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wh83 于 2011-2-15 10:39 编辑 新人刚玩户外时,难免会陷入一些误区,比如希望少花钱买便宜货,或者一开始就直奔国外奢侈品,结果大多令人懊恼,便宜货性能无法满足出行需要,有些高端货又不适合自己的活动类型,常常是花了不少冤枉钱。我玩了5年的户外,之前也走过很多弯路,也曾认为可以用未知出处的便宜货来替代那些正规厂家出的装备,可事实教育了我,最后也没少花钱,可买的几乎就是一堆垃圾,不得不又花钱升级。我写这几个帖子,也是希望后来人尽量少走弯路,少花冤枉钱。新人可以先选定自己出行的温度区间,再按照我帖子里推荐的款式和类型买衣服,有钱的买国外高端,钱少的买国产精品,把基础性的衣服先制备齐了,运用到自己的出行当中,再慢慢在实践中不断灵活运用,改进提高,增加自己需要的衣服。 以下安排只适用于海拔五千米以下,非极端恶劣环境,类似徒步穿越的一般活动;运动状态指在行进过程中,心率120到150左右,自身会产生大量热量;静止状态指宿营时,心率70上下,运动较小,自身产生热量较少,需要额外保暖层。 行进着装:内层上着PATA的R1半拉链高领内衣,下穿C4长裤,外套MARMOT的M2系列pro tour 款连帽软壳衣和软壳裤,此款为Polartec Powershield 02 面料,在防风防水性,保暖性,透气性及轻量化三者间平衡的较为完美;国内的CARAVA、极星、KAWA也出过类似款的上衣和裤子; 额外防护层:MARMOT的采用goretex-paclite面料的minimalist超轻两层半冲锋衣、冲锋裤,国产里面CARAVA和极星都用类似款,重量很轻,一般单件在300G上下;该层实际为备用层(—30℃~ —15℃为必备层),即在—15℃到+30℃温度区间下,一般放在背包里,如果发生大风雨雪的恶劣天气,拿出来套在其它层外面作为额外防护层;裤子可以在静止时的穿着,配合额外保暖层; 额外保暖层:充鹅绒200G左右,使用400T超轻面料,全重在350G上下的连帽羽绒夹克,国外的高端产品可以选择rab和MARMOT,国内极星,天石,黑冰,保定都有类似款。 总结: 1、行进状态内着PATA的R1半拉链高领内衣,C4长裤,外套MARMOT的M2系列pro tour 款连帽软壳衣和软壳裤; 2、如遇大风雨雪,再套额外防护层,也就是MARMOT超轻两层半冲锋衣、冲锋裤; 3、宿营时,特别是早晚时间段,气温处于最低值时,在运动着装外,上套连帽羽绒夹克甲,下穿MARMOT超轻两层半冲锋裤,作为额外的保暖层。 参见:“美军第三代ECWCS系统”户外实用版 https://bbs.8264.com/forum-viewthread-tid-671386-fromuid-16718921.html 1、不同温度区间着装——热区:15度以上 2、不同温度区间着装——温区:0度—15度 https://bbs.8264.com/forum-viewthread-tid-671599-fromuid-16718921.html 3、不同温度区间着装——寒区:-15度—0度 https://bbs.8264.com/forum-viewthread-tid-671607-fromuid-16718921.html 4、不同温度区间着装——严寒区:-30度—15度 https://bbs.8264.com/forum-viewthread-tid-671616-fromuid-16718921.html |
这个是理论还是经过实际操作的? 0-零下15度实际是一个极大温区跨度。 目前我这里的温度正好处在这个区间 中午零下2度左右,无风太阳底下,一件抓绒+纯棉内衣不运动都不冷。没有阳光的地方穿羽绒服也不热。晚上零下10度左右抓绒+冲锋衣去散步就有些凉了。夜里零下15度时候就冷了。 零下15是否有强风很重要 5级风以上体感温度绝对不止零下15度 还有就是人体三分之一的热量都是头部散失,一顶好帽子很重要。而登山过程中有时还需要戴头盔,貌似太厚的帽子用不了,不知道有经验的老手怎么解决的。个人倾向于薄帽子+外套的大风帽一起包进去。还有手套和鞋子,大部分冻伤都是这两个部位以及上面提的头部。 个人觉得这种搭配有些过于理想化。零下10度以上,非恶劣天气差不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