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20034

主题

华南

武功山徒步穿越记实

[复制链接] 查看:28161 | 回复:33
发表于 2011-4-2 23:04 11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mmocean 于 2011-4-2 23:05 编辑

8264第一次发帖,给楼主您了~~~

支持.

这几天看游记,看了好多次差点没赶上火车的情况.呵呵

以前我也错过一次火车,80元就报废了.春运不给退票.

还i浪费了时间.

楼主游记写得很好,

新驴感谢了哈~~~\

Ps:我这也是长沙的.
发表于 2011-4-2 23:17 12 只看该作者
武功山不错,支持楼主!
发表于 2011-4-3 02:24 13 只看该作者
  美图、??
发表于 2011-4-3 13:30 14 只看该作者
楼主多上图呃。。。配图说话。光看字太累鸟。。。顶一个武功山!
发表于 2011-4-7 10:32 15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11-5-5 10:48 16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HUNANSHENGHUI 于 2011-9-24 14:41 编辑

我有一个可夹住矿泉水瓶瓶颈的挂扣挂在背带上,但我没去用它,据说水壶直接挂在背包上,没有水壶套的固定,走路时一摇一晃的,会消耗平衡体力。我的背包是国产包,挺结实,但背负系统不好,背起来不怎么舒适,背着它特别是上坡时背着它走起来,它的上部左右摇晃得很厉害,背久了这个包再突然换一个不左右摇晃的包背,会感到不摇晃的包在晃动,原来是身体已经适应了背晃动的包,对不晃动的包反而一时不适应,不过也没事,身体会很快适应新的变化。我一路上调整了好几次背负、腰带、背带、胸带和倾斜控制系统,尽可能让包背起来舒适一点,但收效不大,我只好任由它去。我的阿珂姆70升包挺大的,还可装进一些东西去,其实我买一只60升的就够了,但买时没这个经验;不过买大一点也无所谓,所有东西都可放入包里,就不用将东西外挂了。我的资金有限,不想一下子在装备上投入太多。如果我的米多,我就会去买OSPREY背包或者ARC'TERYX(始祖鸟)包了,那样的话,这次短暂的出行将花费不菲了。如果光包就要用去一两千元,帐篷、睡袋的档次再升一下级,再添置一些鸟衣呀之类的户外衣物,一个国庆假期的短暂出行就会是一次烧钱之旅了。


我收藏了这个网址:https://bbs.8264.com/thread-258007-1-1.html,准备在将来有了钱时按上面说的一些选购装备建议去置办装备。现将此网址上一位驴友所发的贴子转载如下

下面一个一个批判一下:
背包:建议选购ARC'TERYX(始祖鸟)的BORA系列和NAOS系列。bora太笨重,naos时间长了脱胶。米驴当然要选作坊的全dyneema料子的包,一定要量身定做。
鞋子:鞋子也是非常重要的。很多驴出事都是出在鞋子上。鞋子一定要选购vibram底(越来越多的大厂拥有自己专利的鞋底,不比V底差),带GORE-TEX的。建议选购ASOLO,AKU,KARRIMOR(这家伙的鞋,基本上可以定义为垃圾),SCARPA,LA SPORTIVA.
  
衣服:衣服分为冲锋衣裤(软壳,硬壳),速干衣裤,抓绒衣裤,羽绒衣,内衣。
1.
冲锋衣裤一定要选带GORE-TEX的(其实GORE-TEX真的很不错)。顶级的依然是ARC'TERYX(始祖鸟)其次是Mountain HardwearMHW,哈德威尔,螺丝)。 GTX落后了,现在是eventproshell的时代了
2.
速干其实都基本一样,无所谓。谁说无所谓?至少要鸟的,再不济也要大象的嘛。
3.
抓绒建议还是巴塔。R2,R3,R4都是比较经典的。但是现在R2太少,价格还偏高。这东西对米人来说基本可以无视。
4.
羽绒还是要MARMOT(土拨鼠)。毕竟神衣不是盖的。神衣和羽绒有关系吗?要是米人,羽绒衣怎么的也要WM
5.
内衣要吸汗保暖的。还是巴塔是王道,选巴塔没错。现在有种叫skins的内衣,那才是王道
  
