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22369

主题

龙岩

撒野石鹰山

[复制链接] 查看:433 | 回复:16
发表于 3 天前 11 只看该作者
站在石鹰山巅,我举起手机,为同行的伙伴们拍下一张集体照,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笑容,在云雾映衬下,愈发夺目,对于我们爬山佬而言,登顶的那一刻,所有汗水与疲惫都烟消云散,满心只有征服高山的喜悦,这张照片,也定格存档了这份独属于我们的快乐,是瘫躺在家里床上刷手机的人们享受不到的快乐。

在石鹰山山顶稍作停留,凛冽的风裹挟着湿气扑面而来,冻得人手脚发僵,我不敢耽搁,赶紧招呼大家准备下山返程,虽说手机里存有龙岩野猪户外的下山轨迹,可现实却让人犯难,眼前的下山路,是一处陡峭的崖壁,坡度近乎垂直,每一步都危机四伏,加之雾气浓重,视线严重受阻,周遭景物都隐匿在一片白茫茫之中,众人面面相觑,满脸愁容,我的心里也七上八下,对能否安全下山毫无把握 。

尽管知道两步路app里石鹰山的下山路段等高线密集,意味着山势极为陡峭,但我心里还是抱有乐观想法,反正老火他们去年下山成功走过,毕竟山上植被繁茂,岩石缝隙间灌木丛生,树枝和茅草层层交错,我寻思,这些植被能充当“天然帮手”,下山时可以抓握借力,只要小心摸索,理论上能找到安全下山的路径,虽然雾气重、坡度陡,但凭借这些植物的辅助,总归能开辟出一条通道,顺利回到山下。

发表于 3 天前 12 只看该作者
由于大家都对下山路线心存顾虑,我只好走在队伍最前方,担当探路的突击手,“水木”陪在我身旁,一边和我交流探路想法,一边商讨方向方案,虽说有她参谋,但最终如何决策,还是得靠我自己,怀着忐忑的心情,我通过对讲机反复交代后边的他们必须注意抓手和踩点,尝试指挥队伍往特定路段行进,幸运的是,每次探路,我都能借助岩石与植被,顺着陡坡顺利滑下。

然而这个小石壁,阿庭主任就是没有掌握好脚掌支撑着地的方法,一溜儿滑下来,小腿胫骨碰撞到了外侧翘起来的石片顶缘,我想那个痛哦,果真在回来鑫志诚饭店里晚饭时候我看到了一大块淤青。

年轻的“水木”宛如灵活的小精灵,身手敏捷、机灵过人,下崖壁时,其他队员要么小心翼翼地试探,要么因脚下打滑而踉跄,行进得磕磕绊绊,但“水木”紧紧跟在我身后犹如贴身一般,动作轻盈流畅,面对陡峭湿滑的崖壁,丝毫没有妥协的迹象,她懂的巧妙地借助岩石的棱角、树根的凸起,轻松跨越一处处障碍,我每到一处,她几乎瞬间就能跟上,这份过人的身体素质与应变能力,实在令人赞叹。

咖啡屋小夫妇虽然略感疲惫,却没有丝毫退缩,今天的崖壁下山路线,他们每一步都走得沉稳扎实,稳稳跟紧队伍,完全不存在掉队拖后腿的问题,在陡峭的崖壁前,他们细心观察前后队员的动作,学习如何利用灌木和岩石以及藤蔓的借力,随着行程推进,两人逐渐掌握了在复杂路况下前行的技巧,领略到了狂野户外爬山的独特魅力 。

发表于 3 天前 13 只看该作者
下山的这段拱崖,全程既考验判断力,又考验应变力,众人也纷纷感慨,这次收获远超预期,可以为往后的户外活动积累了宝贵经验 ,有着成功避开崖壁这段路的探索,可以说是一次户外教科书级别的操练,肖老师大呼过瘾。

虽说成功摆脱了石壁陡崖的威胁,可前行的道路依旧危机四伏。山林间藤蔓相互缠绕,灌木肆意丛生,脚下的路迹若有若无,每迈出一步都异常艰难。加之雨雾弥漫,卫星信号受到严重干扰,手机里的定位数据如同跳舞般飘忽不定,与提前下载保存的轨迹完全无法对应。在这茫茫山林里,失去了导航的指引,大家的心头都蒙上了一层阴影,一时不知该往何处前行 。

我已记不清多少次的左横切或者右横切。

发表于 3 天前 14 只看该作者
脚上被藤蔓牵扯拉绊就算了,尤其是进入这样有着两人高的茅草丛,前行变得举步维艰,锋利的茅草叶划过脸颊,带来阵阵刺痛,其间还夹杂着金刺梨,这些金刺梨的枝条浑身尖刺,稍不留意就会勾住衣物,甚至刺破皮肤,立哥和阿庭主任以及枫叶都轮番上阵,大家只能小心翼翼地拨开茅草,缓慢挪动,每一步都充满艰难,每个人都被折磨得苦不堪言 。

特意给咖啡屋的小夫妇留一张影,告诉他们俩我的户外路线风格就基本如此生猛狂野,不虐不知味,才有意义。

发表于 3 天前 15 只看该作者
就在大家被茅草丛折磨得疲惫不堪时,我奋力拨开最后一丛茅草,刹那间,眼前豁然开朗,映入眼帘的,是一片被清理得较为规整的土地,原来是村民前来祖坟清理的现场,坟头周边的杂草被铲除得干干净净。我一拍脑门,这才想起清明节就快到了,紧绷的神经瞬间放松,心中满是劫后余生的庆幸,有村民劳作的地方,必然有通往村子的路。

此刻,这条即将出现的路,就像高速公路一样,将引领我们摆脱困境,顺利回到安全地带。

历经波折,我们终于顺利抵达石鹰山脚下的营顶村,天空虽然阴沉沉的,湿冷的空气仿佛能拧出水来,刚达一个农户家,热情的老大爷老大妈就迎了上来,操着浓浓的闽南方言,招呼大家进屋洗刷,眼神里满是关切,甚至差点就要杀鸡杀鸭,为饥寒交迫的我们准备晚餐。

立哥眼疾手快,抓住这一瞬间按下快门,镜头里,大家头发凌乱,衣裤也都脏兮兮的,沾满泥浆,活脱脱像一群逃难的难民 ,尽管模样狼狈,可每个人脸上都挂着劫后余生的笑容。

发表于 3 天前 16 只看该作者
得知我们的车还停在石门寺,在漳州做生意的村民老林,毫不犹豫地开着他的丰田卡罗拉,载我和立哥回去取车。老林的眼神热忱又真诚,盛情难却,抵达石门寺后,我掏出手机感谢老林,他再三推辞,最后拗不过,才扫码收下20元油钱,这一小小的举动,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村民的淳朴善良,在湿冷的天气里,他的热情驱散了我们周身的寒意,这份暖心的善意,令人难以忘怀 。

此次的石鹰山之行,感触与收获颇丰,一起步就湿透了鞋和裤子的路线真心应该下撤退回,看到寺庙背后山脊上的路痕如此清晰明了被浪费机会的话,就肯定不会再来石鹰山了,所以大家被我叫回来继续往上开拱也是对的,顺畅登顶打卡确实很有户外人的骄傲,然后下山的故事就不是我写的了,几段崖壁惊悚的下滑以及藤蔓荆棘茅草的闭塞剧情也不是我导演的,是靠大家团结努力打造完成,昨天的队伍十分有凝聚力,连肖老师都勇猛开路一段了。

感谢感恩感动。




发表于 3 天前 17 只看该作者
围观欣赏美景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