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20263

主题

西北

三赴拔仙台——重装龙脊

[复制链接] 查看:16845 | 回复:137
发表于 2024-7-11 14:40 11 只看该作者
三、户外成长

初登太白时,我被晒伤了。
当时下山后我以为找大巴车需要出游客中心,但实际上不用,也许山上有迷雾遮挡,我并没有感受到强烈的紫外线,但下山走出游客中心时晴空万里,瞬间裸露在外的皮肤被晒到,我尚不知情况时就感觉到针刺般的疼痛和灼热的烫感,抓到一个穿着制服的大叔问了要在里面买票后才跑到阴凉地方,但已经晚了。
回到西安后我查阅资料,手忙脚乱买药品,用了半个月方才恢复,那段时间每天顶着关公脸,自己都觉得有些滑稽。
查阅资料中,我才知道之前攻略所说高海拔需要防晒,我出发前还嗤之以鼻,觉得自己也是在烈日下的田地中耕作过,虽然确实会脱皮一点,但那压根不算事,当时还觉得城里人太娇嫩了,结果这就吃了个亏,买药的钱都抵得上免去的门票了。
吃过这次亏后,我便谨慎很多了,不再以自己的经历轻视其他人的经验,我开始了解一些山地的相关知识。
后来,我开始一个人去野山,从最简单的子午峪徒步,到约同事去嘉午台、太兴山,再到遇到真正的驴友,第一次与山猫去鹿角梁、与灌木林等穿越东梁、与云横秦岭跑兵冰穿越、与马赛尼探索矿洞……在户外的这些年逐渐结识了更多志趣相投的驴友,也听闻了很多秦岭甚至外地知名徒步大神的事迹。
我从低的浅山起步,走过诸多的深山后,依旧回到了浅山,我始终认为,徒步是一场修行,哪怕再小的山,再轻松的路线,也有着自身的特色,每一次经历,都是一点一滴的经验积累、能力提升。
我曾独自去探索过完全未知的山脊,也曾去恢复过往废弃的荒野,也带领着几位同伴穿越凶险的陡坡,翻越两座隔沟相望的山峰。
一路走来,我看遍天工雕琢的神秀,听闻过自然灾害中丧失生命的事件,一边勇敢向山出发,一边带着敬畏平安归来。在这之中,逐渐找到一个平衡点,既心存热爱与激情,也冷静评估风险,不冒失不畏惧。
山在那里,人在则必将至。

发表于 2024-7-11 14:40 12 只看该作者
四、太白南南

如果说一日路线是一个成长的开端,那么重装穿越必然是徒步必不可少的经历。
阔别太白山数年,我没想到会再次踏上去往太白的路。但我不再是以游客的身份,而是一个数年徒步的成熟驴友。
交通出行的事素来是队友考虑的,我只负责研究山路规划,出行之前我们商量了三天计划,两夜露营慢悠悠走,一边欣赏美丽景色。但同时考虑了太白多变的气候,我多准备了两天的物资。
重装与轻装速穿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模式。如果说一日速穿哪怕背个书包也能凑合用,那么多日重装必须要求背负系统合格,传统的重装与今时轻量化重装有所区别,重量上的差距使得对背负系统的依赖更重要。
这次我背着的是一个第二代的小鹰48L背包,容积上它可以吊打其他背包,反向虚标使得它甚至可以与一些60L的背包媲美,不止主仓,侧仓也是很大。但同时这款背包的缺陷也很大,也就是背负系统不足,或者说超出了它初始设计的上限。小鹰背包的背负是一根n型合金内骨架撑起类似泡沫的软垫背板,如果是作为轻装或者城市旅行,它完全是合格的,自重很轻,横v槽的泡沫垫也增加了空气流动,登山杖随行携挂系统保证了可以迅速取放登山杖。

但作为重装使用,它的背负系统就很尴尬了,过软的背板使得无法撑起来包内物资,加上水袋仓在背板与主仓之间拱起,整个包紧紧压迫在背上,而糟糕的是,这个包尺寸是M/l型,即使腰带拉到最紧也是悬空的,并不能覆盖到胯骨,以至于原本应该由胯骨承担七成重量的背负效果完全不起作用了,这一路我可是受了罪了,肩、背、腰都压的酸疼。
(不过2023年下半年出了第5代,背负吊打前4代,加厚了腰带且以苍穹背板替代软泡沫,极大提高了性能,可惜价格太高了)
关于路线,这次走的是都督门上铁甲树出的太白南南路线,也是秦岭知名的十大经典路线,拔高2500米约,里程38公里约。
西安驱车到厚畛子黑河森林公园大概140公里,再乘坐农家乐的面包车到都督门大约18公里。黑河公园下午六点关门,我们是半夜出发,到了时已经进不去了,提前约的人关键时候有些坑,他再次托人说情才放进来,折腾了近一个小时。
都督门的入口挺隐秘,是一片树林,但并不茂密。

