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7066

主题

我是贪玩的孩子—答兰州日报高端访谈

查看:7483 | 回复:14
发表于 2007-6-7 23:52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贡宝才丹 于 2009-5-30 00:22 编辑

标签: 夸父追日  

         关于登顶珠峰:我们之所以能登顶成功,是因为我们是一群贪玩的孩子,趁着珠峰妈妈打了个盹,我们就偷偷地“溜”上去转了转,但是害怕她突然“醒”来变脸,所以我们没敢多做停留就赶紧下来了。自然永远是无法征服的,我们人类能做的就是顺应它、尊重它。

   关于人生:人生攀登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人的一生奋斗的过程。我们做的每一件事情,生活中留下的每一个足迹,都是为了达到攀登的高度。无论是什么样的目标,无论要达到什么样的攀登高度,都不必强求,你需要在意的是自己的攀登过程,在这样的过程里,你是不是真的努力了,你是不是真的让所有的力量都使出来了,用尽全力往往比达到某种高度更重要。

    关于登山:登山是一种特别要求人能忍耐、能吃苦、能承受的运动。从我们的前辈到现在,无论技术装备有多好,但脚下的每一步都是自己走出来的。你承受的那种压力是无法想象的。在攀登的过程中,你不是与天斗,而是与自己斗,你得学会忍受孤独、痛苦,然后使自己变成一个能吃苦、性格坚韧的人。

    关于甘肃精神:坚持、努力、永不放弃,越是身处逆境就越能激发人的潜能,这就是甘肃人的性格,这也是陇人的底气。

    关于父母:说到我的父母,我很愧疚。十年了,我让他们足足担心了十年、牵挂了十年。如果我像一个普通人一样生活,有着一份优越的工作,一个幸福的家庭,一个贤惠美丽的妻子,一个活泼可爱的孩子,我的父母也许会很安心。

    关于下一个目标:每个人其实都有这样的经历:当你经过很长时间的努力,终于实现了人生阶段中一个难度很大的目标后,心情会有些迷惘。但是,一个真正有梦想的人,一个从不喊停的人,心中永远盛满目标。我们的一生就应该像追日的夸父一样,奋斗至永远。
  

  主持人:肖兴吉
    (《兰州日报》评论部主任、主任记者)
    访谈对象:袁玮

  主持人:首先,祝贺你此次珠峰登顶成功,安全回家。在做访谈之前,我曾经在网上查阅了你的许多相关资料,尤其对你谈及的喜欢高山的理由很是欣赏,你说你喜爱登山,是因为在高山上的人都很纯粹、很真实。现代人尤其需要大山的营养和启迪,而攀登的过程远比攀登的高度更有意义。其实人生的意义也在于此。你怎样理解“人生攀登的过程”与“攀登的高度”之间的关系?
    袁玮:我个人理解,人生攀登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人的一生奋斗的过程。我们做的每一件事情,生活中留下的每一个足迹,都是为了达到攀登的高度。当然,这个高度就是指我们要达到的目标,关键在于你自己怎样看待它。
    而在人生的攀登过程中,对于每一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目标,也就是自己的攀登想要达到的高度。在不同的阶段,攀登的高度会有所不同,就像每个人在自己生命的每一个阶段制定的不同的目标一样。在你年幼时,你的能力有限,所以心愿和目标都比较简单;当你长大后,有了一些雄心壮志,所以你想有一番大作为。不过,无论是什么样的目标,无论要达到什么样的攀登高度,都不必强求,你需要在意的是自己的攀登过程,在这样的过程里,你是不是真的努力了,你是不是真的让所有的力量都使出来了,用尽全力往往比达到某种高度更重要。因为你在享受攀登过程的同时,你早就觉得自己已经获得了某些东西,这就足够了。

    主持人:我曾经有一个比喻,我们这些写评论的人和你们这些登山的人特别像,我们每写一篇评论,就如同爬山一样,你不停地往上爬,但是却永远不知道山顶在哪里。
    袁玮:对,这就是登山的乐趣,这也是人生的乐趣,不停地前进,永远不知道终点在哪里。但是只要你从不停下脚步,你就会觉得下一步即将到达山顶。即使没有到达山顶,即使未来的路还很长,但是你已经收获了许多沿途的风景,不是吗?