帐篷:帐篷一般都是选购2人的,比较宽,舒服。笔者喜欢晚上打滚,所以也是双人帐。帐篷选择还是比较多的。BAMSR,Mountain HardwearMHW,哈德威尔,螺丝),THE NORTH FACE(乐斯菲斯,北脸)Black Diamond(黑砖,BD)。这些帐篷在米人眼里都是垃圾,至少也要warmlite  hellberg之流。
  
睡袋:笔者是比较向往轻量化的,所以睡袋非得羽绒的。一般来说应该是一个羽绒,一个棉的。睡袋无庸质疑的还是MARMOT(土拨鼠),Mountain HardwearMHW,哈德威尔,螺丝)。睡袋,老鼠的好吗?基本配置是WM的,至于ffnunatak也是可以的嘛。
  
防潮垫:防潮垫充气羽绒的不错。BA,THERMAREST,Therm a Rest.不好意思,这些牌子没充羽绒的。冲羽绒的牌子是exped。不过据说不是很好用。
  
登山杖: LEKI,Black Diamond(黑砖,BD).  K家全碳的才够及格
  
头灯:PETZL,Black Diamond(黑砖,BD).火神的才是王道
  
安全带:PETZL,Black Diamond(黑砖,BD).  鸟的安全带才够轻
  
水袋:鸭嘴兽。这是垃圾啦。

我不是米人,并且只是一个新驴,目前只能是买几样便宜的装备先玩玩再说。

武功山徒步穿越记实



杯子我后来是买了不少,因为不要花什么钱。上面的图片是我用黑莓8320在家里拍的,8320像素不高,只有200百万像素(是加拿大的像素标准,比国内像素标的实在),我后来(2011年春节)换了IPHONE4,有500万像素,拍照才勉强够用。IPHONE4的摄像功能挺好,动态画面流畅清晰,没说的。我现在在拍照方面还没玩到用单反的程度,抓拍用单反才能很快地捕捉影像,用卡式机和手机只是图使用和携带方便而已。但现在又有什么不是图它一个方便呢,要都做到完美,得花更多的金钱、气力和时间。我一共在一家叫梦想西藏~装备小铺的淘宝店上买过三次不含BPA的美国产 Nalgene水瓶水杯(事实上, NALGENE户外的产品是世界公认的,在探险家和冒险家周围及雪山极地探险队乃至一般野营,均可随时找到Nalgene水瓶之迹影)。
我自己当然用不了这么多Nalgene瓶子,我将一只750毫升的N-G瓶子送给了弟弟2011年清明放假和我去南岳时,我见他没带什么水瓶,就将随身带的一只橙色N-Gen送给了他,不少人喜欢橙色N-G,它的确很好看好用,比其它款式的Nalgene瓶子做工要好一点(https://store.nalgene.com/N-Gen-p/n-gen.htm一只500毫升的黑色窄口瓶在春节回老家时送给了姐姐(她说她好早上爬山晨炼时用)妻子和女儿各用一只500毫升的宽口杯。


