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14825

主题

神话恩施

[复制链接] 查看:27947 | 回复:94
发表于 2007-5-23 10:59 1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恩施的美丽,是无法用一部宣传片能完全表示出来的。只有你来了,看到了,才能更加深刻的体会。

神话恩施 上
1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1人点评 收起
发表于 2007-5-23 11:00 2 只看该作者
flash
1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 芒芒果
发表于 2007-5-23 11:02 3 只看该作者
土家女儿会
       “女儿会”被誉为“历史悠久的东方情人节”。  
        
       女儿会原是土家族青年男女聚集在一起谈情说爱的日子,农历五月初三在大山顶的响板溪,七月十二在石灰窑举行。旧时,土家女儿平素不得出门,唯七月初九这天云集于会,故称“女儿会”。
     
       这一天,青年男女穿戴一新,前往赶会。凡欲择婿的女孩儿上穿滚有多道花边且衣袖又短又大的左襟大褂,下着八幅长裙,衣分多层,内长外短。以便让人看到所有的好衣裳。赶会时,捎带一些土产山货,佯装赶集售物,欲觅对象的男子则身背空背篓,假装购物,看中哪位姑娘,便上前“购物”。在“讨价还价”中,各显才智,增进了解。若讲不下来价,表明姑娘不答应,小伙子应知趣地走开;反之,则表示姑娘有意相许,于是双方退出闹市,找一僻静处自订终身。
发表于 2007-5-23 11:03 4 只看该作者
摆手堂
   “摆手堂”又称“神堂”、“祖先堂”,是专供土家村民举行摆手活动的场所,周围是围墙,有牌坊为门。舍米湖尚有原始风味的“摆手堂”,堂中栽有桂花树,设有彭公爵主、向老官人、田好汉的供奉牌位。

摆手舞
   “摆手舞”土家语叫“舍巴”(也叫舍巴巴、舍巴日、舍巴骆驼、舍巴格蚩),是土家族传统的祭祀舞蹈,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它是土家人纪念先祖,祈求后代兴旺发达、年丰人寿的一种舞蹈仪式,属“原始舞蹈遗存向风俗性舞蹈过渡”一类。所以摆手舞的许多内容是对土家先民原始氏族社会生活的反映。比如,诶笔姐(猴子赶)、立恶(老虎围)、拢古补六(团鱼摸)等,主要反映土家先民的原始渔猎生活;阿巴坳(撬石头)、卡边(托木料)、里嘎(挖土)等,反映土家先民的原始农事活动。

    关于摆手舞的源流,由于土家族没有文字,所以没有记载。随着对土家族历史的研究日益深入,对于摆手舞的源流更是众说纷纭,主要概括为:摆手舞起源于土家先民的原始社会劳动生活,是土生土长的民族舞蹈。

    摆手舞以讲述人类起源、民族迁徙、英雄事迹为主要内容。祭祀仪式由梯玛或掌坛师带领众人进摆手堂或摆手坪跳摆手舞、摆手歌。摆手歌长达数万行,词韵铿锵,深沉豪放。

    舞蹈的基本动作有:单摆、双摆、大摆手、小摆手、回旋摆数种,小摆手又称“社巴”。跳摆手舞人数多少不拘,少者数百,多则上万。摆手时,以击大鼓,、鸣大鼓呼应节拍,气势恢宏,场面十分壮观。主要特点是手脚同边动作,踢踏摆手,翩跹进退,成双成对,节奏鲜明生动。

    摆手舞的动律特点综合起来可概括为:走动顺拐,重拍下沉,双腿屈膝,全身颤动。
发表于 2007-5-23 11:03 5 只看该作者
跳丧舞起源于公元前十一世纪夏同周时期,它是古代巴人(土家族祖先)用以驱鬼除邪的一种巫术礼,一度成为军舞、战舞:“巴师勇锐,歌舞以凌,殷人倒戈。”因动作模仿白虎,故俗称“白虎舞”。

    跳丧舞以“反胴体”贯穿始终,即:“顺边下沉、晃悠、颤动。”舞者身体在收缩与伸展、推进与拽拉、挺身与曲身、摇摆与晃动、震颤与抖动中展现出美来。其动作为:舞者脚掌紧紧贴地,第一拍上步,二三拍颤动,两腿交错行进,有点像迪斯科,但其中双肩相靠、曲膝、弯腰、双手抱头、身体抖动部分,又有点像太空舞,很是好看。

    跳丧舞突出一个“虎”字,即:“模仿老虎相互进退、撞击、跳跃、旋转。”舞者身体在腾空中展现出“虎威”来。其基本动作为:双方搂肩对跳,你进腿他躬身,一方借势屁股一蹶,另一方乘势腾入空中,一跃一跳,很像饿虎扑食,老虎之“威”表现得活灵活现。