    主持人:换一个轻松点的话题,我看过许多山友对你的描述:胖子、美食家、高山大厨等等,虽然我不是一个美食家,但我认为,一个热爱美食的人,注定也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你现在还是长期担任着你们登山队的大厨吗?山友们对你的手艺是怎么评价的?
    袁玮(大笑):看来你对我的生平还真是了解。我以前在部队呆过,也做过登山队的大厨,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做的菜都有些大锅菜的感觉。一堆人坐在一起,上来四五个大盆子菜,大家吃得可开心了!所以你看,我给做的菜都是用那种大盆子装的,最拿手的菜就是手抓羊肉和大盘鸡,架势很大,战线特长,但是菜做完后,厨房里的烂摊子我就不管了,哈哈……
    其实对于美食,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喜欢美食的人,是因为他喜欢食物中的酸甜苦辣,就像想把人生中的各种滋味都尝遍一样,这才是美食真正吸引人的地方。我爱做饭,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我父母爱吃。有什么能比给父母做一顿饭更能表现出儿女对父母的心呢?

    主持人:那你回兰州来的第一顿饭是谁做的?
    袁玮:我妈和我妹妹做的拉条子。出去那么久了,真的挺想念兰州的,尤其想念兰州的面条。我从珠峰上撤下来时,有很多媒体的记者问我的感受,我一直都是那句话——我特别想回家。在这个世界上,无论我到了哪里,总有一根线牵着我的心,那根线的另一头就是家。

    主持人:每当记者问及你的登山梦的起源时,你都会提到汪矶,这位兰大地理系的老师是甘肃登山运动的先行者。作为兰大的学生,我为我的母校有这样的英雄而自豪。但是很惭愧,我却从来没有听过他的事迹。现在想想,除了江隆基、黄文魁、秦大河,兰大是不是也应该对汪矶这样的无名英雄进行一些宣传呢?汪矶到底为你的登山生涯烙上了多深的印记?
    袁玮:这次去珠峰,我路过了汪矶墓地,他墓碑上的有些文字以前我们还用油漆描过。我最早知道汪矶是在1998年,那时我作为学员去珠峰,当时的中国登山协会主席曾曙生也在珠峰,他是一个非常好的老人,已经是第17次来珠峰了。当时他的身体很不好,医生劝他不要再来了,但是他还是来了。他来珠峰干吗呢?珠峰有很多那种页岩的石板,曾老爷子来了珠峰之后,找了一块石板,还在工具箱里找了一个凿子,然后在石板上刻了一行字:致过去的战友。那是给汪矶和王宝庆刻的墓碑。
    汪矶是1960年我们国家第一次攀登珠峰时牺牲在那儿的,当时曾老爷子也在那儿,他们都认识。那时登珠峰是国家组织的,属于兵团作业的性质。在很多地方、很多单位都抽调了一些人,汪矶是其中之一。他好像还不是登山组的,应该是气象组或者地质组的。最后他牺牲在海拔6400米的地方,死因是肺破裂。
    自1998年我认识了汪矶的名字后,我就特意查过他的生平,可惜的是,从网上或别的地方根本无从知晓,甚至连他的出生年月都不知道。后来,我终于找到了关于他的一些资料片段,然后从日志、曾老的回忆录中也了解了许多。我还看到了一张他的照片,当然不是他的正面照片,而是他牺牲之前队友抢救他时的照片。在人类挑战珠峰的历史进程中,有很多像汪矶这样的珠峰勇士的尸体就永远地留在了那里,但是因为地理条件的原因,他的尸体或者用过的东西却没有办法运下来,所以现在珠峰上很多像汪矶这样的勇士的墓碑里面大都是空空的,甚至连衣冠冢都谈不上;有些攀登者则永远留在了从大本营向珠峰的征程中,他们的尸体有的成了后来的攀登者经常说的路标,有的则被岁月风化,消失不见。

    主持人:就像我们常常说的,在历史进程中,留下名字的往往是少数人,而大多数推动历史发展的人则湮没在岁月的尘埃里。
    袁玮:对,历史就是由少数的有名英雄和大多数的无名英雄组成的。我之所以一再地提汪矶,一是因为他是兰大的,他是我们兰州出来的,他的身上刻着兰州的印记,虽然他不是登山运动员,但是他对我们后来的这些人而言,他就是奠基石,是榜样;二是我特别佩服那些前人的精神,1960年攀登珠峰,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啊!对现在而言,海拔6400米已经不算什么难度了,可是对于当时,汪矶都牺牲在那里了,这就可见那时的条件已经是极其差了。当时,登山装备没我们现在这么好,各方面条件都没有办法尽善尽美,但那时有一种顽强的精神支撑着他们,汪矶就是那种精神的秉承者。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汪矶牺牲的时候年仅24岁,那是一个人人生中最好的时光。我们的前人把自己的生命都留在了那里,为后人以后的攀登铺路,这还不足以让我们感动吗?