背包族的水具很好解决,毕竟水具不要花多少钱。所有的装备中,我感觉鞋子是最重要的;因为徒步主要是靠脚上功夫,一双合适的鞋子必不可少鞋子我劝大家还是要买一双好鞋。这也许只是我个人的看法和认识,你也可以持不同见解。徒步鞋还挺好穿
的,甚少我的
lowa 很好穿,说它零磨合一点不错。出于对户外徒步鞋的喜爱,2011年春节听女儿说她要换新鞋了,便在长沙喜玛拉雅户外用品店给女儿买了一双lowa
al鞋,那双鞋不带狗,低帮,还是帆布面。Lowa al系列的鞋本来就不便宜,打折后那双鞋也要500元,但买时我一想阿波罗商业广场里卖的
Newbanlance哪一双不是 600以上,后者不管从做工还是从品牌挡次上和前者比都差远了,前者的做工精致的多,接缝处看不到一点胶水痕迹,产地斯洛伐克,虽不是原产地德国,但总比中国制造要强, 500元怎么说也花得值得,我在淘宝网上也找不到比它更低的价格了,何况那双打折鞋码子37码半正好是女儿穿的鞋码,于是我就把它买下了;我年后还给妻子在株洲王府井买了一双麦乐低帮徒步鞋也很便宜,打折后只要 230多元。
妻子说她的那双徒步除了在雨天穿有点打滑外(因是不太防滑V),真是好,特别舒适好穿女儿第一次试穿给她买的新鞋时,因为鞋轻巧合脚,内膛面料柔软,穿上去就像没穿一样,她没走两步,还以为鞋掉了,不在脚上,叫到:“哎哟,鞋呢?”
,我说:“不就在你的脚上?”她低头看才知鞋在脚上好好的,没掉。但她不喜欢鞋的式样,说样子太丑了,像解放鞋,对我买的鞋不怎么满意
,觉得我上了年纪,和她们年轻人的审美观不一样。她穿了几次后觉得那双鞋不是太土,才穿到学校里去。现在我除了在家里穿拖外,其他时间都穿我的那双
lowa鞋,也不管合不合时宜V底真的耐磨,我这双的鞋我从前买的鞋的鞋底都要耐磨,穿这么久了,底子看去没磨掉多少,而且现在感到它比新穿时防滑了一点。不过任何东西都不可能十全十美,胶鞋也一样,就怕被刺扎。 2011年春节回家,姐说要家里后门北面围墙边的一棵护院的阎王刺(学名云实,攀援灌木,树皮暗红色,密生倒钩刺,托叶阔,半边箭头状,早落,开黄花)砍了,那棵刺可是有一二十年的树龄了,树枝爬满了院墙,我、妻和老母可是用了足足半天功夫才它弄下墙,砍成段,弄成堆,费劲地把它烧成。开始我还打算换双鞋去做这个事,但一时偷懒,没有去找一双旧鞋换上。一棵老刺树被烧成一堆灰烬后回到室内休息,才想着检查一下鞋底。我一看鞋底,大吃一惊尽管我在院子时下脚非常注意,小心不踩着刺,两只鞋的鞋底上加起来还是扎了十来根刺。阎王刺可以说是一种挺令人恐怖的刺,——不然它怎么会取上这样一个俗名。我们小时在野外就特别怕它,遇见它常离得远远的,绕着它往一边去,不去招惹它。鞋底上扎得几根刺我用手轻拨一下,就拔掉了,扎得深的还要用一点力去拔,有一根断在鞋底上,不仔细还看不出,我找了一根针它挑了出来我边做这些边担心,因为有几根扎进去足有两厘米深,我害怕这样一来,怕是底不能防水了这样贵的鞋,要是底部渗水多么可惜呀。我跑上平顶,用大塑料盆接了半盆水,从多年没用积了不少尘的一对加片哑铃上卸下几片小哑铃片,再用报纸分两包包起来分别塞进鞋里,最后的下半
部浸入水盆里的水中,试它的防水功能。等了十多分钟,我去看了一次鞋的情况,过了一小时去看了一次,了两小时看了一次,我反复去用手摸,用眼去看鞋里进没进水,最后确定鞋底没有因被扎了刺而渗水,才将鞋从水盆里取出来,放在阳台边晾着。是不是刺扎的深度不够,没有破坏鞋内GORE-TEX
防水内衬,还是有弹性的橡胶它的收缩闭合功能发挥了阻水作用,我不得而知。据说SIGG水瓶符合食用标准的柔性水基内涂层有极高的韧性,被针刺出细眼后,涂层还能自行修复,做到不漏水。Lowa的底又是什么道理做到防呢?它的鞋体整体重量比较轻,不是重徒步款鞋底和其它同类徒步鞋比较还有些软,鞋底橡胶里不像有的徒步鞋那样夹有防刺钢板,这次它没有扎坏成漏水鞋,也许是我的运气好吧我只能这样认为。
Lowa
鞋底没被刺坏,我的心情好过一些,但心里仍为橡胶底怕刺扎这一铁的事实还是感到有些沮丧。南方的丛林里刺树、刺藤、带刺的荆棘可多呢,Lowa鞋鞋底怕刺,怕有水的光滑硬地面,这两点不是很适合南方穿着,和有的徒步鞋比,是有其不足的。据说所罗门鞋的自家鞋底比V底要防滑,比较适合南方户外湿滑地形,有米我也想弄它一双试试我比较喜欢所罗门的Mega Trek 6 LTR(参见下图)

            