    跳丧舞曲牌众多,结构复杂。如“大四步”、“大四门”、“小四门”、“跳丧”、“待尸”等,但核心舞段皆为6/8拍。故跳丧舞尽管模仿动物千姿百态,但基本脚法却没有任何改变,这便是跳丧舞的独特之处,如“猛虎下山”、“牛擦痒”、“犀牛望月”、“蜘蛛牵丝”、“螺丝结顶”、“游龙戏水”、“金猴偷桃”、“凤凰展翅”、“燕儿衔泥”等。
发表于 2007-5-23 11:04 6 只看该作者
傩,原本是中国古人驱鬼除疫的一种巫术礼仪,商周时期就已出现,一般在祭祀、出征、狩猎时举行,因其表演时发出“傩!傩!(nuo)”的叫声而得名。西周时风行“乡人傩”;汉代宫廷中举行“大傩”,并有了国傩、军傩、乡傩、雩傩之分;唐代将季春、仲秋、季冬三时驱傩改为岁末大傩,其功能由单一的宗教仪式变为娱神、娱人的活动,内容上也融入了历史传统、民间故事;宋代以后,从傩舞演化出的傩戏开始流行,从中原向南方转移,并流传到了江南一带,广泛流行于江西、湖南、湖北、贵州、安徽、山东、河北等地。恩施的傩戏表演就源于中原傩文化。恩施三岔的傩戏经挖掘整理,目前已成为全国优秀地方戏种。傩戏表演的主要特点是角色都戴布制假面。傩舞和傩戏生动、具体地反映了中国表演艺术由歌舞向戏剧形式发展进程中各个阶段的不同面貌。
发表于 2007-5-23 11:04 7 只看该作者
耍耍是盛行在鄂西土家地区的民间歌舞,据传“耍耍”原是从巫坛“还神”做法事中分离并发展起来的一种原始舞蹈,具有浓郁古朴的“撒野”风格,并带有“娱神”、“娱人”的性质,因此土家族人又称之为“喜乐神”。表演耍耍多为一男一女,也有两男两女,舞时男拿扇子,女握方巾,或男女各执手巾,边唱边表演,表演动作不复杂,但有基本步法和造型, 常见的有小八字步、大八字步、半蹲横行步、半蹲前行步、十字步、溜子步、弓步、小跳步等,手臂动作常见的有靠手、丢手、翻扇花留手、双晃手、小耸肩、单手小摆等,造型据内容而定。常见的有“观音坐莲”、“梅花三弄”、“丹凤朝阳”、“独臂华山”、“鹅儿扑水”、“燕儿衔泥”、“蛤蟆晒肚”、“猴儿抱柱”等。此外,有一个扯圈子的基本动作。 文耍耍开唱前,男子从门外打一个八叉过门槛进屋,行过礼,再接女子进屋。唱前二人要表演一段正衣领、扯衣角、戴头发、拉衣袖等动作,然后靠脚靠手起唱,一般演唱中常用调度有踩耙子(走横八字形),若四人表演则站四角,四四方方地相互扯拉,不停地转动 。

    表演的服装很讲究,男角头缠丝帕,身穿长衫,腰扎彩带,手持折扇,脸不化装,只将长衫前襟的一角扎在腰间。

    花灯——耍耍的表演形式,各地都是男女成对边歌边舞,虽大体一致,但表演程序仍有不同之处,如巴东的滚铜钱,要求表演者动作要圆,似铜钱一般。恩施耍耍,女角表演时,脚下步法只能走三步半,男角只能走七步半,两人来回穿插,其范围不得超过一条高板凳长(一个半平方米),且要先唱内台,后唱出台,最后唱么台等。

    耍耍是男女表示爱情的一种歌舞形式。人们开始在一起唱山歌,感到不足以抒发感情, 便加上舞蹈动作。也有人说,耍耍是祭祀活动中娱神的歌舞形式,利川就叫耍神。传说土司在春秋二季敬神时跳耍耍,之后,又被端公用来敬神,现在耍耍歌舞里还保留有跳神的痕迹。
发表于 2007-5-23 11:04 8 只看该作者
毛古斯,土家语叫“故事拨铺”,亦即“祖先的故事”,演毛古斯又叫“装故事帕帕”。由于毛古斯的扮演者浑身要披上茅草扮“毛人”,所以得名“毛古斯”或“茅故事”。毛古斯是穿插在土家族传统的祭祀摆手活动中表演的艺术形式,与摆手活动有着紧密联系而又相对独立,极具特色。