    主持人:你无数次地提到你对山的感情,我觉得与其说是你自己热爱大山,还不如说是你自己心目中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攀登情结——越是困难,就越想克服;越是攀登,就越能明白奋斗者的乐趣。你认为这种攀登精神与我们现在正在弘扬的“人一我十”的甘肃精神有什么内在的联系?
    袁玮:我当过侦察兵,吃过许多苦,后来又开始喜欢上登山,登山是一种特别要求人能忍耐、能吃苦、能承受的运动。从我们的前辈到现在,无论技术装备有多好,但脚下的每一步都是自己走出来的。你承受的那种压力是无法想象的。在攀登的过程中,你不是与天斗,而是与自己斗,你得学会忍受孤独、痛苦,然后使自己变成一个能吃苦、性格坚韧的人。这就是我对登山运动的理解。能把登山这种极限运动当作爱好,那就没有什么苦是自己吃不了的了。
    我理解,甘肃精神的内涵在于坚持。甘肃自古以来就是苦寒之地,自然条件极其恶劣,但是我们的祖先却选择了这样一个地方生存、扎根,它发展成今天的情景,已经是一个奇迹了。如果没有艰苦奋斗、人一我十的精神,怎么可能实现这一目标?所以,无论在什么时代、什么场合,这种艰苦奋斗的精神是绝对不能丢的。能吃苦的人就是最能战斗的人。不管做什么事,如果能一直坚持不懈地干下去,上天总会有回报的。即使只有一点点的回报,那也能证明你的坚持是有意义的。因为这种坚持的意义不在于结果是什么,而是这种奋斗的过程。虽然我们也要看重结果,但是与奋斗的过程所能获得的东西相比,结果已经微乎其微。有了这种奋斗的体验,还有什么事情可以难倒我们呢?
    我是在兰州出生的。我想,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在我的骨子里或多或少会继承些许甘肃精神。坚持、努力、永不放弃,越是身处逆境就越能激发人的潜能,这就是甘肃人的性格,这也是陇人的底气。

    主持人:登山运动是一个特别讲求团队精神的运动,尤其是在对如珠峰这样的高难度山峰发起冲击时,团队协作是一根联系所有队员的生命链,可见你这样的人性格里的团队意识特别强烈。除了这些,登山运动还赋予了你性格中的哪些变化?对你而言,这项运动真正的魅力又在何处呢?
    袁玮:我热爱登山这个运动,纯粹是发自内心的。很多人觉得登山者为什么痴迷于攀登是因为有一种征服欲望,一种挑战自然的勇气,包括很多媒体也这么认为。现在,我必须要纠正这个偏见———我们山友从不提“征服”二字,自然是最伟大的,人类在它面前何其渺小,说“征服”二字简直是对自然的亵渎。就拿我这次珠峰登顶成功来说吧,我们从顶峰撤回来后,有个记者让我发表一下挑战珠峰的感言,我当时就说:我们之所以能登顶成功,是因为我们是一群贪玩的孩子,趁着珠峰妈妈打了个盹,我们就偷偷地“溜”上去转了转,但是害怕她突然“醒”来变脸,所以我们没敢多做停留就赶紧下来了。自然永远是无法征服的,我们人类能做的就是顺应它、尊重它。所以,登山给我的最大感悟就是我们对自然的态度应该转变,这也是大山赋予我的最大的礼物。
    从事登山运动十年来,我失去了很多,但同时我也得到了许多。我的性格被磨炼得更加坚强,特别能吃苦,对于任何困难从不轻易妥协;我还得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在我最困难的时候从物质、精神方面给予了我很多帮助。

