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38934

主题

滨州

《一飞户外故事》开天眼七尖穿越 躲猎套一奔龙王

查看:10341 | 回复:2
发表于 2017-3-22 09:24 显示全部帖子 | 只看本帖大图
《一飞户外故事》第五章第一回 | 开天眼七尖穿越 躲猎套一奔龙王

有人说,万事万物由心生由心造。当一个人的内心充满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他所看到的就会是什么。他看到了什么?本章我们将跟着一飞走进天目山。

天目千重秀,灵山十里深,穿越线路被称为华东地区“第一虐”,全程共有7个山顶,俗称“七尖穿越”,路不明显,岔路很多,也很长,大约需两天时间,全程75公里左右,途经灌木丛、箭竹林、石林、山路,话说一飞等此行,为了防止毁容,一个个从头包到脚,就剩两个眼珠子。他们此行会经历怎样难忘的故事?


timg.jpg

下载积分: 驴币 -1


天目山,顾名思义,就是天的眼睛。

天若有眼,俯瞰苍穹。天眼,行走,即可阅读世界,此言虚否?

天目山,在浙江湖州、临安及安徽交界地带,雄踞黄山和东海之间,素有“龙飞凤舞控吴越,狮蹲象立威震东南”之说。

天目山,有东西两峰,分称西天目、东天目。东峰大仙顶海拔1480米,西峰仙人顶海拔1506米,两峰之巅各天成一池,宛如双眸仰望苍穹,故名“天目”。

2014年4月4日下午两点,在淄博鲁能齐林家园东门集合。

从临淄带车的老赵,晚点一如既往,约定时间过了半个小时,才姗姗而来。到淄川网通公司门口接上险峰、水晶扣,队伍齐整。

队长嘟嘟、队员三棵树、一飞、蒙龙、老赵、侯侯、乐乐、虾米、红太郎、险峰、水晶扣,共11人。司机师傅,姓付,很好的一个人。

天还没黑,便开始喝起酒来,一路啤酒一路歌,前半夜竟无睡意,似乎过了零点,车厢里渐渐没了说话声,响起高低不同的鼾声。

几乎跑了一夜,凌晨(5日)5时到达浙江省临安市西天目乡老庵村。

村前有潭,名谷雨。谷雨潭前,各自早餐,说好不动火的,可险峰、水晶扣还是煮了面条,热了豆浆,美美一顿。


微信截图_20170322092527.png

下载积分: 驴币 -1


餐后开始出发,沿着溪流,顺着防火道,走得很顺利,目标是西天目主峰仙人顶。那里海拔1506米。半山腰时,队伍停了下来,有个岔口,后队三棵树折返从右边上,后被喊回,队伍继续左切,有路的痕迹,但不明显,碰上两处猎人下的“铁套”,轻轻拨开,天目山有大的野生动物。当地曾有猛兽目击报告,比如金钱豹、野猪等。左切后沿灌木树林向上拔高,此处消耗体力较大,持续了一个多小时才钻出树林,看见正道,这说明三岔口右上到垭口才是正确道路。天气此时有雾气,视线模糊,但能够看到带有铁塔的西天目主峰,似乎近在眼前。

当时本该冲击主峰,但意见线路有二:一是重装奔主峰,二是可重装重回岔路口,放下大包轻装去主峰。理论上似乎有道理,为顾及大家的意见,队伍开始左切,离主峰的距离越来越远。现在想起来,那几乎是在“绕山”,费时将近4个小时,才到达GPS轨迹图上的四岔。

如果继续前行,将错过西天目主峰。经商量,队长决定大部分人原地休息,我与三棵树、险峰、蒙龙、红太郎五人轻装,右侧上山脊防火道回返登顶。

上到山脊一看,老驴们恍然大悟,这才是七尖连穿的正确线路。在山脊上,我们五人像是赛跑,一个比一个速度快,来回踩了6公里多。在仙人顶,碰上一个护林员,详细询问了线路,这才明白过来,在三岔那里不该左切,应该是右切直线登顶,快则一个小时,慢则两个小时。

事实上,我们一折腾,用了足足有4个小时。怪不得,一直没有见到攻略上讲的“开山老殿”。山脊上碰到一队上海大学生队伍,虽是大包,看起来却很轻,不像我们“武装到了牙齿”,即使这样,错路耽误时间,装备重得喘不过气来,但最终在龙王山前,还是又赶回了很多时间。

