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如风飘 于 2013-2-3 02:44 编辑 如果自己都不相信自己,别人是不会相信你自己的! 这是一条不断翻越,不断进取的雪山之路,海拔会告诉你,除去克服,只有克服。。。背上的包袱会一点点的腐 蚀你的精神和意志,海拔的升高,伴随的只有离死亡无限接近。。。。。!! 途中没有任何人能帮到你,帮到你的,只你自己,自己的的信心! 如果你心怀恐惧,请不要走这条线路! 如果你对自然崇拜,这里是天堂! 如果你漠视自然,这里就是地狱! 三个月前,决定此次的目的地。 三个月前的三个月,对这个地方充满渴望。 三个月前的三个月的三个月,就想把这条线和狼C在两年内走完,然后走一些有人烟的路,也就是平常人家说的休闲线路,那一些不会走上十天八天也见不到人的路,以至看见狗叫,都倍感亲切的地方。 如果要计算,和小手走过哪些地方,很难计算出来了。每一个重要的地方必须有她,似乎已成定率了,这次当然也不例外。 约好老萧,拉哥车接车送,阿邱应时来送行,又一次从梅州火车站出发。时间无情,人有情! 走上火车的那一刻,心情按理是激动的,准备很久,又是人生第一次带队走珠峰、嘎玛沟!相反,却是平静的,平静的让自己难受。 到广州和初次相识的白豚在真功夫汇合后,老萧,我,小手,白豚四人,从4月25日,12时,正式出发。 ![]() 经历55个小时,途经含拉萨10个站。其中经最高海拔5100米的昆仑山。这是一个奇妙之行! 人生能够在三天内,穿州过省数十个,且当中能够穿越青藏高原、可可西里无人区、昆仑山、唐古拉山脉、念青唐古拉山脉,直至最后海拔3560的拉萨,人生足亦! 沿途的可可西里风光。 传说中的藏羚羊 ![]() 可可西里大部分图片,以及后来的图片,有许多都是车中所拍,,像片,有时只是记录沿途,只是记录人生经历,跟像片质量,没任何关系,都是飘如风之风行天下作品,只此而已。 旅途经常十分怪异,好的风景,通常会在后面,通常令人失常。。。 ![]() 进藏的风景,跟后来的出藏,其差别,非三言二语能言。 公元12年4月27日19时。拉萨,我们来了! 当广东甚至全国大部都入夜的时候,日光之城拉萨,迎接我们的却是前所未见的灿烂阳光,这天,下车后,联系其它的队友后,我们徒步来到暮野8264营地,换名是提前适应高反。。。! 从此开始的一段却是藏传佛教天空下的神秘之行!!!! 今年五月珠峰东坡、嘎玛沟招集贴 深圳山水情缘五月西藏珠峰东坡大本营--嘎玛沟--陈塘镇徒步穿越+那木错 https://bbs.8264.com/thread-1603350-1-1.html |
![]() 拉萨。 世界上可能没有拉萨这座人口不多的城市,那么有规率的。 如果,你出门不按方向行走,会很困难。。。。。 因为你会不停不停的撞上转经的人。。。这就是方向! 从林廓的东南西北路开始。。。如果你逆时针到大昭寺,那拥挤的人群,会让你进退两难。。。 拉萨的方向,就是顺时针,一个顺着转经方向的针而行的的城市! 人生是不是也应该如拉萨一样,泾渭分明呢? ![]() 拉萨,从江苏路以北,北京路以南,包括林廓环路,加外环布达拉宫的以东的色拉寺及博物馆,构成拉萨中心。区域内有布达拉宫、大小昭寺、大小木如寺、色拉寺等众多寺庙。 现在,让我们一起行走于拉萨街头,去看看那充满诱惑的神秘之城吧。。。。 走入拉萨的中心,所拍的的第一张像片,就是这张老萧翻衣袋,当时,老萧翻到了什么,无从考证,但拉萨城的故事,就只能从这里开始。。。 ![]() 围绕大昭寺矗立着4根挂满经幡的大旗杆。