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雪宝顶峰

6.2
(10人评分)
0.0% (非常困难)
20.0% (困难)
70.0% (难)
10.0% (简单)
0.0% (非常简单)
经度:103.8 纬度:32.7 高度:5588 攀登季节:春夏季 所在地址:四川阿坝州松潘

雪宝顶峰简介

山峰简介
雪宝顶,海拔5588米。位于东经103.8°,北纬32.7°。坐落在南北延伸的岷山南 段,是岷山的最高峰。地处阿坝藏族自治州松潘县境内。 岷山主峰雪宝顶为藏区苯波教七大神山之一,海拔5588米,藏语为“夏旭冬日”,即东方的海螺山,是岷山山脉的主峰。

雪宝顶主峰为众多高峰簇拥,主峰西南有卫峰玉簪峰,海拔5119;主峰东南矗 立着海拔5359米的四根香峰和5440米的小雪宝顶峰。四峰神态各异。 雪宝顶海拔5000米以下地带主要是岩石。往上,与四根香峰之间为一鞍部,坡 度约30度。鞍部以上到顶峰坡度约20度的冰雪坡。雪宝顶的西南山脊,海拔 5000米以下皆为20度至25度的冰雪坡。西侧由于冰川的切割,形成了毕露的 岩石刃脊,山体西北多为裸露岩石和陡崖。
气候状况
雪宝顶峰地区的气候潮湿多雨,每年10月到翌年4月为旱季,5月至9月为雨季,其中7、8月雨水较少,是登山的理想季节。冬季雪线海拔4600米,夏季雪线海拔5100米。
进山线路
首先从成都乘车沿岷江北上,经灌县、茂汶到达岷江乡,全程三百多公里。从岷江乡再到上纳米村3200米,再徒步到达4200米大本营,行程约8小时。雪宝顶又称为雪宝鼎,古人称雪栏山,藏语称“夏尔冬日”,意为东方海螺山。为岷江山脉的最高峰,海拔5588米。位于松潘县城东25公里,南北延伸的岷山山脉南段,大寨乡与黄龙乡交界处。雪宝顶主峰为众多高峰簇拥,约2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有不下10座海拔5000米以上的高峰。雪宝顶有大、小之分,大雪宝顶即通称的主峰雪宝顶。
攀登历史
1986年8月,四川登山协会同日本喜马拉雅登山协会组成联合登山队,首次登上了雪宝顶。
攀登线路
冰雪山脊 由5100米直达顶峰,不陡,坡度约25度。通过时注意远离山脊北侧雪檐(最好保持5米以上距离),还须防止向南侧滑坠(特别是下山时)。

骆驼背
位于海拔5100米左右通向顶峰的山脊上,由几个驼峰状的岩石凸起构成,最高处垂直落差约7米,两则皆为较陡的崖壁,是通向顶峰的必经之路,一般通过都需要修路。可从驼峰上直接翻越,也可以从驮峰侧面横切通过。  

雪宝顶C1营地
位于5000米左右的山脊上,因地形因素,可搭帐篷数量非常有限(不超过4顶)。扎营时须用绳索固定帐篷,以防大风。大部分时间积雪可保证C1用水。

黑色走廊
位于到达C1营地之前的一道碎石坡,坡面较陡,30~35 °。两则均为积雪带,通过时须格外小心滚石。  

雪宝顶乌龟背
位于约4200米的一较陡的小崖壁,中间有时有流水,可小心徒手爬上。若负重需修路通过。另,也可以从乌龟背右侧的碎石坡绕行,不通过乌龟背,但线路较远

雪宝顶峰的点评

难度评价
(难)
攀登日期

2017-07-31 至 2017-08-03 共 72小时

费用协作

岩羊户外商业活动6000元,包含成都往返BC的交通费,公共装备费,后勤费用

我的建议

夏季气候变化大,云雾中不易辨识方向。乌龟背后中国移动信号满格,有2G网络。高C1后需要修路或结组,在夏季骆驼背没有大面积积雪,需注意落石,通行路径狭小,滑坠风险大。

攀登综述

D1:成都--麻风村
D2:麻风村--BC,4小时。到达后适应环境,可以去转湖
D3:BC--C1,4小时。在高C1下方,黑色走廊中部,攀登无难度,不需要技术装备。
D4:C1--SUMMIT--BC--茂县,冲顶4小时40分。C1到高C1岩石破碎严重,坡度在60度左右,落石情况比较严重。高C1到骆驼一段背建议结组,之前有山难就是在这里发生。骆驼背到亮冰区有三段需要速降和干攀,未跟商业队需要花一定时间修路(岩羊户外修路用了约800米路绳)