    毛古斯所表现的对象主要是土家族祖先“毛人”,演出者浑身披上茅草或稻草,在上场的“毛人”中 ,装扮着各种不同的角色,一人扮“拨铺卡”代表祖先,扮“小毛人”的代表子孙后代。

    毛古斯的演出演员始终讲土话,唱土家语歌,动作粗鲁滑稽,姿态怪异愚陋,加上“毛人”一身茅草所造成的视觉和声音效果,逼真地再现出土家族原始先民的生活情态和思维状态。

    毛古斯记述了土家族先民的生产劳动与远古时代的生活方式。当农耕生产进入土家族地区后,最早的生产方式就是刀耕火种,“砍火畲”一场对土家族祖先“砍 ”、“烧”、“挖”的劳动过程和动作作了逼真的再现,不仅表现了祖先创业的艰辛,而且有着传授劳动知识技能的功效。

    在“接新娘”中,毛古斯们互称“杂种”,不知其父,乱报姓氏而又说是“一家人”,这是母系氏族社会杂交群婚制的生活写照。当男人装扮的“新娘 ”被抬进场后,毛古斯们大吵大闹,互相殴打争夺,胜者成婚,是远古野蛮的掠夺婚的投影,体现了母系氏族社会杂交群婚制向父系氏族社会掠夺对偶婚的过渡。男人们以一根裹了茅草的“神棒”夹在胯下,隐约传递着原始的生殖崇拜信息,闪现着子孙繁荣的愿望。
发表于 2007-5-23 11:05 9 只看该作者
肉连响是流行于我州利川市境内的极为特别的舞蹈形式。据传,它的起源与城隍菩萨有关,农历五月二十七日是城隍菩萨的生日,五月二十三日是城隍菩萨巡视民情的日子。这一天,山民画上花脸,扮成小鬼打扫街道,并沿门挨家欢喜跳跃,以手于周身有节奏地拍打助兴,是不持铜钱竹竿的“莲香”,故名“肉莲香”。百姓也于门前摆上果品酬迎。渐次即发展形成舞蹈。肉连响即取用手拍打,噼啪作响之意。“肉连响”粗犷、豪放、潇洒、活泼,节奏感、韵律感极强,充分显示了土家族民间舞蹈形、神、劲、韵的神采美,被誉为“东方迪斯科”。
  肉连响舞蹈可一人独舞,也可以是两人舞、三人舞甚至多人的群舞,舞蹈时,以双掌击额、脸、肩、臂、腰、腿、臀等部位。同时,口内以舌颤动发声击节。其拍打的动作和部位又与莲香仿佛。其主要动作有“鸭子步”、“滚坛子”、“秧歌步”、“颤步”、“双打”、“三响”、“七响”、“十响”等。节奏明快、表演滑稽诙谐,娱乐性极强。
发表于 2007-5-23 11:05 10 只看该作者
土家族姑娘出闺,于嫁前有哭嫁之俗,少者数日,多则在一个月以上。越临近婚期哭声越悲,往往通宵达旦。土家姑娘如果不会哭嫁,会被人耻笑。年代久远,相沿成俗,哭嫁歌就是历代姑娘们集体创作的文学珍品。哭嫁习俗的形成及哭嫁歌的积累是过去土家族中婚姻不自由和妇女悲惨命运的见证。解放后,政府实施了《婚姻法》,男女婚姻自由自在,但哭嫁的旧俗犹存,在边远的土家族聚居区,在婚喜的日子里,新娘的妈妈、嫂嫂、姐妹们,总还要陪新娘哭几次,不过,这种哭是没有眼泪的,只不过是礼节性的仪式而已。
    哭嫁的内容,有“母女对哭”、“嫂妹对哭”、“姐妹对哭”及特殊情况的“哭离娘席”、“哭扯眉毛”、“哭梳头”、“哭穿露水衣”、“
哭别祖宗”、“哭上轿”等等,还有骂媒人的哭嫁歌。哭嫁时,哭者、陪者都可以尽情的抒发感情,一字一泪,哭断肝肠不可遏止。
  歌中,新娘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难忘的兄嫂、姐妹的团聚之情,表达与亲人难分难舍的痛苦。如“母女对哭”中,新娘哭道:

“在娘三年怀中滚,头发白了多少根。  
青布裙来白围腰,背儿过了多少山坳坳。
布裙从长背到短,这山背到那山转。  
风也吹来雨也打,爹娘把我拉扯大。  
爹背晒成糊锅巴,我娘瘦得象个风筝架。
……。
只道父母团圆坐,谁知今日两离分。  
哭声爹来刀割胆,哭声娘来箭穿心。”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