制作这些旗杆,先要在木杆的外面裹上一圈竹子,竹子外边再用刚刚宰杀的牛皮包好,牛皮完全风干后就紧紧地捆住了木杆,然后用牦牛毛、哈达和经幡将木杆缠起来。藏族人转经时,都有意从四根旗杆的外侧走。藏语称这四根旗杆为“塔青”,意思是“大经旗杆”或“大法轮柱”。每一个“塔青”都有自己的名字,而且有它独特的来历。大昭寺正门前的那根叫“觉塔青”,意思是“佛的大经旗杆”。据传是7世纪中叶松赞干布为迎接释迦牟尼佛像的到来而栽。藏族姑娘年满16岁时,就要到这根旗杆下举行一个庆贺成年的仪式。八廓街东南角的那根“甘丹塔青”,意思是“甘丹寺大经旗杆”。相传当年宗喀巴大师听到甘丹寺落成的喜事,难以克制心头的喜悦,遂顺手将藤杖插在地上,对着甘丹寺方向祈祷祝福。后来人们把藤杖装进巨大的木杆,栽在了他祈祷过的地方。八廓街东北角的那根叫“嘎顿塔青”,意思是“嘎顿泽旺大经旗杆”,人们为了纪念五世达赖时期保卫阿里的蒙古将领嘎顿泽旺,把他用过的长矛装进巨大的木杆而栽。立在大昭寺讲经广场南侧的那根叫“格桑塔青”,传说七世达赖格桑嘉措曾亲自为其加持。 |
旗杆的故事 旗杆下面都缠绕有普渡的经文,过往者都会膜拜。这里介绍一下,这方面的东西 膜拜的女人,走到大昭寺旗下面的过往男女,都会把头轻碰旗杆,有祈祷的意思吧 ![]() 经文在藏族的使用是十分普遍的,又常与其它颜色配搭,如红蓝黄绿白配搭挂各要塞之处,俗称风马旗 或摆置于屋顶 ![]() 或置于供奉之地,又或置于桥梁之中,更有在吖口,高地等处 嘉措拉山哑口是G318国道拉萨到尼泊尔王国加德满都途中经过的最高哑口,也是到珠峰的必经之地,海拔约5200米。牌坊上写有:“您已进入了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欢迎口号,五颜六色的经幡在山口大风的吹拂下发出哗哗巨响。这里有号称世界最高海拔的厕所,我当然享受了一番。无奈啊。。。 ![]() |
提前到拉萨,纯粹是为了战略需要,为了备战珠峰东坡和嘎玛沟,适应高反是必须的。前三天,每天早上起来,头痛难担,睡哪个位置,哪个位置头就痛,酒是绝对不敢惹了。所以27号到了拉萨后,就四处游荡,有时是一天三次在大昭寺以及八廓街闲走,回到8264,还不敢洗澡,一直坚持不洗澡,直到十五天后。。。。 四月底的拉萨,天气正从冬开始转换中,但转经的人群却不管天气! ![]() 布达拉宫后面的雪山还未化 ![]() 冈拉梅朵,缘自于电影,缘自于歌。。。传奇的酒吧 ![]() |
拉萨的寺庙 大昭寺 大昭寺,位于拉萨的寺院。又名“祖拉康”、“觉康”(藏语意为佛殿),始建于唐贞观二十一年(647年),是藏王松赞干布为纪念尺尊公主入藏而建的,后经历代修缮增建,形成庞大的建筑群。值得一提的是,现在大昭寺内供奉的是文成公主从大唐长安带去的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而原尼泊尔公主带去的8岁等身像因躲战乱于八世纪被转供奉在小昭寺。 ![]() 4月29日,最后一天闲逛。30号就要采购共用物资了。。。这天,计划到小昭寺走走。 穿过八廓街,行过北京路,顺着人群,不多久,就来到小昭寺。入寺便宜了,20元/位。大昭寺没入成,小昭寺总要逛逛的。 小昭寺位于大昭寺北面约500米处,为西藏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拉萨名胜之一。通常与大昭寺连称“拉萨二昭”而驰名于世。小昭寺始建于唐代,与大昭寺同期建成,7世纪中叶由文成公主督饬藏汉族工匠建造。