五人飘似地赶回四岔,只有嘟嘟还在看包等着,其他人已经走了半个小时。会合后,五人喘息一会,我从包里拿出5个罐啤,每人一个。畅饮毕,背上大包,狠狠下坡,前往龙王山。龙王山也是“两山七尖”(东天目、西天目、龙王山、药王峰、千亩田、仰天峰、椅子坪、仙人台)的第一尖,也是最高峰。


微信截图_20170322092604.png

下载积分: 驴币 -1


下到底,气没喘匀,便开始了大坡。这个大坡,我和大家曾经聊过,和江西武功山的“绝望坡”、“好汉坡”相比如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个人认为这个坡更难。

这段路线走到最后,坚持跑到龙王山岔路口时,看见那里堆着好多包,不见人的踪影。蒙龙、红太郎和我,三人稍作歇息,红太郎每人发了一罐红牛,喝上,轻装冲顶而去,也就十分钟。顶上人满为患,各色队伍都在忙着照相,险峰后来日志写到,“顶峰是一道狭长的山脊,每个登山者都渴望登上顶峰,只有登顶才能体会地到天边天作界,山登极顶我为峰,和一览众山小的磅礴气势”。站在主峰遥望东方,云缠雾绕,景色壮丽。


微信截图_20170322092632.png

下载积分: 驴币 -1


从顶峰下到卸包处,大约下午一点左右,太阳暖洋洋的,身上微热。在这样的高坡上吃饭,岂不是乐事一件?队伍三小圈,险峰、水晶扣一组,临淄老赵一人一组,其余一组,喝啤酒,吃大餐,不亦乐乎?险峰还用水袋里的水煮面条,真是滋润至极,后来才知道他为此付出了代价。同行的上海大学生们还拖出了防潮垫,躺了一会,那装备看起来真是“弱爆”,一旦出现恶劣天气,那些家伙什儿顶不上什么用。

午饭后,快速奔向下一个目标药王峰。险峰蹿得最快,很快不见了踪影。饭后队伍很散,一直提不起劲来。上下翻过几个山头,时间过去两个小时。抬头看,终于看见药王峰了,高大陡峭,错石狼牙,很是险峻。旁边发现有一条右切路,根据经验,那必是不登顶者走出来的便道。我心想指挥队伍从这里过去,就不要登那个山顶了。

不料,已在半山腰上的险峰大声喊:“登顶,登顶,那是一条下山的路,不能走啊!”“一飞,还有水吗?一小口就行。”“你等着,我一会上去。”忍耐上去,险峰大哥只喝了一小口,再叫他喝,他不喝了。我估计,不到万不得已,这铁打的汉子不会开口要水喝的。大声向下面喊:“谁还有水?”没人回答,估计大家都没有水了。和随后上来的水晶扣商量:“你先等着大家,我们两个前去找水。”先后又经过两个山头,山头不大,但地形犬牙交错,乱石跌宕起伏,高低不平,崎岖难行,费劲九牛二虎之力,撤到一个垭口,抬头便见一山尖,估计十分钟便可登顶,担心后队距离过长,便在此等待冲顶。此处左侧下撤即到“千亩田”,那里有农家,在山顶能够看见房子。卸下包,互相取笑着没有找到水:“看来只有到千亩田才能喝上水。”队员陆续下来,再次集结。不料,对讲机来一个意外的消息。


微信截图_20170322092642.png

下载积分: 驴币 -1


对讲机传来一个意外的消息,说有人受伤了!这里几处都是断崖,不小心都会后患无穷。到底谁受伤了?怎么伤的?伤到哪里了?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发表于 2017-3-22 09:29 显示全部帖子
《一飞户外故事》第五章第二回 | 崖壁前防空翻嘟嘟脚扭 急返程忙观察一飞探伤

话说上回说到再一个下撤即到“千亩田”,那里有农家,在山顶能够看见房子。卸下包,大家互相取笑着没有找到水,正说笑着,不料,对讲机来一个意外的消息,说有人受伤了!崖壁处受伤可危险了!到底谁受伤了?怎么伤的?伤到哪里了?我们接着听一飞户外故事。


微信截图_20170322093101.png

下载积分: 驴币 -1


“一飞,一飞……”远处传来声嘶力竭地喊叫。“呼叫一飞,后面有人受伤。”对讲机里也传来求救声音。

我和险峰立即返回,留下先到的女队员看包,返程途中碰上了三棵树,他说是嘟嘟受伤了。赶紧向回赶,我心想:“坏了,那几处都是断崖,每个不小心都会后患无穷。怎么伤的?伤到哪里了?”