    主持人:我想,你能有今天的成绩,与父母的关怀和支持是分不开的,而当你登顶成功时,你最想说的还是那句“安全回家”。在你成长的经历中,在你痴迷于登山运动的过程中,你和你的父母之间又有什么感人的故事呢?
    袁玮:说到我的父母,我很愧疚。十年了,我让他们足足担心了十年、牵挂了十年。如果我像一个普通人一样生活,有着一份优越的工作,一个幸福的家庭,一个贤惠美丽的妻子,一个活泼可爱的孩子,我的父母也许会很安心。但是我的心里始终有一个不灭的梦,这个梦就是登顶珠峰,从我爱上登山这个运动开始,它就在我心里深深地扎根了。现在,这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我的父母也为我感到高兴。
    我还记得我1998年第一次去珠峰时的情景:当时是中国与斯洛伐克合作攀登珠峰,我临走时,爸爸破天荒地去送了我。想想我16岁出去当兵,去大山里当侦察兵,当时我离开家去部队时,很多父母都来送孩子,可是我爸没来,他甚至连交代什么都没有的。我那时觉得我爸简直就是一铁人,以为他这一辈子对孩子都可能是这样了。可是我去珠峰,我爸来送我,可见他已经明白了我去珠峰的真正意义。
    十年过去了,我终于圆梦归来。我前些天从珠峰回来时,我父亲去兰州火车站接我。他当时一看见我,立马就把我紧紧抱住了,接着就是热泪盈眶。说实话,这是我三十多年来第一次见到我父亲哭。他哭得很伤心,似乎要把这么多天的担心和不安统统哭个烟消云散。我爸爸是个很坚强的人,文革时他被造反派弄着去拉架子车,那个架子车的轮胎是用拖拉机的轮胎做的,你就可以想象那车子有多重了,那么苦我爸都忍下来了,从来不曾掉一滴眼泪。可是这次我回来,他却哭得那么伤心,我的心里特别震撼。我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是因为我感觉到了他心中的恐惧和对我的爱。我是一个不孝的儿子,而我的父母用他们的无私和关怀宽恕了我。所以我觉得家是世界上最温馨的地方,无论你身在什么地方,总有一盏灯照着你回家。

    主持人:在普通人心中,珠穆朗玛峰就是世界上最难逾越的山峰,但是你已经逾越了,所以大家都觉得你取得了最大的胜利。但是我知道,在很多山友心目中,登顶珠穆朗玛峰仅仅是一个阶段性的胜利,还有更多更难以攀登的山峰等着人类去攀登。下一步,你的计划是什么?打算对哪些山峰发起冲击?
    袁玮:也许有人觉得,一个登山运动员能登上珠峰就已经是他这一生最辉煌的时刻了。毕竟这样的高难度很少有人能达到。但是我觉得这仅仅代表着我的人生的某一阶段的目标实现了,我从一个起点终于到达了终点,但到达终点后才发现这仅仅是下一段路的起点。人生就是这样,由不同的目标组成,在每一个阶段都有一个想要实现的愿望。如果你仅是远远地看着它而不是想去实现它,那你就永远停留在原地;如果你不停地追逐它,从来没有放弃过,那么你的人生就是最有意义的人生,这就是一个人一生从未停止的奋斗历程。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一个不停追逐的人。

    主持人:《兰州日报》作为省城此次唯一随队出征的媒体,前方记者发来的每一篇报道都吸引了许多读者的眼球,带动了零售量的大幅上升,很多读者每天都打来电话询问民间登山队以及你的情况。你能对那些时时关注着你的读者说些什么?
    袁玮:特别感谢《兰州日报》的读者们给我的支持,我这次平安归来,肯定也是因为有了你们的祈祷和祝福。本来珠峰登顶以后,我们就在大本营给《兰州日报》写了几句感谢的话,但当时由于网络的原因,没办法发过来,现在就一并送给大家吧!
    向家乡父老乡亲问好,衷心感谢所有帮助我的朋友,祝愿大家万事如意,扎西德勒!
1人 评分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9-5-21 10:59 显示全部帖子
赞一个!有时间会细细品位!
发表于 2009-5-21 13:27 显示全部帖子
袁玮好样的,你是家乡人民的骄傲!

也是我们学习的对象~

关于甘肃精神:坚持、努力、永不放弃,越是身处逆境就越能激发人的潜能,这就是甘肃人的性格,这也是陇人的底气。
发表于 2009-5-21 16:10 显示全部帖子
很长的文字
发表于 2009-5-22 03:39 显示全部帖子
{:4_108:}{:4_108:}
发表于 2009-5-22 03:39 显示全部帖子
受到警告
{:4_125:}{:4_125:}
发表于 2009-5-26 11:50 显示全部帖子
很长的文字gep_love 发表于 2009-5-21 16:10


甘肃人的骄傲~
发表于 2009-5-26 20:11 显示全部帖子
甘肃人的骄傲~汗斯2008 发表于 2009-5-26 11:50

希望这样的人再多几个
发表于 2009-5-27 18:03 显示全部帖子
这么长的文字不能不顶啊!!
{:5_139:}{:5_139:}
发表于 2009-6-10 11:32 显示全部帖子
顶一下~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