寺内供奉的释迦牟尼佛为佛陀12岁时之等身像,是文成公主由长安携带进藏,成为西藏最珍贵的历史文物,后移至大昭寺,又将公主携带的另一个尊佛移至小昭寺。 小昭寺又名上密院,藏语叫“居堆巴扎仓”,属藏传佛教格鲁派密宗最高学府之一。西藏自治区位于拉萨城的东北部,八廓街北约500米处。 小昭寺的顶部饰物跟大昭寺相似,分别为胜利幢、祥麟法轮。进门遮阳布上从左至或右依次为:吉祥结、金轮、祥麟法轮、金轮、吉祥结。皆为八祥瑞之物。 小昭寺正殿,后面供由尼泊尔尺尊公主嫁松赞干布所带的释迦牟尼8岁等身像 小昭寺的转经廊 佛说 作词:仓央嘉措 作曲:改编藏族民谣 编曲:百慕三石 马头琴:阿冷 吉他:李凯稠 录音/缩混:百慕三石 演唱:桑吉平措 那一天 我转动所有的经筒 不为超度 不为来生 只为你的温暖 那一世 我转山转水 啊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啊 转山转水转佛塔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啊 转山转水转佛塔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天上的仙鹤 借我洁白的翅膀 我不会远走高飞 飞到理塘就转回 天上升起皎洁的月亮 把你的脸庞浮在我心上 啊 你那美丽的脸庞 悄然浮在我的心上 啊 你那美丽的脸庞 悄然浮在我的心上 啊 转山转水转佛塔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啊 转山转水转佛塔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转山转水转佛塔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 小昭寺眺望神圣的布达拉宫 ![]() 拉萨城还有哲蚌寺、大小木如寺等寺庙都值得前去参观。 |
出发前的准备 暮野8264客栈座落在八廓街北面,价格还是非常合理的,有各类床铺,三人到十人的尽有。前后,我们在这里住了将近一周,到八廓街、大昭寺、布宫也就是30分钟以内的事情。 出门右则就是清真寺。寺门口有菜场,采购物资极为方便。 30日下午,我们共采购了牦牛肉51斤,羊肉、土豆30斤,其它各类青菜四十斤左右、煲糖水用的红枣、杞子、冰糖以及调味料等等13人共用的食品。 D1:拉萨—日喀则—新定日县城 5月1日,暮野准备出发的队友 ![]() 静默已久的时刻,终于到来。 5月1日上午8时许,一行十三人正式向目的地进发。 沿途风景指数五星 ![]() 第一站是日喀则,由于西藏的公路实行禁速,从拉萨到日喀则用二个签到点,所以全程用时需要在4.5个小时左右。 从拉萨到日喀则有南北线两条线路。一条是经羊湖,一条是走机场高速。我们走的是后者。一路拉萨河伴随,直到雅鲁藏布峡谷。 日喀则,后藏首府,西藏第二大城市,距拉萨约300公里,藏语将其称为“昔喀孜”,又称“昔卡桑珠孜”,意为“土质最好的庄园”。雅鲁藏布江及其支流年楚河在这里汇流,海拔3836米。此地日照时数比拉萨更长,达3233小时。是历代班禅额尔德尼的驻锡地,享有盛名的扎什伦布寺、萨迦寺、白居寺、夏鲁寺等众多寺庙,构成了众多教派浓郁的宗教文化。 日喀则很小,只有两条长街,还没有出版市区地图。往定日、定结、拉孜方向,途中必经西藏著名的扎什伦布寺。 ![]() 中午在日喀则午餐后,往新定日。途中扎什伦布寺,上图为寺中巨大的晒经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