进来后不远就有警告牌,大概是禁止与处罚的内容。

站在林业部门的立场,其实我是能理解他们的,毕竟少出事也就安稳维持秩序了。但是站在平民角度,很不苟同这种一刀切的行为,人本身就是有种好奇与逆反心理,越是禁止的就越想去探索,尤其户外徒步并不像全民反对的黄赌毒那样百害无一利,既能强健身体,又能欣赏美丽风景,还能充实心灵世界,正符合国家提倡的体育精神。
都督门的路况不错,箭竹林也不多,溪流很浅,踏着石头就能度过。

发表于 2024-7-11 14:40 13 只看该作者
  

刚上来不久就是太白庙,可惜早塌陷了,想看曾经的样子只能从十几年前的帖子中翻找了,那时候这座庙还能遮风避雨,有村民上香祈祷。

再往后是大坪(药王坪)的遗迹,同样的这里原本的建筑也没了,颇为遗憾。

灵官台附近的巨石经历了漫长岁月。

发表于 2024-7-11 14:40 14 只看该作者
  

老庙子相对来说残骸尚多,这里也叫老子庙,右侧的水源不错,队友笑说这可是五星级营地。我们原定计划也是在这里扎营,同样也能和驴友妖妖带领的一支猪娃沟上来的队伍会合。但我的强驴队友觉得时间太早了,还不到中午,完全可以继续走,我想了想,虽然背包压迫着酸痛,但还能忍受,确实可以继续走。
走不久我们遇到了比我们早出发几小时的队伍,领队二胡是个小老头,后来我们又一起走了小鳌太。小老头带着几位驴友,其中一位还是虽未谋面但偶尔搭话的叶子,不过我着实不善言辞,打了个招呼就与队友一起走了。

看轨迹上这块石头叫将军石,但是我查阅资料,太白92山难中第二批脱离队伍的两人走到这一块,其中郁辉就是在将军石滑坠死亡的,按资料描写将军石是一块四五百米的巨石,怎么看也对应不上。

莫非是右侧路网上的那个小山梁?像这类大石堆很多就是山难发生点,这个地方可能就是当初郁辉遇难地,可惜我一个人没法去考证。

发表于 2024-7-11 14:40 15 只看该作者
  

不过附近的将军庙遗址是确实存在的。再往后就快到万仙阵了,两个队友走得快,很快超过我了,而二胡队伍也早在我们休息时再次超过我们队伍了。

万仙阵,遍布玛尼堆,据说是封神之战中姜太公破阵后陨落的数万仙人化成的,我也曾看过一本小说《黄金笔迹》将这里描写为埋葬着阵亡的将士骨灰,等着时机到了成神,因此我走这条路线也为了一睹这里。也叫迷魂阵,很多人说是这里磁场紊乱,指南针也有失灵可能,曾有药民在大雾中迷失失踪了。
万仙阵是个三岔地带,往南都督门、往东跑马梁、往西东塬,其实往北应该也可以下,但那是药民所走路线,即便驴友也不知道路迹。去往跑马梁的路上,是会经过雷公庙遗迹的,可惜我在万仙阵玩了会掉队了,也没看路迹,直接走自认为平坦的北坡向东迂回出发,因此错过了雷公庙,也错过了队友让捎话的另一个认识的速穿队伍。
万仙阵下来,上跑马梁经过一片草甸,这里建了一座监控塔,与西跑马梁一样,这座塔也算导航架了。


日落前,我终于意识到追不上队友了,在最初的恐慌过后很快冷静下来,喝了一口水,慢慢前进。跑马梁上风很大,但年少时故土风吹雨打早已无畏这点寒冷,即使短袖也能扛住。不过我后来还是穿上外套了,因为肩膀压的太疼了,穿着衣服能缓解点疼痛。