难度评价
(难)
攀登日期

2016-07-16 至 2016-09-30 共 1824小时

费用协作

onepush+free solo,单人无保护、一站式攀登,28小时不睡觉,成都两天往返完成。费用1000以下

我的建议

1.代价 这世上大部分的事情都是要付出代价的,有些人常常忽略了这一点,因此我将之放在第一条。例如,朋友们都说,你天天在外面玩、爬山,好爽啊。但别忘了,我是放弃了工作而爬山,是用稳定的工作工资换来的时间。然后,我花在登山上的时间也是很长的,既然登山是我的“工作”,我的关注点和精力大部分也花在了与之相关的事情上。 2.准备 因为有了冬天一次攀登的基础,5000米以下路线都足够熟悉,因此如上所说,掌控了路线,增加了信心,也能以较快的速度到达起攀点。 至于5000米以上,一段碎石坡之外,都是山脊上的行走,线路清晰,基本不会有迷路这种情况;暴露感及危险性,我觉得完全在自己的掌控之内。大风、恶劣天气?具体分析,能上就上,不能上就下,我并没有给自己设定要到达哪个位置。有一个攀登者在骆驼背上放弃,说过一句话:雪宝顶的骆驼背和山脊路线,特别适合瑞士机器这样的快速soloer。虽然这次到达山脊后没有攀登那么快,但在兴奋之后、适度紧张中、专注于攀登这件事情,真的是很爽! 网上的攻略也给出不少图片,整个路线的状况都可以提前了解(攻略的学习)。这是实际经验之外,比较好的一种学习途径了。(自由之巅热道、绳与刀、) 3.体能 虽然今年以来一直都不停地在登山,但专门训练一项基本为零(例如越野跑、腹肌训练这些),依然体能不足。何况对于Onepush一站式攀登,而且是雪宝顶这样一座有危险性的山峰,所需要的体能也可算是“略变态”的。全程无睡眠时间大概是08.16 14:00-08.17 18:00,前后28小时。在下山途中尤其是到达传统大本营4300米位置(已经是安全海拔,心里完全松懈下来了),已经又困又累又渴;而在搭乘到一辆返回成都的顺路车上,我已经可以坐着睡着了。 从成都出发、两天之内登顶一座初级技术型雪山再返回成都,又可以腐败休息,可谓是一种别样的尝试和挑战,享受这个过程之余,其实很虐,至少需要休息3、5天。如果这种攀登方式有一辆后勤车就爽多了,嗯,冬季西藏的雪山攀登或许可以这么玩,可有兴趣来赞助? 友情提醒,这种onepush攀登并不适合一般的人,真的需要体能,还有自知之明。 4.单人攀登 Free solo的方式,我觉得,看人,至少很适合我。 身边没有合适的搭档,更多的时候只能一个人玩。理念不同,也很难走到一块;一个人,我能以更快的速度、更短的周期攀登一座雪山。时间变动上更自由,在雪山上的停留时间越短,危险因素更少,这与传统的“安全”是两种很不一样的方式,我觉得没有优劣之分,选择而已;“害怕么?”不害怕。“孤独么?”——“没有那是假,但这就是人生啊。” 5.其他 山友绳与刀提到过,“可以尝试从骆驼背两侧通过”,我觉得基本没有可行性,两侧坡度在40-70°,山脊岩石破碎,风险可能比骆驼背更大。“除了骆驼背路线、冰川西线外,如果能开辟一条冰川直上路线,则很有新意。”这个确实有待有能力有想法有创意的攀登者去实现。从底部上冰川,直接面对的是悬冰川;观察了一下,从低C1横切到冰川似乎危险性也比较大。(好吧,这两句是废话。)

