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6870

主题

奥地利

葡萄牙行纪:大西洋上不灭的灯塔

[复制链接] 查看:3004 | 回复:155
发表于 2024-5-14 14:55 11 只看该作者
星霜荏苒,四百年后的基督徒的军队反攻了 利比里亚 半岛,摩尔人占据着 里斯本 奋力反抗。年轻的征服者阿方索·恩里克国王对这座城市进行了为期四个月的围攻。军队在特茹 河北 岸殊死战斗,他们遇到的最大困难正是脚下的这座城堡。摩尔人利用地理优势,用大炮与围墙拖延战争。最后,1147年的血色傍晚,一名叫作马丁的 葡萄牙 战士在幽暗的暮光中潜入山上。趁着摩尔人关闭城堡大门时将身体挤进缝隙使得城门无法完全关闭,才让阿方索的军队于深夜破堡而入。

攻占了 里斯本 后, 葡萄牙 用108年完成了最后统一。阿方索三世迁都到 里斯本 ,七百多年来,这座城市一直是 葡萄牙 的首都。

进入圣乔治城堡,便能看到阿方索·恩里克的雕塑。这尊雕像永恒地看护这座城市。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让城堡上的广场成为俯瞰 里斯本 市区和特茹河的绝佳视角。蔚蓝辽阔的大河缓缓向西流向大海,鳞次栉比的红色屋顶让视线充满对撞的色彩。与其呼应的红色是横跨河面的4.25大桥,它的线条是如此优美,像卧在特茹河上的天鹅翅膀。桥对岸是张开双臂面向 里斯本 城区的大耶稣像。

发表于 2024-5-14 14:55 12 只看该作者
阿尔法玛区 古里斯本的使者

1775年是 里斯本 人充满伤痛的一年。那一年的11月, 欧洲 历史记载中最大的一次地震在地动山摇中瞬间发生。不幸的 里斯本 处于这条地震带上,震级估计在8.5级以上。万圣节早晨,市民们感觉到了非比寻常的强烈摇晃——高高的房顶像麦浪般摇晃,曾经神气的教堂 石柱 与门楣像豆腐渣一样掉落。瞬间,整座城市被房屋坍塌后扬起的尘嚣笼罩,惊慌失措的老百姓们纷纷逃离家中。有些人慌不择路地向海边跑去,却遇到了高达十米的海啸。滔天巨浪几次冲进城内,又淹死了更多毫无抵抗能力的百姓。真是无路可逃的惨烈!这场地震几乎整体摧毁了前海洋帝国的首都。

发表于 2024-5-14 14:55 13 只看该作者
历经多代留下的建筑、书籍与无数子民都在那天被终结。我查阅了死亡数量的资料,不忍再次复述。 里斯本 一日倾塌变成断壁残垣,只有我们现今还能看到的圣乔治城堡、圣热罗 尼姆 修道院和贝伦塔尚可被修复。奄奄一息的城市被大自然打趴下了几十年,舔舐着寥寥残留古迹。


发表于 2024-5-14 14:55 14 只看该作者
  相比较 新建 于二百多年前的其他城区,坐落于特茹河湾的山丘上的阿尔法玛区既是幸存者也是古 里斯本 的使者。费尔南多·佩索阿眼里的阿尔法玛区是这样的:“此地是渔民之乡,仍保留着大部分的古貌,因为只有在这里能让你感受到往昔的 里斯本 :建筑、街道、拱门、阶梯、木阳台,还有人们最真实的生活状态。”

发表于 2024-5-14 14:55 15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4-5-14 14:55 16 只看该作者
  阿尔法玛区也是我最爱的 里斯本 街区。它名字的原本意思是阿拉伯语中的“温泉水”。Cais de Santarem街上的国王喷泉滋养此区居民几百年。站在Miradouro das Portas do Sol观景台,面向大海,春暖花开。高低错落的红砖白瓦房与天边的水平线融合,除了民居,还能看到被修复的教堂。远眺心旷神怡。青白相间的瓷砖上画着英雄出征的场面,优美的线条与质感如同我们元代的青花瓷。

发表于 2024-5-14 14:55 17 只看该作者


由于太喜欢这个观景台,我每日都特的路过这里。迎接它的晴空万里,又告别它的暮色西沉。

发表于 2024-5-14 14:55 18 只看该作者

赶一场居民市集能近距离地感受到烟火气。热闹的小坡上,摆满了具有当地特色的玻璃器皿与旧书籍。独属于 南欧 的缓慢、风情、色彩被揉搓成一团又换一种形式徐徐展开。一位青年男士讶异于我这个异乡人居然有兴致来逛他的摊铺,一路用我听不懂的语言和我热情搭讪。我讷讷地表示是否能说英语,他耸耸肩,摇了头后依旧给了我大大的微笑与猝不及防的飞吻。

发表于 2024-5-14 14:55 19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24-5-14 14:55 20 只看该作者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