远远看见嘟嘟躺着,侯侯在旁边护着,下面就是一个5米多高的崖壁,心脏再一次紧缩:“到底会怎么样?万一骨折,可咋办?”

冲上去,嘟嘟能说话,心有数。再一问,他是为了防止空翻,而被迫采取跳跃制动,脚伤是主要问题。

“脑袋有问题吗?”“没有。”

“除了脚,其他有不舒适地方吗?”“没有。”

“脚趾头有啥反应吗?”我用手敲了敲嘟嘟的脚趾头。

“能动,不信你看看。”他翘了翘脚趾头。

反复观察,别无大碍,脚踝扭伤,不是骨折。

我给他抹上云南白药,用绷带缠紧,扶他起来。大家长舒一口气。

先由险峰背着去下断崖,然后去砍树枝当拐杖。这时候,在树林里发现路径,从地形判断,这就是先前药王峰下看见的那条“右切的路”。“要是当时队伍都右切的话,会是什么情况呢?”念头一闪而过,没有细想,当时也没有时间去想。险峰、三棵树弄来两根树枝。还不错,其中一根带着一个杈,正好让嘟嘟架在胳膊下。

一会险峰背,一会蒙龙背,嘟嘟还咬牙自己跳,终于到达垭口。安排女队员们提前下撤去千亩田农家乐烧水,其他人分散嘟嘟装备,甚至一人背两个大包,留下蒙龙、老赵两人轮番服侍伤员。蒙龙好大力气,背着嘟嘟下山如履平地,不喘不嘘,大家评价:“蒙龙背起嘟嘟,像极了一台重型坦克,稳稳的,轰隆隆的。”提前下撤的虾米还动员了三四个大学生驴友上来接应,把大包都背了下去。

想着当前画面,真可谓:一山未尽一山登,百里全无半里平。疑是老僧遥指处,只堪图画不堪行。


微信截图_20170322092922.png

下载积分: 驴币 -1


后半段,老赵想出个法,找来一根木棍,他和蒙龙架着嘟嘟坐上去,嘟嘟一边一个搂着他俩的脖子,这样省劲多了,速度也快起来。

把嘟嘟放下,解开绷带,用冰水浸泡毛巾冷敷,一连数十遍,效果不错。

蒙龙联系好农家乐老板,联系上一辆汽车来接伤员出山。这里离停车场,直线距离一公里。

晚上气氛不错,气温很低,大锅小碗齐上阵,大家喝了个不亦乐乎!

所谓千亩田,也就是几亩地大小,夸大这么多,只是说明这深山老林里,平地的珍贵而已,据目测,仅这个营地,得住下上千人不止。

喝酒也不忘商量事。饭后,明天由我带队继续前行,蒙龙、侯侯带伤员出山。

入帐,打呼噜,和伤员嘟嘟同帐篷的临淄老赵讲:“我一晚上听着嘟嘟的哎呦声,一夜未眠。”

估计,这一夜,嘟嘟将终生难忘。

第一天折腾了那么多事情,整个线路也就是走了三分之一。这条穿越线路,有许多人安排的是三天路程。

第二天出发前时,我们不是最早的,和留守的驴友千嘱咐万叮咛,合伙吃过早饭道别,人家大多数队伍已经出发。

先是在景区穿越台阶道,至少一公里,才到达护林房停车场,想着伤员嘟嘟要一步一跳走完这段路,将是多么辛苦。


微信截图_20170322092942.png

下载积分: 驴币 -1


据说后面的行程大家反而充满激情,翻过一尖又一山三天行程并两天,然而,伤员嘟嘟是怎样一步一跳走完这段路的呢?大家想出了什么奇思妙计让嘟嘟免受其苦呢?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发表于 2017-3-22 09:33 显示全部帖子
《一飞户外故事》第五章第三回 | 翻密林望橙登顶 超他人完美收官