攀登综述

山峰认识
①整体来说,雪宝顶难度不是很大。几个点是:碎石坡、骆驼背、山脊线上的碎石阶梯。某些程度来说,也是一座比较“邪门”的山峰,算上去年的,好像这才是国内死亡率最高的5000米级雪山?去年冬天,我特别排斥走近langjian的墓碑。
②容易被忽视的是,4500-5200都是碎石坡,存在落石风险。在这样平均20-40°、且700米高差的坡上,走起来会很累,也是我为何不推荐5200的高C1营地的原因。一想到要背负全套露营、攀登装备爬这个坡,我会觉得比onepush更累。(当然前提是你要认清自己的能力和特点。)
③骆驼背,注意脚下,问题不是很大。在两边都是40-70°斜坡的山脊上,暴露感比较强烈,克服恐惧、对风险的承受力,是因人而异的。只不过我刚刚好是掌控的比较好的。这一段就是磨裤子磨衣服,还有冰镐在钩挂上也无力,岩石太破碎了。如果结组行进间保护或者搭设路绳,会很考验技巧,同时效率也会大大地降低。solo的快速,是独攀者的优势。
④雪坡上有两个岩石台阶,确切地说更是碎石台阶。依然很破碎,传统路线当然是沿着山脊走就可以了。这次因为体力消耗巨大,我也走山脊。我的考虑是,如果体能充沛,我更愿意选择绕道雪坡。在这样的海拔,碎石加冰雪,冰爪行走也不得力。下山的时候,第二个台阶我就绕了左侧的缓坡,最后横渡回来。
⑤乌龟背,不是必须经过的路线,可以选择从右侧绕行。5000米低C1前也有一段台阶,凌晨还挂着水和冰,攀爬起来会更麻烦一些。

图片
  • 雪宝顶峰
  • 雪宝顶峰
  • 雪宝顶峰
难度评价
(难)
攀登日期

2015-06-18 至 2015-06-22 共 96小时

费用协作

双人阿式攀登,成都到麻风村,往返包车一车1400+,麻风村住宿一人50+,马匹+赶马人 450+,无其他费用了

我的建议

6月下旬的雪宝顶到传统C1前难度不大,但是骆驼背满是雪,保护点不好做,对阿式登山队结组行进保护及保护点的建立非常考验,本次未登顶,只到达骆驼背,不建议初级的阿式山友攀登,滑坠风险极大,建议在8、9月份骆驼背无雪季节攀登。

攀登综述

行程:
D1,成都-麻风村,9点出发,下午3点多到达,路况不错,到麻风村的沟内风景很赞;
D2,麻风村-传统观BC-乌龟背下的BC,麻风村雇马匹2个小时到达传统BC,因时间短,又继续前行,但因大雾,历时4小时在雨雪中找到乌龟背,就地扎营;
D3,BC到传统C1,乌龟背平台实测海拔4700,与之前的攻略有出入,suunto表实测,黑色走廊C1,海拔4900,传统山脊C1实测海拔5169m,与之前攻略有出入;本次在传统C1扎营,风非常大,推荐之后的山友在黑色走廊平台扎营;
D4,传统C1-冲顶到达骆驼背,下撤到麻风村,后包车当天返回成都;因队友体力不支及雪盲导致间隙性眩晕,到达5300海拔的骆驼背高点后下撤;下撤雪坡坡度较陡,对雪坡制动及滑坠制动的技巧不熟练者不建议滑雪;

综合建议,雪宝顶的骆驼背对行进保护及做保护点的要求较高,体能及勇气也有考验,不是初次尝试阿式登山的最好山峰,要有一定基础后再尝试,安全第一!

图片
  • 雪宝顶峰
  • 雪宝顶峰
难度评价
(难)
攀登日期

2015-01-31 至 2015-02-04 共 96小时

费用协作

双人攀登,无登山向导费用,马匹240 * 8(呐咪村 -- BC 往返+行李搬运)+协作300 * 6(第一天呐米村--BC及第二、三天协助往返BC--黑色走廊)+两天村子家住宿(2人* 2天 * 50)200元+ 往返成都车费(2人 * 300)总计约4520元(人均2260元)

我的建议

1.从黑色走廊凌晨冲顶,出发处的碎石坡能见度较差,如建营当天时间较早体力充足,可以提前在碎石坡处做好标记避免凌晨冲顶的时候绕到更远更难的路上。 2.初学者建议聘请专业向导从C1以上全程路绳。 3.有基础的攀登者在骆驼背之后也需要当心,冰壁较长,下方是冰川悬崖。 4.冬季从大本营往上全程有积雪,部分路段冰雪岩混合,较危险。 5.冬季攀登,C1之后最好全程穿冰爪。 6.大本营起需要戴雪套(冬季大本营积雪)

攀登综述

D1:映秀--呐咪村(因刚从四姑娘三峰下来,没回成都直接在映秀出发)
D2:呐咪村--BC
D3:BC--黑色走廊
D4:黑色走廊--冲顶--黑色走廊--BC--呐咪村
D5:呐咪村--成都