(参见:湿滑地形的选择,Salomon Rivertrek徒步鞋 - 色影无忌

       有米我还想买一双Scarpa LITE TREK GTXhttps://it.scarpa.net/prodotti//lite-trek-gtx/),淘宝上930也买得到,见下图:

                                                   

https://item.taobao.com/item.htm?id=86488169



想要买的东西实在太多,以致于我后来在淘宝上又买了一件Marmot

Marmot Uinta Down Jacket 600f+羽绒服
、尖锋Polartec 200 抓绒衣等物。抓绒衣式样有些土,不过羽绒服还不错,是做得先付款的期货买卖,等了二十多天才到货。羽绒衣价格很好,现在这款衣可能没有这样好的价格了,它可压缩成1000毫升水瓶大小。我买的是一件红色的,开始穿这样红的衣有些不自在,现已经习惯了。我这件红色的羽绒衣和下图中的红衣颜色是一样的。户外穿红衣挺美挺亮骚的。

武功山徒步穿越记实

当然,我的羽绒衣可没图中男人穿的羽绒衣高级,我的
Marmot羽绒衣虽是美国品牌,但毕竟它是中国制造;但对于我来说,有一件总是胜于无。
发表于 2011-5-5 10:52 17 只看该作者

那天,2010年月103日的下午,我们这些驴行走在山脊上,没有谁是感到轻松的。我们一阵沿着山脊下行,一阵又沿着山脊上行。路很窄,只有一人宽,对面来了人,或者后面的人要超过前面的人,两人都得侧着身子才能通过得了。我感到包格外地沉重,每走一步都很费劲,双腿仿佛像灌了铅似的。心里不停地催促自己向前迈进,但双腿却一点不听自己的指挥。在这荒山野岭,我的水全部喝光了,留在野地里不会有什么希望,——后来听人说在这山上面,要是有病受伤请人抬下山,得要一大笔钱才行,只有坚持走到目的地才是最好的办法。当时我真的是又累又渴又困,我又不想叫别人看见我不行。我变得沉默了,我坚持着,硬撑着,一步一步前行。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因脱水引起了肌肉疲劳;不知道是不是因出汗多或又加上盐摄取过多( 五香牛肉里盐放得真多,咸得要命 ) 出现了钾流失而引起四肢无力; 不知道是不是乳酸堆积令我肌肉僵硬;不知道是不是因运动后马上休息,乳酸随血液循环速度下降在那部分肌肉组织中大量堆积,造成疲劳感觉上升;总之,我只是觉得双腿僵硬,腿迈不动,只想停下来休息。我慢慢地掉后了,小黎总是保持在我们的前面,他总要在前面等我,妻将我手里的防潮垫交给小黎去拿了,尽管它很轻,但现在我恨不得那怕是减少一两负担都好。

       路上去沈家大院的驴队和去发云界的分别在三四支和六七支之间,一支驴队人数在六人到十三十四人之间,我们这支驴队只有三人,算是最少的了。从发云界过来的驴队昨晚都在发云界扎营,这些驴队今天有的打算在沈家大院扎营,有的打算直接下山;去发云界的驴友有的是今天从明月山过来的,有的是昨天在沈家大院扎营,今天就直接从沈家大院出发去发云界的,还有的就是像我们一样今早从九龙山乡政府出发上山的。





              

       敢来这山脊上的驴,都是身强力壮的年轻人,男的都很勇猛,女的都很结实,这些人粗壮的臂膀和壮实的的身躯透露出来的是一股雄风,用眼睛看这些山脊上行走的人就舒服,个个都显得很有精神的。这些驴都应属众里挑一的角色,不然又怎敢轻意来这山上闯?他们来自不同地方,装备五花八门的背包大多数都罩着雨罩。从华云界过来的驴友是吃了不少苦头,因为在雨中穿越高山草甸,路滑坡陡,行走非常不便,有的人在有的下山路段是坐在地下滑下山的。有一个小青年,还是穿着一双BoBo(波波族)夏日凉拖鞋从发云界走过来
一路被他们队伍中的一位女子笑话。这位小青年解释说是没准备,听见要来此地玩,什么也没带,衣服和鞋子也没换就赶来了。