话说上回说到和伤员嘟嘟同帐篷的临淄老赵讲,一晚上听着嘟嘟的哎呦声,一夜未眠。第一天折腾了那么多事情,整个线路也就是走了三分之一。这条穿越线路,有许多人安排的是三天路程。现在大家团队中有了伤员,他们能顺利走完吗?我们接着听一飞户外故事。


timg.jpg

下载积分: 驴币 -1


第二天出发前时,我们不是最早的。和留守的驴友千嘱咐万叮咛,合伙吃过早饭道别,人家大多数队伍已经出发。

先是在景区穿越台阶道,至少一公里,才到达护林房停车场,想着伤员嘟嘟要一步一跳走完这段路,将是多么辛苦。

停车场正前就是下一尖“桐杭岗”,高大陡峭,从此右行有公路,可绕过桐杭岗,有队伍正在绕行。


微信截图_20170322093314.png

下载积分: 驴币 -1


我们选择直接正面拔高。一个个撅起屁股,一声不吭,喘着粗气,直到上到峰顶,碰上两个上海驴子,其中一个讲他一年来此七八次,看表看队伍,又说:“抓紧点,这个还是很有难度的。”于是冲跑起来,直到看到前面一支近百人的队伍,他们是三天穿越,行进速度较慢。

“险峰大哥,超过去。”险峰一马当先,起着冲锋的作用,这一冲就是两个小时。在一片竹林里又超过了两支队伍,走滑了几个跟头后,终于10点左右来到一大片梯田处,前面又是一个大坡,坡上又是两片竹林。看到对面坡上的如蚁人群,再次喊:“险峰,超过前面那个队伍。”险峰又不见了踪影。


微信截图_20170322093330.png

下载积分: 驴币 -1


这一段就是传说中的茅草山,从茅草山到仰天坪,没完没了的竹子林,这一片竹子,就是北方绑扫帚的那种。个子矮的还好说,个子高的正好被扫着脸。

上到仰天坪时,一大片队伍黑压压地蹲在防火道上,足足有50多人。

此时,已经赶上了大部分队伍(两天的),我和险峰没有休息,直接超过其他队伍下撤,在此碰上了七尖穿越最陡峭的一段山坡,估计有70度的样子,以往出行中这种大坡很少见。

坡道在几米宽的防火道上,脚下是松软的土质层,很难找到明显的受力点,两手几乎没有可抓的枝枝蔓蔓,稍有不慎就会滚下山坡。

有驴子在向导指导下向下滚背包,这样安全是肯定的,包受伤也是肯定的。

我们到达底部后,又折返回去,接下队友,队伍齐整后开始向又一尖“椅子坪”(大泽山)行进。

这个垭口有“十字路口”,正面可直接去“椅子坪”,右撤再上可去“仙人台”。险峰与水晶扣直上椅子坪。我带其他人先去补水。此时,我们已经超过了当天所有的队伍。

补完水后,一直在半腰低海拔切行,直到小路不再明显。左侧直接上山。一直在林子里钻,谁也看不见谁,稍一远,喊也没有动静。我一直是在收队,但老赵、虾米一直在后面跟不上来,我途中只好留下一个橙子“以资鼓励”。

险峰两人更好不到哪里去,他在后来的游记中写道,“翻过几个山头两个大坡后登顶椅子坪,天气灰蒙蒙,看不到什么景色,没有停留,开始钻进一段又一段箬竹林,此处箬竹林是比较集中的,像没有尽头似的。1.8米左右的竹子,脚下40公分宽的小路,竹子顶端竹叶又伸展咬合在一起,正好遮住人的脸部,个头稍矮的低头弯腰估计还好点,高个子低头都是一种煎熬,因为里面还掺杂着灌木和藤条,稍有不慎就会被缠绕,甚是难以忍受。若是夏天炎热或是雨天一定会让不少人崩溃。”

时间已经是下午一点多,终于在一片稍大的高地上碰到前队。队伍会合了,正好吃饭,我兑现诺言,一人发一个橙子。

这个时候的橙子就是一种享受了。当然还有啤酒,但不能每人一罐了,几个人分享一罐。士气大涨,表示“不到顶非好汉”。


微信截图_20170322093341.png

下载积分: 驴币 -1


饭后下撤,仍是没完没了的竹子,下到沟底,又是拔高,但是距离“仙人台”已经很近。登上“仙人台”,看见东天目,远眺也就是三个小顶,也就是说“只要熬过那三个小顶,行程完美完成。”


微信截图_20170322093353.png

下载积分: 驴币 -1


终于冲上东天目顶,耳听佛乐,不见声音从哪而来,仔细观察,音箱埋在乱石堆里。天阴起来,随后冲上一批跑马拉松的,上海人,一天穿越了我们两天的路程,很不简单,互相“吹捧”着,照相留念。

从大仙顶撤到昭明寺,到处是佛家乐声,包括田间地头,也是佛音缭绕,对心灵是一种沉淀。

从大仙顶下撤东天目景区东门,费时3个小时。

2014年4月5日18:30返程,天目山穿越完美收官。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