双人攀登,凌晨6点从黑色走廊出发,7点左右到达C1,在C1等风停+看日出(日出非常震撼);过骆驼背、到达冰壁脚下开始攀登;上午10:40到达距离顶峰100米左右(黑色石头下方),因发生滑坠体力消耗较大,再次尝试之后认为12点之前登顶无望,于是开始下撤,并于下午2点多与协作在黑色走廊汇合开始撤营。

黑色走廊和乌龟背下方有两处大雪坡可坐在雪上滑下(不熟悉雪坡制动者不推荐)节省了约1小时下撤时间。

图片
  • 雪宝顶峰
  • 雪宝顶峰
  • 雪宝顶峰
难度评价
(难)
攀登日期

2014-07-16 至 2014-07-22 共 144小时

费用协作

社团组织,请的达尔宫协作和当地一名协作。费用———100元/人。天

我的建议

夏天冰雪覆盖少,一直到c1都不用冰爪,气温在0度左右,不是很冷。碎石坡整体难度较大,比较长,体能消耗较大,最好带双v底的鞋子。在往上的骆驼背需要上升下降技术。值得一提的是,在bc以上移动信号特别好。

攀登综述

爬上c1之后,风景特别漂亮,夏季风不是很大,但2点左右变天,会有小雨和冰雹,攀登时间需要特别注意。骆驼背很费时间,需要考虑到。夏天最后的雪坡能看到冰裂缝。由于安排问题,当日9点左右才开始在bc冲顶,骆驼背耽误一个多小时,最后到雪坡的时候能见度低,能观察到冰裂缝,放弃攀登,全队下撤。
已发帖,链接:http://bbs.8264.com/thread-2179958-1-1.html

难度评价
(简单)
攀登日期

2013-10-01 至 2013-10-07 共 144小时

费用协作

跟随四川岩羊户外-费用5500

我的建议

个人装备清单 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登山靴 双 1 高山靴(单层或双层即可)或适合用绑式冰爪的登山鞋 冰爪 付 1 根据登山靴配绑爪或卡爪 长冰镐 支 1 安全带 条 1 头盔 顶 1 登山头盔 上升器 把 1 主锁 个 3 散锁 个 1 牛尾 条 1 扁带或菊绳(直径70mm,长200cm)即可替代 抓结 条 2 直径60mm,长60cm 下降器 个 1 根据个人习惯准备,8字环或ATC等 睡袋 条 1 需抗—15℃(建议羽绒鹅绒之类的睡袋) 防潮垫 张 1 不建议用充气垫 高山帐篷 顶 1 四季帐,铝杆(抗风、雪、水) 冲锋衣裤 套 1 防水透气 抓绒衣裤 套 1 羽绒服 件 1 排汗内衣 件 1 保暖内衣 套 1 抓绒帽 顶 1 遮阳帽 顶 1 雪镜 副 1 深色墨镜可替代 防晒霜 瓶 1 30+以上 唇膏 支 1 袜子 双 3 备用 登山包 个 2 大背包70L左右,冲顶包25L左右 洗漱用品 套 1 头灯 个 1 建议备一份备用电池 手套 双 2 抓绒手套,防水手套 相机 部 1 根据个人 头巾 条 1 个人餐具 套 1 碗、筷 保温水壶 个 1 2L左右即可 雪宝顶山体整体风化比较厉害,滑坠的危险系数比较高,骆驼背那段路尤其要小心。

攀登综述

已发贴,帖子链接:http://bbs.8264.com/thread-1908107-1-1.html
攀登计划:
D1:黑水-岷江乡-上纳米
D2:上纳米-BC(徒步,5小时)
D3:BC适应训练
D4:BC-C1
D5:C1—冲顶—BC
D6:BC—上纳米村---成都
雪宝顶简介:
岷山主峰雪宝顶,藏语为“夏尔冬日”,意为东方海螺山,位于松潘县城东40公里处,海拔5588米。位于东经103.8°,北纬32.7°。坐落在南北延伸的岷山南段,地处阿坝藏族自治州松潘县境内,为藏区苯波教七大神山之一。
雪宝顶是中国最早被开发出来作为初级入门训练的雪山之一,先后发生了登山事故,使攀登者远而观之。
雪宝顶主峰西南有卫峰玉簪峰,海拔5119;东南矗立着海拔5359米的四根香峰和5440米的小雪宝顶峰。
每年10月到翌年4月为旱季,5月至9月为雨季,7、8月雨水较少,是登山的理想季节。冬季雪线海拔4600米,夏季雪线海拔5100米。
往上,与四根香峰之间为一鞍部,坡度约30度。鞍部以上到顶峰是坡度约20度的冰雪坡。雪宝顶的西南山脊,海拔5000米以下皆为20度至25度的冰雪坡。西侧由于冰川的切割,形成了毕露的岩石刃脊,山体西北坡多为裸露岩石和陡崖。