发表于 2024-7-11 14:40 16 只看该作者
  

跑马梁六公里,并不是完全平坦的,需要上上下下,天黑后,我开了头灯,雪覆盖了前队的足迹,我只好不时的下北坡平坦地方再上坡迂回来。走了两个小时后,我看到了轨迹上所说的小山头,穿过去不远就是大爷海。
但临近大爷海时我有些犹豫,之前路上队友曾说可以在拔仙台上的庙里直接睡,也曾说过第一天直接干到大爷海扎营,我不知道他们最终去了哪。片刻后我想着上次登拔仙台时耗时太久,最终还是下了大爷海。往下走的路上还有点暗冰,差点摔了。我是带着冰爪的,但出于自信我一直没穿,因此惊了一点冷汗,不敢再托大了。
中途还有点小曲折,错把两个从文公庙偷跑上来的游客当队友喊了半天,他们还想从东侧上拔仙台,我本想带着一起上,但走了一段发现冰雪覆盖太危险了,冰爪我也懒得取,还是把他们带下来了。又回到接待站,问了费用后觉得还是自己到偏远地方扎营吧,很巧合的是,到了庙里发现队友也选择了这里。

第二天的日出我没兴趣,所以我又是最后一个出发的。冰封的大爷海看着比夏天小很多了。
我与昨晚其中一个小伙上了拔仙台,还是走了西侧的路,并没有抄捷径。

许久不见,拔仙台。

发表于 2024-7-11 14:40 17 只看该作者
  

互相拍照留念,告别小伙后,我开始下山了。

路过二爷海

路过三爷海,三爷海的碑没找到,不知道是没有还是在对岸,只找到个小破庙和铁钟,在这里我遇到了灵悦的队伍,有的人挺好,我问了几句还回应,有的人很冷淡,让我让一下路,我干笑着让开。灵悦还是很热情的,我没想到她还能认出我并主动打了招呼,很开心路上遇故人。下玉皇池时才发现背包罩掉了。

发表于 2024-7-11 14:40 18 只看该作者
  

玉皇池边营地很大,所以垃圾很多,看得让人不禁皱眉。玉皇庙还没破损,但道士已经不在了。烧水煮面时又上来一队人,他们在合影做饭,我收拾完避开。
到药王殿路上遇到很多上来的队伍,有商业队有约伴队,还有些散驴,很多人热情打招呼,总算有了"天下驴友一家人"的亲切感。有些询问南南路线,我也如实告知,对于不知道的人,我也会建议与其他队伍同行。有几位老师气质的人大概是游客,想去跑马梁拍照后再回来,我告诉了他们路上的风险,他们离开后我有些后悔没有劝阻,应该多说一些的。
药王殿保存相对尚良好。

旁边还有一口钟与碑石。

这一段路很不错,原始森林风光,且路况良好,缓缓下降。

发表于 2024-7-11 14:40 19 只看该作者
  

到南天门时候已经中午了。这里是铁甲树的两条路交汇处,现在所走的路是东南侧的新路,在十几年前另有一条旧路,在西南侧的万亩枇杷林中,但很遗憾的是这条路只在故往的文章中得见,不知道实际路迹。
南天门往下的坡略大,但路况不错,直到老君殿。

在这里遇到几位背着四五十斤的中年驴友,有男有女,很佩服这体能,帮他们拍照留念。
老君殿到三合宫是强度很大的坡,穿插着箭竹林、石海,尤其天热又怕晒伤,闷着脸非常难受,而且右膝盖从走下坡路时就开始疼痛,只能拖着慢慢走。
在这中途也同样遇到很多人,除了游侠客队伍很好认,其他商队认不出来。还有带着孩子来的驴友,其中有位父亲背着大包满身大汗,他的女儿只带着登山杖,而另一位母亲带着儿子,小孩也背着小背包,果然疼爱女儿的多。除了驴友外还有往南天门接待站背物资的背夫,他们年岁比我父亲都大,为了生活辛苦往返。
到三合宫前会经过好汉石、回心石,我没有拍照,只拍了字迹明显的南清关。

三合宫是在瀑布群旁边,早已毁损。只余一座亭子,走到这里就意味着没有大坡下降了,水流很清澈。

发表于 2024-7-11 14:40 20 只看该作者
  

我曾问过一位外地驴友,他们下来的路线是不是老路线,他们不知道,但是走得路很危险,冬天下到这附近才到了正路上。
之后的路就是平坦很多,一路遇到十几座吊桥或者独桥。

在幽静的森林里,出现这种桥,很有童话故事的奇幻感。走完这十几座桥,再走过烂河道路,终点也就到了。

几位大爷悠闲的坐在门口凳子上,不知道是不是太保局的工作人员,有他们看守,想进去的人可就难了。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