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55522

主题

北京综合

美丽的科尔沁大草原

[复制链接] 查看:1840 | 回复:49
发表于 2024-3-23 17:52 11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4-3-23 17:52 12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龙腾九洲 于 2024-3-23 17:53 编辑


科尔沁的名称由来已久,商、周以前,这里是传说中的女魃部落的领地,商周史籍中称作“鬼方”。当时地分五方,即中为人方、南为水方、西为土方、东为夷方、北为鬼方。春秋战国以后称为胡地,是东胡的领地。秦汉时,东胡人被匈奴人击破后,残余东胡人分裂成为乌桓人和鲜卑人。早在东汉末年和西晋时期,中原内地的人们就称居住在科尔沁草原中部的人为“火儿慎”人,这是鲜卑语,意思是:“善射的人”、“弓箭手”、“射雕手”。
发表于 2024-3-23 17:52 13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龙腾九洲 于 2024-3-23 17:54 编辑


到了北魏时,“火儿慎”逐步从特指的人群名称转向了地域名称,史籍中已经开始出现“火儿慎”“科尔沁”等地域名称,这些名称都是鲜卑语的不同译音。《蒙古秘史》把科尔沁译为“弓箭手”。成吉思汗称帝前,曾将其帐殿护卫(弓箭手)编为“科儿沁”,由其弟哈布图哈萨儿亲自指挥。因此“科儿沁”在蒙元之初也是蒙古军事机构的名称。现今的科尔沁名称正式起自蒙元时期,具有“弓箭手”、“神箭射手”之意,作为地名,也可以理解为“射雕英雄的故乡”、“神箭手的故乡”。从上古到春秋前期,科尔沁草原上居住的是以讲“通古斯”,(也有写作“突古斯”)语的来自蒙古高原蒙古利亚种系的部族和来自贝加尔湖、西伯利亚以及内外兴安岭之间的游牧民族、渔猎民族和狩猎民族等多个部落群体。这里先后出现了荤粥(音,勋育)、北部、犭严狁(音,险允)东部、害夫(音,胡)中部,戎中部、南部,狄南部和中西部等多个氏族和部落,经过长期的战争、兼并、交往、融合,战国至秦汉时期,上述各氏族和部落逐渐汇集成较大的部落联盟,被称之为“东胡人”。
战国和先秦时期,这里已形成了以“东胡人”为主体的多民族统一体的部落联盟国家,并创造了辉煌的“东胡文化”。继之以后的则是乌桓和鲜卑活跃在科尔沁草原之上。魏晋南北朝时期有柔然、敕勒,隋唐以后有突厥、契丹、库莫溪、女真等相继登上历史舞台。13世纪以后,蒙古人彻底控制了科尔沁草原。这些民族相继在这块土地上出现,并由此内迁或入主中原,君临天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足以令世人震惊的文化和历史。
发表于 2024-3-23 17:52 14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4-3-23 17:52 15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4-3-23 17:52 16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4-3-23 17:52 17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4-3-23 17:52 18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4-3-23 17:52 19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4-3-23 17:52 20 只看该作者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