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个目标→帽子峰。话说嵩山72峰,没有帽子峰,至于说由来,说是当地村民都这么叫,臆测,是山峰形似帽子吗?![]() 帽子峰上看当阳山。 当阳山在嵩山马鞍山以东,一岭山脊近南北直插颖河谷地,呈东北西南方向,在绿树成荫的茫茫林海中,矗立着一座斑斑白色岩层的山峰,峰高1231米,有“当阳山崛然高峻,方矩端严,位少室之午,峰络岭联,而标矗自异,如障一面,日当也”源自景日昣《说嵩》,意为当阳山。 另外,当阳山属嵩山山系,有来仙峰、灵隐峰、香炉峰等,因抗风化能力的差异,造成当阳山就像一道巍然耸立的高墙,兀立于群山险峰之中。因当阳山位于少室山的西南角,它能遮挡住来自东方的一大部分阳光,“明清又以挡少室之阳”(登封市志2008版记载)又日“挡阳山”。 |
不同角度看,这幅图,你想到了什么?![]() 三仙庙。[横图] 当阳山东侧的“炎黄二帝”巨石像,前者为黄帝乘坐象,后为炎帝石像,这是一处远古时代嵩山石英岩,可清晰地看到炎黄二帝的头部、身体、臂膀和腿部,其形象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拉近镜头细看,巍巍当阳山就像一头体型巨大的石象,大象前面站立着中华民族的始祖炎黄二帝,他们联手牵着大象,迎着旭日,向着东方健步走来,他们威武雄壮地屹立在天地之中,精心护佑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众所周知,河南简称豫,豫字就是一个人牵着一头大象的寓意。豫从何来?我们不得而知。相传,远古时期的嵩阳大地,气候温暖,空气清新、茂林修竹、水草丰美,山花烂漫,鸟语花香,就是一个非常适宜大象生存的地方,因此,数以万计的大象在这里群居群息,繁衍发展,在大自然的舞台上倾情演绎着它们的独特故事。“豫从何来,太平有象,少室通阜,当阳走来”,既是当阳山的魅力所在,也见证了嵩山当阳山36亿年的发展历史和丰润深厚的嵩山历史文化。 据有关史料记载,当阳山曾是商朝王陵之地,山上还有多处商周时期的王陵遗迹,如商王陵、商周断垣等,这些历史古迹距今约有数千年历史,见证了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揭示了嵩山文化的博大精深。此外,当阳山还是道教的发源地之一,始建于明清时期的三仙庙(祖师殿、安阳宫与三仙洞)供奉的都是昔日的一代道教宗师,也是一处妥妥的道教圣地。传说当阳山道长李真曾在此修行成仙,最终成为道教的祖师之一,如今当阳山上还有座纪念他的庙宇─李真殿,吸引了无数道教爱好者前来朝拜,并在这里留下了许多鲜为人知的神秘传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