但登山的驴友再厉害,也没有当地向导和挑夫厉害,由于经常行走在山中,这些向导和挑夫身体都很精瘦,能挑着百把斤的东西行走几十里。路上我就碰到了好几个从发云界过来的挑夫,他们用长长的纤担挑着驴友背不动或不想背的背包等物品,在灌木林中穿行,确实体力过人。我不禁想起一首《月宫曲》的藏字谜诗中的一句来:纤担挑点行两脚一别千里月途遥。

(春宫人憔思后羿,三

愁丝一缕缠白头。百

纤担挑点行两脚,六

一别千里月途遥。十

相思银河独离伍,五

二人终拥星辰哭。天

嫦娥吞药余吾悔,我

良缘逝耳怨者谁?都

荒礁寸土生竹桂,特

吴刚单刀笑何为。别

兔蟾暮依心相印,想

伊人盼尔仲秋归!你)

我停下休息的次数越来越多,落在后面,还好还有一支从上海来的驴队中的一部分人和我做伴他们中的一位年轻女子已经走不动了,得靠队友拖着缓缓前行,我看她也是乳酸出现了大量堆积而引起了肌肉僵硬才这样了,经过她身边,我鼓励她,要她坚持下去。她似乎还有些恐高,一到陡峭危险地段就有些害怕,同伴得向她说些鼓励话给她壮胆。她说她再也不来这个山上了。她还有一位男友,每每是先将行李背到山顶放着,再跑回来接她。                           

发表于 2011-5-5 11:05 18 只看该作者
顶顶!!!
发表于 2011-5-6 15:06 19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HUNANSHENGHUI 于 2016-2-17 17:19 编辑

武功山徒步穿越记实
     (灌木林和草甸接攘处)                                                

我们走出灌木林,看到了大片的高山草甸,很是高兴了一下;但路途也只是走完一大半,还有三分之一多的路程要走完。天色开始有些暗了,我有些为自己的状况焦急,但越是急我越是感到双腿迈动困难。山风吹在身上,有些冷,我从包里取出冲锋衣穿上,但穿上冲锋衣又感到身上有些闷得不太舒服,身体又开始出汗。天晓得我这一天出的汗有好多。我八月底患感冒,吃了两三盒阿奇霉素片和不少天的复方甲氧那明胶囊等药,感冒如今还没完全好透,有时还有点咳嗽,我到不是很在意我的身体状况,自认为来登山只要把强度控制好就没问题,没想到到了山上就不好考虑自己的身体状况了,身体状况不好也得坚持走到目的地。在一处平缓一点的山坡上,我将包放在地上当枕头,躺了下来,只想小睡一下,恢复体力,但脑筋有些混乱,一下子睡不着。风吹在身上,有些冷,草地也有些湿冷,我只好将冲锋衣裹紧一点。我感到自己有点病了似的,浑身一点也不舒服。天空有些灰暗下来,但还是可以看到蓝天和白云,我想那会儿在地上躺着的我不正好有点像《战争与和平》里的在奥斯特里茨战场上因受伤而躺在野外的安德烈·保尔康斯基一样,望着天空,感到自己的渺小。想着这些,我睡着了。


武功山徒步穿越记实



    登山的魅力何在?为什么有些人为登山而着迷?我想有本叫《
登山圣经》的书的前言里说的很精譬,你有闲情逸致可去读一下那本书我的解答可没书上的精准和正确人生需要安逸,但同样需要痛苦。如果不忍受痛苦,哪里又体会得到甘甜?

我小睡了一二十分钟,醒来时,天色已经黑了,周围景物开始有些依稀,我挣扎起来,又继续前行。我走到了一处低洼的谷地中,看见了一处水洼,一根黑色橡胶水管横在路边的一个小水坑边,从管口涌出汩汩之水,那个小水坑估计就是这股水冲刷成的。我放下包,趴在水坑边的草地上,把管口对准自己的嘴,猛灌一气,这一喝就是几分钟,我真不敢相信自己能喝下那么多水,我已经有一二十年没这样喝过水了,农村里的山泉水就是好喝,是那样的甘冽,我一定是脱水了,才喝下那样多的水,足足有三四升的水。


发云界有四五家小客栈可供食宿,这里除了这几家客栈外,没有什么村落,两条小得不能再小的小溪从这几家客栈边流过,在最低洼的一家客栈前坪外的一角汇成一支,淌向远处的深谷


发表于 2011-5-6 15:12 20 只看该作者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