雕采用了徽派建筑风格,分为门厅、正厅、寮堂、享堂几部分,门厅分为三大间、七小间,用来摆放展品和休憩;正厅用来商议宗族大事;寝堂则用于摆放灵位。黄氏祠堂从解放前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一直做学校使用。张师傅读小学就是在这里。他出生的靳家岗村在这里 西北 方1公里多的位置。1970年代后期,设在祠堂内的小学有六个年级近1000名学生。

黄氏宗祠

这里的黄氏家族明朝洪武年间从 江西 九江 府 德化 县(今天的 九江 市区和 九江 县)迁居包公镇境内,始迁祖是黄贵。据记载,明洪武二年(1369年), 江西 省 九江 府 德化 县黄贵奉命迁庐,遍历城邑郊原至岘山一带,见峰峦拱抱,壑涧潆洄,虎 山南 踞,龙山北盘,东山为靠,西野辽阔,乃青山龙虎之地,当是聚族善地,于是卜筑于此,并为明朝看守岘山上的小岘城军事堡垒。自此,600多年耕读传家,繁衍达兹,齿众于旺,至今已有三万多人口。

黄氏宗祠

祠堂的门厅后是戏台。清朝康熙、雍正年间,黄氏家族迁到石塘镇定居的一支后裔中有一个叫黄存义的的人,原本是乡村教书先生,后来弃儒从商,靠在 南京 、 扬州 、 苏州 等地经营典当业发家致富。他的儿子黄锋在乾隆初年重修黄氏宗祠时,出了一大笔钱,仿照商人会馆的样式在宗祠中设计了这处戏台。

乾隆年间黄锋在石塘镇庐州到 南京 的官道旁建有半园,经常资助过往参加科举的读书人。黄锋的孙子黄小山更是把半园打造成嘉庆年间附近文人聚会的场所。清朝 咸丰 年间黄小山的几个孙子出资在石塘镇上修筑圩堡办团练,1858年太平军攻打石塘,攻破黄家人建的圩堡,石塘镇上的半园也毁于这次战争。

据看守祠堂的黄大爷说,戏楼的木雕过去很漂亮。1960年代被毁了。

发表于 2023-10-18 15:11 69 只看该作者
黄氏宗祠

祠堂的第二进正厅,因为过去是小学,1950年代末拆了建教室,现在的建筑是2011年重建的

黄氏宗祠

黄氏宗祠

祠堂正中这敦伦雄风的匾额是 共和 国 南京 军区副司令徐承云中将所题写,黄爷爷说他小时候见到的匾上面的字比这漂亮。

黄氏宗祠

发表于 2023-10-18 15:11 70 只看该作者
黄氏宗祠

黄氏宗祠

第三进寝堂还是原来的古建筑

黄氏宗祠

黄氏宗祠

黄氏宗祠寝堂的清代木雕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