雪宝顶东北坡为70度以上的悬崖绝壁,西南坡终年积雪,山腰沟壑纵横,通向顶峰之路又必经怪石峥嵘,险景丛生的滚石区和“狼牙区”,有较大的攀登难度,对登山探险者很有吸引力。

雪宝顶海拔5000米以下地带主要是岩石,海拔4200米-5100米山体风化严重,为滚石塌方地段,在海拔5000米的山脊上有一处深15米的对立岩壁--骆驼背是通往顶峰的险关。

雪宝顶的攀登还是有一些难度的,一定要注意滑坠方面的危险,对于体力的分配也要注意,当时一起攀登的队友,有三个登顶后都体力透支,连拉带拽,摇摇晃晃的才回到营地。

难度评价
(困难)
攀登日期

2014-03-05 至 2014-03-08 共 72小时

费用协作

和一起的伙伴一起攀爬 没有费用

我的建议

温度很低 建议大家去的时候务必带加厚冲锋衣 否则...... 难度比较大请大家注意自身情况

攀登综述

它的风景和攀登难度都是很给力的!难度很大,不适合初峰的朋友!可以追求个海拔高度,也可以充分适应高反,为将来的攀登打基础。C1营地以上有亮冰区,顶峰平坦宽阔,风力强筋,需要注意安全。天气晴朗无需结组或者架设路绳,作为昆仑山东部的地标性山峰,攀登难度不打,适合初学者及雪山攀登爱好者!

难度评价
(难)
攀登日期

2014-02-19 至 2014-02-22 共 72小时

费用协作

请达拉当向导,费用忘了

我的建议

冬季攀登温度较低,用的普尔兰德六边形防潮垫会感觉热阻值不够,背后发凉。冰爪在通过骆驼背之后在最后的大冰坡才需要

攀登综述

BC-C1营地碎石坡非常破碎,在没有雪的情况下体力消费非常严重,骆驼背不修路危险性较大,最好有一定攀岩基础,冬季攀登起风的时候失温比较严重,要注意防风保暖,总体来说如果不是商业队全程修路通过骆驼背需要一定技术基础,难度不会非常大,但危险性较大。

难度评价
(困难)
攀登日期

2010-09-24 至 2010-09-30 共 144小时

费用协作

从山下开始一千多,未跟队,请了背夫租了马

我的建议

传统线路前期都不难,冲顶当天会走山脊,山体破碎严重,需要非常注意安全,有雪的话会很滑,注意保护。山脊风大,天气不好会非常冷。

攀登综述

冲顶当天的安排有点仓促,因为天气不好,一直犹豫,9点才开始出发,能见度很差,风大,山体破碎严重,上雪线之后技术如果可以,可以做行进保护,当时还是采取领攀跟攀形式,时间用时较多,失温比较大,能见度极差,看不到顶,最后在差距约一百米处放弃。一是心理上对于峰顶的距离不够明确,二是计算回程需要的体能感觉当天撤到村子里会有透支的可能。所以放弃。事后,一是觉得自己对自身有了很好的判断,在不知道后面情况的时候能够及时下撤,是理智的。二也是对自身的一次很好检验,需要提升技术,加快攀登速度,也更需要明确了解山峰,下山后才知道我们决定下撤的位置离峰顶相当近,登顶也是完全可以的。前期资料准备不够充分。
不建议贸然走西壁,是我永失兄弟的地方

难度评价
(难)
攀登日期

2012-10-01 至 2012-10-04 共 72小时

费用协作

单人攀登,无协作费用

我的建议

碎石破越来越破碎,难度在增大。骆驼背有雪时攀登比较危险。

攀登综述

雪宝顶攀登路线明显,以碎石坡、风化严重的岩石路线和高山冰及雪坡组成。单人攀登,在有雪时,SOLO骆驼背比较危险,建议结组。如果能开辟一条冰壁直上路线,则很有新意。

写点评

注:转山线路不在山峰点评范围之内,山峰点评仅针对攀登进行点评
难度评价
攀登日期
---      时 ---
费用协作
我的建议
攀登综述
注:写点评操作需绑定手机,去绑定>>

热门

周边山峰

顶部小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